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實用的高考作文集錦七篇

實用的高考作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高考作文集錦七篇

高考作文 篇1

父親推出了那輛停放在院子角落的大梁自行車,那輛車已經在院子角落裏呆了很久很久了。一推,車上的灰塵便撲簌簌地往下掉落。

那車是父母結婚時買的,在當時是很不錯的交通工具。父親就騎着它到處奔波,爲我們小家的明天奮鬥着。車輪旋轉,轉走了似水年華。而今,這車老了,父親的鬢角也有了白髮。

這車雖久經風吹日曬,但還結實。父親用抹布擦拭一番,然後一腳蹬在腳踏,另一隻腳在地上往後一蹬,騎了上去。幾圈下來,我的耳畔傳來父親“呼哧、呼哧”的喘息聲,老車也吱呀做響。

“爸爸,快下來吧!”

“好,”爸爸應聲甩腿下了車,笑着說,“歲月不饒人,老了。”

“爸爸不老,正當年呢!”

“想當年,爸爸用寶寶椅帶着你到處玩,一騎騎幾十裏也不覺得累。丫頭,你在這等一等。”說着,爸爸轉身上了屋,把我留在院子裏。

“搞什麼鬼呢?”我想。

“看,你小時候的寶寶椅。”身後傳來爸爸興奮的聲音。我轉身一看,那是一個黑鐵顏色的小寶寶椅。原來,這老車不僅有爸爸深深的記憶,也曾帶給我快樂的童年。

“真快呀,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望着這輛飽經風霜的老車,父親進入了沉思。

“也許,過不了幾年,小汽車也要被淘汰了。”父親自言自語道。

我撫摸着老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時光荏苒,老車原有的漆已剝落殆盡。而逐漸寬闊起來的公路上,各式各樣、小巧別緻的車子數不勝數,而父親那種老土的大梁自行車再也不見了。

重新放回這輛鏽跡斑斑的老車,父親嘆息:“十幾年的功夫,這竟變成了老古董了!”

“對呀,爸,社會發展得好快,你可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呀!”

父親笑了,望着老車,眼中有絲不捨,但更多的是希望和激動。

老車逐漸變成古董,老屋在不斷翻新,歲月的痕跡佈滿老者的額頭,時代的步伐從未停止,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時間總是在不覺間更新着我們身邊的一切。從老車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的飛速發展。

喔,老車,你有我小時成長的記憶,你是爸爸爲我們這個小家辛勤奮鬥的證明,而你的被淘汰則是中國崛起的見證。

老車,我會永遠地把你保存,保存在我的記憶深處。

高考作文 篇2

淅瀝瀝的雨肆意地下着,我在車裏,雨在車外。

人人都愛車,遠行、踏青離不開車。外出,有車就有安全感,天亮天黑,都會被車擋在外面,爲我們創造的是暖暖燈光和適宜的溫度。晚間,將要回家的時候,按下手裏的鑰匙,車燈便開始遠迎,像侍衛,將要帶我安全離開,無論什麼樣的環境,車都會幫助我們應對。有言云之:有燈就有人,我說:有車就有人。

車裏,是奮進的人生。

當方向盤確定了角度,目的地也就近在咫尺,車裏的種種操作按鈕就是我們的種種動力,每一件都至關重要,速度控制着時間,引擎牽引着整個車身,坐在車裏的我們,集中所有的注意力,開往未來,開往理想,不由得這就是我們每天的狀態,油加滿,調整好狀態便可以開啓一天的生活。開車意味着前進,開車的狀態就是生活的狀態。

有時我們要慢慢地開,因爲路況、因爲人羣,放慢速度是一種智慧,根據情況調整速度和方向幫助我們安全通過艱難路段,很多人喜歡快速地前行,而我總喜歡按部就班慢慢地開,車速能夠隨着自己的意志調控纔有安全感,有人說:車品即人品,性格決定了這個人開車的習慣,這也有幾分道理,一個保守的人開車一定也很保守,有些外向性格的人總是喜歡超車和變道。

有時開快車也可見水準,當我們成羣結隊出去旅行,想不因技術原因掉隊,也必須開快車。或許總有需要我們打破常規的時候,生活不會千篇一律,應變十分重要,到了加速的時候也必須超越自己。

車外,是風景,是人羣。

車外的環境就像生活的外因,不在控制以內,車裏的我們要根據車外來決定車裏。車外有風雨,車外有阻礙,如果一段路正在檢修,我們就必須繞行,就像很多時候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繞行,沒有一條直路可以到達目的地,必須轉彎,一個又一個彎組成了我們的經歷我們的路,“繞行”規避了風險,找到了捷徑。

