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小河魚趣散文隨筆

小河魚趣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我的小山村匯聚一大一小兩條河流,大河流源於古黟羊棧嶺,小河流源於黃山九龍峯,兩條河淺處僅及腳踝,深處則看不見河底;兩河在村前的石橋下交匯,然後迤邐而下至郭村梅溪河,最終流入太平湖。這條故鄉的小河伴着無數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有我少兒時無數的“魚趣”。

小河魚趣散文隨筆

不知從何時起,祖祖輩輩喝小河水長大的山裏人制作了逆水接魚的魚籠。將手電筒一般粗的小竹子選留一個竹節作底,鋸成一尺多長的段子,再用刀將竹段子的上部剖成八九十來片,然後用竹蔑把竹片的頭部一片片等距離地編連起來,便形成了一個藍邊碗大的籠頭,就成了由籠頭、籠身和籠底構成的魚籠了。選放魚籠先要選水域,一般水深或水色深幽、縱橫的地方魚多,再選該水域下面緩緩下流的淺水處壘壩。壩呈M型。在該型的兩個尖角處安置魚籠。

我們管收籠叫倒魚。無數個放暑假的夏天,天剛朦朦亮,我們便揉開惺忪的睡眼,穿着褲頭,伴着蟬兒的合唱下河了。我們不是往村北太平方向的外擔鋪、大刀石河段倒魚,就是往村南黟縣方向的.橋前塢河段收籠。大山裏早晨的空氣像過濾了一樣清新,真可謂沁人心脾,將仍有睡意的我們漸漸變得耳清目明。雖是盛夏,但大山裏清晨的河水還是很涼的。我們的雙腳探入微寒的水中,忍不住會打寒噤。我們搬開壓在魚籠上的石塊,常有三五寸長的魚倒穿籠底,露出黑紅色或白綠色的肚子和尾巴,有時還能倒到七八寸長的石斑魚,最好的時候一個籠子能倒出三四條大小不一的魚,把籠底擠得滿滿的,在河灘上就能看到籠子裏露出的紅紅綠綠的魚尾部,常使我們興奮得大叫。但這樣的光景不多,只有在漲了洪水以後纔可能有。也有倒不到魚的時候,我們便嘟着嘴,妒嫉起倒到魚的夥伴來。老海、小寶等大人說,以前我們這小河裏是滿河的魚蝦,每次倒魚提上魚籠,裏面都是滿滿的。

小河邊上的人常用石灰和搗碎了曬乾的帶苦毒味的野麥子藥魚。逢人藥魚,小河裏可就熱鬧了,一河的男女老少拿着魚網、臉盆等順流而下撿魚。此時的姑娘們也顧不了斯文了,或將褲管卷至腿上或連着衣裙下水。被藥昏的魚兒就像喝醉了酒的漢子,在水底是呆不住了,搖頭晃腦地一個勁地往水面上躥,或踉踉蹌蹌地往岸邊的淺水裏跑,往石縫裏鑽。但你千萬別以爲它們喝醉了唾手可得。我們的手一碰上,它們則條件反射一般立馬清醒,尾巴一搖,浪花一濺,溜之大吉。有時即便抓住了,也會冷不丁從手心滑脫。因此沒有籠頭魚網等魚具是不行的。即使帶有籠頭魚網,但面對寬水面的深潭也望塵莫及。這時,我和我弟弟等水性好的小子們便可深遊潭心,大顯身手了,站在灘上的姑娘和嬸姨們只有羨慕的份……

後來,大山裏開始用少量的“魚藤精”藥魚。這種農藥甚烈,小至魚苗大至“毛鯪”都會翻白。“毛鯪”有兩尺多長,形同帶魚,常潛在深潭巨石下,極少見。村南靠牛泉坑的河裏有一口深潭,名“棺材潭”,形若長棺,兩邊是懸崖、密林,陰森森的。那天下午藥魚。傍晚,我們發現潭底下有一條近一米長的形同黑蛇的東西,甚奇,便返回家中,拿來一條洗衣服的長竹竿,插入水底向上挑。這東西雖已死了,但身子太滑,一挑上便滑落,歷經半小時,潛挑數十下,方纔將“黑蛇”挑起。大人們說,這就是神祕的“毛鯪”,深潛巨潭深水,數十年難見一條……

我們倒魚或拾魚回家後,難得聞見油腥味的小村裏便飄起了小河魚炒辣椒的香味,難開笑顏的父親喜滋滋地斟上了山芋乾白酒,將自己和山村的黃昏醉得步履蹣跚。

而今每逢夏秋之季回家,還經常能碰到大山裏的人藥魚,我很興奮,依然隨小時的夥伴們到河裏撿魚。只是小河魚已越來越少,這與當年用“魚藤精”藥魚不無關係。我們能撿的魚很少很少。但我知道,我撿的是少兒時的“魚趣”,是一片濃濃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