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面積說課稿模板

面積說課稿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面積說課稿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面積說課稿模板
  面積說課稿1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海寧路小學的楊寶華,首先感謝北戴河區進修學校給我們搭建這樣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我校閆強軍老師所執教的《認識面積》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71——72頁內容。

“面積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幾何概念教學課,從長度到面積,是空間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爲面積單位教學及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提供了思維基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有大有小,但是要上升到數學的認識,尚需要豐富大量的表象和大量的實踐操作,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的目的。爲此,閆老師較準確的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實例和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通過探索、交流、比較、評價等學習過程,得到用估測解決問題的經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面積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索數學的興趣。

本節課閆老師準確地把握了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的內涵,充分體現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新課程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將枯燥的幾何概念課上的得生動、有趣。課堂教學呈現如下幾個亮點:

亮點一:注重知識性和情趣性的統一

課堂教學必須要傳授知識。有的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學生被動接受,而有的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其間的奧妙全在一個“趣”字。爲此,我們呼喚“知情”統一的課堂,要儘可能選取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學習材料,組織生動活潑、趣味盎然的教學活動。本節課,閆老師在導入環節創造性使用教材,通過生生擊掌,師生擊掌引入教學,學生興趣高漲。加上閆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課堂上不時發出陣陣笑聲,這樣的課堂氣氛令人感覺輕鬆愉快,課堂成爲一條充滿活力、涌動靈性的溪流。

亮點二:注重“生活味”和“數學味”的統一

如果說生活的“味”是親切自然、豐富多彩的,那麼數學的“味”則是抽象嚴謹、精煉深刻的。數學教學應使“生活味”與“數學味”有機融合。本節課,閆老師選取了大量生活中的物體(樹葉、水立方、天池等),並以學生的學習環境爲主陣地,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物體,如:黑板,課桌,課本等物體,通過摸一摸這些物體的面感受物體面的存在等活動,把間接的數學知識與直接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起來,初步建立“面”的概念。在這裏,生活是形式,數學是本質。

亮點三:注重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統一

對小學生而言,概念教學可以適當地淡化它的定義,而要注重感知和體驗,在豐富和堅實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本節課,閆老師首先通過若干個大小區別明顯的物體的面,給學生的感官以強烈的刺激,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來。在學生積累了較爲豐富的感性認識後引入面積概念,然後通過說一說、找一找、摸一摸、塗一塗等學習活動讓學生領悟概念的內涵,拓展概念的外延。閆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同桌合作討論、比較的方法,然後通過動手實踐、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在相互啓發、相互碰撞中形成多樣化的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如觀察法、剪拼法、數格法等等,學生在全面、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的同時,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

亮點四:注重現實性與創造性的統一

在最後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一環節用剪一剪、比一比、擺一擺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這一環節中,書中是比較兩個長方形的大小,這裏我們做了一下改動,變成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大小)。

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閆老師在課堂教學時,也存在一些不足:

1.作爲一名新教師,普通話水平有待提高,板書書寫欠規範。

2.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以後,應當讓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老師沒有把這樣的機會放手給學生。

3.本節課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果把重疊法也用到本節課中,那麼這節課將更加完美了。以上就是我簡單的評課,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領導同行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面積說課稿2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說課內容是面積的認識。(出示電子課本)它是來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61-62頁第五單元“面積的認識”第一課時。下面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我說課的第一個環節。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涉及的概念較多,有“面”、“物體表面”、“封閉圖形”和“面積”。“面積”的前概念是“面”。本節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所以教學時,爲了幫助學生建立概念。我從“面積”的前概念“面”來展開教學,先引導學生理解“面”的含義,即物體表面,把這些面畫下來就是一個封閉圖形。然後在學生獲得多種感性理解“面”的含義基礎上,經過改造、加工、伸展,得出“面積”這個概念。

(二)教學目標

在對教材和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後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徵簡單圖形面積。

2、經歷用不同圖形做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初步的度量意識。

3、使學生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便捷與合理。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

(四)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圓片、小正方形、小三角形等)。

學具:學生尺、硬卡紙。

二、說教學策略、方法

(1)直接引入法:

從“面”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面”?見過什麼“面”?這幾個問題展開教學。

(2)、動手操作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3)、合作探究法: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4)、比較法(觀察比較法、重疊比較法、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比較):通過面積的比較,會選用恰當的方法來比較面積的大小。

(5)、自學學習法:

面積單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自學。通過自學,學生能迅速瞭解面積單位的含義,建立正確的表象,對形成常用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遊戲

師:同學們,今天來了這麼多聽課老師,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學生齊鼓掌。

師:我們拍手的時候,兩隻手碰擊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誰來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

學生摸老師的手掌面。

師:你們的手掌面在哪兒?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學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師:(摸數學書的封面)這是數學書的封面。老師的手掌面和數學書的封面比,哪一個面大?

生:數學書的封面大,老師的手掌面小。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也擺在數學書的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數學書的封面比我們的手掌面要大。

師:請大家摸一摸身邊物體的.表面積。(出示課件1)

師:數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個面大呢?(出示課件2)

生:黑板面大。

(二)合作探究、講授新知

1、初步感知

師:教室中黑板面和國旗的表面,哪一個面大呢?

