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反思(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反思(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讀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冬陽·童年·駱駝隊》,感懷於作者平實的語言下蘊含的深深的情愫,我在那裏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雖然我的童年中未曾有過那繫着鈴鐺的駱駝隊,但那份對童年的深深的眷戀的情懷,卻是每一個走過童年的成年人所共有的。總以爲這種遙遠的回憶、感傷的情緒,必須經歷後方能領悟得了的,因此,我因此曾懷疑,這樣的文章是否適合小學生學習。但聽了王老師的課,看到他藉助媒體的幫助,帶領學生一步步走進昔日的老北京,與作者一起去品味童年的純真與快樂,這種懷疑消然逝去。

《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反思(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

  一、藉助音畫,進入情境

新課伊始,王老師讓學生欣賞電影《城南舊事》主題曲——《送別》,略帶憂傷的樂曲,一遍遍地在教室裏迴盪,足足有幾分鐘之久,藉助音樂的奇妙作用,把孩子們課間喧鬧的情緒一掃而光,他們聽得是那樣專注,似乎把思緒也一起帶進了遙遠的時空,使學生慢慢沉浸於課文所渲染的氣氛之中。接着,老師出示了一些老北京的照片,雖然只是一些黑白照片,但正是這些單一的色彩才更刺激了孩子們的感官,想探尋這陌生的地方曾經發生的故事,以至於有同學竟能體會出雖然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從那濃濃的大碗茶中,卻也品出了有滋有味的生活。正是這些音樂與圖畫的刺激,帶孩子們漸入佳境,與林海音一起,緩緩地走進了那段難以忘懷的童年時光。

  二、通過想象,營造氛圍。

本文的課題非常特別,它以三個不同意象的詞語疊加而成,細細體味,“冬陽”爲文章創設了一種感傷與溫暖交織的情緒基調,“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內容主旨,而“駱駝隊”則是貫穿課文的一條線索。三個詞語的結合,不僅勾畫出了一幅記憶深處的童年印象,而且營造出了一種深沉廣闊的意象空間和情緒空間。出示課題後,王老師巧妙地抓住了這一點,讓學生展開聯想,說說自己讀題後腦海中出現的畫面。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雖然他們還幾乎沒有接觸課文,但是憑藉這三個意象鮮明的詞語,他們或看到了冬日暖陽下緩緩前進着的駱駝隊,或聽到了那悠悠的駝鈴聲,或看到一個天真可愛的女孩正款款向我們走來……憑藉其個性化的理解,把自己融入了課文所勾勒的童年生活、所營造的懷舊氣氛中。

  三、聯繫實際,走近文本。

因爲教材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好多地方很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王老師在處理教材時,巧妙地用幾個問題把兩者很好地聯繫起來,帶學生走近文本,解讀文本。如在品讀“看駱駝咀嚼”這一段時,五歲的林海音看呆了,這是學生難以想象的事情。王老師於是讓學生回憶:你們在什麼情況下會呆呆地看一樣東西?學生很快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經歷。由自己的看呆再聯繫作者的看呆,由此領悟在林海音看來,駱駝咀嚼是多麼有趣的事情,以至於牙齒也會情不自禁地跟着動起來,足見童年的林海音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而講到爭論駱駝鈴鐺的作用一段時,又讓學生從自己的視角來看待問題,你覺得這個鈴鐺有什麼作用。學生從多角度來進行分析,再對照林海音的說法,從中感受到童年的林海音天真無邪的心靈中充滿了無數美好的想象。

  最後提一點這堂課上的可斟酌之處:

林海音的文章,語言富有特色,常常以細節描寫取勝,本課也是如此,王老師在引領學生感受童年的同時,如能在品味語言的特色上再花點功夫,可能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