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乙烯》說課稿範文

《乙烯》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乙烯》說課稿範文

《乙烯》說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乙烯》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乙烯》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幼師《化學》下冊第八章第二節的第一課時。《乙烯》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幼師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本節教材內容主要是乙烯的結構、實驗室製法、性質、用途。

二、教學目標

本節課要求學生達到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乙烯碳碳雙鍵的結構,知道乙烯的實驗室製備方法、實驗裝置及實驗條件。

2、瞭解乙烯的物理性質,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

3、瞭解乙烯的用途。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對有機物“結構(組成)-性質-用途”關係的認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聯繫生活生產實際,樹立運用化學解決生活生產問題的意識。培養用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思想。

教學重點是乙烯的結構與化學性質,教學難點是乙烯的結構與加成反應、聚合反應。

三、學生分析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對有機物、化石燃料等有了非常粗淺的瞭解,上節課對甲烷、烷烴性質又有了深入的瞭解,但對乙烯是初次接觸,沒有以往的知識經驗。

另外,幼師學生本身知識基礎較差,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理科學習較爲吃力,對數理化普遍不感興趣。

四、教法、學法

基於以上對教材、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分析,本節課較難教難學:實驗難度大,用品多,操作複雜,實驗用時較長;本課新概念多,比較抽象;本課內容多,知識點多。爲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我採用瞭如下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在教法上主要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化抽象爲形象,創設積極的情境導入,同時合理安排實驗教學和直觀教學,注重學生思維的啓發。

在學法上,學生主要以實驗探究與交流活動相結合,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流的習慣。

五、教學過程

因爲乙烯的製取與性質實驗用時較長,爲了節省時間,因此課前就將實驗裝置和實驗用品裝配齊全,一上課就先做上實驗,在合適的時候再開始講解。然後開始進行如下教學環節。

(一)生活導入

我們把化學課稱爲魔法師修煉課堂,本節課以多媒體爲媒介,通過生活中水果商長途運輸過來的水果都是生的,催熟後再出售,以及深秋時節棉農對向棉田打催熟劑的這樣兩個生活中的事實案例進行場景創設,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魔法-催熟,魔法精靈-乙烯產生興趣,爲探究乙烯的結構與性質做好鋪墊。

(二)直觀演示

用球棍模型直觀演示從乙烷裂解制乙烯的過程,得出乙烯的結構模型,然後比較乙烯和乙烷的結構,引導學生思考:乙烯的性質與乙烷相比會有什麼不同嗎?推測乙烯的性質,再用實驗來檢驗推測,邊實驗邊講解,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

(三)精心設疑

思考1、甲烷、乙烷等烷烴一般不與氧化劑等起反應,乙烯卻能夠使高錳酸鉀褪色,說明什麼問題?

思考2、烷烴能與鹵素單質起取代反應,乙烯與溴發生的反應是取代反應嗎?

通過這兩個思考,導向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乙烯中由於存在碳碳雙鍵的結構,因此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容易被氧化,容易發生加成反應。

(四)形象模擬

乙烯的加成反應與聚合反應是兩個新的反應類型,既是微觀的,又是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我用動畫模擬了加成和聚合反應中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過程,化抽象爲具體、化微觀爲宏觀,降低了學生思維難度,提高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反應實質的理解。爲了幫助學生區別取代反應與加成反應,又靈活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並配上了形象的圖片。

(五)當堂檢測

練習題從易到難,檢測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所學知識。

(六)本課小結

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讓同學們談談通過本課的學習,對乙烯的瞭解有哪些,最後老師進行歸納總結。

(七)作業與延伸

留下本課的書面作業,同時留下家庭實驗與思考題,並在微信羣內投放拓展閱讀材料:乙炔,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水果催熟和保鮮的一些材料等。

六、教後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比較成功,我深深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爲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擴充課堂容量,創設積極的教學情景;可以發揮技術優勢,化微觀爲宏觀,化抽象爲具體,突破教學難題,生動呈現教學內容,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課後在微信羣投放延伸閱讀材料,拓展了課堂空間和學生們的知識面,深化了教材內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起到引導作用,充分以學生爲主體,滿足學生探索及發現的需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是超越學科知識,對學生終生有益的。

