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霍金勵志故事(通用13篇)

霍金勵志故事(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霍金勵志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霍金勵志故事(通用13篇)

霍金勵志故事 篇1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霍金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爲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霍金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霍金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霍金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霍金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霍金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衆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着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霍金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霍金卻束手無策,不過,霍金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霍金,霍金的父親甚至給霍金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霍金認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爲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霍金勵志故事 篇2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爲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爲“宇宙之王”。70年代霍金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爲此霍金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霍金因此被譽爲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着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繫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霍金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霍金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爲複雜的玩具,據說霍金曾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霍金和霍金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霍金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霍金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爲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裏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霍金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霍金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爲霍金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霍金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霍金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霍金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裏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霍金很可能成爲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霍金勵志故事 篇3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迷於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製作飛機模型與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遊戲,比如製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與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與一個同學負責編制遊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遊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遊戲及製作都來自於探究事物並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後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儘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爲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與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與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霍金勵志故事 篇4

在中學時代的後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於啓發,這激發了霍金對數學與物理學的興趣。儘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後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儘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髮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學與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與爲何在這裏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後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並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並不費力,後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爲什麼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後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繫"至大"的宇宙與"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後,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爲"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勵志故事 篇5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爲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裏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不過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鎮上的確顯得與衆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他的父親是一位從事熱帶病研究的醫學家,母親則從事過許多職業。小鎮的居民經常會驚異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駕駛着一輛破舊的二手車穿過街道奔向郊外——汽車在當時尚未進入英國市民家庭。然而這輛古怪的車子卻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動的天地。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爲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裏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爲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霍金勵志故事 篇6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裏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爲他認爲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霍金勵志故事 篇7

他患有嚴重的殘疾,雙手只有3個手指能動。這個極度殘疾和極度聰明的科學家成了這次不同尋常演講的 理想人選。 外號叫"愛因斯坦"。

20世紀90年代,談論宇宙學漸成一種時髦,宇宙大爆炸理論雖不就是新的理論,但在公衆心中卻非常新穎。特別就是談到霍金,人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並稱他就是自愛因斯坦之後最好的物理學家。

霍金就是英國人。他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一天恰好就是意大利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的紀念日,幾天前還就是牛頓的生 日:1643年1月4日。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呱呱墜地的霍金頭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環。用霍金自己的話說:"我估計大約有二十萬個嬰兒在同日誕生"。

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着迷於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製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遊戲, 比如製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遊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遊戲時,霍金的目標就是"建造我能控制 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遊戲及製作都來自於探究事物並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後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儘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爲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霍 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就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 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就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霍金勵志故事 篇8

無疑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了,同時他又是一個樂觀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始終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

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現場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霍金勵志故事 篇9

霍金小時候學習能力並不好,學會閱讀都很難,成績也是從來沒有進過前十名,甚至作業都很不整潔。老師們都感覺他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都嘲弄他,還給他起了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外號“愛因斯坦”。

可是霍金並沒有因此而消沉,相反變的喜歡追根究底,什麼東西都想拆開了看看,然後再試着自己組裝起來,大家都諷刺他,可是他卻樂此不彼。上了中學,更是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他認爲書本里的知識太膚淺,於是自己開始了探索之路,20多年後,他真的成了愛因斯坦一般的人物。

霍金勵志故事 篇10

霍金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然而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黴,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後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爲了家庭,爲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爲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然而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着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爲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並全力以赴爲之奮鬥!

霍金勵志故事 篇11

在新的千年到來之際,美國白宮曾進行了一系列的演講,其中以科學爲主題的演講是《想像與變革---下一個千年的科學》。它的演講者就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教授、"輪椅天才"斯蒂芬·霍金。他患有嚴重的殘疾,雙手只有3個手指能動。這個極度殘疾和極度聰明的科學家成了這次不同尋常演講的理想人選。 外號叫"愛因斯坦"

20世紀90年代,談論宇宙學漸成一種時髦,宇宙大爆炸理論雖不是新的理論,但在公衆心中卻非常新穎。特別是談到霍金,人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然而並稱他是自愛因斯坦之後最好的物理學家。

霍金是英國人。他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的紀念日,幾天前還是牛頓的生日:1643年1月4日。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呱呱墜地的小霍金頭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環。用霍金自己的話說:"我估計大約有二十萬個嬰兒在同日誕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着迷於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製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遊戲,然而比如製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遊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遊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遊戲及製作都來自於探究事物並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後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霍金勵志故事 篇12

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衆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着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爲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霍金勵志故事 篇13

“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經將你永久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很多的出路嗎?"在一次學術報告後。一名記者對數學大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師的臉上充滿微笑。用他還能活動的三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上面四段文字。

三根手指和一個能思維的大腦是霍金身上惟一能動的部件。這個人生的鬥士。這個智慧的英雄。除了他超人的意志之外還靠什麼?靠的是愛。還靠的是高科技。沒有 愛他的人的照顧。盧伽雷病是不會讓他活到今天的。也許他在生病之初就與世長辭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不能動彈。但可以說話。才得以口述完成他的鉅著。我國 史學大師陳寅恪的鉅著<柳如是別傳>和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鉅著《中國哲學史新編》。也都是著者在雙目失明或雙目視物不清的情況下 全憑口述而“寫"出來的。

可霍金只有僅僅三根能微弱活動的手指和一雙不會說話的眼睛。沒有計算機。他怎麼去表達他的思想,還能將他的智慧發揮出來嗎?沒有發達的醫學。他僅僅能活動 的三根手指如何總能動彈?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他微弱的三根手指又如何能產生偉大的學問?成功的喜悅。勝利的光環。常常會令人忘乎所以。但是。我們永遠不 應該忘記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所以。這個如今完全可以驕傲地面對人生的人。他在回答完那位記者的提問後。又艱難地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