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5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5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羣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一、教學效果

1、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直接板書課題,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大榕樹的資料和鳥類棲息的資料,爲學習課文內容作好鋪墊。

2、自讀自悟,初讀感知。

在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之後引導學生藉助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並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幾次去了“鳥的天堂”?每一次見到了什麼景象?爲什麼兩次所見所聞會不一樣?問題拋出後,在自讀自悟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的脈絡層次,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品詞析句,領悟內涵。

潛心默讀課文:作者爲什麼在結尾發出“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感嘆呢?引導學生聚焦幾個關鍵句子: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從重點句子入手,深刻感悟作者的真實感受。第一句,抓住“不可計數”一詞,從字音入手,感受榕樹的枝幹的多,體會榕樹的大。如此大的空間才能容得下那麼多的鳥呀!特別是第二句話展開合理的想象,去感受作者筆下的大榕樹的生機勃勃的靜態美,似乎是新的生命在顫動。此時播放相關的圖片,從一抹抹新綠中去感悟生命的存在和活躍。第三句抓住關鍵詞“應接不暇”,引導學生去展開合理的想象,讀出文字含着的意思,即鳥太多了!那麼多鳥都願意棲息在這裏,足以看出大榕樹就是它們快樂而安全的家園!

4、誦讀積累,感悟寫法。

學生通讀全文,標畫哪些語句是靜態描寫,哪些語句是動態描寫。作者這樣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什麼呢?創設探究的學習氛圍,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去感受動靜結合寫法的好處。比賽背誦積累,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豐富了語言材料。

  二、成功之處

整堂課上同學們是學習的主人,有時思考,有時背誦,有時探究,思維很活躍,感受力也很強。

  三、不足之處

學生動手能力即遷移運用的能力沒有好好地落實。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在學生朗讀體會的基礎上,創設小練筆的環節,以便提高他們的遷移運用能力;增加口語交流的內容,落實好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讓我的教學更圓滿!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2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本文講的是巴金先生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所見所聞,生動形象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作者在寫作上詳細描述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早晨羣鳥活動的情景,同時採用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來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在本文講解時,我選擇了文章四步走:

一、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認識作者“李堯棠”,筆名巴金,讓學生初步認識、欣賞這位作家獨一無二的,有着獨特寫作風格的作家。在教授本本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把自己的想象講解給其他同學聽,再現圖中原景,繪製出屬於自己心中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小組交流討論評優秀。

二、重點放在閱讀感悟上,結合穩重的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細膩、生動的描寫方法。

三、分析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有什麼不同,小組交流討論。

(一)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傍晚時的場景。

太陽落下了山,我們帶着燦爛的紅霞路過“鳥的天堂”時,面對“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幹在什麼地方。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朋友們馬上糾正我的錯誤,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樹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這樣的情景時,作者的感慨是“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在此句話中作者巧妙的運用擬人的修辭表達內心對榕樹的喜愛之情,隨之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以此繼續昇華對大榕樹的讚美,雖然喜歡,可作者卻依然感到了失望,因爲“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可又不得不帶着遺憾離去。

(二)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是在陽光明媚的早晨,映入眼簾的是應接不暇的鳥飛鳥鳴景象,作者並詳細介紹了鳥的形態、姿勢,結尾處專寫了一隻畫眉鳥,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描寫了“鳥生活的樂園”,再次強調了“鳥的天堂”之名得來之意。

四、師講解重點詞、合作小組小結。

在本文結構全部梳理之後,我採用了強調記憶法,把詞語放在了最後來解決;文中的“數目不可計數”,兩個生字讓學生自己結合前後句理解“榕樹樹幹之多”,“應接不暇”“應”這個多音字在此處的用意是突出“榕樹上的鳥兒之多”,與第一次的“枝幹之多”形成了鮮明的關係,正因爲榕樹的枝幹之多才吸引來了更多的鳥兒,這裏被稱作“鳥的天堂”其實就是因爲有了大榕樹才顯得更加神祕莫測。茂盛的大榕樹上吸引了無數的鳥兒來棲息,可謂是不折不扣的“鳥的天堂”。

在本篇課文授課中,我通過讓學生分析、閱讀、交流,結合自己繪製的圖畫意境,讓他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鳥的天堂”不僅指“美麗的大榕樹”“鳥生活的樂園”,還指那難得一見的“南國風光”,即使沒有去過南方,也可以自己結合本文的寫作特點“靜態、動態”的描寫出屬於自己心中的好文章。最後我留了一樣特別的作業:請你做一名小導遊,來介紹一下自己心中的南國風景。讓學生在邊畫畫邊想象中感受“南國風光之美”,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

巴金先生《鳥的天堂》這麼美的文章,“讀”就是破文的途徑,巴金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完美,在教學時,我注重了激發學生主動探?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說自我所知,訴自我所悟。第一節課,我沒有運用其他教學手段,直接領讀了三遍。學生讀書的興致很高,學生透過讀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衆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較爲理想,簡單樸實的語文教學方式“不一樣形式的讀”使課堂成了真正的語文課堂——讀書的課堂。透過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活了,學生思維活了,學習的知識也自然活了,學生在“讀”中獲得知識,這種知識是紮實的,因爲本文本身就用語平實,讀來優美動人,從學生作業上看,還是不錯的。

