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教學設計 15篇

語文教學設計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學設計 15篇

語文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學習兩首古詩,領悟詩意,做到感情朗誦、背誦。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摯友,誰能把自己喜愛的詩歌背給大家聽?今日我們學習兩首新的古詩。(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兩首古詩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們對李白、杜甫有哪些瞭解?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1、藉助拼音自讀詩,遇到難讀的字可問老師、同學。

2、同桌互讀生字、詩歌,要求:字音精確、讀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學生自願上臺認讀生字,並當小老師教讀。

4、開火車讀生字。

5、你們發覺這四個生字有什麼特點?(廬和爐相像,字音相同,都有戶字,偏旁不同。瀑與水有關,是三點水,右邊是暴字。)

6、抽生讀詩,其他生評議。要求:字音精確,讀得流利。

7、齊讀詩,想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

8、藉助圖畫和自己的想象,小組內溝通讀懂的詞、詩句的意思。師隨機指導。

(第一、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遠望香爐峯,在陽光照射下,峯頂煙霧裊繞升騰;瀑布飛流而下,像條大河在山前高掛。生紫煙的“生”字,給人以動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應,景象奇妙非凡。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寫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景象。詩人想象它似乎是銀河從高高的天空飛落下來,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宏偉氣概。)

9、小組代表溝通理解了的詩句意思。

10、質疑,提出沒理解的詞。釋疑。如:生——升騰、升起。

川——河流。

紫煙——紫色的雲霧。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詩意後,你有何感受?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2、抽生讀,評議。競賽讀。齊讀。

13、練習背誦。

三、學習《絕句》

1、自讀詩,把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師教讀。(留意:嶺是邊音、後鼻韻、三聲。)

3、開火車讀。

4、同桌檢測讀。

5、抽生讀詩。要求:字音精確,讀得流利。

6、齊讀。

7、選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學詩。(可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等。)

8、溝通自學狀況。

(我通過讀,知道了第一、二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春光明媚,一對黃鸝歡唱於濃濃翠綠的柳枝上;水光雲影,一行白鷺展翅翱翔於藍藍的天空。詩中寫了兩種鳥、兩個背景,據說,這種鳥能給家園帶來喜慶、祥和的氣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詩人從窗口望去,西山綿亙,白雪皚皚。而在門前不遠的江岸邊,停靠着等待遠航東吳的大船。這兩句,一寫千年雪之山鑲嵌在窗口,一寫行萬里之航船停岸在門前江中。)

(我通過畫明白了《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的田野風光,表達了詩人安適開心的心情。)

9、抽生讀、唱、說、畫,評議誰學得最好?

10、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1、齊朗誦

12、練習背誦。

拓展訓練

1、背兩首古詩

2、回家蒐集古詩,背一背。

語文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者,積累生字詞。

2.通過反覆朗讀,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學習圍繞松鼠的基本特徵進行有序說明;體會文章準確生動地說明語言。

3.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以及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

1、學會抓住特點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確定依據:作者抓住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說明它不但討人喜歡而且很有用,使讀者對小松鼠這種動物獲得清晰的印象。

教學難點:

2、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突破依據: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結合內容通過討論、比較等方式加深理解。

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在初中教材上第一次學習科學小品文,比較有興趣,但缺少說明文的有關知識,缺少學習這樣的說明文的方法和經驗。教師要注意指導方法,由淺入深逐漸引導。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熟悉哪些小動物呢?請猜一個謎語,看看你是否見過它?“像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打一動物)

[學生:是松鼠。老師及時播放幾張松樹漂亮的生活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你們想不想進一步瞭解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布豐的《松鼠》去獲取更多關於松鼠的.知識吧。

二、朗讀課文,質疑自探

1.走近作者: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他利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本課布豐所著的《布豐文選》中《松鼠》一文改寫而成的。

2.朗讀課文,自探下列問題:

①藉助工具書批註生字的讀音

②文中的松鼠有什麼特點?請用一句話概括。

③課文是在哪些段落從哪些方面分別闡述這些特點的?

(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學,圈畫不出來的同學可以找組長幫忙)

三、學生展示,整體把握。

1、讀准以下生字:

馴(xùn)良矯(jiǎo)健帽纓(yīng)榛(zhēn)子

櫸(jǔ)實蟄(zhé)伏編扎(zā)苔蘚(táixiǎn)

2、學生展示自探問題②問題③,教師結合課件上的幻燈片內容引導學生梳理出課文的結構。

總漂亮馴良乖巧(第1段)

外形與坐姿——漂亮(第2段)

生活習性——馴良(第3段)

分過水與搭窩——乖巧(第4、5段)

補充:用途(第6段)

四、合作交流,精講點撥

1、有感情朗讀課文,看誰讀得好。

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先在小組裏朗讀比賽,再推選優秀在班上展示。老師引導學生品味本文準確生動活潑的語言,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也爲下一個環節打基礎。

2、合作探究,把握重點。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下面的問題:

1、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請從課文中舉例說明;

2、《辭海》中松鼠的條目是:松鼠亦稱灰鼠。體長20—28釐米;尾蓬鬆,長16—24釐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棲;用樹葉、草苔築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年產1—4窩,每窩5—10仔。分佈於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製衣,尾毛可制筆。與本文對比一下,語言風格有什麼不同?

3、“松鼠也是一種有用的小動物。它們的肉可以吃,尾巴可以製成畫筆,皮可以製成皮衣。”讀到此處時,讓人感到很彆扭,如果我們真心喜歡一個小動物,比如說小狗,我們會在誇獎一番後告訴別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製成皮襖”嗎?所以,課文結尾是全文一個極不和諧的音符。對於上述觀點,你們是怎樣看的?

學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後,在班上展示,教師適時點撥,精講重難點。

針對第1個問題,課件上準備兩個典型句子,學生展示時也找出來的話,老師就勢精講;學生找不出來,教師補充出來。

例句: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

2、“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船”中的“有人說”能刪去嗎?

