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作文(精選7篇)

文言文作文(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相信很多人都在爲看懂文言文發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言文作文(精選7篇)

文言文作文 篇1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爲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

嗚呼,君雖爲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爲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爲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繫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易當爲客字之誤)。

餘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爲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爲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莊宗雖有天下而終自謬(戳)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道,以美色*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爲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爲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幹餘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餘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爲情乃理之末,而理爲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爲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文言文作文 篇2

在古文佔統治地位時,白話文提倡者絕不妥協,據理力爭,而當中小學課本都被教育部規定只准用白話文後,白話文提倡者又提出古文不能完全拋棄,要請回來。

這表面上看是白話文提倡者的自相矛盾,實際上卻是一個理智的判斷,儘管白話文在現代生活中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白話文爲我們帶來的許多好處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古文也很重要。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 幾千年史書典籍的承載者,我國悠久的歷史就如同波瀾壯闊的海洋,而正是一篇篇水滴般的文言文匯聚成了這海洋,它雖短小精煉,卻又字字深刻,唯有載着富含文言知識的船,纔可在歷史之海中遨遊,品味古代中國的悠久文化,誠然,如今有許許多多的翻譯家已經將很多古書翻譯成白話文,但不親自品讀原文,又怎能真正瞭解其中蘊含的深刻韻味?

況且,考古的`發現日益增多,倘若不再教授中小學生文言文,以後沒有人能理解自己本國的文化,豈不笑話?

或許,並不能將所有人都培養成精通古文,飽讀詩書的人,但學生們學習文言文後也可以對古代文學有個大概認知,不至於成爲一個對國家的過去一問三不知的人。

從現實意義來說,現代白話文的確更方便易懂,適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文言文的文學意義是永遠不可磨滅的。文言文的存在,是對中華文化悠久歷史的最好見證,是對一個人氣韻培養的最佳導師。

況且,古代有許多文學作品是現代白話文翻譯永遠不能解釋明白的。“只能現其形,不能顯其神。”說的正是如此,自古,有許多文學大家如孔子,老子,他們的話中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是白話文用數十倍的文字也難以說的清的。所以,古文是不可替代的,不能將古文的意蘊強附於白話文之上,這樣的生拉硬套,只會使其真正的內涵蕩然無存。

因此,古文也很重要,我們要在學習白話文的同時不放棄古文。

白話文是現代文明的開始,我們要不斷髮展它,但文言文同樣也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我們要繼承它。

文言文作文 篇3

餘讀《左傳》、《漢書》、《三國志》,尋尋覓覓以求運道,成功諸法,然每見古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嘗不廢書而嘆焉。至如三國之李蕭遠作《運命論》曰:“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餘未嘗不涕泗橫流,扼腕嘆息曰:“古今之士、之賢、之聖豈受制於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陳蔡,李廣難封,哀哉。”後餘飽覽古今賢士之文,遠近名聖之跡,乃釋懷,有三嘆作焉:一曰士運在此不在彼,再曰士運在勤不在求,三曰士運在我不在他。謂予弗信,請見陳詞如下:

昔者仲尼學富五車、胸藏禮樂,遍施仁義欲以正道援天下於溺,學於郯子、師襄、老聃之徒欲以廣其聞,周遊天下欲以布其道。其志壯哉,其行壯哉,其言壯哉。然其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遍歷七十國而不一遇其主,豈不嘆哉!然其尊庠序之教,而有顏回出;修古之聖典,而有六藝作。其志彰矣,不然以我百代後一孤陋書生,豈得聞其名而後深贊哉。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人有不棄於壯志之道而後必有不知有處得之。此餘所謂“士運在此不在彼。”

戰國之時,齊有孟嘗田文,趙有平原趙勝,楚有春申黃歇,魏有信陵無忌。當是時,有志之士投之則中,未有不得意之人。餘以爲弗是也,孟嘗之徒獨養雞鳴狗盜之徒,未有匡扶國家之才賢。是故蘇秦散盡資才而不說聽其言,後起六國而權傾天下。曩時其所孜孜求之而不得,當時盡有矣;曩時其所躞蹀之公卿門,當時盡開矣。富埒人主,權衡國君,誰得而當之?是矣王勃曰:“老當益壯,守(寧)移白道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此非餘所謂“士運在勤不在求”乎?

