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相遇》教學反思大綱

《相遇》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相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相遇》教學反思

《相遇》教學反思1

《相遇》教學反思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相遇問題,要求會用線段圖分析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是會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的問題,難點是相遇問題相等關係的抽象,對同時相遇的理解。

教學之後產生了一些想法:

1、情境的創設能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將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相遇”,並能自主地分析並嘗試解決問題,本着“從生活入手—抽象成數學問題——嘗試解決方案—應用生成的知識解決更多問題“的思路展開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並嘗試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中較爲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明確問題的產生,經歷嘗試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從而獲得到成功的體驗。尤其是在得到用列方程方法解決相遇問題的最初步驟,我較大地利用了直觀的演示作用,學生容易理解“相遇”的數量關係,整個過程在教師的“主導”,充分發揮了學生自我思考、探索、思辯的作用。但是,由於本人的教學水平不高,本課時的教學也存在一些遺憾。

1、比如在如何引導學生髮現解決相遇時間的方案中,學生能很好地利用等量關係式列方程,但在列方程時,部分學生沒有很好地將方程的格式寫好,特別是“解和設”,我在評比時雖然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沒有重點進行評講,結果導致後邊的練習也出現了這種現象,學生由於模仿性強,所以教師更應該小心謹慎,畫線段圖也是一樣。

2、另外本節課的教學,由於時間掌握得不夠好,在學生板書例題的解法後,我沒有再展開來講,介紹別的解法,(40+60)X=40,例如算術法,40÷(40+60)等,沒有讓學生更好地發散思維,沒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順思維與逆思維解法的區別。

《相遇》教學反思2

  1、數學的來源於兩個途徑。

一個是現實生活,另一個是數學的內部結構。強調數學與生活聯繫,更直觀。強調數學內部,更抽象。直觀能很好把握實質,抽象更夠高度概括。兩者不可偏廢。這雖然是一節實踐與綜合應用的練習課,依然可以體現其數學內部的結構。不僅僅是考慮其生活的起點,也要考慮數學學習的脈絡。相遇問題求同時出發相向而行最後相遇時最爲基礎的,其次是求相遇時間,再者是求某一方的速度。不過第二和第三也可以交換。因爲從教材來看,方程和算術方法同等重要。

  2、相遇問題建立模型的關鍵是什麼?

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審題,逐字推敲,也注重線段圖的使用。不過相遇問題最核心的建立模型的地方是兩人所行路程的和等於全程,推敲字句和畫圖都是爲了這個服務的。我會讓學生首先求全程,再讓學生畫圖。但是我不指導學生,也不要求美觀,只要畫出題目意思就可以了。即使學生畫錯了,也可以放到黑板上(不點名)。讓大家來點評這個圖怎麼樣。讓學生把題目中收集到的信息一個個來分析。畫圖也就成了收集信息的過程,而信息用圖畫出來,也是加工信息的過程。圖修改晚了,讓學生說一下“兩個人行的路程和我們要求的全程有什麼關係呢?”這樣學生就深入了數學的實質,數量關係的一一建立,再放手讓學生解決問題。後面的題都讓學生回顧我們研究的過程,讓學生依照前面的學習經驗去自主解決問題。同樣抓住“兩人行的路程和全程有何關係”。接下來也可以進行使用方程還是算術方法的指導,絕對不是規定,兩種方法讓學生自己去選擇。

《相遇》教學反思3

相遇問題是兩個物體從兩地出發,經過一段時間,必然會在途中相遇,我們就把這種問題叫相遇問題。這節課的重點是用方程解決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難點是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它和一般的行程問題的區別在於不是一個物體的運動,所以,它的研究的速度包含兩個物體的速度,也是速度和。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初步理解相遇問題

請兩名同學到臺前做一個互動,兩人同時從兩邊到我手裏拿筆。隨機問: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學生說:相遇了。

板書:相遇問題。

接着問:從剛纔的互動中,你們發現了什麼?

