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通用13篇)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1

劉德華,藝術學院2013級裝璜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曾擔任藝術學院學生會主席一職。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通用13篇)

入學不到兩個月,就開始創業之旅,第二年5月份參加SYB創業培訓。2014年9月創辦揚州職大菁鷹協會,11月進四大高校之一的“揚州創業聯盟理事會”併成爲成員之一。12月加入青年創業中心,在校三年,榮獲三次創業大賽獎項,江蘇省創業大賽一等獎等榮譽。他思維活躍、吃苦耐勞、闖勁十足,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助力自己的創業夢想,2014年創建了鼠繪裝潢公司。2016年9月正式註冊,利用迅猛發展的電子商務,在規模巨大的`各類電子商務平臺上,開始拓展業務,利用自己的設計資源優勢,做起了網絡店鋪裝修的業務,成立了網絡裝修中心。由最初的十幾人擴大到目前學員162個,員工87人。

在職大,劉德華成了從學生中走出來的創業明星,他的名字,因爲和大明星同名,很多學弟學妹想不記住都難,劉德華的事蹟成爲了職大很多學弟學妹的勵志教材,使希望實現人生逆襲的學弟學妹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動力,也找到了成功的祕訣——

敢想敢幹,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成功就沒有不可能!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2

劉夢環,2011年就讀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

劉夢環大學期間經常參加英語沙龍,英語過了六級,加入校園廣播臺,喜歡閱讀報紙,及時瞭解國內外新聞。課餘時間在網上開店,網店做到五顆鑽,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生活費和學費,還幫助5個同學獲得兼職的機會,減輕父母的負擔。2014年劉環夢畢業了,順利在上海找到一份翻譯的工作,但是朝九晚五的工作讓她缺乏激情,爲了實現在大學定下的誓言——畢業兩年後要開自己的`公司。

2016年毅然辭職,成立了上海傲代展覽展示有限公司、上海向志廣告製作有限公司,主營會展服務、廣告服務、策劃服務、翻譯服務、企業管理諮詢等業務。現在,劉夢環有了自己的創業團隊,公司員工17個人,在經營傳媒公司的同時還兼做酒類代理、禮品設計。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3

12級的王希偉、蔣學亭、塗傳超,還有13級的王超、朱龍宸。他們是一羣有思想、有闖勁、敢拼搏的90後。他們和許多同學一樣,想着找一份專業對口的理想工作,能夠學有所用,安身立業,但強烈創業的衝動和對成功的渴望始終索繞在他們的'腦海。

“抱團創業”團隊經過細緻的討論和市場調研,在2014年10月,他們籌集資金30萬元,正式成立了天疆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團隊第一時間趕往新疆庫爾勒,疲憊奔波,一切都親力親爲,將第一批5000箱水果運到了揚州。由於水果新鮮、品質較好,加之聽說是大學生創業,市場給了他們肯定,第一批貨瞬間銷售一空。從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他們的交易額已過百萬,他們的事蹟先後被揚州晚報、揚州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就此挖到第一桶金。

然而公司也出現了就地壓價和貨物配送跟不上等問題,公司出現了第一次危機。幸運的是,創業團隊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扭轉了局面。通過逐步的渠道累積和人脈拓展,生意變得越來越好,他們也將“天疆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更名爲“疆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致力於互聯網的運用。

“我們沒有什麼祕訣,有的只是肯吃苦,肯思考,肯做事,及一顆追求成功的恆心。”這,便是王希偉、蔣學亭他們這支創業團隊成功走到今天的祕訣。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4

王棟,土木工程學院建築工程技術2012級學生,2014年他聯合其他人一起創立了玉牧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德客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月業務穩定在10萬以上。家境貧寒的他以其堅忍不拔的信念,腳踏實地的行動,帶動一批批同學解決了就業問題。

大學的生活給了王棟極大的希望,同高中相比,大學沒有過於繁重的學習任務,這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鍛鍊自己。通過努力,他當上了班長,加入了學生會、參加了社團。在學校、老師的支持下,通過班級、學生會和社團活動的鍛鍊,讓他成長了很多,收穫了很多,組織協調能力、管理領導能力等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常說:我要感謝我的大學。

