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反思範文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在語文詩歌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怎樣找到這個撬起課文的“支點”?爲此我們安排了一次專題研討活動,使大家明確略讀課文怎樣教學纔有效。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反思範文

略讀課文的有效教學需要發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課前閱讀課文,蒐集資料,還需要教師有意識的指導,略讀課文的有效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喜歡課文,願去探究,略讀課文的有效教學需要學生積極的誦讀,讓他們在形式多樣的誦讀中體味語言的魅力,感受詩歌的韻味和節奏。

這次活動是在9月18日上午在保定中心小學開展的,三山區小學語文中心組成員觀摩了施萍萍老師執教的公開課《中華少年》,觀課的老師充分發表意見,並與施老師面對面交流對話,下面選錄部分教師的評課以供研討。

龍湖中心小學楊春老師的觀點是“把誦讀放在詩歌教學之首”:

能把一篇課文教得簡單是我們每位教師所願意的,能簡單快樂地去學習課文是每位學生所希望的。語文課能否上得簡單而有效呢?我認爲應該是可以的。因爲語文學習的內容即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學生只要“讀進去”即可,就這麼簡單。

但要讓學生簡單而有效地學,教師須簡單教;教師要做到簡單教,還須先做些複雜的工作:深入鑽研教學內容,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水平,尋找一些巧妙的方法等。

《中華少年》一課是一首詩歌,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本文的教學,我認爲讓學生逐步“誦讀好”這首詩,就足夠了。誦讀詩歌對於老師、學生而言都應該是快樂而簡單的事情,但若要做到“逐步誦讀好”卻需老師先誦讀好並多想辦法進行設計。本課若是我上,我會注意以下兩點:

一、師生課前要做好一些準備,蒐集相關的資料

對文中語言的理解、感悟,不能沒有相關知識的支撐,所以一課的學習,常常需要蒐集一些相關資料。在學習這首《中華少年》時,一些文字、圖片可以使學生對中華的瞭解更深,更有利於情感的激發。師生共同努力蒐集準備資料,不但利於本課的學習,而且能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提高自學的能力,利於今後的學習和發展。(施老師在這方面較注重。)

二、引導學生想象,激發情感,加深感悟

一篇課文的學習,不能沒有讀者的情感投入,不然,讀而無獲。這就需要教師發揮主導的作用了。我們教師要能巧妙引導學生去想象,想象能激發情感,詩歌的學習更需想象。指導誦讀《中華少年》時,可在某些地方適時地問問學生:“讀了這句,你想到了什麼?”例如,學生讀“冬子、雷鋒的腳印引導我向前”時,這樣去問,學生也許會想到生活中一些有冬子、雷鋒精神的人和事以及冬子、雷鋒一類的故事對他產生的一些影響。從而,學生心中的崇敬感、自豪感等都會油然而生,誦讀起來自然就會更好。另外,讓學生做動作表演讀也利於產生想象,利於讀出情感,加深感悟。例如,讓一名女生表演讀時,做個雪蓮花狀,她怎麼會不想象到那種情境?她怎能不產生一種純潔、美好和因自己的祖國而自豪的情感呢?

三山中心小學範園園老師的觀點是“創設情境,有效學習”:

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最博大的情感,本詩作者從新時代中華少年的視角激情讚美了祖國,抒發了作爲中華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

本節課教學伊始,教師就用豐富多彩的圖片和富於激情的語言爲學生創設了有效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沉浸在這種情境中無法自拔。這個特定情境的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體會、領略、想說、要說、掌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輕鬆的學習,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教學效果。

教師在安排教學任務的時候,雖說沿用的是以前的學習方法,但每一步的學習都主動徵求了學生的意見。這種教學民主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對教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凸顯了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師生雙邊關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真的只是起到了啓發引導的作用。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教師一味地包辦,什麼事都親力親爲,那會不利於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和創造能力的發揮,無法真正體現課改的精神。

當然,施老師的這節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深厚的閱讀教學功底外,就是這節課的真實性。從施老師的課堂上,彷彿看到了自己上課時的影子。她並沒有像其他老師上公開課時的“作秀”──將課堂上所有不和諧的因素都掩蓋起來,使我們只看到美的一面,而是出現了平時我們課堂上也經常會出現的一些小問題,我們也並沒看到老師着急去掩飾,看到的是老師從容不迫解決問題的身影,使我們不得不爲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課堂駕馭能力感到喝彩。也使我們聽課的人從真真切切中學到了好的教學方法,還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教學機智。這樣的課堂纔是真實可感,有所收穫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