[精講點撥]對事物作出準確的說明與描寫,選取準確有分寸的語言是一個方面,主要的,是要對事物作出細緻入微的觀察,這就需要具備嚴謹求實的精神。

針對第2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生動活潑的說明語言,並藉此瞭解生動說明與平實說明。

[精講點撥]說明文的語言風格分爲平實和生動兩種。平實說明,常常是直截了當地說明對象,不描寫,不誇張,不使用修辭手法;生動說明,常常用較形象的手法(如擬人、比喻、敘述、描寫等)來說明事物,使被說明的事物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易於引起讀者的興趣。

本文的語言生動、活潑。作者大量運用了擬人化的說明方法,把松鼠人格化,使松鼠可親可愛,作者的喜愛之情也融入其間。

針對第3個問題,老師讓學生各小組發表意見後引導:要保護動物,創造和諧家園。播放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幻燈片渲染情感。

五、檢測反饋,拓展運用

1.發放課堂檢測活頁題(針對基礎知識當堂檢測);

2、文中寫到:松鼠不敢下水。可我們班張豔飛同學讀完這課後告訴我,她親眼看見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欄目播放鬆鼠在水裏游泳的片段。豔飛同學做得很對,學習就要有敢於懷疑的精神。如果有幾隻哪怕一隻松鼠敢游泳,文章中的這個句子就應該改爲“大多數松鼠不敢下水”或“松鼠通常是不敢下水的”。課外查查資料,爲這個問題尋求科學的答案。還可以對布豐的觀察提出別的質疑或補充,但要找到科學依據,並用準確的語言記錄下來。

這也是我們本課的一項作業題。

六、課堂小結

本文的說明語言準確生動,這得力於細緻的觀察和精心的選擇。作者用文學筆調向我們勾勒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特別是突出了它令人喜愛的特點。

七、作業設計

1、學習了本文後,寫一個說明文片斷: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動物,抓住它的一兩個特點,寫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2、調查尋找“拓展運用”題答案。

板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 3

【學習目標】

1、發現“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並用這樣的方法認識“票、元”等六個生字。

2、讀六個帶有“張”字的詞語,體會“張”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有不同的意思,即一字多義。

3、積累一些常用詞語,鞏固生字。

4、朗讀背誦小詩《鞋》。

5、口語交際,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認識“票、元”等六個生字。

2、體會“張”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有不同的意思。

3、積累一些常用詞語。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我的發現。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列小火車進入一個小站,站名是語文園地二。)

小朋友們,我們乘坐的學習小火車又進入了語文園地小站,看看在這個小站裏,我們以會有怎樣的發現呢?

二、引導發現,實踐運用

1、讀課件出示書上的字詞:

試着讀一讀,看一看,你一定會有精彩的發現。

2、你發現了什麼呢?

(學生自由回答。)

課件出示學習夥伴的話,指名讀。

3、小組內說說哪些字可以用“減一減”的辦法來學,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辦法來學:

票、元可以用“減一減”的辦法來學。

旦、值、篇、遍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學。

4、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齊讀、開火車讀、比賽讀。

5、認讀詞語卡片,進行組詞練習。

6、擴展練習:

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來學習下面的生字:

先、司、杆、夥、銅、伴

三、讀讀想想,理解一字多義

1、自由讀詞語。

2、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3、課件出示六個詞語,仔細觀察這六個詞語,看看它們有什麼共同之處。

(每個詞裏都有一個“張”字。)

4、聯繫生活和學習實際,理解“張”字的意思:

⑴這六個詞中的“張”字意思一樣嗎?

⑵在這六個詞中,“張”字各是什麼意思?

“張爺爺”的“張”是人的姓,說說班裏哪些同學姓張。

“張貼”、“東張西望”、“張開嘴巴”可以讓學生自己做動作來理解。

“一張畫”可以用實物講解。

“開張”可以放在句子中理解:

某某飯店今天開張了。

⑶根據“張”字的.不同意思進行組詞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日積月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小朋友們都有精彩的發現,下面,我們又要在“日積月累”的天地裏再一次進行積累,增長知識。

二、積累詞語

1、讀“我會讀”中的詞語:

今天,我們要積累什麼呢?

(課件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

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詞嗎?請小組長帶着你的組員把它們讀一讀吧!

2、小組開火車讀詞。

3、全班開火車讀詞。

4、你們能用它們造句嗎?選擇你喜歡的詞語進行造句練習。

三、讀背詩歌《鞋》

1、導入:

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連小小的鞋都愛它,你們想讀一讀這首詩歌嗎?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

2、想聽老師讀一讀嗎?

(師範讀,學生評價。)

語文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認識"咕、咚"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學習重難點】

藉助圖畫、形聲字特點、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判斷。

【教學準備】

課件、字卡、磁扣、計時器、七個小動物的頭飾。

學生做好預習工作。

【課時安排】

共2課時,本節課爲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提前板書"咕咚"二字)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課本上沒有注音,你是怎麼知道這兩個字的讀音的?

那張老師和你們不一樣,張老師猜出來的,你知道張老師是怎樣猜出來的嗎?對了,他們兩個都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通過"古"和"冬"來猜測這個字的讀音。當然了,課本中的插圖也能給咱們幫忙。你們瞧,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或者文中的插圖,來猜字、認字,特別方便。

誰能帶拼音領讀一下。

認識了這兩個字,課題你就會讀了,誰來讀課題。

二、識記生字(小組內互查互教)

課前,我們已經進行了預習,這節課的生字你都認識了嗎?現在請每個小組藉助識字卡片互相檢查,遇到不會的字互相教一教。(小組內成員藉助卡片自己認讀,其他成員聽,讀錯的字或者不認識的字,組內成員教給他)定時三分鐘。

剛纔看到同學們都在很認真地讀、聽,那張老師來考考你們的學習成果,請每個組的四號同學起來代表你們小組接受老師的`挑戰。老師把剛纔遇到困難的字貼到黑板上。引導學生再次識記不認識的生字。

預設一:嚇攔領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他們。對了,他們是形聲字,我們可以藉助聲旁"令",來記住他的讀音。領能組什麼詞。

預設二:熟這個字讀音容易錯,我們一起拼讀一遍記住它。

預設三:掉逃命野(生說自己的方法,師引導組詞)

最後,咱們一起把這些生字齊讀兩遍。

預設:如果都會(同學們太厲害了,竟然沒有難倒大家)

(1)這裏面,熟這個字很容易讀錯,我們再來拼讀兩遍。

(2)你能給"領"組個詞嗎?給"野"再組個詞。(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同學們都聽得這麼認真,讓張老師特別想跟你們分享一個好玩的東西,你能猜猜這是什麼字嗎?

這是鹿和象的甲骨文,古人特別有智慧,根據事物的樣子就能造出優美的象形字,後來一步步演化成了今天的鹿和象。我們一起再來讀兩遍。

剛纔咱們把幾個易錯的生字又識記了一遍,相信生字已經難不倒大家了,

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全班開火車。給過關的小組加五分。

剛纔有兩個字遇到了困難,我們再來讀兩遍。

三、初讀課文-正確、聲音洪亮。(小組合作)

字詞都學會了,課文你就能讀得更準確了。現在請小組內合作讀一讀課文。

在讀之前,請注意看老師的要求,要求把要把課文讀正確、還要聲音洪亮。你們知道什麼是讀正確嗎?對了不能錯字,同時也要不添字,不漏字。這篇課文比較長,咱們1-4段找一個小組展示,5-7段找一個小組展示。請小組內注意分工。

哪個小組覺得能做到讀正確、聲音洪亮,請舉手,請第幾小組,展示1-4段的朗讀,展示5-7段。(各請一個同學來評分,並說明理由)

四、讀懂課文

經過剛纔小組的展示,老師發現同學們基本上都能做到讀正確了(個別同學有添字、漏字一定要改正)。那現在我要看看,你們有沒有讀懂課文。

本課共有四幅圖,每幅圖都對應相應的自然段,誰能告訴我,第一幅圖對應了哪幾個自然段。(出示四幅圖,同學們說對應的段落)

