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孫權勸學》說課稿範文

《孫權勸學》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孫權勸學》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孫權勸學》。懇請各位專家多多指教。

《孫權勸學》說課稿範文

下面我將按照說教材、說教學設想、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過程這幾個環節來展開說課。

  第一、說教材。

本單元選取的文章都是有關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爲人類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物的生動感人、廣爲流傳的事蹟。《孫權勸學》講的是孫權勸說東吳大將呂蒙認真學習的故事,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文章簡練生動,用語不多,但能在寥寥數語中描摹出人物說話時的口吻、情態和心理,人物個性鮮明,躍然紙上,堪稱人物語言描寫的精品之作。同時文章宣揚了一種謙虛好學,重視閱讀的昂揚向上的思想,具有極強的教育價值。

  第二、說教學設想。

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想體現一種新的文言文教學思路。新課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應該怎麼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堅持“吟誦爲本、注重基礎、品味探究、適當運用”的十六字方針。“吟誦爲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點,讓“讀”貫穿課堂始終,激發學生興趣,還文言文課堂書聲朗朗的本來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讀必須讀出“古味古韻”。本課中我將通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朗讀把對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礎”,即關注學生文言文學習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掃清字詞障礙,增強文言文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當古漢語來教,而把文言文當美文來學,讓學生增強文學欣賞能力。“適當運用”,即讓學生能根據文章的情節、內容、人物性格等信息進行合理的想象、推理,進行擴寫、補寫、續寫(不是說讓學生學寫文言文),對文本進行創造性閱讀。本文作者爲了突出“孫權勸學”,對材料進行了剪輯處理,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爲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提供了條件。

其次,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的體驗、探究,讓學生自主的與文本、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對話。整個課堂,教師預設大致程序,許多具體內容教師可根據課堂生成靈活駕馭和調控。

  第三、說教學目標。

“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這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強調初中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文言文教學作爲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與現代文教學共同承擔起這一重任,只不過側重點可有所不同。《孫權勸學》作爲一篇精練的文言文,是讓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簡練生動的'筆墨,個性鮮明的對話,極富特色。從教材的編排體系來看,把它放在七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中,緊扣住單元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名人的品格,態度與精神這一要求,同時新教材將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單元中,也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與積累文言知識,提高自己的文言閱讀能力。有鑑於此,我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瞭解並積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詞語,掌握並能運用文中的成語

2、 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做到能當堂背誦。

2、 品味人物對話的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並能進行創造性閱讀。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朗讀體驗。讓“讀”貫穿課堂始終,讓學生在讀中體驗故事情節、人物個性。

2、探究交流。採用師生同讀同講的方式。(在師生、生生交流中,達到知識互補和提高,有助於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虛心接受正確意見,不斷追求進步,努力讀書學習的精神。

第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三國演義主題歌的歌聲中,教師由三國演義說起,引出呂蒙,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教師在介紹時採用說書的方式(用半文半白語言),激活學生的興奮點。

二、辨讀課文,對照註釋讀準字音、節奏。

1、學生自由讀,對照註釋讀通課文。培養學生看註釋的習慣。

2、單個學生表演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點評。通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把握課文的朗讀要求。對難句的朗讀老師要抓住契機調動學生進行探究,不可輕易放過。在此環節中,教師充分發揮激發引導作用,讓學生聲情並茂,搖頭晃腦,拿腔拿調的讀,讀出古韻古味。

三、教師範讀,學生點評。

教師聲情並茂的吟誦把學生帶入當時的情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同時讓學生給老師的朗讀挑刺,學生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可被充分激發。

四、析讀課文,理解文義。

採用文白互讀的方式,一學生讀原文,另一學生用白話文進行解說。解說時要力求語言生動流暢,再現原文神韻。這樣可避免傳統逐字逐句翻譯的機械和刻板,既可培養學生的文言理解力,又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在文白互讀的過程中,教師、學生及時進行點評,加深學生對重點文言詞彙的理解。同時,通過投影對常用文言詞彙進行疏通檢測。

五、分角色演讀,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

學生扮演孫權、呂蒙、魯肅,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態、語氣等進行角色朗讀,揣摩品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學生演讀的時候引導他們細細品味,用“------寫出了-----”的句式品味文章語言。這樣,學生在自主的體驗探究中就可以輕鬆的突破本課重點,學習並掌握富有情趣的對話描寫。

六、創造閱讀。

接受美學認爲,讀者對文本的閱讀不應是被動的,而應參與到對文本的再創作活動之中。文中有多處空白,爲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話省略了許多未說的內容;“蒙乃始就學”,如何學,本文沒說,儘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呂蒙究竟談了些什麼讓魯肅大驚?這些內容儘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去補充。學生在補充時可文言可白話,可文白夾雜,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

七、聯想鏈接,精神內化。

本文給了我們什麼啓示,請用一句俗語或名言或古詩文名句進行解釋。

八、吟誦課文。

學生能背則背,不能背就讀,課堂在課文的吟誦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