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範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出處、分析

《我們的影子》選自嶺南版小學美術標準實驗教課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課。本課教材以“美術與科技”爲切入點,以影子這一科學常識爲題材,以“我們”爲物象形態,進行有趣的聯想活動,激發學生對生活現實的關注和興趣,培養想象力與概括的造型表現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影子形成的因素。

2、技能目標:能運用線與色表現影子並組成有趣的畫面。

3、情感目標:對造“影”和創作影子感興趣。

(三)教學重點:能用線與色表現影子,並組成有趣的畫面。

(四)教學難點:瞭解影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

二、說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我主要採取“啓發──引導法”,以我們的影子爲線索,充分客觀條件,不斷採用欣賞,啓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造影遊戲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運用想象創造影子人物的現場演示,提供了想象表現的空間,既啓發了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又激發了對影子造型創作熱情。

三、說學法

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運用遊戲聯想的學習方法;(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瞭解影子形成的因素

(二)在欣賞與造影,感受影子的抽象美和意象美

(三)創新與表現

(四)欣賞與評價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瞭解影子形成的因素

以“陽光下的影子”導入,讓學生在陽光或燈光下的照射下做各種動作,引導學生感受“光與影”的美妙,從而認識影子形成的原因,理解小博士的話“物體擋住光線,就會在後面投射出影子”的科學道理。這樣的開頭不僅使學生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因素,同時又讓他們發現了影子的美,爲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二)在欣賞與造影,感受影子的抽象美和意象美

接着,讓學生欣賞《用剪影的方法畫運動的人》,模仿一下畫中人的動作,比較畫中的影子和真實的人物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不同。使學生在比較中感知影子的特點,

1、影子比人物輪廓簡潔和概括,省去細節,

2、影子只有輪廓。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實踐操作爲主線”的教育思想,所以在學生對影子的特點了解之後我進一步學生自己試一試,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想象創造有趣的人物影子,感受影子的變化,以及感知抽象美。根據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爲了進一步拓展思維,激起興趣,我利用燈光,用手造影,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影子都像什麼使學生髮現意象美。自己動手創作意象手影,鍛鍊他們的想像和創造能力。同時爲影子的創作表現提供了前提。

五、創作與表現

與學生探究影子的表現方法,

1、造影

2、用筆描繪

3、着色4裝飾影子

在瞭解影子的表現方法之後,播放以影子爲題材的美術作品,同時播放音樂,讓孩子們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影響下創作有趣的影子。

六、欣賞與評價

教師收起幾個學生作品(好、中、差各一件)讓大家評一評。從以下幾方面來評:造形美、色彩美、裝飾美等三個方面來品評。優秀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不理想的作品讓學生自己找出不足,然後讓學生自己修改,並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後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

最後教師總結談話,鼓勵同學們多動腦,勤動手,就能用影子創作出美麗的畫面。

說課稿範文2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以xxx健康第一xxx爲指導思想,在教與學的關係上,既強調教師xxx教xxx的重要性,又突出學生們xxx學xxx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模式上,本課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們的實際,自己選擇練習的手段、難度、夥伴,依據教師設計的評價標準,由學生們對自己進行評價,並及時調整練習手段、難度和評價標準。從而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爲終身體育打下紮實的身心基礎。

在教學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個性發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不同的提高。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爲八年級的兩班男生。該兩班男生特別喜歡體育活動,班級紀律好,集體榮譽感強,農村孩子身體素質普遍較好,大部分學生們已經很好的掌握了xxx前滾翻xxx等基本技術動作,這爲本課次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魚躍前滾翻的動作技術結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魚躍前滾翻的動作要領,懂得身體躍起騰空是區別於前滾翻的關鍵。

2、技能目標:大部分男生能獨立完成魚躍前滾翻動作,20%完成動作圓滑優美,具有明顯的騰空過程。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們接受美的教育,初步具有開拓創新、勇敢果斷、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四、教材處理