五、讀好課文-有感情

能把插圖和自然段對應起來,說明你們真的讀懂了課文。那咱們一起去看看怎樣把課文讀好。

先拿第二自然段試一試吧,張老師來讀黑色,請你們讀小兔子的話。張老師聽見剛纔(某某某)讀得特別好,請他起來再給大家讀一讀。

讀得真好,你覺得她哪裏讀得好。

○1讀出了小兔子害怕心情。

○2我覺得他注意到了,最後是什麼符號,感嘆號的語氣她讀得不錯。

○3同學們再來看,課文中還有提示語,小兔子是一邊跑一邊叫,聲音肯定很大,這個同學聲音就很洪亮。

誰再來讀一讀小兔子的話。

很有很多同學想來試一試,這樣吧,請你們同桌合作一起讀一讀2、3、4自然段,把這些小動物害怕的心情都讀出來。剛纔看很多同學讀得特別投入,誰想給大家展示一下,讀一讀猴子的話。

點名讀小猴子和大夥的話。(同桌合作)

還有這麼多同學想來讀,那咱們一起分角色讀一讀吧,請女生當小兔子,男生當小猴子,所有同學一起讀大夥的話,張老師來做旁白。

和這些小動物的慌亂逃命不一樣,野牛是怎樣做的?(板書攔問)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野牛的話。(真是一頭冷靜的野牛,你讀出了野牛的不慌不忙真好)

現在老師來做野牛,採訪一下剛纔慌亂逃跑的小動物們。

"大象,咕咚在哪裏,你看見了?"--"沒看見,大夥都說咕咚來了。"

"小猴子,咕咚在哪裏,你看見了?" --"沒看見"

那你爲什麼跟着跑呀?--因爲我是聽見別人說的咕咚來了--哦,你沒有看見咕咚,你只是聽別人說咕咚來了。

"狐狸,咕咚在哪裏,你看見了?" --"沒看見。"那你爲什麼跟着跑呢?

原來大家都沒有看到什麼是咕咚啊,只是聽見別人說,就跟着別人跑。(板書聽逃)

最後我來問問小兔子,"小兔子,咕咚在哪裏,你看見了?"(齊讀)--"是我聽見的,咕咚就在那邊的湖裏。"

六、讀懂其中的道理

哦,這麼多人,原來只有小兔子聽見"咕咚"了。那我們一起跟着小兔子去看看咕咚到底是什麼吧。

請一個同學讀第六段,一個同學讀第七自然段。--那咕咚到底是什麼呀?--"咕咚"是熟了的木瓜掉進湖裏所發出的聲音。

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後,大夥都笑了。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野牛爲什麼不跑,你更喜歡誰呢?

小猴子他們聽到別人說什麼就覺得是真的,就跟着跑起來,根本就沒有思考,也沒有去看看事情的真相,所以最後鬧出了笑話。只有野牛攔住大夥,詢問事情的真相,才最終弄清楚真相。希望同學們以後也能像野牛一樣,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筋去想想,或者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跟從。

七、演一演

同學們,這就是"咕咚"這個故事,那你們想不想演一演這個故事。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準備,怎樣準備呢,你要記住他說的話,還要注意語氣和表情。開始準備吧。

誰來演小兔子……

張老師來讀。

八、課外閱讀拓展

《咕咚》這個故事,是藏族的一個民間故事,在《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裏還有很多像《咕咚》這樣的民間故事,同學們可以讀一讀。

語文教學設計 5

教學課題:標點符號的使用

教學對象:小學三年級學生

教學方法:講授 情境探究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明確文章有層次,句段有節律的重要意義。

2、明確標點符號的書寫位置,養成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良好習慣。

3、進一步掌握標點符號的用法,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正確運用標點符號。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根據具體的語境和自己的表達意圖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有這樣一句話,請同學們理解一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學生思考,簡單交流。

3、師生交流,教師出示:

A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B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C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引導學生認識標點符號的重要作用。首先能正確表達語句意思,其次能使句段層次明晰。

5、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標點符號的正確書寫

1、出示常見的標點符號,引導學生會認會讀,明確簡單的使用方法。

, 。 、 ; : ! ?

“ ” 《 》 ( )

—— … …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3、課件出示標點在格子中的正確位置。

4、總結寫法。

三、熟悉每個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

幻燈片出示,學生觀看,理解記憶。講解每一符號使用方法時響應給出例句。

名稱 符號 一般用法

句號 。 表示句子完成之後的停頓。

逗號 , 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問號 ? 表示問句之後的停頓。

頓號 、 表示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分號 ; 表示有並列關係的分句之間的停頓。

冒號 : 1、表示提示語後的停頓。2、常用在對話前面表示後面的話是引用。

感嘆號 ! 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頓。

引號 “” 1、一般都是成對出現。2、表示引用部分或對話。3、表示反語、諷刺。4、表示特定稱謂。

書名號 《 》 表示書籍、報刊、文章、文件等名稱。

括號 ( ) 表明行文中註釋性的話。

破折號 —— 1、表示解釋說明。2表示意思的轉折或遞進。3、表示聲音的中斷或延長。

省略號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2、表示沉默、語言中斷、斷斷續續,欲言又止。

四、課堂練習

1、給下面語段加上標點符號

春姑娘邁着輕盈的步子來到了人間 小河清凌凌的 就像一面透明的大鏡子 婀娜多姿的柳姑娘對着,鏡子 梳妝打扮 並且欣賞着自己美麗的身影 岸邊的小草探出了腦袋在幹什麼 它們想看一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無數的小花 紅的 黃的 白的 散在草叢中 美麗極了 幾隻小鴨子在小河裏排着隊游來游去 彷彿在告訴我們 春江水暖鴨先知

2、交流校對

3、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給一段話加標點的,可以分幾步?哪些方法比較好?

4、使用方法小結

五、方法總結

1、在閱讀中注意標點符號。會認、會背、會寫、會用常見的標點符號。

2、試着變換標點符號,看是否導致句段有歧義。

六、作業佈置

1、給出爲打標點符號的文段,讓學生填寫,並說明填寫該符號的原因。

語文教學設計 6

一、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充滿趣味的短文。它以小孩的口吻、孩子的觸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父親跟小樹之間的親密和睦的關係。冬天,熱心、慈愛的奶奶爲樹葉禦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草爲父親遮陽。這是一幅多麼美好、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係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必須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最應該互幫互助。

二、設計意圖

1、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員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本興趣,因此,本課課堂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課堂,同時,把認讀字詞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教師在整體的跟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表現英語課堂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來探討課文,認讀韻母,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通過使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式,來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指責、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3、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很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趣味,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麼?”“爺爺跟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來激活學生的認知,充分利用學生經常生活心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小學音樂教案範文模版,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爲課外的延展,從而促使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麗心靈。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筆畫“?]”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1)培養合作互愛的感情,學會與人共處。

(2)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同事,人人都應愛護花木。

四、教學流程

一、由圖片引發課題

1、貼“小樹”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2、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教學生字“爺”(1)比較爺——爸(2)教“父”字頭

3、在兩幅圖中貼上“和”,齊讀課題。你們想編一個爺爺跟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4、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麼時候,誰在幹什麼?)

