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咕咚》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咕咚》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咕咚》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咕咚》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咕咚》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咕咚》是部編版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趣味性強。寫的是一個木瓜熟了,掉進湖裏。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邊跑邊叫,許多小動物跟着跑,最後大象攔住他們,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木瓜掉進湖裏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大家: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從別人。這篇課文故事性強,適合學生進行閱讀。

二、說學情

學習此課,我們有以下有利因素: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比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而且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筆畫和常見的偏旁部首,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再有我班從一年級就開始了課外閱讀,學生的識字量較大,這對他們獨立認字、理解字義都有很大幫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發現由於課文較長,識字量增大,在第一課時進行集中識字,學生對生字掌握得不牢固。脫離了文本這個載體孤立的識字,學習效果不好,於是我決定採用分散識字,提高實效性。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四、說教法

過去的識字教學方法低效枯燥,只注意了“音、形”,而忽視“義”,造成學生錯別字多,口語交流時說錯話表錯意。基於這種現狀,識字教學必須注意“音、形、義”的結合,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其獨立識字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意了以下兩點:

1.運用字理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利用字理識字,挖掘漢字本身的趣味,會讓學生感覺學起來有趣。教學“熱”“鬧”時,我將採用追根溯源法幫學生識字。這樣,會讓學生很快記住,同時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好。

2.在語境中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識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必須在語境中識字。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識字,並鼓勵學生大膽尋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置懸念,激趣導入。

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正因爲如此,我運用激趣導入,進行猜謎語、聽聲音比賽。利用課件引導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渠道運作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而且我還特別設計了個別聲音用耳朵比較難以辨別,學生只好用眼睛揭開謎底,從而初步接觸課文“眼見爲實”的主旨。最後出示“咕咚”的聲音,讓學生猜猜這樣的聲音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模擬發出“咕咚”聲,從而引出課題。並且告訴大家:千萬別小看這個有點奇怪的聲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呢。

(二)初讀感知,理順層次。

通過教師的範讀和學生自瀆,讓學生解決三個問題。

1.文章有多少個自然段落

2.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動物?

3.根據插圖,複述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這個環節中,儘可能多的讓學生複述故事,出示課文中的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幹什麼、爲什麼會這樣做”的順序,完整地說說每幅圖的意思,並且集體評議。發揮師生評價的作用,促進學生的認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理清了課文的脈絡,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並且爲下一步的合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摳對白,製作小劇本。

善於讀書的人,會把書越讀越薄。意思就是說在理解的基礎上,要學會自己歸納和總結。善於學習的人,同樣會把課文越學越精簡。這篇課文篇幅很長,情節卻很簡單,對白比較多,我便引導學生自己用筆畫出所有的對白,組成一個小劇本,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我通過插圖和創設情境,讓學生把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經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表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表演,小組和小組之間的表演等多次反覆的朗讀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來體會短小的劇本所表達的故事精髓。

(四)分組合作學習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是爲了不教。而傳統的.教學弊端在於:教師用煩瑣的教學分析佔用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事實上,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當學生有迫切的學習興趣,並且這篇文章又簡單易懂,我便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夥伴;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甚至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方式。使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互動的局面,從而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

有了小劇本作爲主線,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或者幾句對白,找到課文出處,學習探討整個段落中小動物的心理活動、動作反應、表達情緒的關鍵詞、朗讀的語氣等等。

通過小組討論,孩子們在全班交流了學習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對白,出現在第二自然段,孩子們緊扣“撒腿就跑”的這個動詞,抓住小兔膽小的心態。充分發揮想象,“咕咚”究竟是個如何可怕的東西。學生還能結合生活實際,形象地模擬“撒腿就跑”這個動作。其他動物的盲目跟隨、慌亂緊張,野牛的好奇大膽、要一探究竟的場景都在合作學習中一一再現。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情感體驗之後,帶感情朗讀便水到渠成。此時再次讓學生整體朗讀全文,進行總結,完成“總—分—總”的課文學習結構。

(五)動腦動口,昇華主旨。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要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並結合社會活動,用語言或圖文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所以在《咕咚》這課的設計中,我設計了一組問題,進行口語表達練習,並給同學們留下情感發揮的餘地。

1.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種動物,爲什麼?

2.你想和它們說些什麼?