魚躍前滾翻是在學習前滾翻和遠撐前滾翻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爲以後技巧聯合動作教學服務。xxx魚躍前滾翻xxx的蹬、躍、撐、滾等各技術環節,同其他滾翻類動作技術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學好本課對以後的滾翻類教材的學習有着重要的輔助作用。

重點:躍起遠撐;

難點:屈臂團身的時機。

五、教學程序

1、課堂常規(1’)整隊、宣佈本課內容

目的:加強組織紀律,明確教學任務。

2、熱身部分(6’)

在結合技巧特點,做徒手操。六節,4×8拍。接着做誘導練習,團身滾動4次。半蹲後襬開始做兔跳練習5次。

設計意圖:爲培養學生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們興奮性,同時爲學習技巧做好身心準備。

3、學習與體會部分(18’)

(1)教師示範魚躍前滾翻完整動作,並結合圖解,歸納、誘導、講解魚躍前滾翻動作要領,及保護幫助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瞭解魚躍前滾翻完整動作,教師優美示範動作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2)分解學習

①前滾翻xxx②遠撐前滾翻xxx③保護幫助下做魚躍xxx④躍過一定障礙物做魚躍前滾翻xxx⑤獨立完成動作。

設計意圖:這樣分層遞進、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教學,再加上語言的激勵,使學生們增強自信,提高學習興趣。從舊知到新知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分散了各個難點,保護幫助下做魚躍、躍過一定障礙物做魚躍前滾翻,兩個練習內容的設計主要是爲完成本課教學重點,躍過同伴平舉的手(或者越過橡皮筋),都是爲了突出教學重點蹬、躍、撐、滾,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4、鞏固練習部分(10’)

學生們掌握技術動作後,根據自己練習情況結合動作標準,組內討論進行自我評價,通過練習反饋,進行自我調整。練習難度分三組,基本完成組、達標組、提高組。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迴指導,分組後對基本完成組同學要進行重點輔導。

最後請2--3名不同類型的同學示範。要求學生們仔細觀察,並能分析動作,然後師生客觀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力,自由組合充分的展示自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們都能體驗到體育運動樂趣。培養學生們觀察動作的能力,自我評價的能力,審美能力。

5、結束部分(5’)

教師領做放鬆操(手臂、身體波浪),學生們模仿練習。在音樂伴奏下,師生同做,放鬆身心。最後教師總結講評,歸還器械,師生道別。

設計意圖:有組織的結束教學活動,逐漸恢復學生們機體功能,對學生們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們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最後結束本課教學活動。

六、教學方法

1、教學理念:xxx興趣是最好的老師xxx,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習的熱情,讓每個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2、教法:講解示範法、分層遞進法、語言激勵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分層遞進教學法,因爲在教學中xxx魚躍前滾翻xxx的騰空高度和手撐的遠度,應根據學生們的具體情況來定。同時再加上課初的示範、課中的語言激勵使學習重點分散,學生們易於接受新知,從而突破本課難點。

3、學法:觀察法、模仿練習法、討論練習法

在課初讓學生們觀察完整動作,建立整體概念;在學習與體會階段主要是模仿練習新知,同時聯繫舊知逐步內化爲自己的技能;在練習階段主要討論練習法,根據學生們的實際,自己選擇練習的手段、練習的難度、練習夥伴,學生們自主的練習,依據設計的評價標準,由學生們對自己的技術水平、運動能力、學習效果進行討論評價,通過評價反饋及時調整練習手段、練習難度和評價標準。從而激發學生們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爲終身體育學習打好基礎。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本次課的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說課稿範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簡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學生在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入冊掌握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認識。清楚了平行四邊形平行的底和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新知納入到已有的認識結構之中。有利於學生學會推導方法,爲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二、說教法

整個教學由複習引入、探究體驗、實踐應用幾個環節組成。在複習引入階段,使學生感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內在的聯繫,並複習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特徵,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爲後面的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在探究與體驗階段,分爲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數方格。讓學生體驗光靠數方格的方法太麻煩,必須尋求一個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更簡便的方法。由“爲什麼不同的圖形面積卻相等?”找出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係,進而大膽猜測平行四邊形面積可能等於什麼?

