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三下《趕海》課後反思

蘇教版三下《趕海》課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趕海》是一篇富有情趣性的文章,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着舅舅趕海的無窮樂趣,抒發了“我”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下面是關於蘇教版三下《趕海》課後反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蘇教版三下《趕海》課後反思

  第一篇:《趕海》課後反思

《趕海》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着舅舅趕海時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抒發了“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主要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領會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感。

上了這篇課文,結合自己的教學設計,我反思如下:

一、激情入境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播放flash動畫《趕海的小姑娘》)

2。知道什麼是趕海嗎?(師介紹:大海退潮後,人們常去海邊撿貝殼、撈海帶、玩耍等,我們把這些活動稱爲趕海。)

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趕海》。(師板書課題)

“趕海”這種事情,對這些生長在江南的孩子來說,是很希奇的一件事情,我自己也曾經利用假期去過一次青島,纔對海有了一些印象,但也沒有充分感受到“趕海”的樂趣。所以在教學的時候,爲了給學生增強一些海的感覺,我就特意在課的一開始,就播放flash動畫《趕海的小姑娘》呈現出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同時伴有海浪海風的聲音,和優美的歌聲。學生覺得很新奇,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自然地引入課題“趕海”,說說對“趕海”的理解。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量,又爲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二、以讀感知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力求真正做到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過渡:“我”童年趕海時,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在趕海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怎樣呢?我們來細細地閱讀課文。

1、講讀第2自然段時引導學生了解這一自然段講了哪幾個意思?

①舅舅帶我去趕海。抓住關鍵詞“鬧”:我爲什麼“鬧”?會怎樣“鬧”?

( “鬧”,既說明是再三的'要求,又體現兒童的特點。)

②到了海邊,“我”看到海水“嘩嘩”往下退,浪花不時回過頭來。

你想親眼看一看這樣的情景嗎?(出示浪花畫面)

看到這樣的情景,耳聽着浪濤拍岸的聲音,你想說些什麼?

作者看到這樣的大海,他又是怎麼寫的?指名讀。

③我興奮極了,追趕浪花。指導朗讀,讀出“興奮極了”。

小結:這一自然段講舅舅帶“我”去趕海。一到海邊,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很動人的情景,“我”興奮極了,飛跑着追趕浪花。板書:追趕浪花。

通過反覆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並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這種興奮,立刻成了孩子們自己的快樂了。

2、講讀第3自然段。

過渡:“我”和舅舅一起來到海邊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生讀),有的——(生讀),有的——(生讀)……我也立刻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我做了些什麼?

(1)自由讀,思考以上問題。

(2)結合交流,指導朗讀。

①“我”摸海星。(板書:摸海星)

指導朗讀。海星容易被摸到嗎?你怎麼知道不容易被摸到?你讀讀看?(生讀)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摸呀摸呀”讀得很慢,很小心。摸到小海星真是一件開心事,老師教你一個好辦法,笑着讀這個“嘿”字,會讀得很好。你試試?

②“我”捉大蝦。(板書:捉大蝦)

“我”又是怎麼捉大蝦的?讀一讀,用小括號括出有關句子。

指名讀。指導讀:你讀得真好!尤其是1、2兩句。(出示文字:“咦……逗我呢!”)繼續引導學生認識大蝦的樣子並指導讀好“咦”和“哦”這些句子,體會其中的樂趣。

③小夥伴捉螃蟹。

過渡:“我”摸到了海星,捉住了大蝦,心裏美滋滋的。小夥伴們在幹什麼呢?他們也像“我”一樣覺得有趣嗎?

結合回答,出示夥伴抓螃蟹的句子:“原來是一隻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

指導朗讀。看看這隻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辦法四處逃竄呢!誰來讀?(指名讀)所以,小夥伴只努努嘴兒,可不能驚動了它。

(3)小結。

同學們,“趕海”是多麼有趣呀!(板書:趣)“我”摸到了小海星;還親手俘虜了一隻大蝦,小夥伴雖染被螃蟹夾住了手,但還是很開心!

