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1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荒蕪、巫婆、打扮、綢褂、徒弟、麻煩、求饒、渠道、灌溉”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按順序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複述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弄清河伯娶媳婦的起因、經過、結果,瞭解西門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處,並進行尊重科學、爲老百姓辦好事等方面的教育。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積累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運用“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體會人物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這一方法,鞏固“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訓練重點。

課前放鬆活動

師:到這兒上過課嗎?看看媒體教室與我們的教室有什麼不同,說得越多越好。要東張西望、七嘴八舌地大聲說,可以站起來說,可以指指劃劃,但嘴不能停。

(生同桌互說)

師:要抓住各種機會練習自己的說話能力,說得越多,越經常,就會說得越好。

一、定向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西門豹》。“西門”是兩個字的姓,是複姓。先想想應該怎麼學習一篇新課文?

生:根據預習和課後的問題來反覆學習課文。

師:對,有目的的學習,纔能有高效率。等會兒要先看清預習要求和課後問題,再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2、師:老師整理出兩個問題,請快速閱讀課文,解決這兩個問題。

(出示小黑板)

⑴用──劃出西門豹說的話,用()標出本課的重點詞句。

⑵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要說清起因、經過、結果。

3、指名:

小結:

概括主要內容,我們通常運用這三種方法:

⑴可以根據課題擴句成爲主要內容。

⑵寫人的文章,把誰、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事、結果如何說清楚了,也是主要內容。

⑶抓住課文主要句子,說通順,也是主要內容。

二、理解重點詞,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讀一篇課文,迅速找到主要內容,胸有全局,你就會學得更快。

文中有重點句,句中有重點詞,找到了重點句重點詞,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課文內容。

1、師:這些是本課的重點詞,快速記憶這些詞,看看規定時間內,你能記下多少個?

出示:

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都是給鬧的

投進漳河提心吊膽磕頭求饒

明白內幕開鑿渠道灌溉莊稼

(指名)

2、師:根據課文內容,把每一行的三個詞連成一兩句話,記得就更快了。自己試着說幾遍。(指名)

師:課文中還有兩個“鬧”:“每鬧一次”“年年鬧旱災”各是什麼意思?

生:鬧──造成;每鬧一次──娶一次;年年鬧旱災──產生,發生。

師: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它的意思。有時用換近義詞的方法,有時另外換個詞,如果意思不變也可以,還可以查字典理解。

(生敘述過程中,師提示“用上主要人物敘述”)

在每一行詞後相應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師:這是經過,課文寫得最詳細,把什麼人說什麼話怎樣做,周圍人如何都細緻描寫出來,平時寫作文也要這樣;

小結:

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就是主要內容了,自己試着再說幾遍,一直到說通順爲止。像這樣,抓住重點詞連詞成句,也是概括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三、理解課文內容

師:寫一個人可以通過寫他的動作、語言來表現人物,課文中的人物語言寫得很生動。把自己當作是西門豹,把剛纔畫出的句子說一說,多練幾遍,看看自己說得好不好?

1、生自由看書讀。

2、出示小黑板:

西門豹: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我也去送送新娘。

對巫婆:不行,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

對官紳頭子: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對衆官紳: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好吧,再等一會兒。

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懲治。

3、讀,讀中感悟:

第一句讀出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痛恨、諷刺四種不同的語氣。

第二句讀出十分客氣但態度堅決,男生讀後齊讀。

後幾句生自由感悟練讀。

4、生合作讀:

師根據小黑板的詞語說提示語生讀西門豹說的話,提示如下:

西門豹通過仔細調查,瞭解到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是因爲河伯娶媳婦鬧的,他決定將計就計,揭穿騙局,讓老百姓明白真相,於是他說

在河伯娶媳婦那天,西門豹看到滿臉淚水的新娘,他假裝客氣,不動聲色地說

懲治了巫婆之後,他繼續假戲真做,假裝着急地對官紳頭子說

處罰了兩個首惡之後,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讓官紳們膽戰心驚,也讓老百姓有充分的時間看清騙局。他繼續客氣地對