車外熙熙攘攘的人羣,你來我往,有的成爲了朋友,有的只是一面之緣。而作爲行者,我們不可以停下,總要牢牢抓好我們的方向盤,注視前方,去追尋一種遠方。

車裏的自己,車外的他人。

車裏的奮進,車外的人羣。

車裏的自律,車外的自由。

每一步都認真走過。

高考作文 篇3

高考作文時經常會有這樣的苦惱:一些題目看起來頗爲抽象甚或“空洞”,如“嘗試”、“誠信”、“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識”、“時間啊,時間”,有些描寫議論的對象難以直接表現,

如“獨到的感覺”等。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硬着頭皮直接從正面去寫,其效果恐怕不會好,這就需要用由虛入實法。它需要你把虛擬的東西寫得真實、可信,把隱寓的道理說得看得見、摸得着,把看起來很空洞的論說表達得具體形象、文采斐然。古語云:“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正是對這種表現技巧的形象化說明。1991年全國高考作文題,要求把圓想像成一個具體物體,寫出一個畫面、鏡頭或場景。這就要用化虛爲實的手法,把圓想像成旭日、夕陽、瓷盤、足球、露珠、車輪……運用這種技法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理解題目的隱含意義。題目除字面上的意義外,還有豐富、深刻的隱含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對重點詞語,進行反覆推敲,理解蘊意,從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如“誠信”包括誠實、有信用,抓住這兩個方面才能真正做到切題。若把誠信理解爲真誠、誠意等顯然不十分切合本意。

二、先發散,後聚合。在準確審清原意的基礎上,依據事物的內在聯繫,展開豐富的聯想。化抽象爲具體,由物想到人,由自然現象想到社會現象,由虛擬事物想到現實事物,由個別想到一般等。在聯想中應特別注意兩者的相似點或相通點。如上海高考作文“時間啊,時間”,有考生這樣寫“是什麼使稻米變成香醇的佳釀?是時間。是什麼使咿呀學語的孩童變成沉默的老人?還是時間。是什麼使我們一窮二白的祖國變成今天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大國?也還是時間。時間,是一個多麼偉大的魔術師啊!”作者在議論說理時,採用“虛則實之”的方法,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乾巴枯燥的說教,把“虛”的概念闡述得真切可感。

高考作文 篇4

關鍵詞:創新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爲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爲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爲。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爲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

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

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分量。

在中國大陸,經常用“創新”一詞表示改革的結果。

既然改革被視爲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促進創新的因素也被視爲至關重要。

準確地說,創新是創新思維藍圖的外化、物化。

關鍵詞:吃瓜羣衆

“吃瓜羣衆”最開始源於一個公路新聞,記者採訪一個老伯,老伯說我什麼也不知道,我當時在吃西瓜。

後來新聞評論裏就有人評論道:我只是一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

“吃瓜羣衆”由此流行開來。

於是有人就乾脆將“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用於形容圍觀某事物的人們。

再後來,“吃瓜羣衆”幾乎等同於“羣衆”一詞,可以用任意形容詞來修飾,例如“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吃瓜羣衆”“然而吃瓜羣衆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等等。

該詞入選《咬文嚼字》雜誌社發佈的“20xx年十大流行語”,併入選“漢語盤點20xx”年度字詞。

關鍵詞:網紅

“網紅”即“網絡紅人”,是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爲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爲而被網民關注、追捧從而走紅的人。

他們的走紅皆因爲自身的某種特質,如出衆的才貌、搞怪的行爲或某個意外事件,在網絡作用下被放大,與網民的審美、審醜、娛樂、刺激、偷窺、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從而贏得了廣大網民的理性或非理性關注,有意或無意間受到網絡世界的追捧,成爲“網絡紅人”。

因此,“網絡紅人”的產生不是自發的,而是網絡媒介環境下,網絡推手、傳統媒體以及受衆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綜合作用的結果。

網絡紅人和傳統名人歸根到底只是成名的平臺不同。

關鍵詞:傳承

傳承,是“傳遞,承接”的意思。

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如傳承優秀的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優良傳統等。

傳承和繼承是有區別的,傳承除了含有“繼承”的意思之外,更強調“傳遞”,是先傳再承。

因此,傳承的對象一般具有時間久遠的特點。

關鍵詞:圈子

“圈子”一詞,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用得多的並非其本義——“圓而中空的平面形;環形;環形的東西”(《現代漢語詞典》),而是其比喻義。