(1)自由說(2)指名說

看課文是如何寫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本讀正確。

2、同桌互讀,檢查。

5、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爺爺跟樹葉暖和不涼了不熱了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短文中找到生字,圈起來,讀讀字音,看看你可記住它嗎?你是如何記住的?

2、四人一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讀。

(2)說說用哪個方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什麼字?是如何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部首“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合作一起讀2、比賽,指名小組讀

五、遊戲“當小小啄木鳥”

1、師在黑板上貼一棵“流着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老鼠,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小樹捉蟲。

2、學生拿出信封裏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學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3、最後同學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語文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寸、益等9個生字,會寫寸、落等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

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並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寫生字。

【教學難點】

體會韻文的韻律感,感知成語,培養學生學習、收集成語的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設想】

成語是我國漢語寶庫中的精華。他言簡易駭,能夠幫助我們以最簡潔的成語,把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藉助本課教材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成語,激起閱讀、積累成語的興趣,並能在閱讀和交流中,悟出生活的哲理。生字時,讓學生通過生字與熟字比較,認識字形。朗讀課文,以誦讀爲主。讓學生以洪亮的聲音,自豪的語氣,奮發的姿態,反覆誦讀。運用朗讀、質疑、討論、想象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把知道的文中成語故事講給同學聽,掌握知識,啓迪思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聽老師或同學講《拔苗助長》的故事,揭示課題。

2、教師簡介成語的特點。(如,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的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像後來居上。有些成語必須知道________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讀課文,邊讀邊想想成語的意思

1、出示識字4中的成語。

2、聽示範朗讀。

3、學生自己朗讀,讀準字音。

三、資料交流

課前佈置預習,查找資料或請教父母,瞭解成語大意或故事內容。

1、學生自願上臺交流:

我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我能講××××這個故事

2、請聽的同學說說,聽了同學的介紹,自己知道了什麼。

四、讀詞識字

1、自由朗讀,不會的字看書上的注音拼讀。

2、自願讀,師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聲調。

3、出示字卡,學生認讀。

4、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5、指導讀全文,讀出韻味,鞏固認字。

五、課外閱讀指導

1、讀本組後面的課文,想一想,課文與本課哪個詞語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語故事讀一讀,積累幾個你喜歡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課件出示本課的詞語請學生認讀: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窺豹 坐井觀天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 徒勞無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2、自己讀,然後搶答。

二、學寫生字

1、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要求書寫的7個生字:

寸 落 補 拔 功 助 取 所

小組內讀生字。

2、識記字形:

請你仔細看一看這些生字有哪些特點?誰能想辦法記住他們?

3、書寫生字:

⑴ 小組內同學互相當小老師說說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應該怎麼寫。

⑵ 老師在黑板上範寫,集體評議。邊評議邊寫。

4、鞏固生字:

學生獨立練寫,教師巡視評價。

三、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識字4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窺豹 坐井觀天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 徒勞無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教學後記】

本課很多成語非常繞口,字音較難讀,學生在掌握時難度較大,出錯的很多,而且個別成語含義深刻,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雖然有的同學知道一些成語的意思,但很多同學還是不太明白,需多加指導。

語文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作文審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2.能力目標

通過分類整理和指導,讓學生掌握各類題目的特點和審題技巧,並用之於寫作實踐。

二、教學要點

掌握各類題目的特點和審題技巧。

三、教學難點

通過分類整理和指導,讓學生掌握各類題目的特點和審題技巧,並用之於寫作實踐。

四、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環節一:

明確考點

中考作文命題,一般分爲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題作文和命題作文。識記,把握考點內容充分把握本考點。

環節二:

直擊中考(20xx屆北京中考)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

題目一:對話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式。對話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可以傾訴各自的心聲,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請你以“對話”爲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記錄精彩的對話過程,可以描述對話產生的美好結果,可以闡述你對對話的認識

題目二:《超級智能住宅》這篇科幻小說的結尾充滿懸念。男主人與房子之間的矛盾衝突會怎樣收場,超級智能住宅裏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你發揮想象,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2)不限文體(詩歌除外)。(3)字數在600—800之間。(4)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參考例文:資料包20xx屆北京中考作文卷

【解析】題一,從三個方向延展作爲立意與素材。第一,指出對話範圍:小到同學間、師生間,父母親人之間,只要是人與人之間均符合題意。第二,對話內容:情感、道德等方面具可以涉及。第三,作文的難點在於對話要設置一定情境,有原因纔會展開對話。題二,只要考生所寫內容與科幻小說的情節相契合,符合情節的發展,同時注意體現自身理解,從社會實踐活動出發,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益,且在文章的立意方面着重對人生、自然或社會闡述感悟即可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識記,形成能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了解要點。

環節三:

考點分析方法解讀【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的“話題”是寫作的核心,是審題立意的對象,所以審題立意是關鍵。話題作文審題立意的中心是“話題”,而非材料或提示語。如話題“學會理解”,有的考生只在“理解”上行文,忽略了話題中“學會”一詞的“題眼”作用,沒有在關鍵詞上做文章,以致嚴重偏離了話題。

話題作文的特點:一是立意自定,立意可大可小,最好能以小見大;二是文體自選,只要沒有特殊限制,除了記敘文、議論文處,寫成散文、小說、劇本、實驗報告等都是允許的;三是題目自擬,這時你前邊準備的材料很可能就派上用場了。

注意事項:

1、首先我們要記住一句話:話題作文寫作時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主題與話題相關”。

2、其次在擬題中注意四點:

第一、不拿話題做題目,題目的範圍要小,從小處入手。

第二、力求有新意,有創造性。

第三、題目精練,不顯得冗長呆板

第四、文題中儘量含有話題中的關鍵詞語,或所擬文題與話題有關,不宜離題太遠,甚至過於隱晦。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識記,形成能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了解要點。

環節三:

考點分析方法解讀【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把一則簡短的材料(文字材料或圖畫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從中發現中心,然後寫作。材料作文其實就是讓考生自己總結出“話題”,考生可以按照學課文時總結文章中心的方法總結所給材料的中心,然後提煉出中心詞,提煉出中心詞後就可以按照話題作文的'要求去寫作了。

注意事項:

1.抓關鍵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

2.把握材料寓義.

