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誦讀國學經典的方法和技巧

誦讀國學經典的方法和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清代散文家劉大櫆在《論文偶記》中說"積字成句,積句成章,積章成篇,合而讀之,音節見矣,歌而詠之,神氣出矣。"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朗讀就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爲響亮的口頭語言。這是一種眼,口,耳,腦多種生理機能共同參與,協調動作的閱讀,它能訓練語音,再現文字情境,加深理解,培養記憶力,語言感受力,口頭表達力,增強語感。背誦是指憑藉記憶念出讀過的文章詞句,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而成。背誦有助於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背誦是學習生涯中的"記憶力體操",長期適度訓練,可以開發,強化學生的記憶力。

誦讀國學經典的方法和技巧

誦讀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熟讀成誦。

誦讀注重一個"熟"字。不是讀一遍兩遍,而是要讀好多遍。古人早就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二是抑揚頓挫。

作家老舍先生說:"除了注意文字的意義而外,還注意文字的聲音與音節。"這就發揮了語言的音韻美。我們閱讀作品時也要進行音韻美的賞析。在朗讀訓練中則首先要抓住語句的停頓,重音,語調變化等技巧的培養。所以要藉助音節的變化,來加強語氣的喜愛,寧靜,深沉,悠長,綿延等語感。

 三是深味涵泳。

正如別林斯基所說的',閱讀時,"你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看不見他本人,你讀到他的語言,但卻聽不見他的聲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補足這個缺點。"閱讀活動應十分強調"尋言以明象"。口頭讀出來,就要迅速在腦海裏浮現出生動可感的畫面與思想來。

四是悟理知義。

抓住文字所表述的真實信息(知,情,意),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達到"得意者越於浮言,悟理者超於文字","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的最高境界。學是爲了用,要學以致用,用國學的經典來洗滌我們的心胸,淨化我們的心靈,明確人生的大義,砥礪人生的過程。要學習蘇東坡的"八面受敵"學習法,深得入乎其內而又出乎其外的"出入法"。

國學經典是博大精深的。我們從浩瀚的文字中,反覆斟酌、篩選、甄別,細心地也是全面地遴選出那些經典的、現在還十分有現實意義的、並且利於誦讀的文字,精雅佳句,名篇小品,錦繡華章,盡收眼底,馨香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