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

關於《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關於《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一

關於《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令人心驚的程度。當子彈射入腦顱,鮮血尚未濺到地上;當利刃插進胸腔,心臟仍在舒張抽搐,生命已然逝去,留下的那些些痕跡,也只如流水滑過指縫後,手上殘留的水漬般輕易蒸發。史蒂芬用二十五分鐘時間,強迫我接受這個震撼——

身處戰爭中的人,就如我們指尖下的蟲蟻。

爲什麼?爲什麼造物創造了人類,卻又讓我們如斯羸弱,不堪一擊?而究竟生的價值又在哪裏?

當我經歷了那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的二十五後,我以爲我明白了。我們活着,就是爲了堅持正義;我們活着,就是爲了剷除奸惡。當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衝上那名叫諾曼底的法國海灘與德國人作戰時。我腦中想到的是中國古賢們所謂之“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思想,是近代革命者“拋頭顱,撒熱血”英勇就義的偉大精神。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流血犧牲,爲的是全人類的安寧與和平。依然活着的戰士和倒在海水與沙灘上的屍體一樣值得我們尊敬。

然而,我錯了。當我看到那位在兩天中被戰爭接連奪去三個兒子的老母親瑟瑟發抖地倚靠着門邊時;當我看到原本掛在戰士脖頸上,代表着他們生命的金屬牌灑落滿地時,我意識到:我錯了!任何一個人都沒那麼偉大,任何一個人都恐懼死亡。生命的脆弱不僅僅體現於它能那麼輕易的被打碎,更在於我們對於這種脆弱的強烈恐懼。爲什麼要派遣一組戰士去尋找那一個名叫瑞恩的大兵?因爲他是那位老邁母親僅存的一子。答案簡單但卻真實。生命的維繫,需要以生命的價值來換取。或許生命的價值就在於此:我們恐懼死亡,但我們更恐懼自己所關懷、熱愛的人被奪去生命!

可是,我又錯了。錯在以偏概全,錯在有失偏頗。直到影片後半程才終於出現的大兵瑞恩,在上級命令他離開戰場的前提下,堅持留下完成任務,與戰友們在一起;帶領着自己的小隊歷經了生死考驗的米勒上尉,在即將完成使命時,卻決定戰鬥,用自己受傷的軀體與一支手槍,阻擊敵人的坦克。還有其他那些前赴後繼、英勇戰鬥的戰士們。他們大義凜然,勇不畏死。是什麼支持着他們的神經與肉體?是什麼使他們即使爲之拋卻生命,也無怨無悔?其實,他們都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情感與思想。而在“那一刻”來臨時,他們又都成爲了英雄,成爲了同輩中最傑出者。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由於境遇的不同“那一刻”也都不竟相同。或許會是一場殘酷的戰爭,或許只是一個落水的兒童……但我們每個人的生之價值,決不會體現在那日日重複普通又普通的三餐一宿之中。它只會在我們一生中所僅有的幾次,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那一刻”中閃現,而平時我們只是普通人。

當我最終看完這部影片時,留於腦中記憶最深刻的,再不是開場的那二十五分鐘。而是已經受傷的米勒上尉依靠在殘垣斷壁上,無力但卻堅定的舉起手槍向德軍坦克射擊的鏡頭。

還記得他戰前的職業嗎?而“那一刻”他已成爲英雄!

  關於《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二

昨天晚上看了《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看的時候十分投入,被裏面的情節深深吸引。今天早上起來之後,腦海中仍然迴盪着電影裏的情景。

總的來說,看過之後,我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幾個詞,而且總是不停地閃現,那就是:國家,榮譽,親情,友情,正義,邪惡,母愛,善良,責任,人性。

雖然早就知道說美國人人情差啊,貪生怕死啊什麼的都是片面之詞,雖然以前也看過幾部十分經典的美國拍的反應二戰的電影,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還是最深的。當諾曼底海灘上成羣的士兵還沒上岸就被打成蜂窩煤,當幾個醫務兵冒着生命危險在沙灘上搶救幾個可能有救的傷員,並不顧別人的“危險”的提醒,迴應說:“他還有救。”這就是責任。當馬歇爾向幾位軍官念出瑞恩母親已經失去了五個兒子時,幾個久經沙場的硬漢眼裏全都含着眼淚,再沒有一個人對拯救瑞恩提出反對的意見,這就是人性。當軍方的車開到瑞恩家門前時,瑞恩母親當即癱坐在地上,這就是母愛。當戰友們在一場又一場惡戰中相互扶持,在失去兄弟時悲痛欲絕,這就是友情,也許超越了友情。當一位士兵在極其危急的時候卻想要救下一個德國女孩時,這就是善良。當瑞恩不願離開陣地,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時,又看到了責任。當米勒上尉爲了打勝仗甘願冒着危險和犧牲,並深深知道戰爭的意義時,又看到了正義對邪惡的挑戰。當上尉通知瑞恩他自己的兄弟全部陣亡的消息時,不管是對的那個還是錯的那個,他們悲痛的反應,看到了什麼是血濃於水的手足之情。最後,當美國國旗出現在片尾,輕輕飄蕩,知道了,他們所做的一切,也有一個共同的終極目標——爲了國家。

美國政府,體制也正是憑着對個體的尊重和保護,收穫了最大的集體效益。

這些情景中也許很多選擇不是最理智的,但是,包含在這些情景中的人性中最美好,最光輝的東西,卻是不能缺少的,那些,纔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