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4篇

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4篇

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氣體摩爾體積,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設計這四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選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化學1)第一章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第二課時。教材內容包括了氣體摩爾體積和關於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兩部分。他揭示了氣體的質量、體積和微觀粒子之間的關係,是以後學習有關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基礎。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既準又快的處理佔計算比重較大的有氣體參與的類型。

2、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A 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氣體摩爾體積概念和阿伏加德羅定律,並會靈活運用;

B 使學生掌握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

A 通過氣體摩爾體積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空間想象和邏輯推理能力

B 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和有關計算,使學生理解氣體的分子數與物質的量的關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 培養學生“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點 ;

B 通過分析推理使學生感受獲取新知識的樂趣。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氣體的摩爾體積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而且概念中要素又多,並且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也較大。因此我確定氣體的摩爾體積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1、採用科學探究、計算填表、看圖比較、小組討論等多種方法,以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讓學生不僅動耳聽,還要動手算、動眼看、動口說、動腦想。

2、強調師生互動,面向全體學生,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

3、逐步設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肯定成績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說學法

1、隨着老師的設問,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自學教材,主動思考,小組討論,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圖片、動畫和材料,培養學生的看圖分析、細節對比等能力 。

四、說教學程序

爲了完成本節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

在課堂引入時,先複習第一節物質的量與質量的關係、物質的量與微粒數目的關係,問物質的量與體積是否存在的什麼關係?再進入新課教學。這樣讓學生對舊的知識起到了溫故知新的同時,又讓學生對新的知識充滿了期待,我認爲好的課堂引入是非常的重要。

2、運用對比,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進入新課教學,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本回顧初中的電解水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觀察和相關計算得出“科學探究1”的結論,通過“科學探究1”引導學生開始瞭解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應用,以及得出相同溫度和壓強下,1mol氧氣和氫氣的體積相同,把物質的量和氣體體積聯繫起來。緊接着出示同物質的量固體、液體、氣體的表格,然後分組求出體積,這樣可以充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再追問學生

1、1mol固體與液體的體積哪個大?

2、1mol的氣體體積與液體固體哪個大?

3、在標況下,1mol不同的氣體它們的體積是否相同?讓學生們自己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這樣讓學生對不同的狀態的體積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同時,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3、化抽象爲形象,降低學習難度

在講決定物質體積思想因素時,可以讓學生以課間站隊做操所站面積大小而延伸到決定體積大小的因素有:粒子顆粒大小、粒子數目的多少、粒子間的距離。通過形象對比,把複雜、抽象的內容變得簡單、形象,學生也容易掌握。

4、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習書中精華

讓自學課本P14,並相互討論得出結論決定固體的體積主發因素是粒子數目的多少及粒子的大小,決定氣體的體積主要因素是粒子數目的多少及分子間的距離。利用多媒體教學進一步讓學生感受一下液體、氣體的分子間的距離。這樣,可以不斷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相互討論、解決問題能力。再追問當氣體的壓強改變是否改變分子間的距離?因此,對於氣體的體積必須是在相同的壓強和溫度下才有意義。

5、仔細分析概念,讓學生全面掌握新知識

在講解在標況下1mol任何氣體體積約是22.4L時。特別要強調標準狀態下的氣體摩爾體積各條件:

1、標準狀態下

2、1mol氣體

3、體積約是22.4L

6、精練習題,靈活運用定義式

在講解完上述概念後讓學生進行下列練習,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學習概念是要養成嚴謹的化學素養。在學習了Vm= V/n,V=nVm,n=V/Vm,讓學生靈活掌握氣體n與V之間的相互轉化。

五.板書設計

氣體的摩爾體積

一、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

1、外因: 溫度、壓強

2、內因:

粒子顆粒的大小; 數目的多少;粒子間的距離

二、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所佔的體積約是22.4L

三、氣體的摩爾體積V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

2、定義式:Vm=V/n

3、單位:Lmol-1

4、標狀下(0℃,1.01×105Pa)Vm=22.4Lmol-1

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教材是學習摩爾和摩爾質量概念的基礎上,介紹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這對學生學習有關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打下重要基礎。本節主要內容有氣體摩爾體積概念和阿伏加德羅定律,實際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關係,教材編寫採用特殊到一般的順序,也是符合認識的一般規律,認識總是從特殊開始的。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瞭解氣體的體積與溫度和壓強有密切關係的基礎上,瞭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2)能力目標:通過氣體摩爾體積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歸納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德育目標:培養學生“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點

3、教材的重,難點:

(1)重點: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2)難點: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及氣體的摩爾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二、說教法

古希臘生物家普羅塔弋說過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根據新課改要求,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一點,即不能將學生當作容器來對待,在確定教學方法時,必須遵守葉聖陶先生“教是爲了不教”的訓令,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準備採取以下教學方法:本節採用了對比,推理,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認識概念的個性和共性的目的。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對於化學課的學習,高一學生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需要老師將一個知識點多次講練以強化其理解與記憶,因爲學生對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較慢,遺忘速度快。由於氣體的摩爾體積這概念比較抽象,限於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理解透徹。因此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

2、學法指導4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體實例運用概念、交流評價強化概念、歸納小結昇華概念,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會觀察和分析問題,善於從個性中歸納總結出事物的共性。

四、說教學過程

1、通過設問,啓發學生思考引出新課程通過前一節摩爾質量的學習,將宏觀質量與微觀粒子聯繫在一起。那麼,物質的體積與微觀粒子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呢?給出一些物質的數據(0℃、101kPa),要求學生利用質量、體積、密度的關係求出體積,填好表中空格。(可將學生分爲3~4組分別完成。)啓發學生分析研究所得的數據,發現規律性。