學生說自己的發現,教師隨機板書。(不同的地點、同時、相向而行)

過渡: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相遇問題,大家看:出示“送材料” 情境圖。

二、探索新知。

1、仔細觀察,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估計兩輛車在哪裏相遇?相遇時,兩輛車行駛的時間相同嗎?誰願意把圖上的情景給大家再現一遍?

大家邊看演示邊思考,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解決問題

3、爲了便於我們觀察理解,把這條路線拉直,用一條線段表示遺址公園到天橋的距離,是50千米。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情境圖嗎?

學生動手試一試,然後在投影儀展示並解釋。

師出示規範線段圖。

4、那麼麪包車、小轎車行駛的路程和兩地之間的路程有什麼關係呢?

三、自主探究,嘗試解決問題:

1、他們行駛的時間是相同的,那麼經過幾小時相遇?你會解決嗎?

2、和小組同學交流想法。

3、彙報小組交流情況

4、總結:同學們的方法都不錯!那我們就選擇其中的一種用方程的方法解決相遇中求時間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通常先讀懂題目;然後找出數量關係式;再設未知數;根據數量關係式列出方程;最後解答驗證。生活中還有許多相遇問題的情況。你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嗎?

四、應用新知,擴展練習

1、教材第57練一練3、4,試一試。

2、補充拓展。(見幻燈片)

五、總結:

談談你的收穫。(沒想到這節課我們的收穫真不少,看來學好數學能讓我們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六、板書設計

僅從我的設計上看好像沒什麼問題,我也覺得比較合理,但是在課堂中卻讓我萬分焦急 、束手無策!

分析原因 :

1、從創設情境開始,再讓學生說發現時,學生只發現了兩人是同時去拿筆的。我引導着說出了方向和地點。爲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相遇 ,我歸納的 (不同的地點、同時、相向而行)有些囉嗦!

2、我設計的問題可能超過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問張叔叔和王阿姨可能在裏相遇時,學生其實估計對了。我又問那爲什麼估計在李莊而不是在郭莊?此時學生真不知道,還是在我的牽引下得出了原因。

再有,在學生親身演示感知了張叔叔和王阿姨送材料時的情景之後,我讓學生畫線段圖理解題中的數量關係。出乎我的想象,同學們根本就不會畫我所要求的。

3、遇到課堂生成,我不會隨機應變只是腦子一片空白,蒙了。在學生不會畫線段圖時,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引導學生繼續畫線段圖?還是?我在接下來就直接給學生出示了線段圖,也許學生有些懂了,也許……在這後面的教學中我把我的教學程序就灌輸給了學生,整個課堂是一團糟。更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唉!我真的很笨!

課後我仔細斟酌:這樣的灌輸也許學生有能接受,但我從課堂上還是找不到學生自己探索的影子,找不到學生真正學會的表情。我想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平時的教學,視情況應該着手解決學生不會的問題。哪怕是完不成當堂的任務,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收穫,就算是一點點也是可以的。至少能看到一節課的重點,知識都是從點滴積累起來的。

《相遇》教學反思4

(一)寓教與樂,感知重點

相遇問題的重點和難點是對於題中關鍵字眼的理解,如果單純的從題目出發

對這些字眼進行講解,我想教學的效果也不會很差,但是缺少了關鍵的一點,那就是體驗。對於小學生來講體驗過的知識能加深理解與感悟,爲後續學習帶來極好的知識鋪墊,所學的知識印象深刻,自然地知識的運用也會更靈活與正確。在教學教學相遇應用題時,我讓同桌兩名學生分別扮演甲車司機和乙車司機,在自己的課桌上演示相遇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一次次愉悅的演示過程中,感受理解相遇應用題的規律和特徵。

(二)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我安排同桌小朋友一起演示相遇的過程,對很多學生來講“合作是一種樂趣”。學生在進行合作演示相遇過程的時候,思維的火化不斷地被點燃。在巡視過程中我發現同學們的爭論是多麼的有價值。“應該離我近點,我的速度比你快。”“ 不應該在正中間相遇的,他們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正中間相遇肯定是不對的。”“我還沒有說開始呢,你自己怎麼就先開走了” 。學們在體驗該過程的時候引發的思考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比教師強加給他要生動許多、有趣許多,更真實而有效的過程爲他們理解相遇問題中的重點和難點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正由於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合作學習,能夠積極地推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當然合作學習不僅僅只是爲了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一種合作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學習夥伴,都是合作者。