從官紳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在老百姓瞭解了真相之後,西門豹不露聲色地

在破除迷信之後,西門豹發動老百姓興修水利,

5、同桌合作,一個介紹西門豹在什麼情況說這話,一個讀西門豹說的話。

6、根據小黑板的提示,自己當老師,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各位老師,開講。

7、師:自己會說這個故事了,再來感覺一下課文怎麼寫的,你一定會有新發現。

導讀課文中所描述的這樣。無論說長說短,都要注意突出主要內容。

四、小練筆

1、師:戰國時期的鄴,大約在現在的河北臨漳縣北部。西門豹爲官一任,破除迷信,發展農業,造福一方。臨漳縣要爲西門豹立傳,請大家幫忙。要求:寫出這個人物做過的最爲主要的事,並對這個人物進行簡單的評價,不超過三句話。注意用上“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懲治”這些語。

2、生寫。

3、反饋:

生: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在任鄴縣(現河北臨漳縣北)縣令期間,曾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破除了當地“河伯娶媳婦”的迷信,並開鑿十二條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發展農業生產。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2

教材分析:

一、課文簡析

作者在闊別母校十多年後回到母校,觸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對自己童年學習生活的甜蜜回憶,抒發了作者對母校無比熱愛之情。課文以作者行進的地點:進校門——到操場——出校門爲線索分爲三大段。第二段爲重點內容,第一段與第三段前後呼應爲點題之筆。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兩個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時的所見所聞及由此引起的回憶與感想,隨着所見所聞的變化,作者產生多種感情,先是興奮,後是喜悅,最後是留戀。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織在一起。

文章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容易引起即將告別的五年級學生的共鳴。

二、語句簡析

1、“像開閘後涌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涌出來,涌向寬闊的操場。”

把學生們歡笑着走向操場的場面生動地比喻成開閘時的潮水,且把喻體置前,強調學生們走向操場時的熱鬧場面。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在操場上,作者由所見所聞把自然聯想到的五年小學生活感受生動地比喻成天鵝扇動着雙翼翩翩飛來。使上下文連接自然。

教學目標:

1、按地點的轉換理清課文的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

2、根據語言環境,選擇合適的動詞並體會準確用動詞的重要性,積累有關的語句。

3、能根據語言環境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寫比喻句

4、根據課文結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根據課文結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讀準下列黑體字的音,讀通課文。

弧度()石砌()甬道()迤儷()()松柏()

2、詞語積累

①寫出帶有“情”字的成語,並理解詞語

②表示心理十分依戀不捨的詞語

3、讀課文,口頭填上恰當的動詞,把句子熟讀通順

①大門,石砌的甬道,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寬寬的石階,了寬闊的操場。

②我在操場上,着花木,着幼苗,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4、熟讀全文,寫出課文按地點的轉換進行描寫的不同地點是 。

教學過程:

一課

一、談話導入課題

1、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一個月,你們即將離開母校升入中學,用幾句話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理感受。

2、是呀,母校是你成長的搖籃。當你第一次邁進校門時,你還是個充滿稚氣的頑童,當你邁出校門時,你已經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母校》,看看作者闊別母校十年後,再次返回時,感受又如何呢?

3、出示課題,母校一齊讀題。

設計意圖:這一課的學習正是學生面臨小學畢業的時刻,內心有一定真切的感想:怕與好朋友從此分別,與熟悉的母校說再見;高興自己將成爲一名中學生。學習之前寥寥數語激發內心情感,有利學生較快投入學習狀態。

二、整體感知課文

自己輕聲朗讀課文,讀準課文中生字的音,初步填空

地點看到聽到的心裏想到的

進校門

到操場

出校門

指名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主要講清課文的順序,其餘的學生能說多少就多少)

地點看到聽到的心裏想到的

進校門我看到翠綠色的拱門。我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後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到操場

1、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

2、下課鈴聲一響,操場上一篇沸騰。

3、我看到操場中間舉行長繩比賽。我想到了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爲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鬥過。

出校門我看着迤儷的陽光拖成的身影。千種情思涌上心頭

根據上述表格的內容,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小結,看這篇文章重點寫了哪一部分?