第二個層次,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佈置了兩項任務:

1、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

2、平行四邊形與轉化成的圖形之間有什麼關係?

填好實驗報告單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目的更明確一些。然後,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老師注意巡視學生的操作,方法,並加以引導,把典型的方法幾下來,我提前考慮到有這麼幾種情況,接着,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老師多注意學生的語言的準確性強調“平移”。最後,有老師的一個問題:“在轉化的過程中,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學生結合報告單得出:面積沒變,形狀變了,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長方形的寬,從而很順暢的得出因爲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高。這樣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真正動了起來,親身經歷了公式的推導過程。

第三個層次是自學公式的字母表示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踐應用階段,分爲基礎聯繫和拓展練習。在基礎練習裏,首先完成了例1,直接利用公式計算面積,然後在此基礎上注重學生動手測量,讓學生主動去尋找計算面積所必須的條件,並根據這些條件去求面積。最後把平行四邊形變換姿勢,讓學生準確的找到底和高,並計算出面積,完成做一做1、2題。通過這一部分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面積公式的理解和應用。

在拓展練習裏,首先安排了判斷題,選擇題。通過辨析、選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與底和高兩個因素有關,求面積用面積單位,求平行四邊形面積必須是一組對應的底和高等知識。接着出現了一道開放性題目:“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4平方釐米,他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底和高都是整數)。如果不限制小數呢?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把這節課推向了高潮。最後出現了一道思考題”長方形框架,長15釐米,高10釐米,周長和麪積分別是多少?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麪積會怎樣?通過這一部分練習,使學生加深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理解與應用,達到熟練,靈活掌握的目的。

說課稿範文4

第二,說課題

課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精彩極了”概括了母親的評價語言,“糟糕透了”概括了父親的評價語言。文題將這兩句截然不同的人物語言用“和”連在一起,記敘了巴迪在母親的鼓勵下和父親的批評中健康成長的故事。這兩句話又是課文的中心語句,主題所在。

第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靦,腆”等7個生字;會寫“迪,描”等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靦腆,謄寫,出版”等詞語;多讀並抄寫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含義。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父母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爲什麼有不同的評價。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第四,說教材

課文是按時間先後順序記敘的,可分爲三部分來理解。

說課稿範文5

各位老師:

早上好!首先非常感謝各位老師今天來我們學校參加本次研討活動。這次是我們區小學品德“推進課堂轉型”專題研討活動,要體現的是“以生爲本,學爲中心;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育理念。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負責向各位老師呈現一堂課,這堂課是是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三課《美好的家園》,本單元的主題是生命和環境教育,引導學生過有愛心、負責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前兩課分別是《美麗的大自然》和《動物、植物和我們》。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神奇,激發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之情,體驗了生命的巧妙與神聖,培養了他們珍愛生命的意識和能力。《美好的家園》是第三課,包括家在自然中、保護家園和心中的家園三部分,我今天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包括家在自然中和保護家園兩部分。

下面,我主要談談我的教學過程和設計思路:

首先,尋找“學爲中心”課堂的呈現點。

第一,到底這堂課我要呈現給各位老師的是什麼內容,涉及哪些方面。在第二個環節環保大討論中,談到破壞環境的不良現象,破壞環境的現象有很多,在這裏,我主要預設了四種跟生活比較貼近的,學生容易想到的現象,也是比較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分別是:垃圾污染、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和破壞綠化。其中我重點關注的是廢水污染,這樣就使內容既豐富又有側重,在這裏我還結合了近期比較熱門的黃浦江死豬事件,通過播放一段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廢水污染對環境的破壞。

