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三星堆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三星堆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本是一塊沉靜的土地。

三星堆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沉靜得多少年間都沒有誰來踏響細碎的石子和搖動的野花。芳草從黎明開始搖起一直搖到晚上。田間的牛羊永遠都是一種態勢。而後是田間的稻浪,一波一波地推涌着時間。偶爾,這裏那裏會飄出一抹炊煙,斜斜地訴說着人類極慢的繁衍過程。

我的腳下,一個王國的大部分仍在沉睡。

街衢儼然,洞舍儼然,寶物像孩子們玩的玩具,還沒有進行整理。

我輕輕地邁過每一個有些拘謹的步履。

一定有一種十分隱祕的信息傳達方式,讓這沉睡千年的寶地在一個陽光透明的季節破土而出。

三星堆,是哪三星的墜落之地,或是一堆土的名字?

我知道你的名字很晚,但這名字卻沉沉地堆在心的一角。

想望和追尋隨時涌起。

高速公路將這塊古老劃出了一道傷痕。

在高處你會看到,它其實並未改變這裏的蒼黃與蔥綠,更不可能改變這裏的古老與永恆。就如河流,或長期地橫流成一片水泊,或最終改變了流向而不尋蹤跡,或由地下再次冒出。還有那些微小的人類改造運動,將泥土由這邊搬運到那邊,再由那邊搬運到這邊,都無從改變大的環境和氛圍。

多少年前,這裏幾乎沒有大路,一條條小路通往一個個與生活有關的所在,比如村落,比如田塍,比如河流,比如墳墓。

那些小路是時間的化石。

總是能看到這樣的形態:魚的起伏,鳥的飛翔,龍的躍動。

總是能看到這樣的姿勢:那是與生活有關的姿勢,包括耕作的姿勢、漁獵的姿勢,祈拜的姿勢。

總是能看到這樣的色彩:水稻的金黃、油菜的金黃以及玉米的金黃;野草的青蔥,大豆的青蔥乃至桑葉的青蔥。

金光、銀光、熒光閃閃的悸動與亢奮像風一般在原野上拓展與充盈。

成都平原是一個巨大的盛滿寶物的容器。

享受着廣漢淺藍的夜色,享受着深沉的夢境。

廣漢,一個大漢正在舒坦地酣睡。不,廣漢只是空間的概念,歷史的深處,香魂繚繞。

誰來過這個地方,李白、杜甫、徐霞客肯定來過,只是歷史不曾驚動他們。

我曾走過五陵原,走過上林苑,走過大河村,走過河姆渡,今天我又走過三星堆。我的胸腔豐滿而沉實。

有鳥在原上飛起,叫不出名字的鳥,起起落落,一些鳥曾在銅的鑄件上棲落過,享受過一個王國的仰拜。

鳥不滅,時光不滅。

【選自(王劍冰博客,內容有刪減)本文是“三星堆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作品】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三星堆飄出一抹炊煙訴說着人類極慢的繁衍過程,此句用在文章開頭起到引起下文作用。

B.有一種隱祕的信息傳達,讓這沉睡千年的寶地破土而出,表明作者篤信某種自然力量。

C.“高速公路將這塊古老劃出了一道傷痕”表達出了現代文明對古代文明破壞的惋惜之情。

D.我走過……今天我又走過三星堆,胸腔豐滿而沉實,因爲三星堆發現了價值連城的文物。

E.三星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李白杜甫徐霞客等名人肯定來過,只是歷史沒有記載。

(2)作者爲什麼說“我輕輕地邁過每一個有些拘謹的步履”?(6分)

答:

(3)作者採用何種方法寫三星堆的?追述古代三星堆的哪些歷史文明?請分條歸納(6分)

答:

(4)閱讀相關內容,回答下面兩題。(8分)

①聯繫實際談談你對“那些小路是時間的化石”這句話的'作用和含意的理解。(4分)

答:

②“鳥不滅,時光不滅”這樣結尾有什麼好處?(4分)

答:

參考答案:

(1)AC(B.不是迷信某種自然力量,而是對三星堆中見天日的一種驚喜,表明古代文明終有一天會重見天日,與現代文明教會在一起的企盼。D.原因解析錯誤。因爲這些發現再一次證明了中華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文化燦爛輝煌。E.“只是歷史沒有記載”說法武斷,應該是到目前爲止還沒有發現這些記載。)【解析】本題是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的考查題。閱讀全文,綜合思考答案。…點此查看高中散文閱讀訓練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7頁)…(4)答:作用:起着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承接上文眼前的三星堆,引起下文,聯想和想象歷史上的三星堆。(2分)含意:見到三星堆的小路,聯想和想象古代的人們在這上生活、勞作、行走的情形,認定這條小路就是歷史和時間凝固。(2分)【解析】本題是對過渡句的作用和含意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題。聯繫句子出現的上下文整合答案。重點理解的是“化石”。②答:好處是:A.聯想起到結尾照應作用。因爲全文對古代三星堆的描寫是靠聯想,結尾也是聯想收束全文,照應文章開頭和中間。由眼前的飛鳥聯想到三星堆出土的古代器物上鳥的飾物,想到了古代三星堆的文明。鳥是自由飛翔的,三星堆標誌着古代人類的思想是自由自在,要不何以創造出燦爛的文明。(2分)B.表達出作者的美好期望。期望三星堆涌現的自由文明的思想承傳下去,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2分)【解析】本題是對文章結尾句重要作用的考查題。應該從文章結構的角度切入,結合內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