3.以後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通過課文的學習和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領悟到“凡事要動腦筋,要眼見爲實,不要盲目跟隨別人。”的道理,使課堂有效地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情感體驗。

《咕咚》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

3、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通過課文學習,教育學生聽到任何事都要多動腦筋想一想,不要盲目跟從。

【教學重點】

藉助圖畫、形聲字特點、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生字,書寫生字,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畫導入

1、設疑:你們知道“咕咚”是什麼嗎?

2、教師導言:東西掉進水裏會發出咕咚的響聲,可就是這個響聲卻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嚇得撒腿就跑,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0課《咕咚》。師板書課題並教讀:咕咚

3、認讀生字“咕、咚”,師相機講解:這兩個字可以組成“咕咚”一詞,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叫象聲詞。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引導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想辦法解決。

(2)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序號。

2、組織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並評價。

4、組織採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5、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引導齊讀課文,啓發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組織同桌互相說一說。

3、組織全班交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有什麼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2、教師邊範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咕咚》說課稿3

教育目標:

1、認識熟、攔等兩個生字的恐怖、象等兩個字。

2、可以根據課後問題找到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3、初步知道有什麼事要學會思考,不要盲目跟進。

教育要點:

1、通過繪畫、聲音特徵、上下文聯繫等方式推測字符、識別字符

2、可以根據文本內容簡單推斷。

課前準備:

1、關於本課程的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

上課時間安排:

2小時。

教育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進新課程。

1、通過課堂學習,你知道什麼是咕咚嗎?

2、重讀全文。

二、研究課文,理解事理。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落:(圖1)這張圖說了什麼?

◆(木瓜從高樹上掉進湖裏。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1、老師引出熟:孩子們吃過木瓜嗎?木瓜很甜木瓜皮金黃,這種木瓜熟了。出示熟,讀準音,辨別字形,組詞。

2、木瓜從高樹上掉下來,掉進湖裏,發出什麼聲音——咕咚。一起讀第一個自然段落。

(2)學習第二個自然段,體驗兔子只用耳朵聽到的聲音來判斷事情的錯誤。

過渡:那些小動物聽到咕咚的聲音是怎麼回事?讓我們先看看兔子!孩子們自己先讀一讀。

1、兔子聽到咕咚的聲音有什麼表現?(預設:嚇了一跳)

學會寫嚇人字,注意字旁的位置。

2、小兔子驚訝後,做了什麼動作?(預設:拔腿跑)

·仔細看圖,你知道拔腿跑是怎麼跑的嗎?誰來做動作表演?(跑得快,聽到咕咚的聲音就跑)(地圖:兔子,板書:跑)

指導朗讀(這隻兔子跑得真快啊哇!哇!哇!一溜煙就跑,跑得快!我們一起讀這句話。(指名讀3—4,一起讀)

兔子,爲什麼拔腿跑?(因爲兔子嚇了一跳,所以很可怕。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3、指導兔子朗讀的話:不好,咕咚很可怕!

①請作爲這隻兔子來讀。(聽說兔子在叫。我很害怕!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②誰又來當這隻害怕的兔子,叫?

③兔子爲什麼這麼害怕?你以爲咕咚是什麼?

(預設:妖怪、怪物、水怪。的雙曲餘弦值。的雙曲餘弦值。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那隻兔子,現在有水怪在後面追你啊。你害怕地叫——生讀。

4、點撥:這是多麼慌張的兔子啊,真可怕啊我看到了膽小的兔子……)一起讀。

(3)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體驗其他小動物們只有別人的話,盲目跟進的錯誤。

1、師:兔子這個名字嚇了什麼動物?(猴子、狐狸、山羊、鹿、大象)

學會寫象字,注意順筆和彎鉤的寫法。

2、(出示插畫二)師生配合閱讀。

看,兔子這個叫聲嚇了一系列小動物,老師想讓大家自由讀這個。

現在老師想和老師合作。男生讀藍色部分,女生讀紅色部分,黑色部分由老師完成。在嗎?你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吧!

3、引導發現小動物們叫的句子和跑的句子。

你發現了嗎?紅色部分的句子,寫着小動物們怎麼叫。藍色部分寫着小動物們是怎麼跑的。

4、學習跑步的句子。

讓我們先讀寫他們跑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

提示:猴子一聽,就跑。

狐狸,山羊,鹿,一個人跑。

大象看見了,也跟着跑。

一齊讀。一齊讀。

聽到別人的叫聲,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指名讀書:3~4人。板書: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家),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

5、總結:這樣的人怎麼辦,自己也怎麼做的行爲,老師送了跟進這個詞。

6、學習被稱爲的句子。

小動物們跟着跑,他們是怎麼叫的?讓我們再看看。

提示:太糟糕了。咕咚很可怕!