第二,以學生個性特點,讓他們自主選擇學習方式來多形式的呈現學習成果。課前我下發了一張調查表,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自己去搜集材料,在調查表上我主要設計了兩個問題:1、你發現你身邊有哪些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爲;2、你們小組準備重點研究哪種污染。這樣的形式培養了學生蒐集材料的能力和小組分工合作學習的能力,而且通過四人小組討論讓他們自主的選擇學習的內容,這也體現了以學生爲中心。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先四人小組討論,在討論前明確四人小組討論要求,這樣待會討論的時候學生就會更加有目的性,討論也會更加有效。討論完以後讓小組派代表來介紹他們蒐集到的資料,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他們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上來。而老師在這裏就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主要還是讓學生自己上來說來表達,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

其次,確定“學爲中心”課堂落腳點(預期目標)

第一,是要讓學生感受到環境的破壞。在導入部分,我採用的是圖片的形式,用一組嘉興南湖等地的風景圖和兩張班級學生個人的照片並配上音樂,這樣的形式能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用嘉興本地的照片和學生自己的照片也更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後定格在美好的畫面中。第一板塊主要是用畫面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與美麗,引發他們對美好自然的嚮往。在第二個環節環保大討論中,學生呈現的各種破壞環境的圖片文字,老師呈現的破壞環境的圖片和之前美好家園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種巨大的反差中引發學生對生態環境的思考,相信這樣大量的圖片和文字應該能讓學生感受到環境污染給我們家園造成的破壞。接着我又設計了一個拓展想象: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會變成什麼樣?讓學生進一步思考破壞環境帶來的巨大危害,激發他們要保護環境的強烈願望。

第二,讓學生在心中埋下一顆美好的種子。

之前這些大量的破壞環境的照片相信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視覺衝擊,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更加激發了他們要保護環境的願望。在環保加油站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說說你能爲保護環境做哪些事,並且用約定的形式讓學生寫下來,並上來貼,讓學生感受到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不扔一張垃圾,不亂踩草坪、不隨地吐痰等等,我們的家園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埋下一顆美好的種子。

最後,力展“學爲中心”課堂新特點。

第一,是教的緯度。這是站在教師的角度,教師在整個課堂上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和活動參與者的身份,當然必要時應該起到主導作用。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是創設了一個大的情境:以羊村長和羊兒們要到嘉興來尋找合適居住的地方入住爲載體,一步步展開教學,先是他們發現這裏有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爲,然後聽了同學們課前蒐集到的資料彙報,有點擔心了,猶豫着要不要留下來,後來聽了同學們爲他們規劃的美好家園,看了同學的承諾最終決定留下來。這樣的情境創設比較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能夠在輕鬆愉悅的情境中進入課堂。教師在這裏主要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而學習的主動權始終在學生手裏。

第二,是學的緯度。這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年齡特點,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在這堂課的設計中,主要體現在課前由學生自主選擇要研究的污染項目蒐集材料,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另外,在規劃心目中美好的家園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心目中美好的家園,這也是站在學生的角度,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關於這堂課的思考,非常簡單,可能還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包括在整個試教以及磨課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困惑:比如,環保是一個很大的主題,低段可以上,高段也可以上,那麼到底上到什麼樣的程度是真正符合二年級學生的,還有在大量的資料中,如何取捨也是我比較困惑的。

在這裏,我還想感謝一下我們品德教研組,特別是周老師和沈老師,她們一直陪着我走過來,感謝你們在試教過程中給予我的寶貴意見以及勇氣和信心。是你們的點點滴滴的給予,讓我在這個忽冷忽熱的春天裏感受到的是濃濃的暖意。也要感謝凌老師在磨課過程中給我的寶貴的意見和指導。

最後,至於這堂課最終呈現的效果如何。待會請各位老師看了以後,能給我提出各種意見和建議,在座各位應該都是我的前輩,在品德教學方面都有比較有經驗,希望能給我待會的這堂課把把脈,提出一些好的建議,我一定會虛心接受。謝謝!

