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年級上《石榴》教學反思

蘇教版三年級上《石榴》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石榴》教學反思一

蘇教版三年級上《石榴》教學反思

在本次學校開展的主題教研課上,我執教了三上《石榴》一課。本課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本課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精當的比喻和擬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讀來饒有趣味,是學生學習語言與習作的範例。在第一課時,我想教給孩子學會確定多音字讀音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抓重點詞語體會比喻和擬人手法,並會運用,指導孩子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

反思整節課的得失小結如下:

1、重視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並能加以訓練和強化。本課多音字比較多,在確定讀音上孩子們有困難。課堂上我以“間”這個字爲例,幫助孩子掌握根據字義確定多音字的讀音的方法,再用別的多音字放手讓學生鞏固練習,讓方法得到鞏固。教給孩子觀察事物的方法,按順序,抓住特點來觀察和描寫。

2、注意知識的拓展。用同類文章《我愛故鄉的楊梅》的閱讀發現,幫助學生體會作者字裏行間流露的濃濃的情感。

3、緊緊扣住本單元的訓練點——比喻與擬人手法。教學中通過發現閱讀好詞好句,從中體會作者兩種修辭方法運用的精當。通過閱讀、模仿到自己創造,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掌握這些方法。

4、在教學中,生字書寫指導不到位。雖有示範書寫,但沒讓孩子練習,部分字的結構、易錯點教師自己告訴學生,沒有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

5、語文教材的工具性得到體現,用教材教的理念充分體現,但忽視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精美的語句沒有給孩子充分的閱讀和感悟。只有在第二課時彌補。

6、整堂課安排緊湊,訓練點過多,可以分解強化。

 《石榴》教學反思二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變化爲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情景。最後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這節課我是上的本課第一課時。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各種手段促進教學:

1.在教學生字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隨文識字,比如說在教學“馳”字時利用課堂查字典讓學生了解這個字的意思,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在教學“抽”和“扒”這兩個生字時,適當結合學生好動的性格讓他們用動作來演示這兩個生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爲了讓學生在第一課時能做到熟讀課文並且避免枯燥,我運用了多種閱讀方式。出示課文中優美的詞語,讓學生填詞、教師引讀;分組讀;開火車讀;出示石榴從開花到結果不同時期的圖片,讓學生看着圖讀等方式來使學生通讀課文。

3.出示石榴實物,給學生直觀形象。本課中一些詞語用得生動形象,如“瑪瑙般”、“一顆顆緊偎”、“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等。這些詞單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學時,我出示實物,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石榴子兒,觀後交流感受。有學生說:“石榴子一頭紅,一頭白,這就叫‘紅白相間’”。有學生說:“它們一粒一粒靠在一起,就像玉米粒一樣,這就是‘緊偎’”。還有學生說:“我看到了石榴子兒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寶玉一樣,好看極了,這就是‘晶瑩透亮’”……接着,我將石榴子兒掰開,讓學生們一起分享。吃完後,問他們味道怎麼樣?學生們紛紛舉手,有說酸酸的,有說酸中帶點甜,吃完還覺得清爽無比。通過觀察和品嚐,學生不僅理解了描寫石榴樣子、顏色和滋味的詞語,而且加深了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在此基礎上加深朗讀。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加強語感教學,轉變語文教學的重心:由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由注重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理解,轉變到對語言材料的感受領悟;由注重篇章結構的詳盡剖析,轉變到對語言的閱讀品味;由單純重視語文表達,轉變到同時重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應用語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