3.比喻、寓言類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過尋找與生活的對應點,深入理解題旨。

4.對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會有不同的選擇角度,要選取那些最能表現題旨的角度。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識記,形成能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了解要點。

環節三:

考點分析方法解讀【兩類文體應注意的事項】

現在的作文很多不限文體,不限文體並不是不要文體,你一旦決定了寫作的內容,就一定要確定文體,考場上最常用的是記敘文和議論文。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識記,形成能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了解要點。

環節三:

考點分析方法解讀【寫作記敘文的注意事項】

①把內容落實到人或事或物上,把人寫好,把事寫實,避免文章的空洞。

②若從自己或身邊的實際中難以開發出動人的故事,寫一篇小小說或散文也不失爲一種聰明的選擇。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識記,形成能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了解要點。

環節三:

考點分析方法解讀【寫作議論文的注意事項】

①在文章開頭一定要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不要讓評卷老師找不到你的論點;

②一定要有典型的事例和名人名言做論據;

③寫過論據之後一定要有針對觀點的分析。

在理解的基礎上交流、識記,形成能力。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了解要點。

語文教學設計 9

【教學目的】

感知全文,感悟生命。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感知全文大意。

【教學難點】

感悟生命的頑強、美好。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型】

綜合新授課。

【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教具】

有條件的可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前播放紫藤蘿的視頻剪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積累,開拓視野

教師提示,學生齊讀背誦劉再復《奔馳的生命》中的精彩片斷。(見課本第15頁)

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花嗎?最喜歡什麼花?爲什麼?人世間有百媚千紅,同學們所愛也各有不同。那麼,世上什麼花最美呢?這樣吧,有一個女作家叫宗璞,是一個愛花入迷的人。她用她的筆經營了一個美不勝收的花園。我們去那兒看看,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播放課件,聽錄音帶,感知全文

佈置思考:宗璞是特意到這兒來看花的嗎?文中幾次提到紫藤蘿瀑布呢?要求學生勾畫在課本上。

1、設問:今天宗璞特意來看花嗎?哪個句子看得出來?

(我不由得停住腳步)

和它相照應的是哪一句?

(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全班齊讀首尾兩段。

老師總結板書:

不由得停(吸引) 不覺走(感悟)

2、設問:一停一走之間,文中幾次提到紫藤蘿瀑布?

討論並明確:眼前流 心上流 流向心底

老師小結:紫藤蘿瀑布流經之處,就是作者走過的心路。

四、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然後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用比較法找出紫藤蘿與瀑布的相似之處。

學生齊背《望廬山瀑布》之後,抽學生朗讀第二段,同時投影圖片1,餘生對照圖片從課文中找紫藤蘿瀑布與廬山瀑布的相似之處。

直下──垂下 三千尺──不見發端終極

日照香爐──與陽光挑逗 銀河──銀光

全班齊讀第二段,要求讀出紫藤蘿瀑布的氣勢。

2、設問過渡:紫藤蘿瀑布與廬山瀑布最本質的不同是什麼?

抽學生明確:紫藤蘿瀑布是花的瀑布,是有生命力的.。

抽學生朗讀3、4、5段,讓學生找出表現花瀑生命力的句子。

抽學生明確:“我在開花”。

設問:爲什麼紫藤開花了,又笑又嚷呢?要求學生展開想象,補寫出“我在開花”的下一句話。

老師歸納:這是發自內心的喜悅的笑,是無法掩藏的自豪。

女生用歡笑的語氣讀第四段,男生用叫嚷的語氣讀第五段。

3、佈置學生齊讀第6段,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明確:把盛開的花比作張滿的帆,忍俊不禁的笑容。

設問:爲什麼要這樣設喻呢?

明確:表現了花兒旺盛的生命力。

4、小結2~6段,並過渡:看了這流動的花瀑,歡笑的花穗,生長的花朵,作者被深深地感染了。她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明確:焦慮悲痛──喜悅寧靜

老師補充寫作背景:

原來,那不由得停下來的腳步是沉重無比的。因爲宗璞惟一的弟弟正值盛年不幸身患絕症。這殘酷的事實讓她心如刀割。可是當她看了紫藤蘿之後爲什麼覺得痛苦暫時不存在,只有寧靜,只有喜悅呢?假設你是宗璞,讀者向你提出這個問題,該怎樣回答呢?

明確:美好的生命力是征服一切的,它好比一副靈丹妙藥,讓你忘憂,爲你消愁。

5、學生閱讀第8段,討論:從前的紫藤爲什麼開得不好?要求學生再次展開想象,補充了紫藤蘿花兒到底在察誰的顏,觀誰的色,在試探什麼。

老師總結明確:連花都不準開放,人會受到什麼摧殘可想而知。真是一個黑白顛倒,人妖混淆的年代!

那麼紫藤蘿爲什麼能活下來呢?它的重生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他頑強而美好的生命力。

6、學生齊讀9、10段,要求找出文中用得最多的詞:流動。

是什麼在流動?

──美好頑強的生命力。

它不斷地流着,流成了什麼?

──生命的長河。

五、收束全文,完成遷移

上課之初,老師曾問同學們,世上什麼花最美。現在有答案了嗎?

──生命之花最美。

生命之花爲什麼最美?

──因頑強而美麗。

宗璞爲什麼能聽懂花的話呢?

──關注自然,思考人生。

總結全文:英國詩人勃朗特曾經說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花的世界充滿了做人的哲理。不光花如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無不給人以啓示。讓我們用一生去讀自然這本書,讓我們終生做大自然的朋友。因爲,只有關注自然,才能思考人生;只有思考人生,纔會關注自然。

語文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語文第十二冊第20課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讀寫5個生字,正確認讀“追根求源、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打破沙鍋問到底”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故事,瞭解三個故事在寫法上的相同點。

3、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學習作者運用三個典型事例證明中心論點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

學習者分析: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在讀中分析、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本班學生思維活躍,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學生對於議論文比較陌生,對於議論文的寫法更是不熟悉,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平臺的優勢,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和思維的訓練與議論文的寫法指導。

教學過程

一、名言交流,談話導入。

剛纔我們交流了許多有關質疑的名言,是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問號是開啓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你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有沒有什麼疑問?(學生自由發言)

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0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相信你會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2、檢查生字和詞語掌握情況。

生字注音,詞語認讀,解釋“無獨有偶”和“打破沙鍋問到底”。

(白板上學生書寫生字,再使用漫遊功能將書寫的內容移上,既方便學生書寫,又方便全班同學交流訂正,對於錯誤的地方用橡皮擦掉,再用醒目的顏色補上,既避免了黑板書寫的凌亂,又增強了記憶效果,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遮屏效果的使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積累詞語的興趣。)

三、整體感知,弄清道理

1、課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請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哪些句子講述了其中的道理,畫下來。

2、指名讀句子。

3、如果讓你用幾個詞語來說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的原因,你會選哪幾個詞語?