伯牙遇子期乃暢其意,相如因得意逐名漢武,商鞅得景監方說秦王。士運在人手乎?奈何以我之力,以我之學,以我之滔滔雄辯需假人之手?餘思淳于髡聞之必仰天大笑,疑纓索絕。俞伯牙有繞樑之音,司馬相如蘊絕世之才,公孫鞅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變法。韓退之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竊以爲餘爲千里馬亦先已於伯樂矣。“士運在我不在他”昭矣。

《詩》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天下皆慕聖德。《運命論》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又曰:“通之斯爲川焉,塞之斯爲淵焉,升之於雲則雨施,沉之於地則土潤,體清以流(洗)物,不亂於濁;受濁以濟物,不傷於清。”又曰:“是以聖人處窮達如一也。”是也夫。餘誾誾於此,欲作沛然之辭以廣餘意,終日孜孜不倦於古今典籍,所爲何事?所擁何志?張載《日知錄》志曰(《近思錄》記張載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文言文作文 篇4

嚴冬初褪,霢霂如絲,吾於臘月二八時傷悲,舊事填膺,思之悽梗,如影歷歷,仿若華光倒流,半晴半雨半喧妍,汝亦如天光和煦。然汝若暮看落花,於吾前瞬息即逝,春吾欲近,而逼取便逝,恍然,其信然乎?其耶夢邪?汝別時書雲:“則雖年光倒流,彼時可再,而亦無與爲證印者矣。”汝言錯乎?抑或餘聞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而今吾於證印處尋汝蹤跡,已然全無,餘以爲,汝亦爲吾生之一夢過客矣。

晦明交替,思緒方回,吾覺枕上淚跡斑斑,吾以爲心似磐石。豈知夢中悲痛之極?餘不知情起何處,而因想吾平生,繁華靡麗,過眼皆空,而吾欲汝伴吾餘生,可知錦書未增,山盟已改?汝之情若柳枝,吾之情若磐石,磐石孤守,枝柳已枯。吾聞人言情情愛愛爲淫奢濫詞,而吾之偏執於我必言之,如世人偏怪於我,吾意汝尚懂即知足,然如今已非彼時,縱然霽月光風,晴日千里,可驅吾心之陰霾乎?可暖吾手足之寒乎?縱擦肩者千萬人,可有爲吾回眸者乎?以石報枕,仇溫柔也,吾聞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既如此,吾乃罪人,得報此果也。吾聽聞佛陀言,“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概此。

去年初,吾於茫茫人海中見汝之背影,餘以爲此生難以得見,然吾之腳步漸緩,汝卻未曾覺吾之目光。吾以爲吾之近況進退維谷,或言,人之情易遷,如昨日雲煙,一無所-亦無所尋,吾思之,汝已非吾之所繫。昨日難追回,舊情難復燃,汝亦勿復回,吾聞蘇子獨坐而思故人,故言“燈花結盡吾猶夢,香篆消時汝欲歸”,然王氏已辭世多年,散雖香案滿堂,亦無所見者,即見,亦已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無人忍睹也。子澹與王氏人鬼相隔,異世獨活,然吾與汝即生別,亦無復見也。有前人言日: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總被無情惱。餘以爲槿花易逝,朝暮便易,山盟雖在,錦書難託,悱惻亦是吾心,悲痛亦是吾心,尚不知悲痛與悱惻,知吾心之悲乎?

壬戊年,春初,聞江南春好,也擬泛輕舟。舟浮江上,如蟻行大地,于波瀾中品半生沉浮。人如渺塵,江河濤滔,未曾一秒爲吾廢離,汝如江河,吾亦如輕舟,行止不聽吾言,江河可知魚蝦擱淺之悲乎?汝可知吾行進之悲乎?吾聞世俗人曾有“乃乘扁舟,浮於江湖之志”,陶潛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悠然也,吾失汝,吾尚可梅妻鶴子,世亦有嵇康之悲,世人不知《廣陵散》之悲嘆,世人不知嵇康之喟嘆,餘亦彳亍於道,喟嘆行過之悲矣。

或日,人生乃一大夢,花開花落,皆在一念之間,而今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吾思之,“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既是妄論,亦是真言。淚滴閒階,愁思繞階長。吾思,餘今大夢將寤,萬番言語,又是一番夢囈。不斷夢,從今歇,收回書上絮,解盡眉頭結。

吾與汝,三年相知,一朝離別。書亦言“昔作一水魚,今成兩枝鳥”,霧薄雲輕,花深柳暗,往事難追,覆水亦不可收,吾懼之彼此之間,綠鬃朱顏,重見兩衰翁。

吾欲言,汝知乎?汝不知乎?

吾知往事如行雲難回,過客如江水即逝,參禪道言,世間無昨日花,舊日人,亦無重樣花也。花落南柯,偶得一夢,世間多罔極之事,曷其有極乎?吾觀紅塵之百年夢,漏斷天明,物是人非,失之夢。尋伊人,千百年尋不回。

文言文作文 篇5

一天語文課上,老師要求寫作文,爲了不限制學生思維發散便說文體不限,並補充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文言文。

小明靈機一閃,眼前亮出那篇成名之作《赤兔之死》,便在作文紙上揮灑一番。

第二天,小明便被叫到辦公室,老師問:“你這是什麼文章啊?”

“文言文!”小明很自信的`說,“您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不恥下問。”

“好,那我可真要請教請教,這個字怎麼唸啊?我怎麼從來沒見過?”

小明定眼一看,他也不認識,“哦,這是通假字,對,通假字!”