大一暑假,王棟開始了他創業嘗試,大二開始的時候,王棟開始把課餘的時間逐漸的向校外分配,做起了兼職。2015年新年伊始,他便忙活起來,和他的搭檔,籌集了4萬多元,註冊了第一個公司玉牧,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他不斷地尋找合作伙伴,他們在各自的大學和工作實踐上都擁有與衆不同的經歷,他知道他需要這樣一支專業團隊。在市場拓展上,他的兩名合夥人是銷售主管,在團隊發展上,他的一個合夥人是全國最大的支教團的團長,還有一位的特點是注重思維創新和做事嚴謹等。王棟的第二次創業再次出發,德客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創立,寓意爲:“Good Luck”。他們彌補了之前團隊的不足,又最大化的發揮了每一個人的特點優勢,公司很快就有了起色,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充實大學生活,鍛鍊自己,定期的組織公司活動,讓大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有更多的交流,迸發出更多的青春色彩。

王棟說:我們更大的夢想——慈善事業。我,一定會實現!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5

徐一鳴,國際交流學院2014級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2016年和小夥伴們組建了大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專注於無人機研究開發,目前已開始量化生產,創業之路穩步拓寬。

作爲國際交流學院的一名學生,他的成績遠不止於此。他熟悉掌握了機電專業的`各類知識,畢業設計被推薦爲江蘇省優秀畢業生論文;精通無人機、電動滑板、計算機編程以及3D打印技術等。課餘時間,參加卓越英語大賽、機器人大賽、山地自行車賽,都名列前茅;足球隊、自行車協會、澳洲短期遊學等各類校內外活動。

採訪中,徐一鳴同學深有感觸地說:“每個人在一生中擁有飽滿激情的時光,其實是很短暫的。如果不選擇去多闖一闖,可能以後會對自己心中留有遺憾。”人不輕狂枉少年,人生最美好的青蔥歲月裏,堅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夢想,並且探索自己獨立的思想。在重禮儀、重語言、重技能的國交學院特色引導下,我們期待更多更優秀的學生在青春伊始時展翅高飛。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6

楊國樑是土木學院13級學生,他放棄了聽上去高大上的“施工技術”專業,做了一名“舌尖上”的創業者。

男兒當自強,進入大學的兩個月後,挑戰自我,立下誓言:從今天起,要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從那以後,楊國樑做過各種兼職,從發傳單推銷產品到扮演聖誕老人推銷他的聖誕老人玻璃門頭像,爭取了不小的盈利。

改變他命運的是大三的上半學期,有一次出門,無意看到地上的`牛奶空瓶,萌生出了很多創業想法。受“美團”等外賣平臺的影響,他找了朋友做了一個微信平臺“吃貨派”,於是一個專業早餐配送的“吃貨派”就這樣誕生了,這也是他第一次正規的合法的創業。今年的3月11日是“吃貨派”上線日期,他們開始着手宣傳並且找合作商家,他的團隊成員下面的各位宿舍樓主管都是他精挑細選的精英,每一次都是盡心的去宣傳推廣。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楊國樑團隊已突破2000人粉絲,15000份訂單。緣於他常常會給顧客最滿意的處理方式,他覺得每一個顧客都是和他的緣分,他必須珍惜。

時間一長,人力和物力明顯不能滿足他們的訂單數量。但是,他想辦法總比困難多,他一定會做最好的自己。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7

陳剛是河南省商城縣汪崗鄉餘新灣村人,1994年,中學畢業後不久的陳剛來到杭州一家外貿公司打工,由於工作出色,第二年,老闆讓他負責服裝廠採購服裝輔料的工作,在採購過程中陳剛發現許多衣服的領邊、袖口和口袋都用雞鴨的羽毛來裝飾,於是,他發現羽毛生意的市場前景很廣闊……

月薪4000元的打工仔想當老闆

一次,陳剛在外面散步,兩個女孩手捧兩朵鮮花迎面走來,那花瓣在風中飛舞,漂亮極了,等走進一看,原來那鮮花是用羽毛做的,陳剛喊住了那兩個女孩,問她們:“這羽毛做成的花是在哪裏買的?”女孩說是在對面的工藝品店,陳剛趕緊跑過去,只見店裏用羽毛製作的工藝品琳琅滿目,有羽毛插花、羽毛面具、羽毛團球、羽毛掛毯等,陳剛以前只見過用羽毛製作的雞毛撣子,不知道羽毛還可以製作各種工藝品,掛在牆上或放在桌子上,一件羽毛掛毯,也就是在粗布上貼上羽毛,就賣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陳剛讓店主拿出一件樣品給他看,攀談中陳剛瞭解到,一個名叫“天使翅膀”的工藝品,用的是雞身上貼身的羽毛,這種羽毛不染色,每一支羽毛要4分錢,插在紙版上,外銷價近10元人民幣,運到美國就要70元人民幣。