4、作者只講述道理了嗎?(板書:舉事例)作者講述了哪幾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課前預習我們每個人填寫了這樣的表格,下面先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表格,互相評價補充,待會兒請同學們再來彙報。

5、學生四人小組內交流表格。

6、指名一位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表格。臺下的同學進行評議。

(將ppt課件與電子白板完美的結合起來,運用電子白板的屏幕批註功能,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及時地在白板上圈點,使教學節奏緊湊,更具時效性。運用電子白板的黑板頁的功能,在上面板書課題,使教學更方面輕鬆。)

四、細讀感悟、理解含義。

1、你認爲作者舉的這三個事例把作者的觀點表達清楚了嗎?讓我們再認真研讀這三個故事,透過事例中的語言文字,去尋找答案。勾畫出故事中能體現這些見微知著、追根求源、鍥而不捨這幾方面的語句,說說你的看法。

2、全班交流:(以下三點可根據學生所答相機調整)

(1)品讀“見微知著”

重點句品讀: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國??敏銳??

??波義爾立即敏感的意識到??(區別敏銳和敏感,體會用詞的準確)他感到很奇怪,連忙叫醒兒子??

(指導朗讀)

小結:看來要想發現問題,有所成就,得練就一雙銳利的眼睛,善於觀察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能見微知著。

(2)品讀“追根求源”

重點句品讀:這是爲什麼呢?

那麼,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意義?

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係??

師:這一連串的疑問說明他們善於——用文中的一個詞:追根求源,或者說是打破沙鍋問到底

一個微小的細節,在科學家們的腦海中產生了諸多的奇思妙想,當他們產生這一連串的疑問時,他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疑惑、激動??)咱們帶着這樣的心情跟隨着這些科學家一起發問,一起思考,一起追根求源,請齊讀這些發問的句子。(生齊讀)

(3)品讀“鍥而不捨”

重點句品讀: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覆的實驗和研究。這一奇怪的現象??許多實驗。

他百思不得其解??

尋求科學真理的過程更需要什麼精神?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三件事在寫法上有什麼相同之處?(寫法上:都是先寫發現問題,再寫研究問題,最後寫解決問題發現真理。)

3、這三個故事都清楚地告訴我們真理的獲得需要我們具有見微知著的本領,追根求源的態度,鍥而不捨的精神。不僅這三個故事中的科學家如此,(出示第二自然段,齊讀)這裏的“?”號和“!”號,它們代表的是什麼?怎麼將問號拉直成感嘆號的?(回顧板書)能不能換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爲什麼?大家想想,當科學家找到了真理會是怎樣的心情?讓我們再看看這個感嘆號“!”,它僅僅是一個符號嗎?不是,他更飽含着科學家們多少難以名狀的情感啊!當他們走向了成功,回首自己走過的歷程時:他們會激動地、驕傲、興奮、自豪地對世人說——(齊讀課題),你能理解課題的真正含義了嗎?

(將ppt課件與電子白板完美的結合起來,運用電子白板的屏幕批註功能,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及時地在白板上圈點,使教學節奏緊湊,更具時效性。運用電子白板的黑板頁的功能,在上面板書課題,使教學更方面輕鬆)

五、課外閱讀,蒐集資料

在科學發展史上,還有哪些事例能夠證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呢?課後蒐集有關故事。這些真實的事例能夠給我們哪些啓示呢?下節課接着學習。

語文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的分析與作用

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動物世界”版塊中,這是介紹小動物的說明文,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

(鑑於七年級學生對文體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課以下的幾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理清文章思路,體會先總後分的結構特點,學習觀察動物的特點。

方法與過程目標: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和寫作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了解松鼠的習性特點,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體味本文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2、教學難點:

體味說明文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掌握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說明事物的寫法,提高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課件,用直觀展示法帶領學生走進松鼠的世界,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自主合作討論,用比較法、語言品析等方法以品讀帶寫,在學習介紹小動物的語言的同時,感受小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熱愛、保護小動物的感情。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邊讀邊想,邊讀邊做批註,體會句子的含義等;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還有所欠缺;並且這是一篇說明文,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雖在此之前的第三單元有所涉及,但都屬於建築方面較枯燥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普遍較低。

三、教法和學法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爲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本文是一篇介紹事物的科學小品文,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給人以知識,所以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並結合教學目標,在教法上,充分利用課文充當範文,爲學生提供事物說明文寫作仿效的“範本”,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逐步掌握寫事物說明文的思路和方法。

具體做法如下:

1、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先整體感知--再閱讀品析--後遷移訓練:首先讓學生在激趣視頻導入下明確說明對象、及其特徵,並由特徵引出總分結構,理清全文思路。使學生對如何學習說明文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品讀賞析環節,我採用“對比”引路法,重點賞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特別是本文語言生動性方面,着重抓住關鍵段落進行閱讀品析,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細緻觀察特徵是準確說明事物的基礎,而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徵的關鍵所在。

2、搭建生活和教材聯繫的平臺,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悟,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正確的情感態度。

3、讓讀成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過程中朗讀、閱讀、品讀等方式貫穿使用,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爲六個部分:

激趣導入、整體感知、合作學習、揣摩探究、課堂小結、遷移訓練

(一)播放視頻,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視頻在此略)

(設計意圖:用視頻導入,既直觀又能激發興趣,學習態度會主動從“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有了興趣學生學起來就很輕鬆、很用心。並且從視頻內容來說,基本上已將文中松鼠的特徵體現出來了。)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把握內容

1、快速瀏覽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松鼠是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文章從哪些方面介紹松鼠討人喜歡的?(漂亮、馴良、乖巧)

2、分析文章結構:總分結構。

(藉助每種特徵對應的自然段帶出:總說特點及印象—具體介紹特徵—補充說明其價值的總分結構,簡單易懂。)

3、分別從哪些方面表現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這三個特徵?

(學生自主解答、教師幻燈歸納,從黑板粉筆的束縛中解脫,讓內容清晰呈現;3張幻燈片在此略)

(三)合作學習,品味語言,突出重點

1、體會以下文字與原文句子哪個好,說明理由

它們是警覺的,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這幾個詞語的作用是用來強調觸動之輕、松鼠的警覺度之高,來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品味語言:找出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特點的語句,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按照例句格式理解文中“老是、經常、有人說、好象”等詞的準確性,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比較原文與辭海中介紹松鼠外貌的語句,找出區別

辭海:[松鼠]又稱灰鼠。哺乳綱,齧齒目,松鼠科。長20-30釐米,尾20多釐米,尾巴蓬鬆。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

原文: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可看出原文句子巧用擬人等手法比較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4、平實說明、生動說明的語言風格比較和科學小品文語言特點

5、品味語言:找出體現說明文語言生動性特點的語句,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重點閱讀品析第2自然段語言生動性的特點,讓學生體會用擬人等手法介紹事物的好處)

6、歸納達到生動說明效果的方法:

1.使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被說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強;

2.現身說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準確性的基礎上更添真實性和生活情趣,易於讓人接受;

3.適當運用敘述和描寫,可使說明事物栩栩如生,而非枯燥無味。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品味語言”這個環節分爲3方面:一是體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二是體味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三是瞭解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的區別,抓關鍵語段進行口頭朗讀體會和深入閱讀品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要自覺地爲師生、生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創造條件,通過對話、想象,將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深入到文章的精髓。”並且藉助多媒體課件,採用“對比”引路法,有比較,纔有鑑別。通過比較,學生更易於把握本文的語言特點,體會說明文語言的魅力所在,提高學生在表達和寫作上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四)揣摩探究,激發情感,強化意識