在教學中,本人也着重在閱讀、寫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筆。

一走進文本背景與主題。“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後靈魂居住的極樂世界,常用來比喻幸福完美的生活環境。“鳥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樹。我國南方的大榕樹適合於鳥兒生活,稱得上是鳥兒的“樂園”。本文記敘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景色。吸引激發孩子們將目光投向鳥的天堂,一齊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動地描述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早晨羣鳥活動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任何一篇文章在讀的時候都就應不放一難,鼓勵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小學生常常又抓不住,這是爲什麼呢?不是學生閱讀潛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寫在紙上,而是包含在具體的語言文字當中。比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一句不僅僅僅是在寫葉子的翠綠,明亮,更蘊含着對綠葉偉大生命力的讚美之情。再如“朋友說那裏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在讀該句時,不但要讀出農民對鳥的保護,還要體會到作者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讚美,因此,在讀文章時,必須要透過語言文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4

如何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的主人,這是很多老師所頭疼的,然而在《鳥的天堂》這堂課的學習活動中,我班的學生學的特別投入。這是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一堂語文課。

首先,我通過引導談話,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天堂”是什麼樣子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等學生稍平靜了一些,我說:“我想小鳥在天堂裏一定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吧!”同時我板書了課題《鳥的天堂》。讓學生讀了課題之後,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麼?“鳥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的?“鳥的天堂”在哪裏?“鳥的天堂”裏有什麼?鳥在鳥的天堂裏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

在解答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問題。有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回答說:“鳥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縣環城鄉天馬村前的天馬河中”、“有許多鳥在鳥的天堂裏過着辛福快樂的生活”……有些問題學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問題學生回答不夠全面。對此,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稍加整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經過小組合作討論,全面、合理地解答問題。

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生解答問題的慾望非常強烈。於是,學生帶着問題開始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學生讀得非常認真,非常投入。有些學生獨自閱讀、獨立思考,有些同學閱讀課文再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只見學生一陣是讀書,一陣是用筆在書上點點畫畫,找出了有關詞句,一陣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學生在書上相互指點,有的在滔滔不絕地陳述着自已的觀點,有的在補充他人的`敘述,也有的在爭論着……

時間一分分地過去了,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思考、討論問題、到組織語言,解答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做得那麼認真,那麼投入。

最後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在老師或同學們的補充幫助下圓滿地解答了每一個問題。

就這樣,通過學生的問、讀、想、說,基本上理清了文章的主脈,把握了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這堂語文課,學生學得如此投入。

  通過對這堂課學習的反思,我對語文課的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說過:“兒童有着強大的驅動力,教師的任務是管理和引導學生,把他們的驅動力用於值得從事的活動中。因此,教師應當爲他們自身活動創造環境”。

首先,教師要善於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談話,激發學生的這種強大的驅動力,培養學生學習情感。“天堂”這個話題,是快樂的話題,是美好的話題,這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從說“天堂”開始,學生就對本課的學習產生的興趣,就有了積極投入、主動學習的潛在意識。因此學生在讀課題《鳥的天堂》時思維就活了起來,隨後才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問題。本來學生對自己設計的問題總有着濃厚的解答問題的願望,也就是學生把通過閱讀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當成是值得從事的活動,比起教師提問讓學生解答來學生更願投入自己強大的驅動力。這正是本課學生能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主動探索的主要原因。

當然,學生有了參與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要重視學法指導和能力的培養,要適時地引導學生能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較全面,合理地描述問題的結果,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陳述自己的見解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描述予以肯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技巧地幫助學生把自己的見解描述得更具體,更有理有據,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如,指導學生說出通過“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應接不暇”等詞語說明大榕樹裏的鳥很多,通過“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在這裏生活得很快樂。也就是說鳥的天堂裏有許多鳥,它們過的很快樂,很幸福。這也是把大榕樹說成是鳥的天堂的主要理由。說到爲什麼大榕樹會成爲鳥的天堂時,學生不但說出了大榕樹成爲鳥的天堂的原因,也能結合本地實際,說出了“我們也要保護環境,讓我們家鄉有更多的鳥的天堂。”多麼美好的願望啊!

這堂語文課,從問到讀、從讀到想、從想到說,無不顯現出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看到一張張求知的小臉,教師又怎能打斷學生的學習活動呢?教師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審視教學,要對學生的一切發展負責。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作爲學生學習自身活動的良好發展環境,在課堂上重情感教育,重習慣培養,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堅持這樣做,就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必定有利於他們一生的發展。

  五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反思5

《鳥的天堂》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蘊含着豐富人文內涵的文章,不但文筆優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類尊重自然,大自然就會給人類以豐厚的回報。

  成功之處:

本文抓住了“點面結合描寫景物的方法”“點面結合的描寫是寫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運用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寫羣鳥活動的場景時,運用了兩個“到處”和三個“有的”對羣鳥活動的情景進行了總體的描述,讓讀者有一個整體感受,這就是對“面”的描寫。在此基礎上,作者重點描寫了一隻畫眉鳥,把它的姿態與叫聲刻畫得生動逼真,這就是對“點”的描寫。那麼,怎樣才能在寫景時做到點面結合呢?如:寫柳樹,首先對柳樹在四季的變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覺。春天的柳樹“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天的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可以說,是對柳樹總體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寫,這樣的例子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美麗的校園”“秋天的田野”“家鄉的小河……”

  不足之處:

1.小組間交流、配合不夠。小組交流時,對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運用語言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老師對學生的作品指導、評價力度不夠。

2.朗讀既是理解課文的基本手段,又是獲得語感及審美情趣的方法,如果能結合網絡提供的畫面多一些配樂朗讀,就可以促進學生產生用聲音再創情景的更大欲求,從而對語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

  改進措施:

這篇課文的教學過於注重這種模式,而在必須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讀,以及對某些重點句子的體會。對於文章作爲遊記的寫作順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來,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需要兼顧其他務必的教學程序,否則就會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是屬於課堂調控方面的潛力,也是需要加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