如此大的利潤空間讓陳剛怦然心動,他想:“自己的家鄉地處大別山區,幾乎家家都養雞、鴨、鵝,如果回去辦個羽毛製品廠,一定有市場。”那一段時間,陳剛幾乎跑遍了杭州市大大小小的時裝店和工藝品商店,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掌握了羽毛飾品的第一手資料。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陳剛把他的想法給幾個要好的同事一說,他們都紛紛搖頭,不贊成。有的說:“羽毛飾品需要資金,你行嗎?”還有的說:“你有客戶嗎?有銷售渠道嗎?生產出來賣給誰啊?”陳剛仔細一想,同事們說得也有道理,市場上風雲變幻無常,稍不留神就會血本無歸,何況自己是白手起家呢?陳剛一時有些猶豫,但又不甘心放棄,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1999年7月的一天,陳剛在採購服裝輔料時,看到一個日本客商,拿着樣品來訂貨——那是一件用羽毛製成的絨條,但沒有人敢接他的訂單,日本客商感到很失望,這一情景給陳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陳剛在採購服裝輔料時又見到了那位日本客商,陳剛這次沒有猶豫,主動上前和他攀談起來,日本客商說日本國內很暢銷這樣的產品,特別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可惜這裏沒有人生產,陳剛聽了心裏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就問那位日本客商:“生產這樣的絨條技術複雜嗎?”日本客商說:“不復雜,就是把雞毛染上顏色,貼上去就行了,一個普通工人,教幾遍就會了。”說完他盯着陳剛問:“陳,你願意做嗎?”陳剛也仔細算了一下,成本15元一市斤,一克的成本也只有3分錢,銷售價每克1毛7分錢,除去其他成本,利潤也相當可觀。日本客商還特意叮囑他說:“我給你三個月的期限,時間足夠了。我們這邊沒有做這個的,你如果能把生意做紅火,以後我們都有好處。”

這次陳剛沒有再猶豫,幾天以後,陳剛從那位日本客商手中拿到了訂單。1999年8月,陳剛放棄每月4000元錢的高薪聘請,帶着打工掙來的20萬元錢,回到河南商城縣的老家,開辦羽毛飾品廠。

辦工廠一波三折,逆流而上柳暗花明

陳剛回鄉辦羽毛飾品廠的消息像風一樣傳遍了整個村莊,開始村民們不理解:“雞毛都是廢料,只能當垃圾,這沒人要的東西,也能賺錢?”

陳剛說幹就幹,租廠房、買原料、招工人,半個多月的時間,陳剛的羽毛飾品廠紅紅火火開辦起來了,羽毛飾品的難點是染色,陳剛從廣州請來了技術人員,每天都要和他們研究產品到深夜。

第一筆生意旗開得勝,讓陳剛信心大增。2000年初,陳剛在羽毛加工廠的基礎上,註冊了“飛亞羽毛工藝製品公司”。一個月後,他又收到了日商來的第二筆訂單,這筆訂單價值38萬元人民幣,是上一筆訂單的兩倍。旗開得勝,陳剛心裏高興極了:“第一筆賺到錢了,就有信心了,這第二批不要說38萬元人民幣,就是83萬元人民幣也要接下來做。”

爲了趕製產品,陳剛需要大量資金聘請工人,但他的錢全用來租廠房和購買原料了,因爲第一筆生意很成功,他很容易地從親戚那裏借了8萬元錢,開始沒日沒夜地生產。

這時,一件令陳剛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2000年3月的一天,他接到了那位日本客戶的傳真。傳真上說:“接到本國商業部通知,你國的農產品我們國家限制進口,原來我們之間所籤的協議,近階段不能實施,請立即停止生產。”