思考:有人說:“課文結尾是全文一個極不和諧的音符”。對於上述觀點,你怎麼看?(討論發表完畢,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大家圍繞着結尾“該不該寫松鼠的經濟價值”發表意見,從而激發同學們要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然後“趁熱打鐵”的播放一個耳熟能詳的公益廣告視頻,強化人與動物要和諧共存的環保意識,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

五、課堂小結

1、通過學習《松鼠》,我們認識了松鼠是具有漂亮、馴良、乖巧等特徵的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2、通過學習《松鼠》,我們還品味了說明文語言準確性和生動性的魅力,並進一步瞭解了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的區別;從而提高了我們的表達和寫作能力;

3、通過學習《松鼠》,我們還懂得了人與動物是和諧共存的關係,激發了我們要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設計意圖:清晰明朗的再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讓課堂教學成爲“學有所獲”的有效教學。)

六、遷移訓練

寫作訓練:請同學們任選一種小動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它的某種特徵。(字數:600字左右)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鞏固成果。作業練習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着本課的重難點,佈置學生自行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寫一篇說明文。)

七、板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 12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冰心奶奶寫的一篇令人賞心悅目的散文。全文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生機勃勃“趕春”的兒童和春天裏充滿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兒。字裏行間洋溢着一種生機,令人感到十分快樂,是十分適合五年級學生閱讀的美文。重點是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這句詩的意思,聯繫具體內容體會比喻句的含義以及好處,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麼生機勃勃,令人快樂,同時體會字裏行間流露的愛與美。其中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麼生機勃勃,令人快樂是難點。二月二十五日,我聆聽了王校長執教的《只揀兒童多處行》的第一課時,收穫頗多。

一.展現自己的激情

王校長上的是第一課時,上課伊始,王校長就展現了自己的.激情,使自己和學生融合到一起,在她的身上有一塊無形的磁場,她的學生也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課上,王校長通過各種方式來介紹冰心奶奶,尤其是有關冰心奶奶的愛的哲學,不僅讓學生了解冰心奶奶,而且使學生很快入情。課上她說今天我們就跟着冰心奶奶遊玩,這樣就把學生帶進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之中。

二.注重評價的語言

王校長在導入課文時,引導學生來被有關春天的兒童的詩歌,學生朗誦了《村居》這首詩,她是這樣評價學生的:“這哪裏是在放飛風箏,這簡直就是放飛快樂,我都聞到了春天的芬芳。”這樣的評價是多麼的貼近文本。類似這樣的評價還有很多很多。

三.注重朗讀的訓練

這堂課學生讀得較充分,她精心設計了一句話“世界上最大的是兒童,除了宇宙還是兒童”來貫穿一堂課的讀。有學生自讀、理清文脈後的讀、重點語句的朗讀,不知不覺中,通過各種方式將課文讀了三遍,而且在讀的過程中都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在讀時還巧妙地解決了一些重點字詞。

這堂課讀書也讀得比較精彩,有範讀、個別讀、齊讀,讀出了課文所表達的情感,讀出了真情實感,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當然,這堂課還有不少亮點。在學習第一小節時,王校長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來理解課文。如在體會比喻句時,讓學生來回憶魔術,從而體會孩子們從頤和園門內出來時的神奇有趣,進而體會冰心奶奶對孩子的喜愛之情。教是爲了不教,王校長很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知識的遷移,以及由扶到放的過程。教學完第一段,就讓學生自學第二段,讀出文字背後的內容。

總之,聽了這一堂課,應該說我學到了很多。

語文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掌握運用兩種識字方法認讀六個字,積累更多詞語。

2、在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規律自主識字。

2、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用具】

生字卡、題板。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規律認記生字。

2、積累更多的詞彙、豐富學生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我的發現 同學們,歡迎大家到語文園地來作客。

1、出字題板(兩個詞組)

2、請同學們讀一讀、記一記。

3、出示第二張題板

4、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

1、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詞,動腦筋想想,你發現了什麼?

2、請學生讀一讀,並組成詞語。

3、讀一讀。

4、認讀生字。

二、讀讀想想 1、自讀詞語。

2、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帶點的字裏有什麼祕密嗎?

3、開火車讀。

三、我會讀 1、自讀詞語。

2、指名讀。

3、開火車讀。

4、全班齊讀。四、讀讀背背 1、自由練習讀。

2、男女生對讀。

3、個人展示讀。

4、齊讀。

5、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2、識字的展示與交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口語交際

1、同學們,這單元我們學習了好幾篇關於孝敬前父母,尊敬長輩的課文,許多小朋友都在家裏學着幫父母做家務,可前兩天,我卻收到了一位同學的`來信,向我訴說了他的煩心事,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

2、我該怎麼辦呢?

1、指名念小朋友的話。

2、討論交流。可以自己說一說,也可以合作上臺表演。

3、分角色表演,評價激勵。

二、識字加油站

1、自帶課外書或貼字卡片,小組進行識字交流。

2、指名上臺與大家交流。

語文教學設計 14

【教材分析】

1、圍繞本組的專題,安排了“我們能做點什麼”爲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目的是始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有效遷移,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穫、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2、本次習作要求學生結合前面的綜合性學習來寫,可以寫自己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後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3、“我的發現”列舉了存在不同差異的兩組句子。意在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試着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

4、“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既可以讓學生複習鞏固已經學過的生字,又可以藉助反義詞學習新的生字,同時積累反義詞語。

5、“讀讀背背”安排了古詩佳句,目的是積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6、“展示臺”安排學生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專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

【學生分析】

1、有前面綜合性學習作爲基礎,學生在口語交際時,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踊躍地交流自己的收穫、體會。

2、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借鑑本組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句子的差異後,要運用這些規律,試着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

4、學生要積累幾組反義詞及優美的詩句。

5、關於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全班學生可以共同商討成果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分組討論確定。

【教學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現比喻句的特點,體會增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

4、積累反義詞,會認7個生字。

5、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

6、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穫、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導入

同學們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去了解我們家鄉的環境。大家都瞭解到了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內交流

1、交流了解到的情況。

2、把了解到的.情況根據內容整理成幾個方面,推舉代表,準備在班上彙報。

三、各小組參加班級交流

1、各小組代表發言。

2、隨時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發言:與其他組重複的,要一帶而過;比其他組詳細的要進行補充。

四、總結,引導討論

1、根據學生的彙報交流,從幾個方面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2、引導討論:

面對家鄉的環境情況,我們能作寫什麼呢?