說課稿範文6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六單元第1節《口算乘法》,首先我先對教材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說教材

1、本節內容:《口算乘法》是九年義務教育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P56—57的內容。

2、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能夠正確地口算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着重從生活情境中讓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融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社會經驗,讓學生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計算數學,使得數學學習生活化。

3、教學目標: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並主動地去探求知識。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以及不僅爲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4、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髮現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以及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發現、歸納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以及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及理解口算原理。

二、教學策略

1、設計理念:新課程標準要求,知識要由學生自主建構,讓學生成爲發現者、探索者。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互動學習把新知納入舊知。

2、教法

(1)情境教學法

(2)問答法

(3)練習法

通過這些教學方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經歷探索,獲得知識。

3、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爲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爲:

(1)自主探究法。

(2)觀察發現法。

(3)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想一想,練一練,寫一寫,看一看的過程中發現整十、整百、整千以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運算規律。

三、教學流程

(一)設景激趣,導入新課

通過搶答的形式進行復習,爲學生學習新知做了必要的鋪墊。本節課重點是學生能說出口算時的算理,這些複習題就是爲學習重點做鋪墊。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規律

教學時先出示遊樂園的場景圖,通過學生觀察主題圖後,自己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由問題列出20×3這一新授內容,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自己動手做一做。學生在計算20×3時有的學生是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計算,有的口算,有的筆算,計算的正確率和計算速度也不同。這時我會結合實例讓學生感悟出口算與筆算的聯繫及各自的特點,從而在鼓勵學生計算方法多樣化的同時,又注重計算策略的優化選擇。

教學完20×3這道題學生在初步掌握了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後,提出一個新問題200×3和20xx×3讓同學們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在計算過程中發現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運算規律。

最後老師進行總結歸納出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運算規律。

2、探究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規律

通過同學們提出的關於坐過山車的問題列出算式12×3,提問學生是怎樣進行計算的,小組交流後有學生髮現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規律,學生觀察後由老師給出計算方法。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在練習設計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題目訓練。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對本節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對在獲取新知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策略進行反思,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五)、板書設計。

至於本節課的板書,我致力於條理清晰,簡明扼要。

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

20×3=6012×3=36

說課稿範文7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之一—方向、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掌握地平面上的八個基本方向、並且學會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兩種主要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堂活動、比較並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使學生初步具備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辨別方向的能力、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圖的空間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並結合鼓勵性語言、課堂活動等、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學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2、【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在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和技能;爲突破難點、教學過程通過典型實例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教學手段】

本節內容教學方法以“讀圖分析、學以致用”爲主、講授法相結合、並設置教學情境與課堂活動等教學活動、充分發揮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方法分析

初中地理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學好地理必須從培養興趣開始。要搞好初中地理教學、教學方法很重要、

基於本節教材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合作討論法:課堂是地理教學的主要陣地、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作用、不斷提高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上課前要認真備課、準備好讓學生思考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和討論。同時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必要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講授和演示。

2、圖片演示法:圖具有簡明直觀的特點、充分運用地理圖是地理區別於其他學科的重要特徵、利用好地圖、對學生理解、記憶課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麼圖片演示教學就顯得尤爲重要。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問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

四、教學過程分析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做到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設計思路]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1、導入新課。由創設情境設問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是從同學們的生活中碰到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講授新課。

(1)引導學生了解地平面上的八個方向

(2)重點使學生掌握如何在地圖上判別方向的兩種方法

首先、分別強調兩種定向法定向的方法和步驟。

其次、讓學生動手上黑板畫、以加深印象。再根據學

生動手畫的情況、強調注意事項。

最後、再通過設計學生活動、角色扮演等、學以致用。

(3)讓學生了解如何在野外判別方向、重點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指南針和用指南針定方向。

3、課堂訓練、鞏固本節所學知識。

4、課堂小結、強化認識。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知識。簡明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引用。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設計了這麼兩個問題: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麼;

各位老師、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了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完成了教學。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在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地學習、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並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說課稿範文8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培養有感情的朗誦能力,學會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描繪春天美景。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培養學生樹理遠大理想併爲之而不懈奮鬥的品質。