陳剛的這批貨都是面具和絨條,已經生產了80%,而且這兩種產品當時在國內根本沒有銷路。如果不能出口,即使把這些絨條全部拆掉,把雞毛作爲原料賤賣給別的廠子,也只能賣個四五萬元人民幣。昨天還沉浸在致富喜悅中的陳剛,今天就背了8萬元人民幣的債務。這個災難性的消息,令陳剛感到如五雷擊頂,有些消沉,他連午飯和晚飯都沒有吃,躺在牀上發愣。最後妻子提醒他:“看看能不能通過其他門路,銷往別的國家,不能老在家等着。”

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啊,不能這樣等死。”陳剛趕緊從牀上爬起來,打電話多方聯繫、上網查找線索,最後陳剛決定到長春碰碰運氣,希望通過長春的港口運往俄羅斯再轉口到日本,或銷往其他國家,可這時他翻遍所有的口袋,也只有500多元錢了,“我的家當只剩下了500多元錢了”陳剛露出了苦澀的.微笑。爲了籌措運費,他開始四處借錢,誰知屋漏偏遭連陰雨,因爲這批生意前景不好,陳剛的親戚朋友們誰也不願意把錢再借給他。正在他犯難的時候,一直看好羽毛加工生意的表弟,助了他一臂之力,他把自己的出租車賣了1.6萬元錢,把錢全部借給了陳剛,表弟的雪中送炭令陳剛感動不已。

陳剛很清楚如果不能把貨賣掉,他的公司將舉步維艱了。抱着最後一搏的心態,陳剛和表弟把貨運到了長春的一家外貿公司。公司的人說:“你們把貨先放這兒吧,我們給你找客戶,找到客戶以後幫你處理掉。”陳剛連忙問:“那要等多長時間?”公司的人說:“碰運氣吧,三個月不見迴音你們來拉貨。”陳剛一聽急了,說:“不行,如果現在賣不出去,我好歹手裏有點錢,還能把貨拉回去,到時候我沒錢了,連拉貨的運費也沒有,那損失就更大了。我這個貨還能處理幾萬元錢,你們就幫我處理吧。”可一連幾天找不到買主,吃住還要花錢,連最後的希望也落空了。陳剛急火攻心,不僅晚上睡不着,連飯也吃不下,嘴上還起了火皰。陳剛的表第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勸陳剛:“光急也沒有用,我們還是早點回家想想辦法吧。”孤立無助的他只好給妻子打了個電話:“我不想回來了,你帶着孩子在家裏好好生活吧。”妻子連忙問:“你怎麼啦,爲什麼說出這種話?”陳剛說:“這回我做生意賠了,還欠那麼多債,怎麼辦?你怪不怪我?”陳剛的妻子聽了這話,當時就哭了,說:“回來吧,實在不行你去討飯的時候,我後邊拿根棍兒,提着籃子,跟你一起去討飯。”妻子的話讓陳剛倍感溫暖,他也不由得落下淚來。

從俄羅斯轉口日本的路走不通,陳剛只能把貨運回家,放在倉庫裏,這時工人也走了,沒走的都是等着領錢,因爲他還欠着工人的工資,他給工人們打了借條,並許諾一定儘快把欠款還上。陳剛不甘心,他幻想着東山再起的那一天。

外出打工還債,相信東山再起

2001年年初,經陳剛打工工廠老闆的介紹,陳剛結識了一個做紡織品生意的美籍華人,陳剛向這位美籍華人介紹了自己的情況,美籍華人答應幫陳剛把存貨推銷出去,但賣價必須降低。這些面具2000年與日本人的定價在5元人民幣一個,時隔一年這個價格已經偏低,爲了把它們銷售出去,陳剛又主動給每個面具降價5角人民幣。3個月後,他的貨陸續銷售出去了。

美籍華人不僅幫助他賣出了積存的羽毛產品,還幫他介紹了幾個專門經營節日消費品的外國客戶。2001年,恢復了元氣的陳剛又回到老家,繼續做他的羽毛生意。

西方國家,不僅在聖誕節、復活節等節日的聚會上有戴這些羽毛裝飾品的習慣,就連平常的家庭聚會、朋友聯歡上,這些羽毛飾品也是很常見的玩具,它是在超市裏長年供應的產品,歐美人喜歡假面具、鵝毛扇,日本人則喜歡羽毛劍和羽毛團球,而韓國人則喜歡掛毯,是在家裏做裝飾品的。有了這些客戶,這一年,陳剛的廠子興旺起來了。轉眼間到了2002年,陳剛開始轉變生產方向,主要生產羽毛的節日用品,這一轉變讓他的廠子在2003年的產值達到了600萬元人民幣。