2、通過師生互動總結歸納出決定物質體積大小有三個因素:

①物質粒子的多少;

②物質粒子本身的大小;

③物質粒子之間距離的大小引導學生思考在上述計算中,物質的粒子都一樣多,所以只有後兩個因素在起作用。

3、然後利用多媒體:[投影]固體Fe、液體H2O、氣體CO2粒子間距示意圖(引導觀察,從中發現問題並得出結論:固體、液體粒子間距比氣體粒子間距小得多。)[教師引導]通過分析發現,決定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間平均距離的大小,從而解決問題並進一步得出:在上述條件下氣體體積近似相等且約爲22。4L。[設問]在其他條件下,氣體是否也遵循這個規律呢?(從而引入氣體摩爾體積)

4、鞏固練習,理解內化進行必要的課堂練習強化對摩爾的理解及使用時注意點

5、佈置作業

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知識體系

本節內容選自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物質的量》第二節。教材內容包括了氣體摩爾體積、關於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兩部分。

(1)氣體摩爾體積是在學習摩爾和摩爾質量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2)關於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主要是運用n=V/Vm這一關係式計算的。

本節在編寫上,是在學習了摩爾和摩爾質量概念的基礎上,介紹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阿伏加德羅定律。這對學生學習有關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打下重要基礎。教材編寫採用特殊到一般的順序,也是符合認識的一般規律,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氣體摩爾體積概念和阿伏加德羅定律,並會靈活運用;使學生掌握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空間想象和邏輯推理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點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氣體摩爾體積概念的'邏輯推理過程

難點:氣體摩爾體積概念

二、學情分析

根據概念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編寫的特點,爲了更好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本節採用了對比,推理,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認識概念的個性和共性的目的。

三、教學過程

(一)氣體摩爾體積概念的教學

1、複習導入:從我們前面學過摩爾質量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該物質的摩爾質量,單位:克/摩)不同物質摩爾質量一般不同;還有物質的體積、質量、密度三者之間的關係引入新課。即通過對比引導歸納問題的方法得出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佔有的體積叫該物質的摩爾體積,單位:一般用升/摩)。

2、通過假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討論: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有哪些?

教師通過舉例子分析歸納得出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有:外因①溫度,②壓強;內因①物質所含微粒數,②微粒本身的大小,③微粒間的距離。

(2)引導學生分析課本第49頁圖3-2的示意圖及相關數據。從而得出1摩爾不同的固體和液體物質體積各不相同。

(3)那爲什麼1摩爾不同的固體和液體物質體積各不相同?

簡析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1摩爾不同的固體和液體物質所含微粒數都相同,構成固態或液態物質微粒間的距離一般都微粒直徑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計,固體和液體物質體積大小決定因素是微粒本身大小。由於構成不同固體和液體物質的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它們的體積也就有所不同。

(4)1摩爾氣體體積又如何呢?

由於氣體體積受溫度和壓強影響較大,我們一般選擇0℃,1.01×105Pa(即標準狀況)來分析1摩爾氣體體積,下表是1摩爾氫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密度和體積數據。引導學生分析:

氣體摩爾體積說課稿4

教材分析

《氣體摩爾體積》是高中化學第一冊第三章第二課內容,它是本章及本冊乃至整個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教材把氣體摩爾體積的內容放在物質的量、摩爾質量之後,是爲了便於前後銜接,爲以後學習有關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方程式計算以及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作鋪墊;也爲物理學中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提供基礎。

爲了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突出概念的生成,本節教材首先注意了學科間的聯繫和學生已有的知識,通過計算得出1mol幾種物質的體積,設問:1mol 氣態物質的體積是不是也不相同呢?然後介紹氣態物質的體積與外界溫度、壓強的關係,計算出標準狀況下1mol氣體的體積,引出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學情分析

能力分析:初三化學課本強調探究式教學,所以高一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習慣。他們對化學現象、化學實驗興趣濃厚,有探究欲。而且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具備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分析能力。

知識分析:在此內容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等知識,在物理課中還學過密度、質量、體積的公式,這些內容對氣體摩爾體積的學習起到了鋪墊和支持的作用。並且學生已經做過電解水的實驗,通過驗證電解水產生的氧氣和氫氣來判斷水的組成,但並沒有研究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 另外不少學生還有一個錯誤的前概念,他們認爲氣體摩爾體積和摩爾質量相似,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不同。其實同溫同壓下,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相同。

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 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理解氣體摩爾體積和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②從微觀上了解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

③從宏觀上了解決定氣體體積的因素。

④通過討論,培養思維能力,學會合作與交流。

⑤通過計算氫氣、氧氣物質的量之比和計算、比較幾種氣體、固體、液體的體積,培養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 通過數據的處理與分析,並從分析中得出規律,使學生體驗發現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②通過小組討論,使學生親歷合作學習的過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①體驗目標學習、發現學習的成功與樂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②通過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的建立,培養學生嚴謹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③通過討論,學會合作與交流。

重點難點

氣體摩爾體積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概念中要素又多,而學生的相關知識較少,不少學生還有一個錯誤的前概念(他們認爲和摩爾質量相似,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不同。),所以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也較大。因此我確定氣體的摩爾體積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教法學法

本節課的教法有:目標教學法、演示法,發現法、講授法。

學法有:比較法、分析法、 數據處理、討論法、練習法等。

教學過程

【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的物質摩爾質量一般不同,那麼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會不會不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