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寫好景物必須進行細緻的觀察,還要逐步學會

各種寫景方法(如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運用)

教學難點:讀課文,要求讀出有感情,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傳達內心的感受。

4、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徵,還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努力通過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時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傳達內心的感受,並學會感受美、創造美。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了情景教學法、朗讀教學法、示範分析、師生合作探究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能力。

不知多少人讀過朱自清的《春》,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後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之後,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閱讀結果,主要取決於讀的方法。我認爲像《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麼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其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藉助多媒體爲學生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美,帶領學生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爲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採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圖片,欣賞春天美景,進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問:提出問題。想:思考並回答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4、教學時數:三課時(因爲我們的學生語文底子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決定本課教學用三課時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課時)

三、說教學程序

用一句概括:由表及裏,循序漸進。

一、導入

二、考點回顧

1、朱自清(1898-1948),字,號,江蘇揚州人,是我國現代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主要作品有散文、

、等。

2、《春》這篇文章可分三部分,分別爲、、。

其中在“繪春”部分又描繪了五幅圖畫可依次概括爲:、、

、、。(設計此題目的在與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

三、賞春

欣賞幾幅春天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出有關春天的詩句(設計此題步驟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內導向課外,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使課內外結合,輕鬆自然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擴大教學容量。)

四、讀春

請幾位同學分別頌讀3-7自然段,教師或學生對朗讀予以簡要評價。出示朗讀要求:

1、讀音正確,聲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調的變化。

3、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

(設計此題旨在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春天形象,傳達內心喜愛春天的情感)

五、品春

再讀課文,說出最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或者最喜歡哪些詞句,與大家分享,同時說明理由。可以用這樣的格式:我喜歡句,因爲它寫出春天的______(景物),用了____修辭,或是從____角度來表達_________的情感。

六、析春

1、春草圖:寫到了哪些景象,分別有什麼特點?

說課稿範文9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新課標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一小節《口算除法》的第一課時《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二、知識背景

《口算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爲後面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本節課教材安排了主題圖和例1,主題圖爲我們提供的資源是一幅運送蔬菜的場景圖,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引出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活動中理解和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方法,並能運用方法熟練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重視乘、除法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能運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教學難點: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維方法,理解算理。

四、設計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在學習例題之前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二,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繫,突出數學知識的遷移。在引導學生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一位數的口算除法,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繫,強調把幾十、幾百、幾千看作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來想,突出本課的新知識與表內除法的聯繫,促進學生學習的遷移。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屬於計算教學範疇,以往計算教學機械枯燥乏味,而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教材呈現的主題圖是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繫的,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着許多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良好的學習願望。使學生體會自己所學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設計中我把數字稍微改動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因此,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我讓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並嘗試練習,再讓學生進行自我驗證。肯定鼓勵學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明算理時,給足自主探索的時間,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爲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繫。通過質疑60真的變成了6了嗎?進一步明確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諧性過渡,豐厚了探究的底蘊,爲孩子們的進一步探究激發了熱情和慾望。

3、及時反饋,內化提高。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練習:本次練習有兩個層次。(1)基本練習;這些練習既重視基本訓練,又注意了綜合性訓練,層次比較鮮明,這樣由淺入深。(2)內化提高。練習中巧妙設計300÷5教學資源,實現了讓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學習的良好效應。相對課始的探究素材,顯然最高位數字比除數小的這類口算除法要複雜一些,需要學生認真觀察、辨別,對比練習,突破難點。

4、鞏固昇華,總結提升

在這個環節,我安排了三塊內容:一是摘蘋果遊戲,8道口算題。“被除數末尾要保留零”的情況和不用保留零的情況。二是由關聯的兩組口算題。讓學生感悟:當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10倍,商也擴大10倍,滲透商的變化規律。三是解決問題能力的萌發和培養。尤其是在自然貼切的解決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利用口算解決問題。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主要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以有層次的體驗貫穿全課,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能以極大的興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彰顯個性化的學習風格,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二是突出對教學實效性的追求,使教學目標不再是一個虛架子,而是實實在在地分解並落實到了具體環節中。三是廣泛地鏈接周邊的課程資源,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置身於廣闊的背景之下,變得豐富多彩。

