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實用】高三作文彙編5篇

【實用】高三作文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三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高三作文彙編5篇

高三作文 篇1

是了,抄襲與借鑑,如今也是比較熱門的話題了。因爲這兩個詞,在某種方便來說,會被沒搞清楚的人下意識的認爲是一個意思。可錯了,可這兩個詞的意思真的也是差的挺遠的,可還是有不少人會認錯,如果沒有清楚的認識到這兩個詞的程度問題,或許真的會把它們認錯吧……

可其實是天差地別的距離了, 抄襲,我最噁心的一個行爲。首先是主旨的問題,主旨啊,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吧,其實就是一個文章的中心,每個好的文章除了一些散文之外,幾乎每篇文章都少不了主旨,因爲整篇文章都是圍繞着主旨來說的,如果沒有了主旨,這篇文章可真的就是型散了,說真的我特別喜愛形散神不散的文章,這樣的散文讀起來會更有味道些。也正是因爲主旨啊,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以我們纔會格外注意些,我們老師曾經說過,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是哪裏?毫無疑問就是主旨,敘述事情的時候,關鍵在於我們的文筆,可想這件事情,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就在於我們思想的深度了。而思想的深度,其實也就會隨着我們的年齡,隨着我們閱歷的慢慢增加,我們思想的深度同樣也開始變得不一樣了,都說,有一定年齡的人就像一壺老酒,醇厚香濃頗有滋味,寫出的文章自然也是別有一番滋味了啊。年輕一點的人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有些妙處的,童真稚嫩的文筆,思想文章的深度雖然不夠可卻也有自己的見解了。所以說,只要是你認真想出來的事情那都是好的主旨,可抄襲無非就是把這個主旨給盜用了,更甚的是有可能把這篇文章的百分之八十的事件都盜走了,這樣的人寫作這條路走不遠的,一直抄襲,總會會被別人發現,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啊?

比起我對抄襲的厭惡,我還非常欣賞借鑑別人文章的人。何爲借鑑呢?拿走的別人的文章,不過是文章中的二三事例題材罷了,而是有些人卻能把別人一點點的題材寫出自己的味道來,主旨也和別人的大相徑庭,可以說各有各的妙處,哪怕兩篇文章放在一起,別人都不會覺得有哪裏是誰抄襲誰的,這就是借鑑的妙處了,可有些人的借鑑卻東施效顰,一不小心,就弄成了抄襲,啼笑非議,可能還會受到別人心裏的譏諷。很多我們都看得懂的事情,我們也不想放在明面上來說,那是別人給你留面子,可抄襲這樣的事情的確被所有認認真真寫作的人所不齒啊……

我覺得有些人最可笑的就是把自己的抄襲還要當真借鑑,明明真實的事情自己也知道,可還是要想着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最好的文章到底還是你自己真真實實寫出來的啊,不過借鑑的好的話也不失爲一篇極秒的文章,可抄襲卻是要堅決抵制的啊!

高三作文 篇2

晚飯後,我沿着臨頓路散步。正值晚高峯,主幹道上車水馬龍,繁華又喧囂。

路畔一家沿河的燈籠店頗爲別緻,我不由得駐足挑了一盞紙燈籠。正欲付款,卻無意瞥見了一座石橋。說來奇怪,那橋並不引人注意,可是隻要你將目光掃過去,就再也移不開了。

橋的這一頭連着臨頓路的車水馬龍,那一頭則通向一條悠長的陳舊巷陌。這巷陌沉默地半隱於夜色中,來來往往的車與人和它擦肩而過,無一人駐足停留。只是不知爲何,此時我透過夜色望去,竟品出了一番古老的流韻,令人爲之着迷。

老闆娘注意到了我的失神。她也不問我是否聽得懂,便用吳儂軟語向我介紹:“那條巷子叫蔣廟前。”她的語氣漫不經心,彷彿那巷陌極爲尋常一般。

想來也是,外地人或許會被這種粉牆黛瓦、青石板路的老巷陌所吸引,可是對於蘇州本地人來說,這樣的巷陌實在是很尋常,隨處可見,滿城皆是,古老陳舊,住起來遠不如樓房舒服。

我買下燈籠,望瞭望那彷彿在向我發出無聲邀請的古巷口,轉身向石橋走去。

一踏上石橋,身後浮浮沉沉的繁華燈光一下就沉澱了下來,只餘深深的夜色與一顆瞬間安靜的心。下了橋踏入巷中,鞋跟便將青石板叩出清響。我提着燈籠,恍惚覺着自己進入了另一個水墨色的世界。

