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海琴》高三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海琴》高三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春二月,剛吃過晚飯,天就暗黑暗黑的了,星星出的還不全。風不大,可冷冷的很有氣勢。祖母手扶羊圈門口那棵老棗樹,兀立着,面朝南邊的天,她不住地在張望和諦聽。烏鴉從頭頂掠過去,只聽哇的一聲,卻看不見飛的影子。但我心裏知道,祖母正在張望着什麼,諦聽着什麼,因爲我也正朝那個方向癡癡地望着聽着。

《海琴》高三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每年一到這個季節,這個時刻,我父親在五道廟前,要把海琴和點亮的燈籠,一塊向已經穩在高空的風箏送上去。點亮的燈籠,紅光閃爍,如果與風箏一塊升空,肯定當下就着了起來,不但燈籠燒光,怕還得禍及風箏。因而只能等風箏升在空中,穩定了之後,纔有可能送上去。可是怎樣把點着的燈籠送到高高的風箏那裏去呢?這就得靠海琴。

海琴,形狀似展開雙翅的蝴蝶,是用紙和竹製作成的,上面描繪着彩色的圖案。爲什麼叫海琴?爲什麼不叫蝴蝶琴,而叫海琴?最初我都不明白。問過父親,他回答說:“你只要看過聽過海琴升到風箏那裏一回,你就全明白了。”

海琴的上端,在兩翼之間,有一個鐵絲做的環套,可以連在風箏的繩索上,海琴的下端掛着燈籠。一旦燈籠裏的蠟燭點着了,熱氣上升,從燈籠頂部的空洞衝冒出去,直衝着海琴的兩翼,產生出浮力,海琴帶着紅燈籠,便沿着繩索,歌唱着向上升去。

父親對我說:“把耳朵貼着繩子。”

我把耳朵趕緊貼向繃得像弓弦的繩子,果然便聽見海琴撫着繩索,奏出了非常奇妙的大海的音樂,不同於板胡,不同於笙。彷彿是一羣炸窠的蜜蜂,嗡嗡地護着蜂王,在天空旋飛。又彷彿覺得不是一根繩索在彈奏,而是彈着無數根弦子。可能上邊風緊的緣故,聲音越聽越響。等到海琴和燈籠升到風箏那裏就停下來,變成一顆紅的星懸在空中,漆黑的`夜空上,只有這一顆星微微地在搖動。琴聲並未消失,還在不停地演奏着,只是沒有上升時那麼洪亮罷了。

其實,耳朵不貼着繩索,也能聽到海琴演奏的音樂,全村的人坐在房子裏都能隱隱地聽到,就像濱海的人都可以聽見海韻。

“看,送海琴和燈籠了!”孩子們在小巷裏嚷嚷着。

祖母望着天空搖動着的紅燈籠說:“今天的燈動盪得厲害,恐怕風箏不好收下來。”她擔心兒子的胳膊又要疼幾天。

假如風大,收風箏時需要幾個男人的力氣,才能把風箏拽下來。

燈籠裏的蠟燭一旦燒盡,紅亮的星星就隕滅了,只聽到海琴的寂寞的嘆息。

父親扎的風箏是附近幾個村莊最大的,是人形的“天官”風箏,足有丈把高。用的繩子是麻的,浸過蜂蠟,這是爲了讓海琴能快捷地上升,並且演奏出的聲音清亮一些。

童年時,我沒有見過海,但我從海琴聲中聽到了大海美妙的旋律。後來,我見到大海,大海的濤聲當然比海琴的聲音要雄渾得多,但是它並不能代替我童年的海琴,即使是交響樂,也淹沒不了海琴聲音:

嗡嗡,嗡嗡……錚錚,錚錚……

令人遺憾的是,離開故鄉之後,再沒有看到有人在夜裏放風箏,並且把海琴和紅燈籠從地上升到天空。

(選自《牛漢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1.概括第一段的內容,並說明這段文字的表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具體說說文中畫線部分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寫作主旨意圖是什麼?對此你有怎樣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內容:交代送海琴的時節與時間;交代送海琴的天氣與環境;寫祖母對海琴的渴望。作用:爲下文具體敘寫送海琴做了鋪墊;點明瞭送海琴這種習俗的悠長。

2、(1)海琴在我童年…點此查看完整高中散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2頁)…秀的文化傳統以及習俗的消失的遺憾與憂慮。

3、感受:(1)人類發展進步是必然的;(2)有些傳統的東西的消失也在所難免;(3)在人類發展進步的過程要合理地保存、傳承優秀文化和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