這裏我重點抓住了“趣”這個詞,讓學生在課文中讀讀,感受哪些地方你覺得很有趣。這樣學生邊讀課文邊學習課文,邊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課文,感受“趕海”的樂趣,我在學生的臉上感受到了他們的興趣,和他們對大海的嚮往。

3、講讀第4、5自然段。

(1)細讀第4自然段,展開想象,重點理解“三三兩兩”。

過渡: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太陽偏西了,我們不得不回家了。瞧,每個人的揹簍裏都沉甸甸的,有些人已經唱着歌走上了回家的路,可有些人還捨不得離開呢,走走停停,還有的人還在繼續撿東西呢。書上用了哪個詞來形容這幅畫面的?“三三兩兩”。(板書:三三兩兩)你可以從中體會到什麼呢?(流連忘返,說明趕海的確有趣)

(2)細讀第5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想一想作者是怎麼表達感情的。

走在夕陽照耀下的軟軟的沙灘上,帶着自己親手抓來的海星,大蝦,“我”的心裏裝着喜盈盈的滿足。迎着腥鹹的海風,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愛唱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會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

三、講讀第1自然段

這首歌多美啊!現在,每當我聽到這首歌,便會想起童年時趕海的那件往事。

四、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跟着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了海,感受了濃濃的趕海樂趣。如今,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首歌,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趕海時“抓蟹”、“捉蝦”的情景,真是趣味無窮。

學習完課文後,學生們都說自己真希望自己也生活在海邊,我就和學生一起來學習唱《大海呀,故鄉》,學生聽得很認真,學得很認真,我很感動:教師精心準備後的課,學生自然會喜歡!

  第二篇:《趕海》課後反思

《趕海》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以倒敘的寫作方式爲我們回憶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 “趣”事。文章處處趣味四溢,洋溢着濃濃的真摯情懷。

這節課我的設計主要是抓住這篇課文當中趕海的幾件趣事展開的!藉助課件,通過讓學生觀察、品讀來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中學生很活躍,但也體現出了一些不足。

首先,在展開幾件有趣的事時,讓學生進行了表演,這樣課堂有些亂,所以,課前應預設好安排學生有序的體驗,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讓對某件事表演的好的學生上臺給大家展示。

其次,在最後的練筆環節,如果能讓學生當堂練習的話效果會更好,課下再讓學生練習,操作起來就很困難了!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也給我以後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每次課都提前預設好,努力做到最好!

  第三篇:《趕海》課後反思

《趕海》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文章。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限樂趣,表露了作者對大海、對生活的熱愛。

對於大海,學生並不陌生,有的自己親眼目睹過大海的雄姿,有的在電視或書上見到過,但大海給他們的印象只是表面的,如一望無邊的大海、遼闊的大海、波濤洶涌的大海等等,那趕海是怎麼回事呢?不少學生都很難理解,那怎樣讓學生理解趕海並體會到趕海的樂趣呢?我想應該抓住文本語言,藉助多媒體、朗讀等多種形式,啓發學生想象,從而感悟趕海的樂趣。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文字優美,富有情趣。教學第一自然段時,通過播放學生熟悉並喜愛的歌曲《大海,我的故鄉》,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對大海的嚮往和回憶,抓住每當便的句式,體會趕海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第二自然段一個鬧字特別有趣,童年時代都喜歡玩、鬧,帶有一種興奮的心情。通過師生對鬧的表演,使感受到趕海的快樂和有趣。

第三自然段是全文重點,圍繞趣字,讓學生找找文中爲了表現趕海的趣,作者抓住了哪幾件事來寫的?學生很迅速找出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龍蝦。這幾件事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件?爲什麼?比較詳細的是哪一件?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通過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從不同的角度去感悟趕海的快樂。有趣的幾個情境,還讓小組的同學進行表演,使學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體驗中講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尤其是抓住幾個語氣詞的朗讀,從而既體會到樂趣,又理清了課文的條理,並教會學生在平時開展過活動進行習作時也要象課文一樣有條理的寫清每一件事。

第四自然段略寫,寫的是趕海之後海邊的平靜,習作寫活動時很多學生結尾都是今天真開心呀,教會學生寫活動之後平靜下來做什麼了,能給文章一個很自然的結尾。

第五自然段又播放音樂,讓學生感受到趕海的樂與美,首尾呼應。

學習課文,既要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樂趣,同時又要教會學生寫作表達能力,這纔是語文課應該教給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