就在陳剛春風得意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出現了。2003年4月的一個早晨,陳剛接到電話,廠子裏的50多位工人突然辭職不幹了,工人都被深圳來的老闆挖走了。原來南方的一些廠家也看好這裏的資源優勢,紛紛來這兒投資。這時陳剛正在趕製一批出口到美國的貨物,價值100多萬元人民幣。如果在三個月內不能交貨,陳剛就要支付30多萬元人民幣的違約金,而走了的這些工人都是熟手,在短時間內找到同樣熟練程度的工人是不可能的,陳剛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些人再搶回來。

這時,十分了解本地人生活習慣的妻子想到了一個有吸引力的辦法:“要不,讓工人把產品帶回家做吧,工作持家兩不誤,時間上也寬裕。”妻子的話令陳剛豁然開朗,是啊,這些羽毛加工廠裏的工人大多都是農村婦女,她們除了在工廠做工外,還要幹農活和操持家務。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撕毛,撕一斤毛,值5元錢,工人可以在沒事的時候撕,有農活的時候就做農活,家裏其他人也可以幫着撕,再比如羽毛面具,只是把羽毛粘貼在紙板或塑料板上即可,工藝並不複雜,,還有羽毛扇子,完全可以帶回家裏做,驗收合格後出口。這一方法還真靈,一個星期後,原先跳槽的工人開始逐漸回來了。

陳剛靠着精明的經營頭腦和靈活的經營手段,他生產的羽毛飾品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2005年5月,一位名叫吉川泰臧的日本客商來到商城縣汪崗鄉餘新灣村,他是在網上看到“飛亞公司”新穎精細的產品,特意親自趕來,一次就訂貨1萬多件,價值8萬多美元。目前,陳剛的“飛亞羽毛工藝製品公司”已經發展到兩個羽毛加工廠和一個羽毛工藝製品廠,現有職工200多人,廠房160平方米,產品50多個品種,年產值500多萬元。產品遠銷包括日本、歐美和東南亞等地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帶動了當地家禽飼養業的發展。山溝裏的“小羽毛”真正飛向“大世界”。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8

雞蛋,對於我們來說是很有營養的食物,我們每個人早上都會吃一個雞蛋。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也有賣雞蛋起家的,可能一個雞蛋的錢不多,但累計起來就有很多了。下面的是雞蛋哥的最勵志創業故事,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

“雞蛋哥”名叫李軒,今年23歲,武漢人,今年6月從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後,他放棄了從事豬飼料銷售、月薪6000元的工作,在網絡和微博上賣起了土雞蛋。

“48小時內的新鮮土雞蛋送貨上門,當面驗收滿意再付款。”昨天下午,在武漢光谷的萬科城花社區內,“雞蛋哥”開着白色轎車在挨家挨戶的送貨。雖然已是深秋時節,他卻忙活得額頭上浮出了汗珠。

“我喜歡玩微博,在微博上看見有人賣水果,賣雞蛋灌餅搞得挺火,於是自己也想嘗試一下通過微博創業。”李軒說,總聽見媽媽在家裏抱怨,超市裏買不到小時候那種正宗的土雞蛋,他在考察了武漢幾家大型超市售賣的雞蛋品種後,自己萌發了當一名“雞蛋販子”的創業想法雞蛋哥的創業故事雞蛋哥的創業故事。

今年7月,李軒帶着第一份豬飼料銷售工作時攢下的20xx多元錢,來到武漢周邊的農村尋找貨源。經過比較飼養過程、供應能力等條件後,最終選擇了孝感農村的一家佔地千餘畝的土雞養殖基地作爲土雞蛋的貨源地。7月底,李軒帶着10箱共3600個雞蛋從孝感返回武漢,註冊了“李同學的.雞蛋鋪子”微博賬號,並在武漢各大論壇上打廣告。雖然50個雞蛋賣70元的價格並不便宜,但讓他沒想到的是,3000多個土雞蛋,不到3天就被市民們訂購一空。