一入這條名叫“蔣廟前”的巷陌,便發覺身側立了一排清一色的黛瓦粉牆。就着夜色與燈籠,我判斷這些老房子都至少有上百年曆史了。有些房子的墨色飛檐下依稀可見雕花的門匾——雖非畫棟雕樑,卻也氣度非凡。粉牆上掛了一塊藍色說明牌,我忙湊上前去看。

結果細細研究下來,這裏竟是潘奕藻故居。潘家乃大姓,蘇州歷史上一直有“貴潘”之說。在清朝,潘家出了一狀元、八進士、十六舉人,底蘊深厚。而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近代潘家人捨身護大克鼎、大孟鼎的傳奇故事。全靠潘家人,“天下三寶”之二的大克鼎、大孟鼎才免遭日軍毒手。而潘奕藻,正是潘家的第一代進士。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故人的風華,讓這小小巷陌,一下增添了人文歷史的`厚重。

光是這一個潘奕藻故居,就極讓我驚喜了。可我很快就發覺,蔣廟前裏的驚喜,絕對不止這一個。

沿着“蔣廟前”前行,一會便能望見一個小園子。這個小園子乍一看也沒什麼特殊之處,若不是“七姬園”這個石碑,我絕對不會注意到它。

元末之時,張士誠在蘇州稱王,卻終不敵朱元璋。城破之時,張士誠的女婿向朱元璋投降,而他的七個小妾卻全部自盡。後人在此建了“七姬廟”。近代廟毀,只留下“七姬園”石碑和這個小土坡。

我沉默良久。真沒有想到,在蔣廟前這樣一條“尋常巷陌”裏,居然隱藏着這麼多遺蹟。過往的種種被時光衝淘成了歷史的塵埃,它們這樣安靜地蟄伏在青石板上,只在有緣人踱過時,才重颺於人們心上。

如果說在蔣廟前裏,潘奕藻故居是人文風華的留痕,七姬園是歷史過往的積塵,那麼我眼前這座石質建築,就是一方百姓千百年信仰的見證。

這座石質建築遠不比潘奕藻故居氣派,也不如七姬園有故事,可它卻是“蔣廟前”這個巷名的由來——這座建築,名叫“蔣侯廟”。

蔣侯廟供奉的是蔣侯蔣子文。蔣子文乃三國時期孫權的部下,職位不高卻深得民心。說來也是頗有深意——太多比蔣侯位高權重的人,都被遺忘在了歷史的塵埃裏。可這位蔣侯卻被一方百姓虔誠地銘記着、供奉着,成了流傳千百年的信仰。哪怕是至今,蔣侯廟灰撲撲的石門前依然插着零星的香火,讓走過的人們不由得肅然起敬——既是敬這位流芳百世的蔣侯,亦是敬那將千百年信仰代代相傳的百姓。

繼續沿着這條巷子往前走,我很快發覺,在蔣廟前裏值得注目的,遠遠不止故居、舊跡、古廟這樣的大型歷史留痕。提着燈籠踏着青石板,不必在意東南西北,隨心而行,總會有收穫。一低頭便能看見一口古井,井壁早已被時光磨得光滑,壁上人有殘缺的篆書。那殘字靜靜地在夜裏睜大眼睛,似語還休。一個婦女正在井邊提水洗衣,古井無聲地傾訴,在“搗衣聲中拂還來”;一側眸便瞥見一扇極精緻的雕花木窗,不知是否有過一雙纖纖玉手,輕輕將它推開;一擡眼便能遙見一幢極其氣派的民國洋樓,想必極有故事,只惜隔了座牆無法近觀,叫人引以爲憾……

如果說蘇州城是一本書,那麼摩天大樓萬千繁華,都只是現於表面的裝幀。這些看似尋常的巷陌,纔是這座老城的精、氣、神,是真正需要人們品讀的文字。它們蟄伏於車水馬龍、人影僮僮的深處,卻默默牽動着蘇州城的文化脈搏。

