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題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八年級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題
件 w w w5Y
k J
八上第五單元課內文言文閱讀訓練
學校姓名座位號
(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1解釋加點的詞語。
(1)鹹來問訊()(2)詣太守()
(3)尋病終()(4)斯是陋室()
(5)往來無白丁()(6)可愛者甚蕃()
2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屬:並:具:語:
3翻譯句子。
(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2)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4(1)文中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是:

(2)描寫桃花源優美環境的語句是:

(3)描寫桃花源社會和平、生活幸福的語句是:
5.“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乃”什麼意思?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推想一下,漁人對桃花源人說了些什麼?桃源人爲什麼嘆惋?(4分)
6.本文描寫的桃花源是怎樣的社會狀況?(3分)

(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1解釋文中加點詞
(1)有仙則名()(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
(4)談笑有鴻儒()(5)往來無白丁()。(6)可以調()素琴,
2、翻譯下列句子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孔子云:何陋之有?
3、回答問題
(1)《陋室銘》的主旨句是
(2)《陋室銘》描寫陋室環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操?
(3)文中結尾引用孔子話的作用是什麼?
(三)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1.用原文的語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語句是:。
(2)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
2.文中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麼作者認爲君子應該是怎樣的人?
3.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

4.作者爲什麼要寫菊和牡丹呢?
(四)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中軒敞者爲艙,箬(箬ruò)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啓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爲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矯(jiǎo)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臥右膝,詘(qū)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1解釋文中加點詞
(1)高可二黍許()()()(2)啓窗而觀()
(3)清風徐來,水波不興()()(4)石青糝之()()
(5)中峨冠而多髯者()()(6)其兩膝相比者()()
(7)佛印絕類彌勒()(8)神情與蘇、黃不屬()
(9)珠可歷歷數也()(10)若聽茶聲然()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便要還家()(2)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3)詘右臂支船()(4)左手倚一衡木()
(5)虞山王毅叔遠甫刻()(7)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3翻譯下列句子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2)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4、回答下列問題
(1)該工藝品藝術的精湛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寫三個人的神情是爲了說明什麼?
(五)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6分)
① 選賢與能()②講信修睦()
男有分()④貨惡其棄於地也()
⑤盜竊亂賊而不作()⑥是謂大同()
2翻譯句子。(4分)
①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
②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3“大道”的內涵是 、 、 。
4“大同”社會的特徵是 、 、 。
文 章來
源蓮山 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