初試牛刀就嚐到甜頭的李軒,堅定了當“雞蛋哥”的決心。他向家裏借了兩萬多元當首付,買了一輛白色的斯柯達轎車作爲送貨車,把自己的房間當倉庫;並詳細研究武漢交通現狀,瞭解現在的施工、限行路段,每月雙號跑漢口,單號跑武昌送貨。李軒表示,目前經營雞蛋生意已經三個多月了,每週可以賣出15000餘個雞蛋,客戶已達20xx餘戶,大部分是武漢三鎮25至45歲的家庭主婦和白領。

除去油費和進貨成本,每月淨賺一萬多元雞蛋哥的創業故事投資創業。上個月,已經把借家人的兩萬多元買車首付全部還清。

李軒說,創業最開心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證明了自己的社會價值。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9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勤奮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從創業到現在,丁磊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他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他認爲,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爲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麼變動,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丁磊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四五歲的時候,也很淘氣,但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整天在外面調皮搗蛋,而是喜歡呆在家裏擺弄他的小玩意:一些電子管件、半導體之類的東西丁磊的父親是寧波一個科研機構的工程師,後來丁磊迷上無線電,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初一的時候,他組裝了自己的第一臺六管收音機,在當時,那是一種最複雜的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這項發明,在當地一時傳爲佳話,都說丁家出了個神童,長大以後一定是當科學家的料子。

丁磊現在沒有成爲科學家,他成了富有的企業家。但他本人還是在技術方面動腦筋,他所在這方面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面不停地摸索,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

丁磊的大學時期,用傳統眼光看,他並不是一個好學生。除了第一個學期他每天按時作息之外,其他三年多時間,第一節課他是從來不去上的,因爲他很困惑,難道書本上的知識一定要老師教纔會嗎?同時,他覺得眼睛還沒睜開就去聽課效率一定不好。

丁磊說,大學四年,他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思考。而思考這種意識形態的東西,是任何人都無法強灌輸進去的。

因爲沒有聽第一堂課,又不得不做作業,所以他會很努力的去看老師上一堂講的東西,會很努力的去想老師想傳達什麼樣的消息。在這個過程中,他很快掌握了一種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思考的技巧。

後來在接觸到Internet的時候,他才知道這種技巧對他是多麼的重要,因爲Internet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也沒有一本書很系統的告訴你Internet的整個結構,裏面的軟件以及其他一些東西。

走這樣一條路,丁磊經歷了比別人更多的困難。丁磊最苦的日子是2001年9月4日。這一天,網易終因誤報2000年收入,違反美國證券法而涉嫌財務欺詐,被納斯達克股市宣佈從即時起暫停交易。隨後又出現人事震盪。丁磊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他也曾心灰意冷過,但家人的鼓勵起了很大的作用。父親說:人生哪能不遇到挫折,挺一挺也就過去了,大不了從頭再來,你還年輕,有點失敗的經驗未必是壞事。苦難終於沒有把他壓倒,直到2003年6月6日,網易再創歷史新高:每股34.90美元。

從垃圾股到今日的中國概念明星,網易的轉變讓人覺得像個神話。對此,丁磊說:我已經32歲了,從意氣風發的時期到了成熟思考的階段。因此我的心情不會隨股價的漲跌而變化,特別是我個人不會因爲財富的多少影響到我的未來生活、工作及思考問題的方式。而對於有網站評選金牌王老五把他名列第三,他則一笑了之。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10

鄭震,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2010屆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他雖然不是班裏的學習尖子,但也是班裏的活躍分子,總是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懷着畢業後自主創業的夢想,他對學校的職業生涯課和職業指導課尤其感興趣,在課堂中努力地汲取創業知識,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業能力。

2009年9月,一直想自主創業的鄭震在家人的幫助和支持下,在學校和老師的關心下,向銀行貸款成立了無錫本佳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成爲一家小規模公司的法人代表,專門從事鋼材批發和銷售,最初的公司人員只有5名。

創業初期,自認爲從小耳濡目染生意環境、有一點生意頭腦的鄭震,雄心勃勃,但卻屢屢受挫,很多事情想得很好,實施起來卻很難,公司有貨但接不到訂單,好不容易接到訂單,又找不到貨源。鄭震深深地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幾乎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他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經過不斷地反思和總結,鄭震選擇了堅持,公司業務逐漸走上正軌……目前公司已有10名員工,鋼材銷售和批發的經營區域由原來的無錫市拓展到江蘇省各城市,業務量不斷增加,公司也開始贏利。