(三)以圖爲導,學會方法

我們都知道生活是具體的,數學是抽象的。我們應該把數學抽象的內容附着在現實的情境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去學習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發展的數學。因此當我們進行了演示後,我把重點放在瞭如何用線段圖表示剛纔的題意。我們知道線段圖使題意更加形象直觀,數量關係更清楚,是我們理解和簡化行程問題的好辦法。多用這樣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對於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大有好處。教學中我首先讓同學們看根據例題所畫的線段圖,讓同學們在沒有文字提示的情況下看圖理解題意,學生通過觀察線段圖,得到了許多的解題信息。在此基礎上再出示例題讓學生對比自己通過線段圖所找的信息是否有誤或者遺漏。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好的線段圖能很好的反映出題意,幫助理解題意,所以我們在解決此類問題時也應該畫線段圖幫助自己理清思路。

《相遇》教學反思5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相遇問題是在學習了速度、時間和路程的數量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一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數量關係爲基礎來探索兩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數量關係。本節課我從“書本數學”向“生活數學”轉變,大膽“捨棄”書本過於知識化、形式化的例題,對教材合理整合,使學生學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在設計上力求體現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這一思想,創設了兩個走路的情境,先是一個人走路,讓學生帶着問題觀察、思考,複習速度、時間、路程的有關計算,爲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接着是兩個人走路,兩個人相對而立,同時出發,知道碰到爲止。讓學生觀察後描述他們走路的情況,揭示出同時、相對、相遇等術語的含義。進而探究兩個人走路中的實際問題,即相遇問題。根據本班學生特點,我讓兩名同學演示走1分鐘兩個人分別走了多少米和兩個人共走了多少米,接着演示2、3、4分鐘兩個人分別走了多少米和兩個人共走了多少米,並用線段圖表示出兩個人所走的路程,在此基礎上,學生順利地列出了求兩地距離的兩種算式,並比較了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但此時忽略了讓學生選出更爲簡單的方法,導致練習時學生用速度和乘時間這種方法的人不是很多。另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涉及到的情況較多,既相向運動有求路程的,又有求相遇時間的,還有相背運動求路程的,對於後進生來說可能有些應接不暇,如果把求相遇時間的內容放在下一課時,練習再充分些,學生掌握的會更紮實一些。

《相遇》教學反思6

本節課在力求紮實的基礎上作一點創新,有幾點體會。

一、創設情境,理解概念

兩地、同時、相向、相遇是相遇問題的四要素,如果只是抽象地講解這些概念既不利學生的理解,又使學生對應用題感到枯燥,缺乏興趣。因此我在本節課中創設了三種情境。

1、問題情境問題是引發學生思維的起點。通過實際生活中班幹部需要當面商量班級事情引出相遇問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增強學生探索動機。

2、表演情境讓兩個學生表演“相向而行”其他同學以數學的眼光來觀察走路這一平常現象,引出“兩地、同時、相向、相遇”的概念,建立起概念的具體表象,爲概括出相遇問題的數量關係打下基礎。

3、課件演示情境學生對相遇問題的理解關鍵是要理解每經過一個單位時間兩物體的路程變化。四個要素中,“相遇”既是重點概念又是難點內容,相遇是個動態的概念,是兩物體所行路程不斷增加,相對距離不斷縮小的結果,

在數學上表述爲“當兩物體距離爲0時,表明相遇”由相遇引出兩個要點:1、相遇時兩物體所用時間相同;2、相遇時兩物所行路程和等於總路程。這兩點是解決相遇問題的關鍵。準備題中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在演示中又蘊含着“速度和”的含義,爲例題的解決作了鋪墊。在相遇問題的兩種解題思路中,第二種解法較爲簡便,但理解相對較難些,學生也是通過課件的演示來更好地理解速度和乘以相遇時間等於總路程的含義。