(操場上看到、聽到、想到的2——8節)

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學生回顧全文交流。

出示:地點的轉換句子

“走進大門,沿着石砌的甬道,穿過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踏着寬寬的石階,來到了寬闊的操場。”

“我慢慢來到拱形校門下……”

找到句子中的一系列動詞。讀一讀,體會幾個動詞的作用

設計意圖:在閱讀、交流、填表活動中整體把握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爲後續學習奠定基礎。

三、學習課文重點部分2——8節

默讀課文2—8節,哪句話可以看出這部分內容是由所看所見而產生的聯想。

指名交流,指導朗讀。

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我在操場上,着花木,着幼苗,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1、填上合適的動詞。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扶摸着幼苗,傾聽着琅琅讀書聲。”句中將“欣賞”與“扶摸”調換,可不可以?爲什麼?

3、讀讀句子。

4、想象: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除了像“天鵝”還可以像什麼?(像夏天陣陣的風;像百花的清香;像南歸的大雁,排着長隊。)

5、把句子說完整具體。

設計意圖:重點部分按“觸景”與“生情”兩部分寫的,比喻句把所見所聞與聯想到自然地連接。閱讀、體悟、想象說話使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深入透徹,不僅學習了知識,更懂得了寫作技能。

四、初步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知道作者在離開母校十多年後回到母校,看着熟悉的校容和學生,按照地點的轉換勾起了學生對對童年生活的一連串回憶。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文詞語。

第二課時

一、回顧引入

1、課文是按哪兩部分進行描述的?(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

2、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二、繼續學習課文2——8節

過渡: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那作者看到了什麼?

出示

看,操場中間在舉行長繩比賽,十幾個精神抖擻的小男孩正準備呢,身上的運動服特別顯眼。長繩剛一擺動,中間的一個男孩的腿就絆住了繩,周圍的小學生善意地鬨笑起來。被絆住的男孩低着頭,紅着臉,使勁搔着後腦勺。又重新開始跳起來。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當年,爲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鬥過。

想象填空

1、被絆住的男孩低着頭,紅着臉,使勁搔着後腦勺,心想:,於是又重新跳起來。

2、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那是因爲。

3、小組學習,大組交流。

4、指名一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

5、從小男孩與我的動作、神態中,可以看出什麼?(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5、6節,感興趣的同學練習背誦。

7、我由此想到了什麼?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大家的表現如何?(同樣積極努力地爲班級爭光)

找到有關的句子與詞,交流讀。

自己自由讀,將大夥的表現傳達出來。

指名讀,學生點評。

8、全班齊讀2——8節。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

9、下面兩句比喻句意思一樣嗎?爲什麼文中用第一句?

①像開閘後涌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涌出來,涌向寬闊的操場。

②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涌出來,像開閘後涌出的歡騰的潮水,涌向寬闊的操場。

10、小結:作者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

隨後寫下了下課鈴聲一響,操場上沸騰的長繩比賽情景,由此聯想到四年級時的拔河比賽。這些描寫特色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觸景生情)

設計意圖:比喻修辭手法在單元中多次出現,但在表達時句式和以前學習的有所不同,學習過程中要弄懂比喻句爲了表達的需要,本體和喻體的順序可以有變化。

三、學習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作者除了寫操場上看到的、聽到的,以及由此聯想到的情景外還寫了什麼?

1、輕聲讀課文的開頭。

2、交流:看到“翠綠色的拱門”

聯想到“我似乎又嚐到了和小夥伴們手拉手歡呼着跑入拱門的喜悅,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後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3、教師引讀,從中體會作者當時的興奮心情。

4、根據課文內容,再仿照這樣的句式說一句。

望着,我似乎,似乎,似乎。

再讀9——11節。

教師學生交流,朗讀,體會作者的留戀之情。

四、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課文的寫作順序是什麼?結構特點是什麼?(按地點的轉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爲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

2、提示概括:我回到母校觸景生情。進校門,看到,想到在操場,看到,想到;出校門,看到,想到。

3、自由說說,個別交流。

設計意圖:閱讀課文,因文而異地選擇適當的方法、正確、熟練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單元訓練的重點。根據課文的寫作順序和結構特點(按地點的轉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爲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進行概括,循序漸進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

