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鄧稼先教學設計

語文鄧稼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教學目標:

語文鄧稼先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

1、積累“可歌可泣”“當之無愧”等詞語;

2、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過程與方法:3、學習本文通過對比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

情感與德育:4、瞭解鄧稼先的生平事蹟,學習他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3

教學方法:

討論法、分析法,練習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教學要點:

1.完成目標1、2,夯實基礎。

2.理清課文思路,複述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國的第一顆是什麼時候爆炸的嗎?同學們像知道我國的是有什麼人研製成功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關於我國的故事。同學們翻到第十一課《鄧稼先》。

二、初步感知

1.從題目你們可以知道些什麼?

2.大家對這篇文章的作者瞭解多少?有沒有同學給我們介紹一下?

3.快速瀏覽課文,注意生字詞,簡單複述課文。

三、夯實基礎

(一)字詞過關

參考:

鮮(xiǎn)爲人知鞠躬盡瘁(cuì)難堪(kān)彷徨(pánghuáng)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讚美,使人感動的流淚。形容事蹟英勇悲壯,非常感人。歌:歌頌,讚歎;泣:流淚。

元勳:立大功的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兢兢業業,不辭辛勞,直到死了爲止。形容辛勤地貢獻自己的一切。鞠躬:彎着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瘁:辛勞。已:止。

當之無愧: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沒有愧色。當:承當,承受;無愧:不慚愧。

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瞭解;曉:知道。

截然不同:斷然不一樣,形容毫無共同之處。截然:分明地,顯然地。

馬革裹屍:用馬皮包裹屍體。指英勇作戰,死於沙場。

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層:重迭,重複;窮:窮盡。

(二)知人論世

1、作者簡介

楊振寧,美籍華人,理論物理學家,1922生於安徽省合肥市。他在中國幾乎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與李政道教授在1957年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要求學生筆記)

2、寫作背景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這位始終站在中國武器設計製造和研究第一線的科學家,結束了他光輝的一生。對於鄧稼先的逝世,楊振寧教授無限悲痛。爲了緬懷好友,作者以中華幾千年文化位背景,以近一百年來的民族情結、五十年朋友深情位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寫了這篇傳記。

(以上資料可由學生討論完成,老師作適當的補充,不要求學生筆記。)

四、文本學習

(一)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設有小標題,概括主要內容。

參考: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過列舉#160;1898年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情況,讓讀者管窺百年中國的屈辱歷史。然而~個世紀後,中國人站起來了,就在這新中國剛剛誕生的早晨,新中國帶着從黑夜走出的迷們,披着朝陽的霞光,迎來了從海外歸來的一位對祖國母親有拳拳之心的兒子——鄧稼先。#160;

第二部分,簡述鄧稼先的生平。寫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特別是對中國設計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第三部分,寫了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的比較,以凸現鄧稼先的人品。奧本海默是一位出類拔草、鋒芒畢露,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工程領導人。鄧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羣、忠厚朴實,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說,鄧稼先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最有奉獻精神的兒子。

第四部分,通過寫鄧稼先的誠懇周到及領導中國工程所創造出來的成就,激起了作者複雜的情感,作者爲民族而自豪,爲稼先而驕傲。

第五部分,高度讚揚了鄧稼先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堅定、執著與勇敢。通過回顧學生時代課本中的《弔古戰場文》,描繪了沙漠戈壁的荒涼與悽惋,同時也指出了從事這項偉大工作需具備超凡的直覺判斷、嚴謹的邏輯思維、果敢的膽識、堅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令常人難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險。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給鄧稼先的讚歌和輓歌,同時也是一首唱給祖國的頌歌和戀歌。

五、本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分析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領略了鄧稼先光榮而偉大的一生。下節課我們就來分析鄧稼先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

板書設計1

展示背景

簡述鄧稼先的生平

寫了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的比較

寫鄧稼先所創造出來的成就

高度讚揚鄧稼先

唱給鄧稼先的讚歌和輓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課文重點段落

2、完成餘下目標及練習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回顧了鄧稼先的一生,這節課我們就來分析鄧稼先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

(明確學習內容和重點)

二、文本學習

(接上一課時)

(二)研讀課文

1默讀第一部分。說說爲什麼要概述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

文章開頭列舉中國一百年前的歷史對於表現人物的作用:通過鮮明的對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創造的偉大成就,從而把鄧稼先的貢獻放在一個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中國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爲我們有了強大的國力,而由鄧稼先領導的研究的成功,無疑是這之中最閃亮的一筆,突出了鄧稼先的貢獻之大。

2默讀第三部分。說說爲什麼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着寫,並說說鄧稼先的性格特點。

作者將美國和中國設計的領導人奧本海默與鄧稼先作對比的目的:他們是從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科學家,作者的意圖顯然不是要褒貶某人,而是通過對比,使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呼之欲出。

3默讀第四部分。說說你對“事後我連想自己爲什麼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盪…#8226;#8226;我始終想不清楚”這句話的理解。

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後我追想自己爲什麼會有那樣大的感情動盪,是爲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爲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一句作者運用兩個表選擇關係的設問句,充分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引起的感情震盪,它含蓄地告訴讀者,作者既爲中華民族感到自豪,更爲稼先領導國內學者和技術人員獨立地設計出中國的而感到驕傲,語言簡練,蘊含豐富。#160;(還有其他的句子,請同學們在書中找一找,並體會體會。)

4朗讀第五部分

(1)朗讀《弔古戰場文》的原文和譯文。譯文如下:#160;廣大呀,廣大呀!空曠的沙漠無邊無際,遼闊的荒漠不見人煙。河水象飄帶一樣彎曲流動。羣山像犬牙一樣交錯在一起。幽暗啊悲慘淒涼,明風悲號,天日昏黃。飛返折斷,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凍的早晨,各種飛身無處可棲,在天上亂竄,許多怪獸爭鬥激烈,失羣狂奔。亭長告訴我說:“這猶是古戰場啊!常常有失敗的一方全軍都夜沒在這裏,時常能聽到鬼哭的聲音,每逢天陰的時候,就會聽得更加清楚。”

(2)理解“粗估’參數的時候……#160;又要有穩健的判斷”這組排比句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說說在戈壁灘上搞試驗有哪些困難。

(4)體會《中國男兒歌》的壯美。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這一部分集中寫了鄧稼先之所以成爲“兩彈元勳”,是由於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以及甘爲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同時這一部分語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詩文引用、有排比的運用、有環境描寫、有人物的生動事例,也有對鄧稼先的心理探求。

5朗讀第六部分。體會第2~5節的排比所抒發的強烈的感情。

三、小結

(一)深刻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本文既不同於一般的記敘文,也不同於一般的人物評傳,而是以民族文化爲背景,以民族情結,私人友愛爲基調,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敘寫了一個淳樸謙遜的科學工作者的奮鬥歷程。同時文中還插入了幼兒讀本、詩歌電報書信等內容,抒發了對鄧稼先的讚頌之情。本文作爲一篇回憶性散文,可以說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題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華文化,就能孕育像鄧稼先這樣的優秀兒女,也正是因爲有了鄧稼先一類的傑出人物,我們的民族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二)寫作特色

1、樸實無華、平白流暢的語言風格,結合長短變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蘊含了深厚的情感,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2、作者採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六個部分各有各的重點,同時又連成一個整體。

四、作業練習

1、課堂作業:練習題一

2、課外練習:教輔資料。

板書設計2

教學後記(反思)

談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