教學當中由於內容的緊湊性,在時間把握上應該更注意。在探究中要充分“想學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準備。

  《乙烯》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是烴的知識的繼續,也是學習不飽和烴的開始。乙烯是學生學習有機化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的烯烴的代表物,乙烯分子結構中的碳碳雙鍵決定了乙烯的化學性質,因此教材在介紹乙烯的化學性質之前,首先介紹了乙烯的分子結構,然後通過三個現象明顯的實驗引出乙烯的化學性質,並着重通過加成反應體現結構與性質的辯證關係,不僅使學生對乙烯的性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爲繼續學習烯烴以及它們的衍生物的性質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纔接觸有機化學,雖然在上一節中對烴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係還是比較陌生,對物質的空間結構更是不瞭解,對有機反應的產物判斷和書寫結構式、結構簡式都比較困難。

三、教學重點:

乙烯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四、教學難點

從結構上認識乙烯的加成反應。

五、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乙烯的分子組成、結構和化學性質;

(2)進一步瞭解結構與性質間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實際出發,認識乙烯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通過已有知識確定乙烯的結構模型,從而得出乙烯的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3)通過乙烯的結構及實驗現象,探討出乙烯的化學性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乙烯的學習,養成良好的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加強“結構與性質”的認識;

(2)通過乙烯性質的探討方法的學習,使學生養成探究有機化學的良好思路。

六、教學設計思路

通過創設情景:小故事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發學生對乙烯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究不同於烷烴的烴--乙烯的結構,使學生加強對有機結構的認識;初步養成由物質的結構去討論性質的習慣。從自主探究物質的結構模型的角度去深化認識乙烯的結構,有利於學生掌握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係。學生動手製作模型,寫結構式、電子式等,促進學生對有機物結構的認識。在以上的基礎之上,進行乙烯的物理性質的簡介和化學性質的重點探究。對於不飽和烴的加成反應,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爲例,以直觀的實驗現象說明問題,再結合乙烯的結構碳碳雙鍵分析加成反應,並輔三維動畫演示加成反應過程以進行鞏固,儘可能的讓學生掌握加成反應。

  《乙烯》說課稿3

一、說教材

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二節

1、地位和功能

本章第一節學生以甲烷爲核心對烷烴的結構和性質展開學習,初步具有結構決定性質意識。本節課則以乙烯爲核心對烯烴展開探索,進一步鞏固學生們對結構決定性質的認識,爲以後學習更復雜的烴及烴的衍生物的性質打下基礎。

2、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普通高一年級學生。

在知識儲備上學生通過烷烴的學習,初步掌握了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懂得從碳原子的結構和成鍵方式入手學習有機物的知識,這爲本節課學習乙烯奠定了理論基礎。

在能力儲備上學生此時已積累了一定的實驗觀察、分析的能力。但利用分子的空間結構思考問題以及抽象思維能力比較薄弱。

3、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乙烯的電子式及結構式、瞭解乙烯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加成的概念以及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正確書寫。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拼接乙烯球棍模型結構,加深對乙烯結構的認識。

通過分析、歸納實驗現象掌握乙烯的性質,利用對比學習的方法學習乙烯的氧化反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乙烯的用途,領會化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瞭解乙烯的'產量是衡量國家石油化工實力的標誌,增強愛國主義思想。

結構模型拼接,體會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收穫成功的喜悅,形成化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難點。

重點:加成反應。

難點:乙烯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二、說教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的學生學習時絕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遊戲、故事、美、音樂、幻想和創造的世界中進行朝氣蓬勃的智力活動”。

教法:模型教學法、實驗法爲主,講授法爲輔。

針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薄弱,而乙烯分子結構又較爲抽象,教學中採用模型教學法,進行結構拼接化抽象爲形象,加深感性認知。

爲了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教學,對課本實驗進行改進,設計了乙烯製備—性質檢驗一體化實驗。簡單快捷,可以一次性觀察所有實驗現象。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深刻理解乙烯的性質。