如果園林讓人們覺得蘇州精緻,那麼巷陌就讓人們覺得蘇州神奇。

假如你住在養育巷,那你可能不會注意到養育巷地鐵口邊,有個灰撲撲的小巷口,叫廟堂巷。結果有一天你翻了翻《姑蘇晚報》裏一篇介紹錢鍾書妻子楊絳的文章,你才大驚——廟堂巷裏竟藏着楊蔭榆故居。而楊蔭榆是楊絳的姑姑,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任女校長,被日軍推下吳門橋迫害致死。楊絳的父親家也在這裏,楊絳在這個巷子裏度過了她美好的童年時光。

假如你住在人民路,一天回家經過其貌不揚的“馬醫科”巷,結果瞥見了一座佔地不大的小院子,漫不經心地一掃——這裏居然是俞樾的故居曲園。曾國潘是他的老師,章太炎是他的弟子,著名學者,朱自清的摯友俞平伯是他的曾孫,而他自己的書法大作《楓橋夜泊》被後人刻在寒山寺前的石頭上,供萬世瞻仰……

這就是蘇州巷陌的神奇所在,這就是蘇州城的神奇所在。數不清的達官貴人、探花狀元、通儒學者,對這“山水總歸詩格秀,笙簫恰稱吳音圓”的人間天堂一見鍾情。他們紛紛來到蘇州,來到這些巷陌,隱居在粉牆黛瓦、尋常人家裏,做起了“陶淵明”“林和靖”,留下了太多的履印。而後世的人傑們,也紛紛來到蘇州城,來到這些巷陌裏——他們一半是被蘇州本身的魅力所吸引,一半則是爲了追尋前輩的足跡。在這神奇的“循環效應”下,一代代人傑吟誦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江南好”“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踏着前人留下的文化履印走進了蘇州,走進了這些巷陌裏……文化履印在巷陌裏層層疊疊,巷陌中的每一塊磚瓦,都被賦予了深度和厚度。

在這樣的巷陌裏,在這樣的城市裏,歷史文化再也不是被陳列在博物館的古董,與人們隔着冰冷的防盜玻璃;歷史文化也不再是幾A級景區裏,人擠人才能窺見的,被欄杆隔離的“遺蹟”,而是你可以在茶餘飯後,買上一盞細描精修的燈籠,隨心地乘着夜色信步,擷取細讀的巷陌。這巷陌可以是你家後面的小巷,也可以是你常去買菜的小弄堂……它讓你從庸庸碌碌中驚醒,讓你滿懷悸動與詫異地驚覺——我居然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尋常的巷陌裏,生活在這樣一個神奇的城市裏,生活在這樣深厚的文化裏……

“吱呀——”我擡眸望去,原來是對面一扇雕花窗被推開,溫馨的燈光撲面而來。一個小女孩趴在窗口,小眼睛好奇地盯着我看。我這才發現,這滿巷的舊居並不是封塵的古董,大部分窗口都浮動着家的燈光,讓人倍感溫暖。就連之前我看見的那口古井,井中那百年前就滋養過無數人的水,至今還在洗衣婦的搗衣槌下流淌……那承載着深厚歷史文化的蔣廟前,又多了幾分尋常而溫暖的紅塵味。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了無錫的惠遠古鎮了。前些年我曾去惠遠古鎮遊玩,對那裏深厚的歷史文化、動人的粉牆黛瓦印象頗深。只是到了晚上,偌大的古鎮突然就有些黯然失色——整個古鎮全靠路燈照亮。古鎮已是空鎮。路邊一排好看的雕花窗裏沒有家的燈火,只餘一片空洞的黑。

此時站在這蔣廟前中,站在這尋常的紅塵味裏,我心中油然生出些感動。我擡眸望向這“尋常巷陌”的盡頭——那裏浮動着蘇州城的萬家燈火。如果從蘇州城上空俯視,你會震驚地發現,今天蘇州的古城區格局,基本和宋代所繪的蘇州城地圖——《平江圖》一致。甚至連當年戰國時期,伍子胥建蘇州城時的整體格局,至今也沒有大改。歷時千百年,不僅僅是“尋常巷陌”,連城市的格局都保存得這樣完好——我想這纔是這些“尋常巷陌”真正的不尋常之處,這纔是蘇州城真正的神奇之處。

“尋常巷陌”中,依然漾着燈光的雕花窗,仍舊被用來淘米浣衣的古井,以及巷陌盡頭浮動的,蘇州城的萬家燈火……這一切都給我一種蘸滿生機與希望的溫暖——你看:無論是人文歷史,還是生活,都在蓬勃地被續寫……

夜色已深。我下意識地衝那窗邊的小女孩一笑,然後整理好悸動的心,提起燈籠,走向蘇州城的夜色深處,沿着巷陌繼續前行……

高三作文 篇3

你是一個爲自由而活着的人,無論是在羣山萬壑的荊門,還是在高深莫測的皇宮,你都有理想、有追求,爲了追尋屬於你自己的那片天空,你不停地努力着。

你,有着傾國的美好容顏,可是卻未曾見過皇帝的身影。是因爲畫師的詭詐貪婪,還是因爲你的正直不屈?