不好,不好,咕咚來了,大家都跑!

快跑啊,咕咚來了!

·自己讀,自由讀。

·我們先來看看猴子和兔子。老師發現他們的話有不同的地方。我一個人讀兔子的話,一個人讀猴子的話,其他孩子想想。他們的話有什麼區別?

(一個壞和兩個壞有什麼區別嗎?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聽老師讀。(師範讀)談談你發現了什麼。(預設:讀得越來越快)

·指導朗讀:是啊!讀得越來越快,說明動物們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着急,不妨試試。

啊,連用兩個不好,使事情更可怕,更危險!

7、分角色朗讀。

這句話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你能告訴我大家嗎?(一起讀大家的話)

唉!這句話越傳越可怕,傳到大家那裏就逃走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的話,看看是否有越來越可怕的感覺。(男人讀:猴子,女人讀兔子,大家一起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理解道理。

大家都嚇了一跳。只有一隻動物和大家不一樣。請大家自由閱讀第五自然段。想想野牛和其他動物有什麼區別。

2、提示:野牛攔住他,問:;咕咚;在哪裏,你看到了嗎?

大象說:沒看見,大家都說;咕咚來了。

野牛攔住大家問,大家都說沒看見。

最後問兔子,兔子說:我聽說過。;咕咚;就在那邊的湖裏。

①自由閱讀,考慮野牛的表現和其他動物有什麼不同。

②交流反饋:

⑶停止,重點學習停止

野牛爲什麼要攔住大家?他阻止大家做什麼呢?

(預設:野牛不相信,他阻止大家—問)

⑶問題(板畫:嘴)

他問了誰?(預設:大象,大家,兔子)

⑶情況採訪。

現在老師來當野牛,採訪了害怕的小動物。

師(戴頭飾):大象,在哪裏,你看到了嗎?

出生:沒看見,大家都說咕咚來了。

老師:大家在哪裏,你看到了嗎?

生(全班):我看不見。

老師:你們沒看見,爲什麼跟着?猴子,你爲什麼跟着我?出生。的雙曲餘弦值。的雙曲餘弦值。的雙曲餘弦值。

老師:鹿,你呢?出生。的雙曲餘弦值。的雙曲餘弦值。的雙曲餘弦值。

老師:狐狸,你呢?出生。的雙曲餘弦值。的雙曲餘弦值。的雙曲餘弦值。

老師:你們沒有親眼看到(板畫:眼睛),跟着別人跑,跟着別人叫,這樣的行爲,盲目地說。也就是說,就像盲人一樣,看不見了,別人怎麼做就做,別人怎麼說就做,自己沒有想法。例如,上數學課時,一個人報告了錯誤的答案,其他人不想叫,這種行爲也被稱爲盲目。想也不想就跑,所以叫做盲目跟隨。

老師:小動物們,你們跟着誰跑?出生:兔子。

老師:讓我問問兔子吧!兔子啊,咕咚在哪裏?你看到了嗎?

出生:我聽說過,咕咚在那邊的湖裏。

老師:兔子也沒看見,耳朵聽見了。(板畫:耳朵)

⑴引導意思。

老師:好的。採訪結束了。現在讓我們再考慮一下。野牛和動物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你最喜歡誰?

情況1(預設:我最喜歡野牛,野牛用嘴問,用眼睛看。他會想。他自己想。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老師:你和野牛一樣,真想,很聰明。(板畫:心)老師給你這個聰明字。(板書:聰明)

情況2(預設:我最喜歡野牛,野牛最聰明。野牛是最勇敢的。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老師:老師也喜歡野牛。野牛和大家最大的區別是,不僅僅是聽到的叫聲,盲目地跑着,可以用心思考(板畫:心)

3、總結板書,

老師:光靠耳朵判斷一件事,好像經常犯錯誤,開玩笑。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僅要靠耳朵,還要用眼睛看,用嘴聽,冷靜地思考,成爲聰明有頭腦的人。(結合教師的總結,在黑板上,耳朵、嘴、眼睛、心合成";聰明";字)

今天老師把這個聰明的聰明送給大家,遇到什麼事,不要盲目聽,盲目跟進,希望能成爲冷靜思考的聰明人。

三、課外開拓(視頻:小馬過河)

板書設計:

20歲的時候。

兔子一拔腿就跑。

小猴子跟着跑着冷靜下來。

一個人跟着一個人動腦筋。

野牛停下來問。

《咕咚》說課稿4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能複述主要故事情節,並進行表演,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2,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根據圖來複述故事;

2,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頭飾(小兔、狐狸、猴子、老虎、熊、獅子),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

活動過程

1.放錄音帶。幼兒聽一聽磁帶中有什麼聲音?學一學這種聲音,並說一說這種聲音是什麼發出的。

小朋友們聽過“咕咚”的聲音嗎?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聽了故事《咕咚》就知道了。

2.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感受故事內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故事圖片。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全面理解故事情節,學會角色對話。

① 小兔住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小兔爲什麼拔腿就跑?

② 遇到了誰?狐狸說什麼?小兔怎麼回答?狐狸怎麼樣?

③ 路上它們又遇到了誰?小猴說什麼?狐狸怎麼回答的?猴子怎麼想的?又怎麼做的?

④ 後來又遇到了誰?它們怎麼說的?大家怎麼做的?

⑤ 最後,它們碰到了誰?說了些什麼?“咕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4.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學會故事中的語句。(如:拔腿就跑、慌慌張張、一邊跑一邊喘氣、上氣不接下氣、東瞧瞧西望望。)

5.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由於是從以故事形式而設計的,課堂氣氛活躍,準備也比較充分,幼兒都能夠根據圖意來複述故事,能夠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語句,美中不足就是缺少了讓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應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指導,我想這節活動課會更加完善。

《咕咚》說課稿5

[教學目標]

1.認識“咕、咚、熟”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跟”等7個生字。

2.通過圖片、形聲字或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藉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後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識字、寫字,瞭解故事內容。

難點:

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把一塊石頭扔進事先準備好的水桶中)聽,這是什麼聲音?(咕咚、咕咚)(板書:咕咚)對,就是這個聲音嚇跑了好多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森林王國看看吧。

二、自主讀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

2.不會讀的字詞藉助拼音讀準確。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認讀。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3)藉助連環畫,圖文對應學習,讀懂故事內容。(或根據學生已有的讀連環畫的經驗——“段落之間有空行”來判斷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藉助插圖,學習第1~4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麼了?從課文哪個自然段可以看出來?(第2自然段)

(2)誰聽見了小兔子的喊聲?(小猴子)他又是怎麼做的?

出示:他一邊跑一邊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麼?

(4)聽到他們的喊聲,還有誰也跟着跑起來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着一個跑起來。

2.出示課文插圖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根據這些動物們的表情,猜猜他們會說些什麼。(學生大膽想象)

(2)引導學生朗讀第1~4自然段,體會小動物們害怕的心情。

3.哪些動物是跟着兔子跑的?

4.小動物們一邊跑一邊叫是因爲。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嚇”“怕”“跟”三個生字,組詞,觀察結構。

(1)三個字均爲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2)“跟”字複習足字旁筆畫的變化,右邊第一筆橫折起筆與足字旁齊平。

2.教師範寫,講解要點。(“嚇”左窄右寬,“怕”左窄右寬,足字旁最後一筆是提。)

3.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咕咚》說課稿6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3、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教學重點

難點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準備:

故事《咕咚來了》動畫視頻 ,小白兔 、狐狸 、猴子 、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隻小白兔它在做什麼?你們知道它爲什麼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爲什麼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並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故事內容。

2、提問:小白兔爲什麼跑呀?"咕咚"原來是什麼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裏有什麼感覺?它是怎麼樣做的?

三、幼兒觀看故事視頻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提問:

(1)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

(2)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 小結: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三、討論

1、 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心裏有什麼感受?有趣嗎?這個故事裏,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爲什麼?我們要向誰學習?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麼,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後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角色表演

1、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 一個遊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

2、請幼兒扮演故事裏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走進膽小國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裏障礙。

教學反思

在這次遊戲活動《咕咚來了》中,幼兒們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故事內容也講得非常生動、有趣,大部分幼兒較大膽、較完整地回答問題。本次集體活動具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說對”, 愛說是孩子的天性,於是,欣賞完視頻之後,幼兒模仿動作而進行角色表演,在這樣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輕鬆愉快地學習,又可以培養積極地動腦和動手的能力,還有表述的機會。不足之處在於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故事做詳細的如何克服膽怯的總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努力的鑽研教學方法和技巧,爭取完善優質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