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珍珠鳥》是當代作家馮驥才於1984年創作的一篇散文,語言輕柔婉約,卻也波瀾跌宕,其情感濃郁,描繪細膩,樸素而有文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參考,希望您喜歡。

《珍珠鳥》教學反思

  篇一:《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這篇課文連這次已經是第三次上了,備課的時候一直想有所突破,搞創新。思來想去,還是從“我”抓起,讓學生在充分感受我喜愛珍珠鳥這個環節,最後領悟到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這節課我設計了幾個自認爲得意的地方,可是卻沒起到應有的效果,過渡語還是那樣的蒼白,有些環節甚至給人的感覺是唐突的,這裏就想到了:預設!我預設了學生可能會找到的反映我喜愛珍珠鳥的語句,讓學生去讀,在讀中感悟,讓學生去說、想象。尤其小鳥親近我的過程,引導時自己都感到有點彆扭,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還是一個過渡的問題,應該如何做好,我還要好好思考一下。有些反映作者喜愛的的地方也沒有提出來,特別是信賴我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爲我喜愛這小傢伙,所以纔會信賴我。但感覺指導讀書,比以前都做的不錯,直到最後學生看了一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的時候,好像都有所感悟,真有一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感覺。本次課途中還有個小插曲,正當我讀的入情時居然同學來找我要畢業論文,我竟然什麼也沒說,將大家無情地扔在了一邊,把一個創設好的場給打破了,自己也沒有做出相應的措施。可能是遇到這樣的狀況較少的緣故吧,在今後的教學過程是要注意的。

這堂課的設計雖然抓準了喜愛和信賴,教學過程卻很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我設計了聽讀並畫出能體現我喜愛珍珠鳥的語句,這部分卻讀的還不夠透,理解不是很深刻,我想還應該把時間留給學生去把書透了,因爲讀的不夠,導致最後學生不能水到渠成地和作者發出同樣的感嘆,有的學生卻有點扯遠了,其實我喜愛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突出“愛”。因爲愛所以愛,如果沒有我的愛,怎麼會有小珍珠鳥的信賴呢?小珍珠鳥趴在我身上睡着了這幅畫面的出示,讓學生看圖說話,感悟美好的境界,學生的發言卻遊離於主題之外。歸其原因還是前面的內容沒領悟透。

最後想說的是,只有每一次的反思纔會有提高,但反思後不去改觀那還是無效的。

  篇二:《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鳥 ——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在的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說明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它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於農村的學生而言,在理解上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爲本,以讀爲本。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讓其思維在互動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昇華。

(一)以情爲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 ,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創設質疑情境,誘發學生大膽質疑,生成問題。然後再圍繞學生生成的重點問題,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這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教學理念。

(二)以讀爲本,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要十分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揮想象力,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篇三:《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一文主要寫了由於馮驥才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珍珠鳥由怕人到不怕,最後到與人融爲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鳥與人之間愛與美的頌歌。作者因此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完美的境界”的讚歎。

在教學中,我分兩條線展開教學,一條是小珍珠鳥如何由害怕到不怕的;另一條是我又是如何關愛小珍珠鳥的。兩條線的交融點就是“信賴”。整個教學活動據此展開,深入地詮釋“信賴”二字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情與境的和諧與動人。

沒有朗讀的語文課堂,或者朗讀不夠情真的課堂,猶如一潭死水,或者死水微瀾。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讀懂文字背後的含義,然後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情。譬如:小珍珠鳥“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這幾個字,我便反反覆覆請學生感受“放開膽子”與“跑”之間的關係,並請其讀出“放”的力度與“跑”的速度。看上去,好象是意想的東西,但是學生的確能夠透過聲音的輕重與節奏的快慢,來表達他心裏“放開”與“跑”,從而讓我們看到一隻有些“放肆”的小珍珠鳥。

在串讀課文引讀到第14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我適時引導:“此時,你是否已經讀懂了作者的心聲,誰來談一談?”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信賴’是相互的,‘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充分信賴,那麼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們的生活中,信賴無處不在。

不足之處:課前對文本理解不夠透徹;課堂上提問過多,不利於學生對文本的品讀;低估學生的能力,急於包辦代替,剝奪了學生鍛鍊理解能力的機會。總之,這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實踐與反思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