3、評出合理化的建議。

五、延伸拓展

希望同學們真正行動起來,做環保小衛士。並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看看他們還有什麼好的建議。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寫出自己調查瞭解到的情況,或者幾年後家鄉情況的變化,或者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剛纔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願意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後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學生自主習作之前,可以讓他們說說想寫些什麼,提示學生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者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

三、自主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的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四、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修改

1、選擇不同習作內容,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⑴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⑵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讀句子,我會有所發現。

2、我能認識生字。

3、我能讀背詩句。

一、我的發現

1、出示兩組句子,自讀,思考:

⑴你發現了什麼?

⑵你還發現了什麼?

2、交流自己的發現:

⑴說一說讀兩組句子的發現。

⑵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①找一找、畫一畫學過的課文中的這類句子。

②說一說,在課外讀物中發現的這類句子。

二、讀讀認認

1、自己讀一讀,認一認。

2、指名讀,注意字音是否正確。齊讀。

3、同桌或小組比賽:離開了拼音,看誰生字認得準,並說說用什麼辦法認識的。

4、出示生字卡片,說說還在哪裏見過它們。

三、讀讀背背

1、自己練習熟讀詩句。

2、指名讀,注意指導讀準字音,讀出韻律。

3、邊讀邊想:五組詩句有什麼特點?你發現了什麼?

點撥學生體會到:詩句都是寫景色的,並且每句中都有動物。

4、再讀,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意思。

5、背誦詩句:

⑴引導背誦:

抓住詩句的對子特點,會背誦的更快。

⑵練習背誦。

⑶男女生合作背。

6、拓展:

有興趣的可以蒐集與詩句有關的詩讀一讀。

四、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夥伴的話,瞭解展示內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容:

⑴小組裏進行展示。

⑵在全班展示:

開擴思路:不僅可以展示關於環境的有關資料,如照片、手抄報、建議書、廣告、調查報告等,還可以展示自己在做的事和新鮮的想法。

⑶總結,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語文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

2、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啓發學生感受現代詩歌的節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3、初反覆朗誦,感知清新明朗,節奏歡快的詩歌語言。

教學重點

1、用喜悅、歡快的語調朗誦全詩,體會本詩明麗清新的風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詩的主題,感受作者飽含的真情。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

2、聯想想像法。

3、評析欣賞法。

4、探究學習法。

教學用具

錄音機、教學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大家還記得唐代詩人王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嗎?在中華詩歌的寶庫裏,還有許多燦若星河、異彩紛呈的現代詩,她們吸收了幾千年詩詞深邃的神韻,借鑑了外國詩藝自由的腳步,感受着新時代清新的氣息,裝點了中國乃至世界詩壇的盛裝。今天,就讓我們和着喜悅、輕快的節拍,去聆聽“雨說”,去感受現代詩歌的魅力。

二、解題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輾轉大江南北,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51年開始發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進修學習,獲藝術碩士學位。此後一直保持沉默、很少發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寶刀未老”,勤耕不輟,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爲抒情主人公,被稱爲“浪子詩人”。現旅居美國,爲“現代詩社”成員,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雨說》是他復出之後於1979年寫成的,此時詩人雖身在美國,卻心繫祖國,以滿腔的熱忱關注祖國兒童的成長。詩歌以新穎而鮮活的意象,靈動而多情的語言,抒發了對兒童濃濃的關愛之情,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真誠的祝福。詩中“雨”成了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正寄寓了詩人真誠的希望。

三、研習課文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田圃(pǔ)禁錮(jìngù)留滯(zhì)喑(yīn)啞(yǎ)襁(qiǎng)褓(bǎo)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再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就語調、語速、語氣、重音、停連等作標記,感受全詩洋溢着的音樂美。

朗讀指導:

(語調:如第一節應讀得急切,表達出對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節應讀得輕柔、溫和,以示“雨”之關愛;第五節可讀得歡快一些,傳達喜悅之情;第八節應讀出高昂之氣,把全詩感情推向高潮;第九節讀出欣慰之情,顯示全詩的主旨。

停頓: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着種子”

重音:如“我呼喚每一個孩子的乳名又甜又準”“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記着,你們嘴裏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點的詞要重讀。)

2、具體研習

(1)播放範讀錄音帶(並配音樂),請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詞語,並通過聯想、想像把這些意象所在的詩節描繪成一幅圖畫。

意象詞語如:雨、田圃、牧場、魚塘、小溪、雷電、風、門窗、簾子、蓑衣、斗笠、柳條兒、石獅子、小燕子、旗子、你們等。

畫面描繪(如第五節):在淅淅瀝瀝的春雨裏,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們嬉戲的腳印清晰可見,牧場上的'新苗正在抽發,池塘裏的魚兒活蹦亂跳,還有唱着歌謠的溪水……

(2)自由吟詠,請學生結合自己想像的畫面,給“雨”前邊加上恰當的修辭成分,並思考詩人寄予“雨”怎樣的內涵。

明確:大地企盼的春雨;親切溫柔充滿愛心的春雨;與孩子一起嬉戲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潤大地,播種希望,她給自然界帶來生機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詩抓住“雨”這些特點,讚頌人間永恆的愛,於是“雨”成了春的腳步,愛的使者,她給孩子們帶來笑聲,給世界帶來希望。

(3)找出你認爲最能體現本詩主旨的一些詩句,反覆吟詠,細細品味。

明確:如“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有一天,你們吃着蘋果擦着嘴/要記着,你們嘴裏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4)齊讀第七、八節,品味其中的“笑”。

明確:第七節中,詩人借柳條兒、石獅子、小燕子這些自然界的精靈,抓住它們生動的一剎那,抒發自己對勇敢、樂觀、自信的讚美。第八節,用兩句氣勢高昂的對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將感情推向高潮。有了愛,纔會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纔有希望,“笑”體現了詩人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3、欣賞品味

(1)細膩精巧的運筆

“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

賞析:“愛心”點明“雨”之所指,而“絲縷”則形象描繪出愛之細之柔,“天地”包括田園、牧場、山峯、白雲等,極言愛之廣之濃,無私、博大,使人讀後如沐春雨。把這樣一個豐富深刻的內涵寓於形象貼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們吃着蘋果擦着嘴/你們嘴裏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賞析:捕捉孩童吃蘋果這一細節,擷取內涵豐富的那份“甜”,化爲“祝福的心意”,雖卒章顯志,卻不露聲色,體現了中國傳統詩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詩自由的風格。

(2)擬人化的藝術手法

詩人賦予“雨”人的思維和行爲,她時而“溫聲細語”,時而歡呼雀躍,一會“探訪”大地,一會“親近”孩子,田圃、牧場、山峯、雲端,到處都有她的身影,既親切又生動,這渾身散發的靈氣和展現的真情,怎不讓人與之產生強烈的共鳴?

四、課堂小結

涵泳全詩,詩人鄭愁予爲我們送來了一位溫柔可親,卻又勇敢樂觀的愛的使者,我們也和那些孩子們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潤裏,意猶未盡。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作詩的知己吧!讓無數珍貴的生命的花朵,帶着靈魂的閃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精神世界永不成爲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語)。

五、作業佈置

模仿本文,以“的述說”爲題,寫一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