二、突現主體,適時而導

這節課我想對應用題的傳統教學思路稍作改變,把老師出題,學生讀題,審題、解題的被動的接受式教學方式轉爲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方式。由老師給學生提供生活中一個熟悉的情境――學生上學途中相遇這一日常生活常見現象。通過課件演示,然後由學生編題,嘗試解決,小組彙報比較策略,讓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最大化。教師只是在學生出現“憤”、“悱”狀態時的適時引導,做到“啓而不發”。如在學生編完題後,抓住關鍵點讓學生談談對“4分鐘相遇”這句話的理解,在學生彙報兩種解題思路後,針對部分學生對第二種解法的不易理解情況,再輔以課件演示,突破對速度和的理解,從而對速度和乘以相遇時間等於總路程這種數量關係心領神會,併爲下節課求相遇時間打下紮實基礎。

三、層遞練習,優化思維

數學有思維健美操的美稱。應用題教學既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本節課,在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遇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解題思路後,精心設計層遞性的練習,循序漸進,使學生思維逐步引向深入。在基本練習鞏固新知後,設計了“通過變換時空”的變式題,由相遇應用題的特徵因素“同時、相向”而行變化爲背向、先行的問題。使學生通過分析後也能用相遇問題的思路來解決,使得思維由簡單的模仿到初步的創新,在課堂小測驗中,設計一道“兩人一起行走了5分鐘,求路程的問題,既可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又可檢查學生對速度和乘以相遇時間等於總路程這種數量關係的理解和運用,在行走時間上設置思維發散點,讓學生進一步考慮一起行走了5分鐘後可能出現幾種情況,然後現出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解決,從中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思考與困惑:本節課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顯得沉悶。如小測驗中的三道選擇題,當學生出現不同的答案時,可以組織討論,然後再繼續解答。另外對兩種解法的數量關係強調得還不夠。特別是準備題中的“兩家的距離等於兩人走過的路程”,這關係太過於輕描淡寫了。

《相遇》教學反思7

  教材分析

相遇問題是傳統的教學內容,但北師大版相遇問題的教學較前有所不同,理解相遇問題的特徵是相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以往是用算術的方法,在北師大第九冊教材是用方程的方法解答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這部分知識。

  學情分析

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隨着年齡的增長與思維水平的發展,他們的學習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去課堂學習這一重要途徑外,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通過其它途徑接受信息、積累知識的能力。同時,他們已經在三年級接觸了簡單的行程問題,四年級上冊,學生就真正的開始學習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並用三者的數量關係來解決行程問題。而本節課正是運用這些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進行相遇問題的探究。而且本節課學生對相遇問題的理解也有難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學生學習的起點上,尊重學生髮展的基礎上多設計一些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操作過程中,使所有學生通過本堂課都能有所收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分析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意識。掌握運動中的物體,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數量關係,會根據此數量關係解答相向運動中求相遇時間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提高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闡明數學在日常生活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相遇問題的結構特點,能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係解決求相遇時間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相向運動中求相遇時間問題的解決方法。

《相遇》教學反思8

追及與相遇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兩物體速度相等時,兩物體之間的距離達到極值(相距最遠或最近),在這個專題的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理解速度相等時達到極值並加以應用,如何完成這個教學任務,可以有以下三種方式:

1、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速度相等時兩物體相距最遠或最近,這是最傳統的知識傳授教法,我們一般不會這樣處理。

2、教師首先從運動規律分析,速度小的物體加速追速度大的物體,在兩物體速度相等之前,距離越來越遠,直到兩物體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此後兩物體相互靠近,或者速度大的減速追速度小的在兩物體速度相等之前,距離越來越近,直到兩物體速度相等時相距最近,此後兩物體相互遠離;

然後利用圖像告訴學生,兩物體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或最近);

最後,利用數學方法求極值,即找二次函數頂點座標或利用配方法求極值。 三種方法層層推進,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逐漸升高,作爲一節內容,課堂會很豐滿,很充實,教師的專業功底會讓學生佩服,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會是一節認真但卻聽得很累的課,在課堂的全過程,學生的思維應該可以被調動,但不是主動的,而是被老師帶着走。