你見識了宮中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可是你追求的夢想卻在這裏被支離,你開始厭惡這裏,你想到要離開卻不知該怎樣去做,於是你迷茫了。

匈奴的呼韓邪單于來了,提出了和親的請求,可是卻沒有人想遠赴荒漠的塞北。

這對你來說,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是這其中卻存在太多的冒險成分,很有可能遠嫁了,就再也不會回來。

你想起如同囚籠的皇宮,也想起蠻荒的塞外;你想起了錦衣玉食的皇宮,也想起了自由的塞外;你想起了虛僞的皇宮,也想起了……

於是,你陷入了思想的泥淖之中而難以自拔,你的心靈彷彿被狂風迷失。你抱住了頭,甚至揪起了自己如雲的秀髮。

你睜開眼、鬆開手、淨面、洗髮、梳頭,恢復了傾國的容顏,而你呆過的地方,空留幾縷黑色髮絲,成爲了你走過這裏的痕跡。

在尷尬的皇宮中,你站了出來,說你要和親。素裝淡抹的你驚豔了皇宮中的所有人,你的臉上寫滿的不是抱怨與憂慮,而是爲了國家長治久安的堅毅與勇敢。

然而最吃驚的人是皇帝,皇宮中有如此佳人,他竟然不知道。當他知道這一切都因爲當年的畫師後,憤怒與懲罰成爲了他發泄的手段,可是此時此刻,這些對你又有何意義呢?

他不能不把你嫁出去,好不容易有人說去和親,難道他敢反悔嗎?如果那樣,等待他的是刀光劍影的殺戮。

皇宮中,不曾見你失落的表情,而是你靜若止水的面容,一切都那麼自然,不含一絲做作,一絲矯揉。

呼韓邪單于樂了,所有的大臣樂了,皇帝也在遺憾中樂了。

當和親的隊伍要離開京城時,所有人都去送你,送你這遠赴塞外的美豔“使者”,甚至連飛雁都爲你墜下天空。

昭君出塞,豔落飛雁!

當你面對滿目的蕭索,當你面對遍佈的荒涼,當你面對大漠的風沙時,你不曾後悔,因爲你離開了皇宮,離開了那個傷心地,你的心中寫滿了和平的音符。

當你看見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彩,青青的草原時,你笑了,笑得那麼純潔,那麼美麗。

你追尋到了屬於你自己的夢,追尋到了屬於你自己的自由,追尋到了屬於你自己的那片天空,更爲重要的是你爲民族的安寧做了一件大事。

微風習習,掠過你的身旁,也輕輕拂動你的衣襟秀髮,襯着如雪一般的肌膚,夕陽中的你正如仙子一般。

那一個瞬間,彷彿就是永遠。

此時,似乎是你自出生最美的時刻,因爲你現在可以毫無顧忌地綻放所有的美麗!

爲了幸福,爲了自由,也爲了理想,你不斷追尋……

教師評點:

文章能夠從王昭君的境遇和心理展開描寫,以此來分析其出塞背後更深的文化內涵。使用第二人稱“你”的手法,似乎與王昭君在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感情真摯,耐人尋味。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是本文的另一個特色,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辭,增加了生動性。抒情和議論性的語言較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高三作文 篇4

眼下我所能拾起的,關於你的記憶,就像一張不算空白的紙,被不知從哪伸出的大手撕扯得零零散散,拼不成一篇完整的故事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晚的風颳壞了你的腦子,以至於我們之間突然出現了空檔,從那以後便再也不能在平常的過活中捉摸到你的身影了。你說你骨子裏流淌着是行者的血傲慢而無所拘束。所以我早猜到你遲早有一天會一聲不響的消失。遲早有一天。

