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張曉風散文讀後感6篇

張曉風散文讀後感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第一篇:張曉風散文讀後感

這篇高處何所有是張曉風的一篇哲理散文。文章有一個副標題“贈給畢業同學”,可見是爲那些在攀登學問這座大山的學子們寫的。可是,文章所蘊含的深意,卻遠遠超過了做學問本身,那是一種人生的哲理,是在比較了多種人生境界後對某種至高境界的由衷讚許,是對那種看似平易卻難以抵達的真英雄境界的詮釋與破譯。

張曉風散文讀後感6篇

散文作者沒有用太多語言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她藉助一個故事來說明問題。奇怪的是,這個看來似曾相識的故事並沒有曲折離奇的地方,卻在平淡從容中緩緩透出一種無法迴避的魅力。那是真實的魅力,是帶着悲劇色彩的人生真諦的魅力。

與過去讀過的三兄弟探寶,付出愈多收穫愈多,“無限風光在險峯”的敘述模式相比,張曉風的故事要嚴酷得多也煞風景得多。第三個年輕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並沒有得到鮮花和掌聲,也沒有看到無限風光。他看到的,只是“高風悲旋,藍天四垂”;他感到的,只是孤獨和渺小。是的,這纔是人生的真實,這纔是人們到達某種人生境界後必然的感受。也許這種感受帶着濃重的悲劇意味,從來也沒有到達或接近這一境界的人意識不到這種孤獨和渺小,但並不等於孤獨和渺小不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識不到的悲哀是更加深重的悲哀。所以,明知前路的艱險,明知頂峯的荒涼,明知個體的渺小,他仍然奮力前行,爲的是探究真理,尋找夢想,這,纔是真英雄。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傷痕,是孤單的長途,以及愈來愈真切的渺小感。”張曉風在散文的最後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正是這個觀點的真實和冷峻震撼了我們,也吸引了我們。

做個真英雄吧,縱然高處一無所有!

  第二篇:張曉風散文讀後感

你知道如何聽風嗎?

那樣細續微妙的觸覺,那樣通透淋漓的視覺,那樣百味雜陳的嗅覺。你幾乎以爲它從不存在。但就當你雙目空洞不知道未來如何時,就當你忙忙碌碌時間飛逝時,就當你爲過去黯然神傷時。風,就這樣出其不意的飄來,仔細聆聽,它吹落了沉積的塵埃,它吹來了盎然的暖意。

聽風,感激平時被忽略的微小。

她會爲家門口偶然出現童年的吃食而歡欣鼓舞,她會將所有的往來信件整整齊齊地收好細細品味,她會將所有微不足道卻充滿回憶的物件收集起來。她留意別人不在乎的東西:高大龍柏下的扁柏,它也許是那麼謙遜,又或許根本不是謙遜,只是不知道龍柏的存在罷了。而偉大與謙遜又有什麼區別呢?敢於在戲曲巨匠前說出自己對戲曲的理解的車伕,她感受到了他的自信與偉大。

快節奏的生活麻木的安排,無形地遮住了我們的眼睛。我們只知道按部就班,如精密的鐘表般規劃着自己的時間,卻忘記了身邊的轉瞬即逝感動。

聽風,感受最純淨的心聲。

風本純淨,只是它太過於透明,以至於透過它看到的有絢爛,亦有骯髒。

不過是十級颱風,在她眼中卻如世界末日般天崩地裂。劫後,她看到了不幸去世的人們曾經和她像親兄弟一般,她聽到了女童的琴音悲愴中卻暗含希冀,她發現她是如此幸運,上帝原本可以不賜予她如此美妙的生讀後感活,太陽每日的閃耀並不需要人們爲之付出一分一釐,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原本都可以以更不如意的姿態呈現在你面前。如此通透,將世俗的不堪與醜陋反襯得淋漓精緻。

她的文字讓我豁然開朗,原來筆尖上的文字,竟可以如此真實地“我以我手寫我心”回想起以前的文章,非拼搏樂觀人生無以成文章,而心靈中最原始最細枝末節的觸動卻容易被我忽略。

更有甚者,如今網絡、報刊各式媒體,爲賺取點擊率吸引他人眼球,不惜誇大甚至編造污言穢語,譁衆取寵。而我們的讀者,又有多久沒能靜心安坐,輕捧一本如風的散文集,洗滌自己呢?