眼下,鄭震又爲公司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他的目標是:在五年內將經營區域由原來的江蘇省延伸到浙江省和上海市,業務量增加兩倍,經營利潤翻番,同時進軍汽車維修和裝潢領域。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11

2008年9月,王子月到校報到,成了杭州師範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醫藥營銷專業的一名新生。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爲她聽說這是一個提倡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學校,她所崇拜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是從這裏畢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杭州離義烏很近,能更方便地實現她的創業夢想。

在學校裏,依託磁性剪紙等幾項專利,王子月組建起了自己的“飛點兒”磁性剪紙創業團隊,盡情地展現着自己的才華。2009年6月,她在義烏註冊了屬於自己的'公司――義烏市廿分紅磁性剪紙有限公司。隨後,又與同樣抱有創業夢想的同學創立了磁性剪紙創意文化公司。2009年11月1日,王子月帶領她的磁性剪紙團隊參加了以“勵志、成才、就業、創業”爲主題的浙江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與全省85所高校推選出的300餘件作品同臺競技,激烈角逐,並最終榮獲此次大賽的最高獎――“雙十佳職業規劃之星”。

2009年12月24日,王子月的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公司摘得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生創業訓練營暨創業大賽”頭魁,領取了一萬元創業資金援助。主辦方還在杭州濱江區爲王子月提供了免兩年租金的寫字間。

2010年1月20日,杭州日報大學生創業就業俱樂部、高新區(濱江)大學生創業園主辦的“相約在高新創業在年少”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創意選拔大獎賽中,“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團隊,再次榮獲金獎,並從主辦方手中接過了一份賀歲大禮――5000元獎金和一份價值1萬元的創業資助協議書。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12

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裏。

美國《財富》雜誌推出的2003年全球40歲以下40位富豪的.排行榜,中國內地有6位榜上有名,網易創始人丁磊位居第14位。在今年的《福布斯》中國百富榜中,丁磊以持有網易公司58.5%的股份當前市值約合人民幣76億元,位居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一名。但丁磊依然 過着簡樸的生活,據說,他一個月的生活開支很少超過4000元。

丁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讓我們探尋他成功背後的故事,他的經歷和經驗,相信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種借鑑和無形的力量。

闖出一片新天地的勵志創業故事 13

1983年,李燁出生在鹽城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在當地經營着一家大型餐飲企業。回想起當年的生活,李燁說那時雖還沒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絕對已經是了,我家的酒店叫興達大酒店,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算是一個會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學時,每月生活費至少有5000元,在當時的校園裏絕對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長。2003年,父親經營近十年的酒店破產了。李燁的生活費從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燁在常州一家電腦城門前扛箱子掙生活費,這樣一直堅持到2003年退學。父親破產後,全家一度在揚州嘗試養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發大水等意外,養殖場也沒有辦成。我們一家子就又回到了鹽城。

“回到鹽城時,總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爲生計發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達,看到一家燒烤攤生意非常火。想着這個成本小,後來免費給燒烤攤老闆打工。”師傅看李燁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無保留的都告訴了他。兩個月後,李燁自己的燒烤攤在鹽城師範學院旁開張了。沒想到很紅火,兩個月李燁一共賺了1700元。

生計有保障後,2005年,李燁又參加了高考,最終考進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院。在學校裏李燁讀的是多媒體設計專業,說是多媒體設計,實際上就是網頁設計等一些電腦知識運用的'專業。他沒有一門心思死讀書“我白天上課,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幫助商家做電商服務。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大二的時候,去了上海一家經營遊戲貨幣的網絡貿易公司,有點類似於美國的eBay網,這段經歷給我後來的電商生涯打下了基礎。”

2008年6月,李燁大學畢業後,懷揣創業夢想的他在同學、親戚的幫助下,創立了上海天天愛購網,但是沒多久因爲股份的問題退出了團隊。

又一次跌入谷底,這時,李燁又想到了他的燒烤。李燁在上海讀書期間,父親也把他的燒烤攤從鹽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創業失敗的李燁在家幫父親打理燒烤生意,那天我腦子裏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網店摸爬滾打多年,爲啥不把燒烤店開到網上呢?說幹就幹,李燁開始着手創立他的網絡燒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