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赤壁賦課文賞析

赤壁賦課文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無端受屈、含冤入獄的蘇軾,在“烏臺詩案”結案後不久,就被貶謫爲黃州團練副使,所幸的是黃州地方官吏欽慕他的爲人與俊才,非但不加管束,還常常任他在管區內縱情遊山觀水,而情豪興逸的蘇東坡則每遊一地必有詩文紀盛,《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就是這一時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赤壁賦課文賞析

賦是介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從戰國時荀卿的《賦管》創其名開始,先後出現了宏篇鉅製的漢賦、駢偶講究的駢賦、格律嚴謹的律賦,至中唐以後,賦開始向散文化發展、杜牧的《阿房宮賦》可稱濫觴,歐陽修的《秋聲賦》己趨向成熟,蘇軾以橫溢的才華和傑出的創造力,進一步兼取古文和賦的優點,用寫散文的手法作賦,他撰寫的前後兩篇《赤壁賦》自由流暢,似詩如畫,蘊含深邃的哲理,把散文賦的寫作技巧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這篇《前赤壁賦》是韻文,從頭至尾換了十二次韻;像漢賦一樣,採用主客答問的方式來闡述作者的思想、認識;又似駢賦和律賦,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與對偶,具備了“賦”的基本特徵,但它又不爲“賦”這種文體所拘泥,多處運用散文筆法,句式有時長短、有時整齊,參差錯落,可以稱得上是散韻巧妙結合、詩文和諧統一的佳篇,對辭賦體的發展與突破作出了巨大了貢獻。

以往的遊記散文,大多以紀遊寫景或於紀遊中借景抒情爲主,而東坡的不少散文,卻開創了一種新的寫法。在這些文章中,作者並不着意寫景,而是以闡明哲理,發表議論爲主,借題發揮,借景立論的獨特風貌貫串於字裏行間。《前赤壁賦》就是這種新型遊記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一葉小舟,來到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遊玩,明月一輪映于波平浪靜的江面,送爽的清風徐徐吹來,茫茫白露佈滿大江,水光山色與中天夜月相輝映,主客對酌於舟中,酒酣耳熱後和着悽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然後又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傷和對人生如寄的慨嘆,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發到哲理的暢達,進而以蘇子的對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來,“變”與“不變”的理論和“物各有主”的觀點好似一劑解脫“愀然”的靈丹妙藥,使客人終於“喜而笑”。

《前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於文中反覆再現風、月現象。歌中的“擊空明兮訴流光”則是由景入論的轉折。客的傷感起於曹操的“月明星稀”,終於“抱明月而長終”、“託遺響於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答對,亦從清風、明月入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

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歇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後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之所以說《前赤壁賦》是蘇軾散文的代表作,是因爲這篇文章幾乎包攬了蘇文的主要風格特點。宋元明清以來,不少文人紛紛指出,蘇文的風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說是“汗漫”,是“暢達”,是“一瀉千里、純以氣勝”,確實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確切。從《前赤壁賦》來看,蘇文的風格乃是一種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陽剛之美。文中無論說理,還是敘事、抒情,都能“隨物賦形”、窮形盡相,寫歡快時可以羽化登仙、飄然世外;述哀傷時,又能拿動蛟龍、泣嫠婦作比;而蘇文的舒捲自如、活潑流暢,在《前赤壁賦》中也不難發現,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舢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發員“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至於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舉來,毫不費力。“徘徊於斗牛之間”的“徘徊”,“渺滄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鈞,讀來似鏗鏘作金石聲。《前赤壁賦》一文還充分體現了蘇軾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暢的特色,那種純真自然之美給古入今來的無數讀者帶來了多麼難忘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