生:黑板面大。

師:(指黑板面)像這裏,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積;國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國旗表面的面積。(板書課題:認識面積)(出示課件3)

師:什麼是課桌面的面積呢?你們能摸一摸嗎?

生: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並摸一摸)

師: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如課桌、練習本、文具盒、信封、紅領巾等等。這些物體都有面,這些面的面積有大有小。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兩個面比一比,說一說,哪個面的面積大,哪個面的面積小?

生舉例說明。

師:同學們都說的非常好,哪位同學能歸納出“什麼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呢?”生: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師:非常好!板書“物體表面”“大小”(出示課件4)。手拿出一個信封,比如這個信封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師:(沿信封邊緣描,出信封的形狀)這個信封是什麼形狀?紅領巾呢?像長方形、三角形等封閉圖形有面積沒有?

師:對!封閉圖形也有面積。請同學們看看下面哪些圖形有面積呢?(出示課件5)

生:圖1和圖4.

師:很好,那麼什麼是封閉圖形的面積呢?

生: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師:非常好!前面我們提到,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現在,我們又知道,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有沒有同學把這兩句話概括一下,到底什麼是面積?(出示課件6)

師: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並出示課件,我們一起讀一遍這一句話。

師:(出示課件7)將數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請大家說一說兩本書的面積一樣嗎?

生:一樣。

師:很好,同一個物體無論怎樣放,面積的大小不變。

2、面積大小的比較

師:面積有大有小,那麼如何比較面積的大小呢?

師:剛纔我們舉了很多例子,比如黑板表面的面積比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你們是怎麼比較出來的呢?

生:我一眼就看出來了。

師:同學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很好,說明我們都是通過觀察比較出來的。像這種面積相差比較大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的方法來比較面積的大小。但當面積相差不大的時候,通過觀察就比較困難了。

師:在你們每個小組裏都有一個信封,在信封裏裝有一些圖形,其中有兩個圖形比較大,都是白色的,面積大小差不多。現在請大家一起思考,如何來比較這樣兩個圖形的大小呢?現在分組討論,可以將兩個圖形放在一起比一比。(出示課件8)

師:剛纔老師在下面看了看,發現我們採用了觀察比較和重疊比較的方法好像都不太容易一下就比較出這兩個圖形的大小,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師:出示課件小精靈“可以選用一種圖形作單位來測量”。大家聽懂小精靈的話了嗎?如果選用一種圖形作單位,這個圖形可以是什麼形狀?請大家把信封裏面其他的圖片找出來擺一擺,試一試。

師:剛纔同學們在下面做了各種嘗試。我們用這些圖形作單位的時候,能不能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分別出示課件9、10、11)如果要準確的測量出某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用什麼圖形作單位最合適?爲什麼呢?(出示課件12)

師:(正方形能鋪滿所測圖形;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在擺放的時候不受擺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國際上規定用正方形面積作爲面積的單位。)(課件13)

(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師:現在請大家完成課後的62頁的“做一做”。

師:請同學講一講你在做這些題時是怎樣思考的呢?

(四)回顧整理,展望新知

1、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你們都有哪些收穫呢?(課件14)

2、師:其實關於面積還有很多知識等着我們去研究,比如說面積的度量,國際上就是規定了要用正方形作爲度量面積的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這些面積單位就是我們今後要繼續研究的問題。

  面積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面積》中的第一課時:《認識面積》。面積概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概念。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以及周長。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節課的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併爲以後學習了平面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小學中年級學生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我設計了直觀演示、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等一系列教學活動。

本節課的三維目標是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拼擺、數一數等數學活動中,培養初步的度量意識?

體會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是:探究發現比較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結合本課的特點,以及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5個教學環節:

1、結合實例,引入課題。

由第一個課件引入學生對“面”的體驗,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的看到黑板面比國旗面大,數學書的封面比可桌面小,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發現物體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初步感知物體的面,建立面的表象。

2、動手操作,引出平面圖形的面積。

首先讓學生摸摸長方體的表面,它的表面都是平面圖形,也有大小,從而引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也有面積。然後課件出示四個平面圖形,讓他們跟着老師一起塗顏色,充分感受面積的實際含義。再利用一組沒有封閉的圖形,讓學生理解封閉圖形纔有大小。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由具體的面過渡到平面圖形,知道了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面積。

3、周長和麪積的對比。

周長和麪積這兩個知識點是最容易混淆的。我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清楚的看到周長和麪積的不同,周長指圍成圖形線段的長度,而面積是面的大小。並通過練習加深印象。

4、三組平面圖形面積的對比。

第一組通過觀察能直接比較出來,第二組是兩個圖形的大小十分接近,通過觀察比較不出來,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第三組是通過觀察、重疊都比較不出來,這時候小組合作,利用學具進行拼擺,最後得出結論,然後讓學生對比用哪種圖形作單位比較好,因爲用正方形能夠鋪滿整個圖形沒有空隙。引導學生髮現: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統一的單位。正方形表示統一單位最合適。

5、設計矛盾衝突,強調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利用課件讓學生懂得必須統一面積單位,後面學習面積單位就水到渠成了。

低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善於表現,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學中努力創設情境並精心設計課件和學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得輕鬆、學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