說課稿範文10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國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五板塊中的第三課《鳥的樂園》。

一、說教材

《鳥的樂園》是一篇情境識字課文,由11種鳥類生活的情境圖組成,展現了各種不同的鳥,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快樂生活的情景。在情境圖中,出現了要學的生字,課後適當安排了鞏固性的訓練和擴展性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識字學習目標中明確提出了“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並從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以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基於此,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一)、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採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和2個部首。會寫一個字。在情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並發展語言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索和總結識字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喜歡鳥類,建立保護小鳥的意識,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養成認真觀察、善於動腦、學會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12個生字和2個部首。會寫一個字。

教學難點:能利用多種方法識字。

課時安排:2課時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我努力爲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增強教學趣味性,讓識字過程在多種情境中完成,使學生對識字興趣盎然,從而激發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生能夠在寬鬆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並交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紮實學生對漢字的認識。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和遊戲中自主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同時注重發揮了電教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讀一讀,記一記,議一議,說一說,編一編”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動情。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四、說教學流程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尊重學生,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理念,現結合第一課時設計如下教學環節: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因此,在上課伊始,我首先通過電腦課件出示一幅美麗的森林圖,飛來飛去的小鳥正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學生被此情此景帶進了美麗的大自然、帶進了鳥的樂園,做到了課伊始,趣即生,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盎然,馬上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二、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本環節通過藉助多媒體把課文的插圖展現給學生,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讓學生以小導遊的身份結合課前蒐集的有關鳥的資料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鳥,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在相互介紹中瞭解了不同鳥的特點。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思維並發展語言能力。

三、圖文結合,自主識字

(一)讀準字音

要想記其字,首先要正其音。所以我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拼讀詞語,然後多媒體出示各種鳥的圖畫,將鳥與詞語對照學習,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再次拼讀詞語。最後去掉詞語中的熟字,讓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帶拼音的生字,三次拼讀目的就是讓學生讀準字音。

(二)利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在學習生字時,我首先關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學生先說一說哪些生字是你以前就已經認識的,你是怎麼認識的,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然後讓學生通過生字卡片來交流記字方法。

由於識字本身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爲學生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快樂地識字,交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兒歌,猜字謎等。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化抽象爲形象。

如用歸類識字的方法學習“鵲,鵑,鴉,鴕,鷹”這5個字。

學習燕字通過字理識字圖來記憶。

結合丹頂鶴的圖片來學習理解丹的意思。

學習孔字時認識孔字旁,同時教師教寫孔這個生字,本着一看二寫三對照的

原則讓學生寫好這個字。學生可用加一加,替換法來記這個字。

爲了幫助學生記憶這些生字,我還給一些生字編了字謎,

如麻雀的麻字編成“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兩棵樹,搓繩它最強。”

喜鵲的鵲字編成“雙十一日鳥飛來。”

杜鵑的鵑字編成“口月鳥”

通過以上學習生字的方法,能夠紮實學生對漢字的認識,使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四、迴歸整體,鞏固練習

1、小遊戲:“猜猜我是誰”教師說鳥的特點讓學生猜鳥的名字,然後在通過開火車的形式讀詞語。這個遊戲即能加深學生對鳥的特點的瞭解,同時又鞏固了本課的生字,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2、把本課小鳥的名字編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小兒歌,使生字再現,學生讀兒歌的同時又鞏固了本課的生字。

五、課外延伸,總結昇華

通過讓學生看小鳥的公益廣告,並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喜歡鳥類,建立保護小鳥的意識,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總之,我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意在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我發現,自我探索,自我習得的學習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爲、自主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堂教學中如有疏漏與不足,懇請各位領導與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整堂課中,我認爲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識,學生學習熱情比較高漲。但是在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時,我發現還有個別學生參與意識不夠強烈,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多關注這些學生,使合作學習能更好地發揮它的實效性。

