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的草屋抒情散文

家鄉的草屋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離開家鄉的草屋雖然已經有近三十年了,但發生在家鄉草屋中的一幕幕,還常常出現在我的夢裏,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草屋抒情散文

家鄉的草屋是一座坐北朝南普普通通的三間草房,房後是條道,再往北走300米,就是七勃線,轟隆隆的火車聲給了我童年多少夢想呀!房子的四周園子,用柞木夾的障子,障子內栽種一圈榆樹牆,榆樹牆四個角各有一株鶴立雞羣的大榆樹,以示標誌。一到夏季,房前屋後的園子裏栽有綠的黃瓜、紫的茄子、紅的辣椒,豆角、芹菜、韭菜應有盡有。趴在黃瓜架下,順着壟溝看,挑頂花帶刺、清香沁脾的嫩瓜吃,別提多高興了。特別是房後東頭有兩棵李子樹,一棵是幹碗的、一棵是水碗的;西頭還有棵黃太蘋,每到果熟時,或站在李子樹下,或爬到黃太蘋樹上,專撿熟的吃,愜意極了。

草屋裏住着祖孫三代九口人。爸爸、媽媽帶着兩個妹妹西屋住,爺爺、奶奶領着我們哥三個在東屋住。擠是擠了一點,但也其樂融融。爺爺在生產隊當飼養員。每天早晨二三點就要起牀,晚上七八點方能回家歇息,工分多點,可是特別辛苦。每天都要軋草、拌料、餵馬,還要清理馬廄。星期天、寒暑假我就去幫助爺爺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奶奶那時身體還可以,每逢夏天,就給生產隊看護菜地,掙些工分,貼補家用。爸爸從19歲起,就在當地做小學老師,現在退休到縣城享清福了。從我記事時起,爸爸就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整天忙忙碌碌,家務的事很少管。也算是報答吧,他的學生不少都出息了,最大的官當到市級領導。媽媽一生勤勞善良,是個特直爽、並有口無心的人,雖然有時說的話很噎人,但心眼好使,勤勤懇懇操勞家務,五十剛過,就積勞成疾患腦血栓去世了,一生也沒享着福,想起來,還深深的遺憾。

常言道,隔輩親。我是長孫,爺爺、奶奶對我真是甭提有多好了。爺爺、奶奶對我的親勁,有時媽媽看了都嫉妒,弟弟妹妹更不用說了。據老人講,我小時候身體不太好,經常鬧病,晚上哭起來讓人睡不好覺。奶奶就將我抱在懷裏哄,一鬨就是大半宿。遇到頭痛腦熱、發燒感冒時,不管是三更半夜,還是颳風下雨,都要深一腳淺一腳地抱着我敲開大夫家的門,讓醫生看病、打針吃藥。

上學了,雖在爸爸教書的學校,但奶奶仍不放心,每天都要反覆叮囑:“東西帶全了嗎?不要和同學打架,聽老師的'話”等等,唸叨個不停。上高中時去了縣一中,來回要坐火車。到了放學的時候,奶奶就會在屋內後窗向外張望,稍回來晚些,她就到院外來迎,看到我的影子才返回來,真是可憐天下奶奶心。考學的時候,因在鄉所在地考,奶奶就陪我到考試那村的親屬家裏,幫我安排吃住。

考上了哈爾濱的學校,全家高興的不得了。爺爺奶奶更是興奮得睡不着覺,爸爸媽媽也是樂得合不攏嘴。記得到學校報到時學費不夠,爺爺就帶我起大早背上玉米麪,乘一個多小時火車,到一個礦區小站時天剛矇矇亮,像做賊似的(因當時是計劃經濟,不允許倒賣糧食),見人就悄悄問:“要玉米麪不?”終於將玉米麪賣出去了,湊夠了學費。這件事對我影響很深,即使現在生活富裕了,我仍保持着節儉的習慣。每當回憶起來,心裏還是酸酸的。在哈爾濱上兩年學,每月領到十幾元的助學金,吃飯是夠了。每當放假時,還能到奮鬥副食品商店買上幾斤香腸,到秋林公司排隊買上兩個大“咧吧”,想象着弟弟妹妹吃着香腸和大“咧吧”時的高興勁,心裏樂啊,恨不得一步跨進那充滿親情的草屋。

爺爺老實厚道,言語不多,但在村裏德高望衆,說話有分量;在家中主事,持家有方,大事小事從來不用父親操心。親朋好友、鄉親們如果誰家遇到了難心事,都要找爺爺商量,爺爺就幫他們想辦法,度過難關。記得在哈上學第二學期,大概是1979年上半年,接到家中電報,說爺爺病重,我就急三火四趕回來。爺爺已臥牀不起。在家陪了爺爺一週,就在爺爺再三催促下依依不捨地返回了學校。爺爺去世時,奶奶考慮我剛回去,就沒讓爸爸通知我,直到放寒假回到家裏,才知道爺爺已經不在了。沒有見到爺爺最後一面,直到今天還感遺憾和歉疚。

奶奶育有一女一兒。我大姑是長女,而我爸爸是老小,他們年齡整整差了一輪。奶奶生性活潑,年輕時也好熱鬧,是村裏文藝活躍分子,扭起大秧歌也蠻帶勁。勤勞節儉一輩子。記得奶奶年紀大的時候,腿腳不靈便了,每天拄着柺棍,依然在園子裏拔草,或清掃院子;穿得很樸素,吃得也簡單,從不挑三撿四。當我和愛人給她買些吃的或穿的,她嘴裏總會說:“別亂花錢!”可掩飾不住滿臉的喜悅。

爺爺、奶奶、媽媽從這個草屋中走出來奔向了另一個世界。弟弟、妹妹也長大工作,陸續離開了家鄉的草屋,後來這個草屋父親轉贈給了老妹妹的婆家。現在老屋已扒掉了。但草屋給我留下的美好的記憶,會伴隨我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