其含意大致可歸納爲以下三種:①指說話做事不直接,繞彎子。

如“兜圈子”“繞圈子”等。

②指具有相同愛好、興趣或者爲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繫在一起的人羣。

如“朋友圈”“演藝圈”等。

③人們活動的範圍界限。

從作文的角度來看,後兩種意思更有思考的意義。

關鍵詞:規則

規則,是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規則可以是由書面形式規定的成文條例,也可以是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定。

而更多的時候,規則是因爲得到每個社會公民承認和遵守而存在的。

規則,是以一種可持續、可預測的方式運用信息的系統性決策程序。

規則是多種多樣的,規則使我們生活的社會更有條理。

在這麼一個發展迅速,風雲多變的現代社會,很多規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但還是有些規則是基本的,如遵紀守法、優勝劣汰、引導競爭、多邊對話、多勞多得等,都是現在社會比較穩定的基礎規則。

關鍵詞:詩與遠方

這句話出自《高曉鬆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影響。

誰要覺得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

生活就是詩和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

越是年長,越能體會我媽的話。

我不入流,這不要緊。

我每一天開心,這纔是重要的。

詩可以指不同於世俗的追求和個人高尚的品格情操;“遠方”可以泛指每個人內心的遠大理想。

簡單說來,“詩與遠方”即指理想的生活。

“詩與遠方”並不是實指,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這世界上的一種美好向往,一種人在追求生存過程中自己內心真正的憧憬。

高考作文 篇5

一、析“題”

“審清題目,明確要求”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是“命題作文”,一般要明確兩點:一是“寫作對象”,二是“寫作題眼”,即文章的寫作重心。如“共享生命”,“生命”是寫作對象,“共享”是寫作重心。如果是“材料作文”,先要明確本“材料”有幾個感想點,俗稱“感點”,然後找出“傾向性”感點,確定寫作的對象。如果是“話題作文”,要剖析話題,挖掘話題內涵。如:據說猶太王大衛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契訶夫小說中一個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一位哲人曾說:“成功和失敗只代表過去,忘記過去纔可能走進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說:“過去不能忘,因爲歷史是一個永遠的存在。”到底什麼不該記憶,什麼該記憶?請以“忘與不忘”爲話題寫一篇文章。此話題所包含的內涵很豐富,可作如下聯想和分析:

1.你愛別人,可以忘記;別人愛你,但不能忘。

2.你幫助過別人,可以忘記;別人幫助過你,但不能忘。

3.你對別人有恩,可以忘記;別人對你有恩,但不能忘。

4.別人對你不好,可以忘記;你對別人不好,但不能忘。

5.現在的成功與榮耀,可以忘記;過去的失敗與教訓,但不能忘。

6.生活中的煩惱,可以忘記;生活中的快樂,但不能忘。

7.生活中牽掛精力的瑣碎小事,可以忘記;自己的理想、目標,但不能忘。

二、切“入”

高考作文是選拔性考試,既有規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點,與衆不同,

寫出自己的個性,“切入”角度很關鍵。“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後入,從切出來的衆多角度中尋找一個最佳的角度作爲自己文章的突破口。尤其是“大題”,一般要“小作”,就易“上手”,千萬不要大進大出,泛泛而談。上題中的“共享生命”,就可以採用設問法來選一個角度,什麼叫“共享”?怎樣“共享”?如“交換”這個題目可以採用切割的方法來選一個角度:

1.從交換的價值上,可對等價交換、不等價交換,聯繫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進行議論。

2.從交換的形式上,可記敘一次有意義的主動交換、被動交換、公開交換、祕密交換。

3.從交換的性質看,有偉大的交換、卑劣的交換、奇妙的交換等。

4.從交換的對象看,有高層次的思想、學術的交換,愛心的交換,生命的交換,也有普通平常的交換等。

三、用“本”很多考生到了考場苦於沒有材料,其實,我們所學過的課本就有豐富的資源。以“忘與不忘”爲例,就可以想到:杜甫忘掉的是茅屋爲秋風所破,“牀頭屋漏”無干處,不忘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海倫凱勒忘掉的是雙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是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史鐵生忘掉的是肢體殘疾,終生與輪椅爲伴的痛苦,不忘的是對人生對社會的深沉思考等。如果把我們所讀過的課本和課外所讀的書籍,花點時間理一理,歸一歸類,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寶庫”。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分類做成“索引”,臨考前看一看,會受益無窮。此外大家做過的大量試卷,其中大量的閱讀材料,可按現代文、文言文、古詩詞分類,也做一個“索引”,歸併到課文的“索引”中,你會驚奇地發現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四、索“源”