佈置作業

設計意圖:作業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慾望,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需求,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發揮。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理解"迤邐、喜怒哀樂、千種情思"等詞語的意思,感受作者“觸景生情”,瞭解本文的寫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根據課文結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能體會作者對培育自己成長的母校的熱愛,對童年集體生活的留戀。喚起自己對母校的依戀不捨之情。

教學重點:

瞭解本文的表達特色,“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教學難點:

學會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激發情感。

1、師:最近新武寧建校5週年校慶,在座的同學是在學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學的,轉眼5年過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變化嗎?

2、(出示2張班級集體照)師:看看這兩張照片,找到自己了嗎?發現自己有什麼變化?

師:是啊!當初你們是充滿稚氣、好奇的頑童,如今你們已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

3、齊讀詞語:充滿稚氣朝氣蓬勃。

4、請同學們注意,“蓬”(pénɡ)的字音:後鼻音;字形:上下結構。

5、再讀讀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齊讀)

我第一次邁進校門時,只是一個充滿稚氣、好奇的頑童;當我邁出校門,向您揮手告別時,已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

6、再過兩個月,你們即將離開生活、學習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學,也許,十幾年後,同學們都已是風華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

二、導入揭題。

1、師:一位青年作者在離開母校十多年後,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園勾起了作者的情思。他用飽含深情的文字寫下了散文“母校”。

2、板書課題:母校(齊讀)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輕聲讀讀文章,課文中的寫了作者重返母校後經過的哪兩個地方?

2、交流板書:校門操場

3、作者幾次寫到了校門?(2次)補全板書:校門操場校門

4、指名生回答,並讀讀這兩個句子。

一次是在文章的開頭——翠綠色的拱門,帶着濃濃的藝術氣質,在空中畫出一個優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樣熟悉。

另一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啊!母校,我即將遠行,讓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門下的母校!

5、師:作者重返母校,自然而然從拱形的校門寫起,作者離開母校,又在校門口駐足回首,開頭結尾兩次寫到校門,這種寫法叫——(生答:首尾呼應。)除了寫法上的首尾呼應,反覆寫到拱門還有深一層的原因,等會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先讓我們跟隨作者走近他的母校吧!

四、深入學文,朗讀感悟。

(一)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整體出示第一小節,老師範讀

2、我“熟悉”(變色)的是什麼?

(加線:顏色、造型)這樣的顏色,這樣的造型在作者眼中可不是一扇普通的校門,而是(加線:帶着濃濃的藝術氣質,“氣質”一般擁在——現在採用擬人化的手法寫校門,正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3、加上了仍然,起到強調作用,強調熟悉的僅僅是這些嗎?

我似乎又嚐到了和小夥伴們手拉手歡呼着跑入拱門的喜悅,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後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師:三個“似乎”告訴我們拱門勾起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因爲是親身經歷過的景象,板書:景,所以是如此的熟悉。女生讀看到的拱門的樣子,男生讀回憶起的情形。

4、還是因爲熟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我久久的望着,啊,沒變,沒變!

(“沒變”放大)

啊,闊別十多年的母校,我回來了!

(1)師:沒變的是拱門的樣子,讀!沒變的還有記憶中那歡呼聲,那油漆香,那留戀情,讀!

(2)回覆“沒”字,那“變”的又是什麼?(自己、夥伴、心情)

師:因爲畢竟“闊別”母校已有十多年了。讀讀這兩句,抓住句子中的感嘆號。能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板書:情

(3)師點評:隨機板書:驚喜、激動

5、小結:一看到拱門就激起了作者的驚喜、激動之情,把情和景交織在一塊兒寫,就是“情景交融”。(貼出)

讓我們隨作者一起感受一下那份驚喜與激動之情。齊讀第一節。

(二)學習課文2、3小節。

1、師:作者走進大門,讀讀第二小節,聯繫上下文看看這是一個什麼小節?