信是從書裏掉出來的,不知是哪年哪月卡在裏面的,泛黃的信封上沒有郵戳沒有時間沒有寄信人。我大概能猜到裏面一定是以自由、憧憬、回憶、抒情以及對我的思念爲主線,再加以華麗麗的修飾。

我不看了。你曾許諾要在煙雨江南的暮色裏給最思念的人打電話。結果整整一個春天,我等不到你的消息。未曾想到,某一天我與你相遇,你放下相機看我,隱忍波動的心,過來拉我的手,穿梭在江南三月的油菜花田裏。你牽着我奔逃,逃出世俗的囚籠。腦海裏盪漾着對你的感激,以爲這是你給予我的自由。等到你停下來的時候,我在午夜時分的水泥森林中醒過來,一瞬被劈頭蓋臉的黑暗擊傷瞳仁,茫然失措。

睡不着了,於是我又起來捧着一封封你寫過來的信讀。似乎溫熱有餘,放在手心是暖暖的思念,一遍一遍讀到眼淚都掉下來。可是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些殘缺片段中尋出你爲何突然離去:將我瀟灑拋下繼續自己唯唯諾諾的人生,然後去追逐你想要的自由?

我不願承認那段日子我慌了神,滿世界找你。一封一封寫不知該寄往哪的信,告訴你學校外的流浪貓又產仔了,尋思着給你留一隻可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教室東邊的花圃裏的雛菊偶爾會抽出一朵,金黃色的喜悅堅持不了多久便夭折。可是……

可是我還能有什麼可是?除了依你所言一路向北,無論天翻地覆無論排山倒海,將青春葬在日復一日的平凡裏。甚至不能驚起一絲波瀾。

如此,只願你在遠方一切安好。

高三作文 篇5

有過深深爲之的感動,有過深深爲之的心痛。如今只能做的是深深爲之的感嘆。都曾說過一母同胞是最相連,那是無言的親情,會有傷害,但不會有斷連的時候。

可是爲什麼在五月季節本該勞動的季節,你我卻如同水火般不相容。只在那一次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管的太多,曾那是我懷疑自己的性格是不是太強,忽略了你的感受,忽略了我們一直處在生長的階段。

可是當我們已經可以獨立生活的時候,不就是表示我們要承擔去自己的責任。別人都在找尋生活中的另一半,也許你我終將也會走上這樣的道路。但我還是想說和我一母同胞的只有你們,和我經歷童年的只有你們。我們生活咋一樣的家庭裏。守護父母是我們共同責任。我想要做好自己餓,我也有很多的心事不知該向誰傾訴。我願意相信你,更願意給你機會,讓你適應轉變的過程,當我不喜歡你的不言語,不喜歡你一個人默默沉默在小說的世界裏。

生活能成爲一家人不容易,我們可以對陌生人,爲什麼不能對家人寬容幾分呢。可是我害怕啊,我怕我對你放鬆,我對你沒有要求,那麼在將來的生活,在工作中別人對你的要求,會如同我一樣對你嗎?我不能說答案是否定的,我只能說答案是未知的。

明明我們生活在漏雨的房子裏,但是爸爸媽媽還是讓我們健康長大,明明曾經沒有人關照的我們只有自己默默努力,爲何我們當初下定的所有的決心,做的所有的決定。爲何我們最終沒有了當初的堅持,爲何我們迷失在現代的誘惑裏。別人不清楚,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家裏是怎樣的生活情況。天天我們住在破房子裏,爲了能有可以吃飯的錢,我們中午摘棉花,沒有時間吃午飯,這樣的日子裏我們沒有叫過苦。

當時我們只是努力的學習,希望通過自可以改變當初的生活,可是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是沒有在一個學校裏繼續讀書,我們未來共同的目標努力着。可是爲何現在的你明明已經大學畢業了,反而丟失了當初的堅持。再難的時刻我們都可以堅持,爲何現在的你卻看不清我們的目標還是那個目標啊。

我們沒有很大的能力,但我們可以守護一家人的幸福,曾經我們有過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一家人幸福。現在我的目標沒有變,我的目標是守護一家人的幸福。那你呢?你是否曾經變過。再多的埋怨不是生氣,是恨鐵不成鋼,沉默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沉默是對兩個人上的折磨。我只想在這裏說,不管怎樣我都不放開你的手,也許現在我們只是需要在成熟一點點。那就各自努力。

歲月靜好,不是你我,是一家人的守護。愛,只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