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上《石頭書》教學反思

蘇教版三上《石頭書》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石頭書》教學反思一

蘇教版三上《石頭書》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石頭書》,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課文情趣盎然,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岩石的知識,也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如何在教學一開始就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呢?

上課一開始,我開門見山地說:“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隨後發問:“當你看到‘石頭書’這三個字時,你想到了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問,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們探究的興趣,有的說:我知道書可以用紙、綢緞做,石頭怎麼做書呢?有的說:石頭書有多重呢?怎麼揹着它上學呢?有的說:石頭書上有什麼內容呢?有的說:我們平時看的書都有作者,石頭書有作者嗎?他是誰?......對於孩子們連珠炮式的疑問,我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同學們根據課題,腦海中一下子就閃現了這麼多問題,說明我們好學好問,善於思考。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就叫“刨根問底”,就讓我們輕輕地打開書,到課文中去刨根問底吧!

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因此,教學一開始,我便引導學生與課題對話,由題質疑,放飛學生的思維。這裏,學生的很多問題都源於生活、很有見地又不乏童趣。同時,在這裏我引入了“刨根問底”一詞,並自然地加以解釋,併爲下文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更激起了孩子們刨根問底的興趣,使教學獲得了良好的開端。

  《石頭書》教學反思二

  《石頭書》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岩石的知識,也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

作爲第一課時,我在認真研讀文本後,制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三個多音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3、理清文章脈絡;4、鼓勵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於探究,初步培養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如何把教學目標細化於課堂教學中,我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在導入課文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就課題進行質疑。因爲本文課題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就課題質疑,激發學生對文的興趣。同時圍繞課時質疑,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在學生生字新詞這一環節,我採用詞串教學法。這樣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所出示的第一組詞串,是文中的三個人物。強調像這樣表示稱呼的疊詞,第二個讀輕聲,這樣讀起來更加親切。這樣的強調,是希望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第二組詞串,是文中出現的多音字。第三組詞串的出示,主要是爲了引出長句子的朗讀。第四組詞串,是生字組成的詞語。後來,在備課的修改過程中,把第四組詞串刪去,因爲第四組詞串中的詞語在寫字教學中涉及到了,而且在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可以見機指導。在理清脈絡這一環節,我緊緊抓住“刨根問底”。全文由對話展開。能過川川和磊磊對叔叔的刨根問底,向學生介紹了有關石頭書的一些知識。通過找問題,讓學生理解刨根問底的意思,可謂水到渠成。在此基礎上,圍繞刨根問底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降低了難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這節課上下來,應該說學生還是一定的收穫的,課堂效果較好。我想:在語文教學中,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應該有明確的指向,每一個步驟的展開都應該以學生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