2、生答:過渡節

3、這是從大門到操場的過渡,這過渡節篇幅很短,但作者卻是一步一景寫得很細緻。引讀:甬道是石砌的,花園是——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石階寬寬的,操場是寬闊的。

4、小結:因爲作者飽含深情,所以看得是如此用心。

5、學習課文第3小節。

(1)來到寬闊的操場,自己讀讀這一節,看到哪些景,又激起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呢?

學生交流

(2)小結:作者寫景採用“依次描寫”的方法,先寫操場地面,再寫操場四周,最後寫操場邊幾幢教學大樓,接着繼續採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寫道

指名讀句子: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這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3)什麼“情”呀?板書:五年的喜怒哀樂

(4)放新武寧的一組鏡頭,配合音樂,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你呢,你呢……

(5)眼前掠過的一幕幕,讓作者記憶的閘門一觸即開,就像作者一樣,齊讀上句。那操場是特別的,那花木是美麗的,那教學大樓或許和當年有了少許變化,在燦爛的秋陽下展示着它們的新姿,可以說,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撥動着作者的心絃。

(三)學習課文5——8小節。

過渡:正當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之中時,一陣熟悉的鈴聲打斷了他的回憶。在操場上他看到了什麼景象?又勾起了作者的什麼回憶?(指名一人回答)

1、指名讀第5小節;第7小節,回憶。

師:作者看到此情感覺到什麼?

2、(出示第8小節)生齊讀。

3、感受眼前的情景與我們當年的情景有何相似呢?再讀讀5——7小節,找一找。

小結:相似之處——體育比賽;場上比賽的人們差不多;都在爲集體努力、奮鬥。

4、師: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我不由得笑了,笑什麼呢?(學習第6小節)聯繫文章感受“笑”的含義。(“被絆住的男孩”笑他的稚氣與可愛;從他們身上找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是如此的親切。)

5、師小結:操場上看到跳長繩的一幕,使作者聯想起了自己在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那是留給作者深刻印象的一段回憶,所以作者抓住重點寫得寫得尤爲具體。

6、這相似的何止是眼前的一幕,正如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回讀: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四)學習課文9——11小節。

1、並且這些情感在再一次回到拱門時達到了,踏着遍地落葉,看着迤邐的陽光拖成長長的身影,緩緩回首,千種情思涌上心頭。板書:千種情思

2、引讀

他讚美母校——母校,我成長的搖籃!

他感激母校——在您的懷抱,我度過了五年甜蜜的歲月。我第一次邁進校門時,只是一個充滿稚氣、好奇的頑童;當我邁出校門,向您揮手告別時,已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

更留戀母校——啊!母校,我即將遠行,讓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門下的母校!

3、你體會到了千種情思了嗎?跟着音樂自己讀讀。請男女生各一名讀。

4、千種情思凝聚到一點,讚美母校、感激母校、留戀母校,那都是因爲——“母校,我成長的搖籃,在母校的懷抱中。我度過了五年甜蜜的歲月”

師:搖籃、懷抱、讓我們想到了——母親,母校猶如母親那樣的親切,那樣的溫暖,當年的喜也好、怒也好、還有哀與樂,如今都化爲了一個詞,那就是——出示卡片:甜蜜(貼在課題旁)。

5、因爲難忘那甜蜜的歲月,所以想到拱門。

因爲擁有那甜蜜的日子,所以漫步在操場。

因爲留戀那甜蜜的時光,所以再次來到拱形校門下。

6、(出示首尾小節)師:拱門是母校的化身,是作者最熟悉,最留戀的地方,作者初見拱門,觸景生情;回到拱門,情感迸發,配樂朗讀第1、11小節。

五、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這篇文章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作者採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將自己在校門和操場上看到的,回憶到的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向我們介紹了自己的母校,能否根據板書,來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板書:看到回憶到

(貼板書:主要內容)

2、學生交流。

六、情感昇華

師:作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不久,我們也將告別母校,再來看看我們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喚起了你們哪些美好記憶呢?課後也來模仿本文的寫作方法,用我們的筆將自己對母校的情感抒發出來。寫一篇《我的母校》。

板書設計:

母校(甜蜜)

(景)(情)

校門驚喜、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