3、追及問題作爲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對於簡單的`追及問題,學生基本上能找到一種方法來處理,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相信學生,給他們一個簡單的追及問題的習題,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處理,然後在學生自主處理的基礎上,請不同的學生來告訴大家他們的解決辦法,實踐證明,學生的思維是很發散的,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覆蓋了運動規律分析、圖像、數學方法求極值(二次函數頂點座標或配方法),課堂上,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鼓勵學生準確描述自己的做法,引導生生交流,共同總結,最後形成結論。

與前兩種方法相比,第三種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會覺得這些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自己找到的,而不是老師交給他們的,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實現,而老師需要做的就是駕馭課堂,讓學生思維得到放飛的同時,引導學生討論總結,在經歷了過程之後,總結知識,形成方法,並使學生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即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三維目標。

《相遇》教學反思9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上直接給出了兩人同時相對而行的情境,而我在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想辦法解決王老師怎樣才能儘快拿到材料的問題,從而引出相遇問題,這樣使學生髮現數學、掌握數學和運用數學,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課程標準》非常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因此,作爲學生的組織者――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本土化,生活化。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出發,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2.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相遇問題教學反思5篇教學反思

上述案例中,當出示條件後,讓學生根據提供的信息想了解哪些數學問題,這時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提出了一連串的五個問題。這一教學過程,通過創設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爲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學生感到學數學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不是與己無關的、枯燥無味的,而是生活中所必需的。從而喚起學生的數學思維,將孩子們帶進數學天地。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個人只有發現問題才能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纔有可能解決問題。”問題意識、問題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基礎。因此,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數學情境中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去研究、去探索。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這節課的一大特色,如何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水平是當前一個重要的課題,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等合作探究活動,求出了相遇的時間,並瞭解了在什麼情況下用算術解答,什麼情況下用方程解答比較簡單,通過合作學習,實現了知識上的互補,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問題。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新課程倡導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構建能力,自我養成對待學習的積極的情感態度。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教學層面上的三大要素,也是在教學方法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主動去探究。課堂上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餘地,凡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凡學生能探究得出的決不替代;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決不示範。給學生多一點表現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發展。

總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還學生們一片藍天,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索、自我調控的時間,學生創新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相遇》教學反思10

教學片斷:

師:下面請我們班的男生當客車司機,女生當貨車司機,好不好?

生:好(興趣盎然地)

師:那我是誰?

生:你是乘客。(不約而同地)

師:我坐得了這麼多車嗎?(親切的)

生:(學生笑)你是交通警察。

師:好主意!如果一輛客車每小時行50千米,3小時行多少千米?請客車司機叔叔回答。

生:(男生)3小時行150千米。

師: 貨車每小時行40千米,3小時行多少千米?請貨車司機阿姨回答。

生:(女生)3小時行120千米。

師:這對你們來說太簡單了!現在如果有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生:撞車。(不約而同地)

師:(師笑)能不能換個詞?

生:相遇。

師:很好!下面聽警察叔叔說話,請貨車司機和客車司機分別從桌子的兩邊相對開出,開始

生:演示過程。(緩慢地)

師:你們開的不是汽車是牛車,太慢了,重來一次,好不好?

生:(生笑)再演示。(適當加快了速度)

師:是不是正好停在桌子的中間?

生:(想了想)不是!應該停在離貨車出發點近的地方。

師:真棒!回原位再來一遍,看是不是停得合理?

生:重新演示。

師:這次不錯,下面3小時相遇,我喊1小時,客車司機怎麼喊?貨車司機怎麼喊?

生:客車司機喊50千米,貨車司機喊40千米。

師:我喊2小時……

生:(客車司機)100千米,(貨車司機)80千米

……

師:有的同學怎麼開的,(師演示一會兒慢,一會快。)最後一次機會,我想信一定會成功的。

生:演示。(認真地)

師:真不簡單!你們個個是出色的駕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