三、說學法

觀察法、對比學習法對本節課來說相當重要,通過對比學習,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活,進而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討論交流法是學生通過參與積極討論,增強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按照“導入新課—結構探究—作業佈置”環節進行教學。

導入新課:用《詠乙烯》引入新課,告訴學生這是乙烯性質的記憶口訣,概括了本節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拋出問題“乙烯從哪來的?”再詢問學生在家做的生活小實驗有何結果了。即將一個紅蘋果和一些青香蕉放在一個塑料袋裏密封,觀察變化並探討原因。

學生通過調查,得知是乙烯催熟的緣故。再問:“乙烯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用途?”學生踊躍發言,我再進行補充,讓學生深刻體會乙烯的重要用途,他們自然會對乙烯的學習產生興趣。趁此提問“乙烯到底具有何結構,纔會使他擁有如此廣泛的用途?”由此展開對乙烯結構的探討。

結構探究;全班分爲6個小組,給出乙烯的分子式和一些球棍模型的材料,讓學生拼接出乙烯結構模型。若學生毫無思路,我從旁提示:乙烯比乙烷少兩個氫原子,C原子要滿足4個價鍵,要對乙烯的兩個C原子進行怎樣的處理呢?

模型拼接之後在PPT上展示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要求寫出乙烯的電子式,結構式,再講解乙烯的空間構型。

性質學習:乙烯的物理性質不是重點,這部分內容簡單帶過,重點是乙烯的化學性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學生通過感知物質及其變化的實驗現象,獲得化學實驗事實,從而在此基礎上形成化學概念,認識化學理論。

演示乙烯製備—性質檢驗一體化實驗:石蠟油受熱分解生成乙烯,將乙烯導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點燃導管逸來的氣體,學生觀察、記錄現象。

對比學習乙烯的燃燒反應

從宏觀切入比較甲烷與乙烯的燃燒現象,發現乙烯燃燒時,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煙。提問“爲什幺有黑煙生成?”微觀分析甲烷和乙烯結構式,發現乙烯含有碳碳雙鍵,不飽和程度較大,乙烯含C量高,生成了的黑煙是碳微粒。化學方程式的對比。

提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爲什幺褪色?原來的紫色是什幺物質?”討論後講解:紫色是高錳酸根的顏色,一通入乙烯之後,正七價的錳就被還原爲無色的二價錳離子了。這個方程在本節課不要求學生掌握,但要知道它的原理:乙烯的碳碳雙鍵中的兩個鍵是不等同的,其中的一個鍵較容易斷裂,所以乙烯就被氧化了。之後插入生活中鮮花保鮮的事例。

疑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也褪色了,那幺他的褪色原理跟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一樣嗎?”討論後部分學生認爲是一樣的。這裏涉及到了本節課的重點加成反應,加成反應是一個新的概念,比較抽象。通過flash動畫的演示結合黑板上結合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講解,化抽象爲形象,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效果。

微觀分析:乙烯中的碳碳雙鍵是通過兩個共用電子對結合的,斷開的一個的鍵各爲每個碳原子所有,而溴分子也是通過一對共用電子對結合的,鍵斷開了,每個溴原子有一個未成對電子,碳原子也有一個未成對電子,所以就發生了重組,生成了1,2—二溴乙烷。有機化學上稱這個反應叫做加成反應。要求學生在課本找出加成反應的概念並畫出來。

鞏固練習,要求寫出乙烯與其他物質發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化學課程標準對加聚反應和烯烴要求不是很高,只需要瞭解聚乙烯的合成反應並且可以舉例聚乙烯在生活中的應用,瞭解烯烴的通式和概念。

作業佈置:總結出鑑別甲烷和乙烯的方法。看似一個小小的問題,卻囊括了整節課的內容,起到很好的複習作用。

五、說板書

精心設計的板書是教學策略的結晶,凝聚着教學內容的精華。主板書是知識點而副板書是輔助教學用的。

六、說亮點

口訣記憶生動又好記;

模型教學化抽象爲形象;

實驗改進省時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