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人物 > 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的勵志故事

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林少,生於1985年的理工男,公衆號“十點讀書”創始人,用四年時間,將其打造成中國最大的閱讀類公衆號。2012年年底,“十點讀書”入駐微信平臺,如今成爲國內同類公號中公認的“老大”,是一個涵蓋微博、微信、電臺、微社區等的讀書自媒體平臺。作爲一名理工男,當家人林少,是如何做到“把文藝青年感興趣的領域全覆蓋”的呢?

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的勵志故事

 服務文藝青年,看理工男的

爲文藝青年服務的,是個不折不扣的理工男。

在大學裏,林少唸的是機械專業。因爲熱衷互聯網,他在一個電腦維修論壇當過版主,也在博客如火如荼時開過博客,雖然沒搞出什麼名氣,他還是從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對信息的收集與分享。

從小喜歡看書,尤愛武俠小說和青春小說,他看到覺得不錯的書,很樂意跟別人分享。於是他從自身興趣出發,以讀書爲切入點,開始了“十點讀書”的創業之路。

互聯網時代,閱讀內容看似豐富,實則魚龍混雜,這就給“人工過濾”帶來了生存的空間。“爲讀者挑選優質文章”,這是林少創辦“十點讀書”的初衷。他不遺餘力地花心思提供內容,逐漸積攢了一批擁躉。

在躋身“大V”後,林少對於新媒體的敏感與直覺,也爲他贏得了投資方的好感。

2015年8月,“十點讀書”獲得吳曉波等人聯合成立的獅享家新媒體基金300萬元天使投資,估值3000萬。

獅享家CEO崔璀,曾被林少拉進一個幾百號人的圖書編輯羣,本來她覺得這種人數衆多的羣很容易變成“死羣”,沒想到這個羣非常活躍。羣主林少基本上就是整個羣的靈魂,他幾乎每時每刻都會關注和迴應羣裏每一個人的發言,還會引導一撥又一撥的話題。

崔璀一句話形容林少——“很好的自媒體社羣運營者”。吳曉波對林少的印象,是“謙虛”“做事挺紮實的”。

作爲老闆,這位理工男身上似乎也少有被吐槽的“點”。林少的口頭禪是“可以呀”和“OK”,很少激烈地反對別人的意見。遇上急脾氣的員工,他的辦法是說六個字——“不着急,慢慢來”。

除了“十點讀書”,他還經營着時尚味更濃的女性閱讀公衆號“她讀”、聚焦電影的公衆號“十點電影”。他的分公司運營着另兩個公衆號“十點讀書會”“小柚子童書”。此外,他還投資了一個動漫公衆號和一個旅行公衆號。

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把文藝青年感興趣的領域全覆蓋了”。

  規劃之外,收穫驚喜

如今自媒體出書已不再是新鮮事,基於龐大的粉絲量與書本身的精雕細琢,日總閱讀量達千萬次的“十點讀書”首部《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出版後,剛一發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暢銷市場。

“在經歷失去喜歡的人、錯失美好的事,得不到想要的快樂之後,你我纔開始相信,我們所擁有的不過是此時此刻,你所得到的不過是在第一個站臺的錯失。會有這樣一天,我們內心堅定,沒有恐懼。該失去的都會失去,該得到的終會得到。我們開始喜歡自己,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所有的美好終會如期而至。”這是“十點讀書”出版的第二本《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中廣爲轉載的一段話。

遙望四年前的'冬天,當絕大多數人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態在微博上發佈生活日常時,在外企公司做設計工作的林少,已經開始探索他的新媒體之路。“那些年,我的生活無非是下了班收拾完辦公桌上的雜物,抱着一摞材料離開公司。跟隨龐大的人流蟻行在漆黑的夜色裏,走走停停。回到家,吃了飯,匆匆戴上眼鏡坐在電腦前更新‘每日好書推薦’微博。有時候忙到深夜,我會吃上一碗泡麪,翻幾頁書,直到眼皮沉重得撐不起來,再爬上牀睡覺。身邊大多數人下了班逛街、打遊戲、喝酒,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休閒活動,但我的下班彷彿是另一個上班的開始。有人問我,這樣做你得到了什麼?說實話,我並沒有想那麼多,除了在網絡上結交了一些同樣愛讀書的朋友,確實什麼也沒得到。”

法國作家夏爾·丹齊格在《爲什麼讀書》一書中說:“在功利主義的世界裏,閱讀維繫着超脫,而超脫有利於我們的思考。讀書毫無用處。正因爲這個,讀書纔是一件大事。我們在閱讀一本書,因爲它毫無用處。”在林少眼中,閱讀看似毫無作用,分享文學作品亦然,但他並不因此覺得無意義。“文藝青年總癡迷於無用之美,相比於穩定而平淡的工作,下班後的幾個小時成了我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光。隨着訂閱用戶數量急劇增長,我索性辭了職,專注做好‘十點讀書’。”

人生充滿了不期而遇,“十點讀書”對於林少而言,算是一個規劃之外的驚喜。短短几年,“十點讀書”從他與太太玲子兩個人的孤軍奮戰變成了擁有20人團隊的大家庭,並吸引了700多萬用戶的關注,且關注數量每天還在悄無聲息地增長着。

說到2016年“十點讀書”進入微信500強前三強,與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這兩大新聞巨頭齊名,林少感慨:這真的很不容易。

“十點讀書”是林少的首次創業,一開始也面臨着盈利的難題。“早期粉絲少的時候沒辦法盈利,堅持了幾個月,粉絲多了,廣告商開始找上門,才解決盈利的問題。”林少說,這得益於平臺多、入行早。目前,“十點讀書”跨越了微博微信電臺,而且搜狐、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也都開設了“十點讀書”的賬號。平臺比較多的話產生的影響力就會比較大,可以給微信公衆號帶來更多的粉絲。線下的社羣也給“十點讀書”帶來了知名度,在30個城市成立讀書會,每個城市的讀書會有一二百人。

對於今天的成績,他分析有三點原因:一是創辦得比較早,這是不容忽視的優勢;二是在內容上,做得用心;三是和出版社、作者之間有很好的溝通。

 人生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

“我們常常會在後臺收到讀者的留言,他們每晚都會準時打開手機,閱讀我們推送的文章。十點讀書,如期而至,這是屬於他們的美好。”

林少很喜歡赫爾曼·黑塞的一句話:“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爲你自己。”其實,任何閱讀素材都是如此,它們彷彿從未在人們身上留下痕跡,卻早已深嵌靈魂之中。

從昔日的外企白領到如今的自媒體大咖,林少憑藉努力、堅持與隨時都有的危機感,開闢了一個屬於“十點讀書”的公衆號閱讀時代。

在這個變遷的時代,努力的自媒體人很多,卻絕非人人都能企及或複製林少的成功。爲什麼?因爲少有人具備他所具備的另一種品格——時刻保持危機感。

“眼下,我比較擔憂的是‘十點讀書’在步入這種相對穩定之後缺乏創新,團隊缺乏危機感。我時刻告訴自己,要不停學習、不停成長。目前我們第一本書銷量近8萬冊,第二本書能超過10萬冊。接下來‘十點讀書’還會有新書出版。但對於新書,我希望會有比較新的突破。”林少自始至終都未停止過學習、汲取與創新,即便創業多年,他依然懷揣着當年的奮鬥激情,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

理工男林少,不僅跟“文藝”搭上邊兒,更實實在在地把“文藝”以一種接地氣的形式呈現出來。他說:“‘十點讀書’就是我疲憊生活裏的英雄夢想。”人生有無限可能,不嘗試一把,怎知道自己跟什麼最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