聽風,品嚐人生百味欣賞絢麗多姿。

聽風不需要正襟危坐,字字如箭會讓人感到芒刺在背。當然也不能懶散而臥讀,刻意而爲的慵懶讓人昏昏欲睡。

如禪坐一般尊崇嚴肅,心境卻像風一般四處飄散。春風暖而潤,綠色的田野上織滿生機;夏風熾而烈,驕陽下萬物昂頭生長;秋風燥而實,沉甸的積累滿綴枝頭;冬風凜而銳,玉雪預示着來年的豐瑞。

她是張曉風,吹過了春夏秋冬,輕釦着你我的心絃。

  第三篇:張曉風散文讀後感

讀了張曉風的散文行道樹,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可以說全文就是通過行道樹這個形象闡述這個道理。何爲神聖的事業?應該是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吧。如文中習慣於污濁的居民需要新鮮空氣,燠熱的夏天行人需要遮陽的濃蔭,城市需要陽光,需要擁抱太陽的火熱。這就是甘願立在城市的飛塵裏的行道樹所從事的神聖事業。爲此他們忍受着“常樹”難以想象的痛苦:跟原始森林在吸露在玩涼涼的雲的同伴相比,他們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在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裏,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跟城市裏繁弦急管、燈紅酒綠沉浸於夜生活歡樂之中市民相比,他們在寂靜裏在黑暗裏在不被瞭解的孤獨裏苦熬着。他們還爲城市的污濁,尤其是人們似乎早已習慣於污濁而憂愁着,大有屈原“世人皆醉吾獨醒”的悲憫與焦慮。但他們甘願自我犧牲,犧牲並快樂着,因犧牲而深沉,因犧牲而神聖。

1981年,當張曉風的第四本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出版時,余光中先生爲該書作序,稱她爲“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如樓肇明所說:“中國民族歷來就偏向於柔弱的陰性思維,一部中國古典散文史,韓海蘇潮以外,滿眼芳草悽悽的陰柔之美。”而她是一位從一般女作家狹隘侷促的閨秀天地裏突破出來的闖將。從行道樹這篇短文裏,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大地上的山川草木,對行道樹只有宗教性的虔誠纔可以相比擬的感恩情感;感受到了作者“那涵天負地般的廣闊的胸襟,以遼闊思維空間爲背景對生命價值的沉思。”(樓肇明語)讀來立在城市的飛塵裏,憂愁而又快樂的行道樹,痛苦而又神聖的行道樹,讓我遐思翩翩,似乎看到了模糊而又真切的無數身影和臉孔,他們所從事的就是神聖的事業:革命、國防、科學、教育等等。他們卓越不凡抑或默默無聞,但毋庸置疑他們的神聖在歷史的星空熠熠閃光,在現實的水面沉浮激盪,在人心的神龕備受膜拜!

  第四篇:張曉風散文讀後感

“爲什麼不讓我今生今世看見一次哈雷!”也許是因爲陰雨擋住了日食時,我也發出過類似的感慨,這句話激發了我心中的共鳴,就好像第一次遇見朋友時,找到共同語言的激動。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篇文章。

“男孩一手拿着電筒,一手拿着星象圖,頸子上掛着望遠鏡。”不知爲何,我從這句話中看到了自已的影子。我何嘗不像張曉風女士筆下的男孩一樣癡癡地站在窗前,努力地辨認着哪是天狼星,哪是獵戶坐……可我從沒有像她那樣用心考慮過星空背後藏着什麼。

也許我知道“藍光的星星是年輕的星,紅光的星就老了”,可我從沒想到大自然是如此公平,星星與人同樣有生老病死。

也許我知道“光等愈少星愈亮,以至於少成了負數”,可我從沒體會到其中蘊含的“看重自己,就會心胸狹窄;看輕自己,就會放出光明”的道理。曉風感嘆着,等待着的,是七十六年一次的哈雷慧星的迴歸,“整個天空竟變得介乎可信賴與不可信賴”。而我,在日日夜夜期待着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時,不也提心吊膽以至於不敢看天氣預報嗎?

哈雷不現,曉風只看到了雲,她卻豁達地勸自己好好看一朵雲。我爲什麼沒有想到呢?日全食沒看到,我不是領略到了“白晝裏的黑夜”的神奇嗎?我不是也感受到了雨中登山的樂趣嗎?我不是也結識了和我一樣執着追日的人嗎?

宇宙是一場神話,但神話不屬於這個時代。上一次日全食的時候,不知此地的古人是否驚惶失措?是否有人站出來宣佈:“今天將發生一次天狗食日”?而下一次無錫能看見日全食的時候,我早已化作了塵土,我也會像哈雷先生那樣說:“日全食,等你來的時候一定要叫我哦!”

我沒有看到日全食,但日全食沒有失約,所以我不應抱怨。相反,我應該感謝,感謝日日東昇的太陽,月月重圓的月亮,夜夜磅礴的星空。蒼茫宇宙孕育出我們,不正是想教育我們要擁有包容萬物的心胸嗎?