大千世界變化無窮,客觀生活豐富多彩,只要留心就有材“源”。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親情、友情、師生情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等,冷暖寒暄、人生百味等。其間儲藏大量的事實論據。生活應該是作文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源”。

如“忘與不忘”就可以想到:非典時期生死存亡之際,以鍾南山爲代表的一批醫務工作者,忘掉的是個人安危,不忘的是戰勝“非典”,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忘掉的是個人的安逸與享樂,不忘的是打匪除惡,保一方平安。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奔赴救災前線,忘記的是瘟疫的傳染和生活環境的艱難,不忘的是祖國的召喚和神聖的使命和不忘的是在廢墟下呻吟的求救的呼喚聲。公交車調度員陳雙龍爲維護城市乘車秩序,忘記的是個人的安危,不忘的是主持正義的責任感等。

五、選“體”高考作文一般“文體不限”,在選擇文體時需注意兩點:一是要根據作文題的傾向來定,如:“宋太祖趙匡胤開國之初,營建宮室。管理竹木材料的官員,認爲各地運來的竹木長短不齊,不便管理,建議將其裁截整齊。趙匡胤便在他的條陳上批道:“你的手指和腳趾,難道沒有長短嗎?爲什麼不截成一樣長呢?還是長的讓它長,短的讓它短好了。”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此題就適合於寫議論類的文章。二是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積累來定,如“忘與不忘”的這個話題,或寫記敘、抒情類,截取生活的橫斷面,在對主人公的忘與不忘的刻畫中鍼砭現實;或寫議論類,告訴人們哪些該忘,哪些不該忘。

六、謀“篇”作文的結構佈局,不僅是一個形式的問題,而且關乎文意表達是否暢達的問題。作文之前,考生一般要打一下“腹稿”,做到心中有“數”,“數”者,結構規律也。起、承、轉、合,在落筆之前應該有所考慮;如從結構方式看,或總分式,或承進式,或並列式,或對照式。可以選擇小小標題的方式從不同側面表現;可以用蒙太奇手法分鏡頭組合;可用日記的形式刻畫人物心理;可用人物自述的方式敘述人的經歷;可以某一中心地點爲舞臺,通過側面描寫去展現等。

高考作文 篇6

人生如人路 快上車吧

總有人說,人生如路,或寬廣,或幽閉;或平坦,或崎嶇;或荒蕪,或滿路風景。

既然人生是一條通往未知旅途的路,那麼承載我們走過這漫漫人生路的,不過是那些各種各樣的“人生之車”。

童年:媽媽手中的踏板車。

記得小時候,家裏比較困難,我沒有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小汽車,沒有成羣結隊的芭比娃娃,陪伴我的,只有一輛手推踏板車,左後方的輪子還是歪歪扭扭的。

雖然沒有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豐富的玩具,但童年時最開心的回憶,就是媽媽推着它,載着我走遍了鎮子的角角落落。後來,我學會了自己騎着它到處跑,在那輛踏板車的背後,總有一個踉踉蹌蹌追着我跑,生怕我摔倒的身影。

轉眼過去了快二十年,我已經成人,母親也不再健壯,那輛踏板車現在還在閣樓放着,雖然堆了灰,關節也生了鏽,但它陪我走過的生命最初的柔軟歡樂的時光,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這輛車,叫做母愛。

少年:青澀的單車。

十二歲之後,我們就可以騎單車上路啦。

那些年的日子,每天似乎都離不開單車:每天早晨和傍晚,要騎單車去學校; 每個大課間,班級會安排專門的值日生去將單車擺擺整齊;每天和朋友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我們晚上一起騎車回家吧!”

開始朦朦朧朧有了喜歡的人,心底慢慢地生出一朵小花。每次上學路上,我都會在他家的小區門口張望好久,盼望着他騎着那輛藍色的山地車出來,然後假裝偶遇,一起上學。

就算遇不到,偷偷把自己和他的單車擺在一起,也成了一天中最大的幸福。

甚至有一次,我的單車壞掉了,他騎車載我回家。一路上,我都激動地快要哭出來了。

雖然畢業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面,而在我記憶裏也慢慢模糊了他的眉眼,但很感謝那個男生,曾在我最兵荒馬亂的年紀,載過我一程單薄的想念。

這輛車,叫青春。

中年:拼搏的汽車。

曾經有一個拜金女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寧願坐在寶馬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

確實,在現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純真的東西往往廉價,不被人所看重,而虛僞的東西往往高價,卻讓所有人趨之若鶩。

錢要賺得越來越多,腰包要越來越鼓;房子要換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豪華;車子也要換得越來越貴,越來越名牌。

