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望月》獲獎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望月》獲獎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課時目標:

《望月》獲獎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的脈絡,瞭解作者圍繞望月寫了哪些內容,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 要內容。

4.品讀課文中描寫月光的句子,欣賞古人眼中的月,感受文本語句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意蘊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的脈絡,瞭解文章的寫法。

2.品讀課文中描寫月光的句子,欣賞古人眼中的月,感受文本語句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意蘊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預習導學:

  一、認真朗讀課文,完成以下題目。

1.把課文讀流利。 家長評價:

2.在正確的音或字下面畫上橫線。

安(詳 祥) 光(斑 班) 呼(做 作)白玉盤

(tiāo tiǎo)挑戰 氣氛(fēn fèn) 吐(tǔ tù)灑

3.解釋帶點的字。

不假思索 繪聲繪色 鍍:

  二、認真閱讀資料鏈接:

1.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 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箇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

2. 趙麗宏,1952年生於上海,著名的散文家,詩人,現爲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上海作家 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著作有散文集、詩集、報告文學集等各種專著共六十餘部,是新時期中國文壇引人矚目的詩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餘部,散文、詩和報告文學曾30餘次在國內外獲獎,並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部分作品被選入大學、中學教材。

 三、 認真閱讀書上出現的古詩句,在詩句後寫上出自哪位詩人的哪首詩。

  四、 你還知道哪些寫月的古詩句,寫幾句。

  五、思考:課文圍繞“望月”寫了哪些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出示課題:

板書課題:望月 注意:望月的望上面第三筆是“豎提”。 在你的心目中,月亮是什麼樣的?學生說。

2.無論是一輪豐盈飽滿的朗月,還是籠罩着一層輕紗的朦朧之月,或者是彎如銀鉤的 殘月都能給人們帶來夢幻,帶來遐想!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一起去望月。

  二、反饋預習情況,理清課文脈絡。

1.大家都預習過了,下面我們來看看同學們書都讀熟了沒有,請幾個同學分自然段讀課 文。(1-2)(3-4)(5-13)(14-17)(18-

21)其他同學仔細聽,看他們有沒有讀錯的地方,聽他們讀完再提出來。 指名5名學生讀課文。(其間注意正音)

2.課文一共有21個自然段,有一段很特別,你們發現了嗎?誰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課文的第12自然段的省略號是單獨成段的,表示整段話的省略通常用兩個省略號。

3.課前老師讓大家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屏顯:課文圍繞“望月”寫了哪些內容,誰來 彙報一下思考的結果?

預設:

(1)課文寫了作者看到的月光灑落在江面上的美景。用句子來概括:就是講了什麼時 候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屏顯:“我”在江輪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用詞語可以怎麼概括?二個字,三個字,四個字都可以。(賞月、江中月、月下賞景)師確定爲:月下江景。板 書:月下江景

(2)“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對詩。概括爲:月下對詩。板書:月下對詩

(3)“我”和小外甥沐浴在月光下交流對月亮的幻想。月下幻想。板書:月下幻想

誰能用一段話概括一下課文的內容?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主要把句子壓縮成一個詞語,就能迎刃而解了。課文圍繞望月,寫了“我”和小外甥在月下欣賞江景、對詩、幻想的事。如果加上“先、接着、然後”這幾個詞語,本文的寫作順序也就出來了。看,通過整體地 讀使我們的閱讀有了明確的發現。

3.屏顯:再來比較一下,這三部分內容在寫法上有不同之處嗎? 月下江景——是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得來的,描繪了美麗的景色。(散文的味道) 月下對詩——是他們通過回憶得來的,直接用詩句來呈現。(詩歌的味道) 月下幻想——是小外甥的想象出來的,出現了故事的情節。(童話的味道)。 小結:通過比較的方法來讀,我們又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望月》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作者再寫這三部分的內容時運用的不同的寫法,先寫了美麗的月下江景,寫得有散文的味道。接着作者寫月下對詩,有詩歌的味道。最後寫的是月下幻想,有童話的味道。你們說,這樣的構思巧妙嗎?的確是大家的手筆啊!

下面就讓我們細細品讀 “月下江景”的內容。

  三、品析月下江景。

(一)屏顯: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自讀課文。 出示要求: 一讀,默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這一段的,圈畫出相關的詞語。 二讀,出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讀出你的感受。

(二)教師範讀。

點擊音樂。聽了同學們的讀書,老師也想美美地讀讀這一段,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你看到了怎樣的美景呢?

(三)討論你讀出了什麼。屏顯每一句

第一句寫月亮: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安詳”像人那樣平靜,“吐灑”慢慢的將它清冷的'光輝灑向大地。聯繫課文第一段,瞭解作者觀察的場景—— 夜深人靜,江輪上,多麼靜謐,多麼寧靜。讓我們一起來學着作者望着月亮,說—— 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作者怎麼望?——仰望,再來——

(齊讀)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平靜、溫馨、柔和、清幽——真美)第二句寫月光灑落的江面: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

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照亮了”月光是多麼明亮、皎潔啊!“千點萬點” “ 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流動的江水使得月光竟然跳動起來,那種靈動的美景真令人 嚮往。(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這動態美嗎)指名讀。注意:速度緩慢,突出“亮”“千點萬點”。這時的作者是怎樣望月的?(低頭凝望江中的月亮)

第三句寫月景: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 着,起伏着。月光爲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岸邊景色朦朧不清,又似乎在向漫延、伸展。“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月光使夜色中的兩岸有了色彩美,變得銀光閃閃的,增添 了一種高貴的氣質。

出示:換個詞試試。月光爲它們()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灑、鋪、罩、蒙)同學們,你們覺得是鍍字好,還是其他字好 呢?(觀察“鍍”的偏旁,金字旁,含有金屬光澤,可見月光的皎潔;“鍍”還能體現出月光均勻地灑在長江裏的感覺)將你的感受讀出來。這時的作者還是在低頭凝望嗎?(舉目眺 望遠方)

(四)討論作者的寫法。 作者寫在月亮、江面、兩岸是按照他的觀察順序——

屏顯:從上到下,由近及遠來寫的。句句圍繞“月”來寫。寫實實在在的月亮,寫月光灑落 在江中,灑落在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上。那是一幅多麼清幽、安詳、柔美、靈動的畫面啊!

你們想將這優美動人的銘記在心嗎?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配樂齊讀。會背了嗎?試試看。這樣的美景真讓人陶醉,我陶醉了,你呢?作者呢?省略號。省略了月光灑落在其他景物 上美麗的景色。作者爲什麼不繼續寫下去?我想,可能是作者覺得景色太美了,只想好好欣賞。至於其他美景讓大家自己去遐想吧!

  四、讀背月下對詩。

1.過渡:偶然回頭時,發現身邊多了一個人,原來是跟隨我出來旅行的小外甥。小外甥向我挑戰——我們來背詩好嗎?寫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屏顯:師讀:“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生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師:“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生:“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你看,每一句詩句裏,都鑲嵌着一輪明月,有時是白玉盤,有時又成了地上霜,有時如銀鉤,有時又成了彎弓,真是多變的。它不僅變化多端,詩人還賦予它們豐富的情感,你能 從上面的詩句中感覺出他們在訴說着什麼呢?

屏顯:思鄉之情、孤獨之月、憂愁之月……說一句,讀一句,讀出相應的情感。 不如我們也來對對詩吧!分男女生對詩。

  五、總結全文 古人所寫的詩歌中,大部分都表達了一種思念、孤寂、惆悵的情感,而我們在對詩中卻感受到樂趣無窮。下節課,我們還要在無盡地想象中感受創造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