現在,當我擡頭觀看那耀眼的羣星時,我會用心去看,看透那每顆星背後隱藏着的人生真諦。

  第五篇:張曉風散文讀後感

我喜歡張曉風,喜歡她的散文——把我帶進一個美麗的世界。

“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我喜歡那份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譁的光和熱,而當中午,滿操場散坐着曬太陽的人,那種原始而純樸的意象總深深地感動着我的心。”我喜歡,讀這樣的文字的確是一種享受,感受着文章那頭的'筆尖之舞動,細膩的描寫着聲之靈韻。“我喜歡夏日的永晝,我喜歡在多風的黃昏獨坐在傍山的陽臺上。小山谷裏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騰着。慢慢地,絢麗的雲霞被浣淨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在這意境裏,我的心彷彿也溶化在其中了。此刻,色彩的聲音也是甜美的、清香的。

張曉風的大多數散文是先要講一個故事,有時甚至是幾個,都是那麼生動有趣——先是引人發笑,後又讓人深思。就像那小孩兒向作者比電動玩具時她的話,“我告訴你,我根本沒有電動玩具!一個也沒有,大的也沒有,小的也沒有——你不用跟我比,我根本就沒有電動玩具,告訴你,我一點也不喜歡電動玩具!”引人入勝的故事總會牽動我的心,以電動玩具來計量生命也太荒謬了吧!自然而然,在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最後她告訴我“我是我,不以公斤,不以公分,不以智商,不以學位,不以暢銷的“冊數”。我,不納入計量單位。”一句“我是我”點明瞭主題。張曉風的散文總是娓娓道來,深意令人不可捉摸,最後才隱約而神祕的把道理敘述出來。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高處何所有——部落酋長的候選人面臨着攀上山頂的難題,一個只走到山麓,那裏繁花夾道,流水淙淙,鳥鳴嚶嚶;另一個人爬到了山腰,看到高大肅穆的松樹林和tū鷹盤旋,可惜卻不是山頂;只有最後一個人堅持到了山頂,“高處一無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個人”被放在天地間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思考與遐想,無盡地續寫着這個故事。

輕輕合上張曉風散文集,慢慢閉上雙眼,回想着一篇篇優美的散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用心靈感受着。喜歡,我喜歡張曉風和她的散文……

  第六篇:張曉風散文讀後感

張曉風的散文集從你美麗的流域收了許多寫兒女情長的篇什。從寫作題材而言,張曉風跟其他女作家沒有任何不同,愛情、親情、友情幾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當她起筆運筆,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親的羽衣開頭描寫的是一個溫馨場面,女兒入睡前,摟着母親的脖子問:“媽媽,你是不是仙女變的?”接下來,甜蜜中有了感傷,再往下,又有了滄桑——世間每一個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從仙女隱忍爲平凡的母親?張曉風寫得極美,又極沉重,彷彿知悉世間所有的祕密。張曉風似乎有一種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總要忍不篆過來,看看背面,甚至要透過經脈紋路去看它們在幾千年前的模樣。所以她寫給丈夫的情書,寫給兒子的詩篇,明明是寫私人的感受,卻似乎寫盡了人類的共同情感,就連她寫睡袍、圍巾、繡品、油紙傘,也絲毫沒有怡紅快綠的嬌弱之氣。

張曉風始終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氣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點刻意爲之了。十幾年前龍應臺出版孩子你慢慢來時請張曉風寫序,我還記得她說的話。她說自己年輕時聽到太多對女作家的嘲諷,人們覺得她們只會寫些柴米油鹽、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決心,一旦自己“大筆在握”,堅決不寫那些遭人辱罵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實上從張曉風的文章裏始終讀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嘮叨瑣碎自戀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別說撒嬌作態,即使偶爾忍不住寫寫柴米油鹽丈夫孩子,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她寫風衣,那風,翻閱過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襲風衣,走在千古的風裏”。她寫釀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則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時間去醞釀自己的濃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剎那的傾注。”這樣的文字比比皆是。張曉風的文章字裏行間有一種江湖俠客的氣度。

我讀張曉風的感受,是彷彿放舟於歲月長河,溯回從之、溯游從之,追隨着一路看來,千迴百轉,也被那百年煙波水氣溼了一身。張曉風喜歡讀古書,將它們視爲奪地而出的思想泉脈,她這樣寫自己讀爾雅:世界如此簡單壯麗,如此明白曉暢,如此嬰兒似的清清楚楚一覽無遺。我讀她,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