可錢賺得再過,不過吃喝拉撒;房子換得再大,只有一方軟塌能棲息;車子換得再豪華,也只是代步工具。

中年人之所以辛苦,就在於總是不滿足。

他們住着豪宅,開着豪車,卻忘了如何詩意的生活。

想想也挺可悲的。

車子房子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內心腐朽,即使坐在百萬豪車上奔馳,生命也不會得到絲毫的昇華。

是時候該停下來,好好看看生命中的風景了。

這輛車,叫慾望。

老年:恬淡的手推車。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在爐火旁打盹時,也許正坐在一輛輪椅上。

這時,你也許孑然一身,也許子孫成羣,但這時候,也是你真正獨自操縱生活這輛車的時候了。

你也許會獨自駕駛着這輛車,在牀邊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你也許會呆坐在這輛車上,或後悔或欣喜地回憶着自己的一生;你也許會在這輛車上哭,在這輛車上笑,甚至會在這輛車上走完了這輩子。

那時候,你應該是最勇敢,也最淡定的你。

因爲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什麼都打不到你,什麼都摧不毀你。

這輛車,叫做智慧。

正是這些不同的車,承載我們走過了漫漫人生路。無論哪一輛,我們都要好好珍惜。

因爲每個人的每段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高考作文 篇7

一個熱心慈善的富翁,向三個貧困家庭提出捐助,卻收到迥然不同的答覆。

一家拒絕,以爲是施捨——這是戒。

一家猶豫,聲明要償還——這是慮。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這是善。

面對他人的善心與善舉,我們理所應當以善迴應,在這一來一往中,愛在傳遞,善在弘揚。

戒者,乃戒心、戒備,實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凜冽的寒風中飢寒交迫的時候,突然有人端來一籠熱騰騰的包子,你卻嗤之以鼻,眉眼高揚,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這該是多麼讓人心寒!比起施捨,我們更應說是幫忙與互助,沒有富人與窮人間的高低不等,將彼此聯繫的應該是共同進步,謀求大衆幸福的溫暖紐帶。若存戒備,則是築起冷酷高牆,密不透風,愛也無從滲入。

慮者,乃憂慮、焦慮,也非爲上策。慮者將他人輕鬆的好意化爲了自己肩上無形的千斤重擔,他們明白接受應當回報,卻並未透徹領悟這回報的內涵。他們將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後是否有能力負擔起這重債,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發散出去,盡己所能點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們的心房,那該是最好的回報。所謂慮,也是多慮了。

善者,受於外物,發於內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學會感激,點亮自己的心。在危難關頭,適時抓住別人伸出的援手,也不僅僅是接受,更需要內心的空曠與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樣的拒絕,那麼日後的生活該還是在溫飽線上掙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給予,閉塞的心又還容得下多少愛的填充?倘若如慮者一樣的多慮,那麼日後的生活該是被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壓力壓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償還,不知更大範圍地傳播開去,愛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裏。

惟有善者,不設無味戒備,不思多餘念想,懂得接受,也該是會樂於分享。所謂“人爲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這話並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樣適用。接受,並感恩,讓光明傳遞,照亮自己,溫暖他人,點亮萬家燈火。

【名師點評】

這篇考場作文當得起“文質彬彬”四字。

內容上寫的是對三個家庭的評議。要評議就要表態,要表態就要言說理由。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這理由上。面對富翁真誠的捐助,眼前貧困的家庭該不該接受呢?作者認爲要看是否有利於善的傳遞,愛的弘揚。能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理由,很見思想。

今年還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議論,寫成類似於時評的文章。材料反映的又是三個家庭對捐助的態度,也可以說材料是觀點(態度)型的。面對幾個觀點(態度),可以比較一番,論說孰高孰低。對觀點型材料,這種寫法可確保立意不會偏離材料內容和含意的範圍。不過評判別人的觀點妥否需用同一個衡量尺度,而且這個尺度屬正面價值體系,如是否有利於愛心傳播等。此乃關鍵所在。此文是這個方面的典範。質已勝。

文也勝。語言準確、簡潔而又冷靜,行文中閃耀着理性的光輝。分析溫婉而到位,毫不強加於人而又讓人信服。當然也有問題,最刺眼的是把“無味”筆誤爲“無謂”,但這些不過是白璧之微瑕。對考場作文誰又能吹毛求疵呢。

值得肯定的當然不止這些,如篇章結構就值得讀者去體味,此不再贅言。

總之,這是一篇具有示範意義的考場作文,無論是審題立意還是語言、結構等都有可資借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