師:“好,那這個句子呢?怎麼不通啊?”

小明嘴裏唸叨一陣,便說:“這個嗎'''''''這是特殊句式,是賓語後置,狀語前置!”

師:“好,好,那下面,兩行字,一標點也沒有啊?”

小明頭上開始冒汗了,最後來了一句:“這是省略句,標點省略了,啊,省略了'''''''我的作品從來都是‘文不加點’的!!”

文言文作文 篇6

人皆愛美,求美。然美於吾等身邊,處處皆在。或曰:“非少美也,乃少尋也。”此不亦正乎。理實如此言。或曰:“西子之容,方可曰美。”吾聞而笑之:“此乃狹義也。有人如此,貌可比昭君而心如虺蛇,可謂美乎?”對曰:“不可。”“吾又問曰:“有人若此,其貌不揚,使人恥笑,而施布善款,可謂美乎?”曰:“不可。”吾曰:“然。子之意,乃心、貌皆美方可。如上之醜人之款,救濟上萬人,功德無量,不可謂美乎?”

時人莫之應也。吾曰:“不可謂美乎?止不貌美也,其心亦美也。”對曰:“然。”吾笑曰:“故曰,汝亦以心爲準,止不相服也。”

故曰:真善美方可謂其美也,心假醜惡而貌美如昭君、西子亦無用也,止可謂其乃毒花、粉面夜叉者也。

然吾所言美者,乃心美也。吾偶見一老者於街暈厥,一騎車者立將翁送往醫者之處,雖未令吾人觀其面,然其之心,必如其事之美也。

吾常見孝子,其事雖繁多,亦抽時而探父母,其心不亦美乎?

吾常見商賈,其家雖貧窮,亦從未缺斤少愛,其心不亦美乎?

吾常見邊將,其雖過佳節,亦常年精忠戍邊,其心不亦美乎?

吾常見師者,其雖有家事,亦如春蠶般貢獻,其心不亦美乎?

吾常見政者,其身雖有疾,亦爲民鞠躬盡瘁,其心不亦美乎?

亦有千千萬萬善者,其心不亦美乎?

故曰:善者必有善終,其不亦有道乎?心美者必不朽,其不亦正乎?吾等身邊有大善大美,不亦對乎?

文言文作文 篇7

吾十又三歲,父念吾孑然居家,恐孤無趣,遂養一貓。初臨,懼生,蓋幼稚,無奇,性乖,故倍愛之。其脣紅齒白,毛髮如雪,斑點隱約,額有灰影,體玲瓏妖嬈,約二寸,重不足一斤,然鳴聲清脆,堪比天籟。苦思妙詞,命之,然才疏學淺,無一合意,終擱置,呼其曰“喵咪”。

朝夕相伴兩載,吾貓秉性甚奇,唯從吾,高呼必至,親如摯友。一日居家,喚之未至,以爲異。遂出門,吾貓其目偌大,定神專注,伏地躡聲挪步。吾虛聲掩門,靜待以觀。許久不見動靜,乍撲身,健步如飛,一躍半米,張利爪,露獠牙,擒一鼠。吾雀躍大喜,以爲矜。爾後行甚詭,既擒鼠,然久久不食,驅之,繼逐之。怠,放鼠自由。吾觀之,不解。數月後,四屋竟無鼠輩之亂耳,家人皆喜。時翩躚兮與玩具共舞,忽俏皮兮與靈長同樂。猶寒冬投窗之陽,似炎夏沁脾之冰,大慰人心。

未幾,因求學,離家,倍感思之。以爲無朝夕相伴,貓定相忘。歸家似箭,喚之,翹首擺尾,神情欣喜,吾抱起,不捨放之。吾貓懼冷,常染風寒,屆時必呵護有加,不敢怠慢。

年末歲尾,正值吾十又六歲。貓身漸豐,略顯臃腫,大腹便便。數日,產五仔於舊箱之中。倍感欣喜,常常蹲身,靜觀之。恐其無飽食,親臨廚,偷得大魚,喂之。爲其子命名,待如寶,親密無間。數次曾欲吾貓取一愛名,終不得,甚沮。

歲月匆匆,轉眼十又二載有餘,吾多年求學外地,愛貓一如既往,貓待吾始終如初。然天有不測風雲,貓有旦夕禍福。問詢赴家,覓貓數日,終無果。悲憤欲絕,吾貓天性乖巧可人,人皆憐之疼之惜之。然何人如此喪心病狂,毒害吾貓致死?俗事之擾,遽爾無蹤。生何匆匆,猶隔夜之明曇;死何茫茫,如短命之孤魂。追憶往昔,不禁熱淚盈襟,嗚呼哀哉!虔首叩拜,冀爾享歡顏之樂!

學畢,形單影隻,每每孤獨,必念貓。奔波乏累,曾謀養新貓,陪伴一旁。然失貓之痛,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終不捨忘懷,遂未再養。今書此文以表緬懷,徒增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