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又到糉子飄香時的散文

又到糉子飄香時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週末回家打算睡個懶覺,可外孫就是不同意,剛七點她外婆關門前往門市,前腳走,外孫就從我身邊掀開被子坐起來,喋喋不休“外公起來”叫個不停。我只好起牀隨她心願,洗漱完畢,隨同外孫一起來到她喜歡的沃爾沃超市。

又到糉子飄香時的散文

離端午節還有那麼十來天,可一進超市門口就聞到一絲絲糉子飄溢出的香味。小外孫沒有見過這種奇怪的食品,拿着一個糉子站在櫃前左看右看捨不得放,一名服務員見外孫拿着糉子不走,忙過來滔滔不絕介紹糉子的種類,介紹了很多種,四歲多的外孫唯獨聽懂“糉子好吃”。本來小外孫已被我寵壞,又聽說糉子好吃,硬是增添了外孫的食慾,不停地嚷着叫買。看着外孫一個勁兒叫買的那個猴急樣兒,我只好把女兒女婿不要慣壞外孫買零食吃的話語當耳邊風,又心痛地做了一回主,買了外孫自己挑選的糉子來到妻子的門市重新蒸煮。

我將蒸熱的糉子端在小桌上,準備將糉子的葉子撕開,小外孫有着小女漢子的風範,從我手裏搶過糉子,自己逞能地剝開糉葉,將露出的糉子粘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仰靠在涼椅子上,看着外孫津津有味吃着糉子那個饞貓勁,思緒不由飛回到自己兒時的童年。

我老家居住在川東南麓的一個偏僻小村子。那時過端午節沒有糉子,只有一些祖先遺傳下來的習俗。臨近端午節那段時間,已是老家農村的“大忙”季節,又要搶收,又要搶栽。父親天麻麻亮就牽牛下田打老荒,母親拿着鋤頭鏟田坡,趕着芒種前栽下秧苗,當年纔有收穫。也就只有在端午過節這一天,父親和母親才稍微消停一下,依然是早起,匆忙到街上買回些葷菜,到坡上割回艾蒿之類的野草,在家做些好吃的。

記得端午節那天早上,父親天不亮就趕到街上買點肉,買點魚和一斤少有的紅苕酒。父親腳力很快,個多小時從街上回到家裏,又把耕牛牽上坡放牧吃草,還割些嫩草揹回來讓耕牛晚上吃飽第二天好耕田。母親一大早則帶着我和妹妹,揹着背篼去田間地頭割些艾蒿、菖蒲回家,下午燒水給我們小娃兒洗澡免疫。那些年的五月,早晨空氣特別的清新,坡地裏瀰漫着一股好聞的水草味道,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清爽。母親用鐮刀像割牛草那樣十分麻利地割着艾蒿、菖蒲。我和妹妹用小手一株一株地掐着艾蒿,不一會兒,小手上就沾上了一層黏稠的艾蒿綠汁,濃濃的艾香也凝結在指頭上。那時,家鄉坡地裏的艾蒿、小溝裏的菖蒲很普遍,不到一個小時就割滿一揹簍艾蒿、菖蒲回家。聽母親說,端午節當天割回的艾蒿、菖蒲有藥性,燒水洗澡可以讓我們小娃兒的身上不生皮膚病。

我那時還幸運,過端午節還有桃子吃。記得每年端午節前後的幾天,菜園子地邊長着那棵碗口粗的桃樹上,又大又紅的桃子成了端午節前後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招來院子裏小夥伴羨慕的目光。那天還不到中午,父親把牛兒拴在坡上繼續吃草,自己揹着一揹簍嫩草回家,又到菜園子地邊上樹摘回桃子。母親和我們割艾蒿、菖蒲先回到家,母親正在家裏張羅着和麪炸“面坨坨”,切好早上父親買回來的豬肉,打掃我喜歡吃的魚兒。父親把摘回來的桃子一個一個洗淨,頭朝上放在一個大盤子裏堆砌煞是好看,像電影《西遊記》裏王母娘娘蟠桃會那樣堆放着,我和妹妹就是不敢上前先拿上一個,必須要等到堂屋牆壁上供着的那些“先人”們先吃了,一家人中午一起上桌,纔可以吃上又大又紅的百花桃。

吃中午飯那會兒我家特別熱鬧,吃着吃着門口就有幾個小腦袋探望着,都是聞着母親炸的“面坨坨”和少有的肉香桃香而來的小夥伴。父親見我和妹妹不時向外張望,不由得會心一笑,開口叫我喊來外面的夥伴。母親忙拿來筷子,讓小夥伴們坐着一起吃麪坨坨,吃魚,吃桃子,家裏添人又添加了過節的氛圍和歡樂。

吃過午飯,母親就開始鼓搗上午割回的艾蒿和菖蒲,洗去葉片上的泥巴放進一口煮豬食的大鐵鍋裏,熬水給我們兩姊妹下午洗澡。我和妹妹飯後都不閒着,和一起吃飽了的小夥伴們在院壩邊的橙子樹下嬉戲玩耍。

後來懂事了才得知,給我們小娃兒洗澡當中的艾蒿和菖蒲最爲重要,之外還放進了母親平時採摘的金銀花、薄荷草等。母親把割回來的艾蒿、菖蒲、金銀花、薄荷葉,一起放在洗淨的大鐵鍋裏,把鍋裏放滿水,再在鍋裏放些雞蛋和蒜頭,然後就一直把水燒開。一旦燒開的水變成了青綠色,放在裏面的雞蛋也就煮熟了,蒜頭也煮爛了。那時我和妹妹都不喜歡吃蒜頭,喜歡吃煮熟了的雞蛋。因爲平時的雞蛋被母親湊起來賣錢補貼家庭費用開支,只有端午過節這天才能吃到煮雞蛋。水燒開以後,撈出裏面的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大木盆裏,等水溫不燙手了,父親就給我洗澡,母親給妹妹洗澡。

待父母給我們洗完澡,還在我們的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都要綁上一根染紅的麻線,一直綁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讓喜鵲銜去爲牛郎織女晚上的相會搭建七彩橋。說實在的,我一直到讀初中都不知道這些習俗是怎麼由來的,也沒有聽村上的長輩和父母講過。只知道那時家家都在這麼做。而且我一直奇怪的是那時每年的端午節,我們老家竟沒有一家包個糉子,但家家戶戶卻都熱熱鬧鬧的。哪怕是農村最忙的時候,也沖淡不了端午這天的氣氛。直到我上了高中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節日。

轉眼四十多年過去,那些兒時的節日習俗,至今還在老家繼續保持和傳承。而不同的變化,就是糉子在小鎮裏的超市和場鎮的市場比比皆是,那個琳琅滿目的糉子讓人眼花繚亂,叫賣糉子的吆喝聲不絕入耳。

如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天天都如逢年過節,但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的氣氛還在繼續衍生。家鄉的那些中年婦女和年輕媳婦至今還一如既往地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到很遠的坡地邊或山溝裏割回艾蒿、菖蒲插在門上,幹了用來燒水洗澡、洗腳,增強小娃兒的免疫。

現在的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只是還在疑惑紅線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可如今的孩子們再也不綁染紅的線了,而那些牛郎織女沒有喜鵲搭建的七彩橋,又該怎麼在七月七相會呢?

“外公,我把糉子吃完啦!”我如夢初醒,見外孫又向我懷裏撲過來,滿是幸福的滿足。此時,見妻子門市外的市場上人頭攢動,叫賣聲此起彼伏,彷彿嗅到去年端午節滿市場的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