說課稿範文11

尊敬的各位老師:

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口訣求商》,我想通過說教材、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來進行今天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我說說對教材的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是學生首次接觸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2-6的乘法口訣,初步認識了除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也是進一步學習表內除法以及今後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基於我對教材的認識,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有3個: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表內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理解並掌握用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能正確口算被除數不大於12的除法算式的商。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關係,感覺用口訣求商的合理性,能聯繫除法的含義解答一些有關平均分的簡單實際問題。

3、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算法的學習活動,獲得探索算法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培養對計算學習的興趣。

鑑於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目標,我認爲本課的

教學重點:學習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根據除法算式,很快地找到相應的乘法口訣。

三、說教法學法

接着,我說說本課採用的教學方法。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採用了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與組織學生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在教學中,我採用觀察、討論、遊戲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方法,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通過課件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帶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最後,我說說本課的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我想採用以下四個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自主合作,探究口訣,(三)、實踐運用,鞏固深化,(四)、總結提煉,課後延伸。下面,我具體說說每個環節的安排及我的設計意圖。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設計了猴媽媽分桃的情境,以生動有趣的對話故事引入,以便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願望,並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觀察後回答問題:猴媽媽是怎麼分桃的?引導學生蒐集圖中的有用信息,並提出用除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在學生列出算式後及時發問:你有什麼辦法計算出12÷3的結果嗎?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探究求商的方法上來。這樣有助於幫助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特別是習慣於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身邊的事務。比方說學生看到猴媽媽分桃圖馬上就會下意識的去數出桌上有12個桃子,是三個三個一分的。學生看懂了圖意,也就輕而易舉的根據圖意提出了“12個桃,每隻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隻小猴?”的問題,爲接下來的探究口訣求商方法做好了準備。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設計,以學生感興趣的講故事入手。同學們在根據故事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繫。]

第二環節:自主合作探究口訣

用口訣求商的算法教學部分我也事先預設了幾個教學層次:首先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計算12÷3的方法,再通過小組交流,得出多種計算12÷3的商的方法後,進行算法優化,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最終得到共識:即採用乘法口訣求12÷4的商的辦法最簡便。然後通過有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充分體驗、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力求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探索用口訣求商的空間,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如學生提出解決第(1)個問題的方法,並列出12÷3之後,分小組討論解決“怎樣算”。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交流求商的方法。對學生想出的計算方法給予鼓勵,促使學生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讓學生通過了解、嘗試各種不同的算法,體會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比較好。體現了優化算法的思想。接下來第(2)個分桃問題意在使學生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通過設計兩組有層次的口算練習,使學生體驗到用口訣求商的關鍵在於看除數,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商就是幾。那麼,兩組題目訓練下來,大部分學生能達到比較熟練的用2-6的口訣求商的程度。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這個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自己通過歸納交流,到了多樣的解題策略的化,緊接着提問:這麼多種辦法你認爲哪種方法能很快地解決問題?通過討論交流各自個性化的算法,讓孩子們在傾聽他人意見時,反思、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訣求商的簡便,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算法的最優化,培養了學生的擇優意識。]

第三環節:熟練方法靈活應用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爲了使學生的學習既掌握知識和技能又能創造性地運用,我精心設計了三個不同程度的練習題。

1、計算小博士: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爲做後面的題作好準備。

2、愛心小天使:讓學生找到商是1的除法算式的特點,並適時滲透德育教育

3、小小設計師:側重於加深對除法算式含義的理解,在展示學生設計作品的過程中初步滲透符號意識。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練習設計,既着眼於基本技能的訓練,又着眼於相關知識的拓展,在這些多層次的練習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是對知識的鞏固,又是對思維的又一次拓展,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體驗學習的快樂,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第四環節:總結全課適當延伸

讓學生談談自己在這一課後的收穫,將本課的學習延伸到以後將要學的知識中,爲以後的學習作好準備。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總結,可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說說這課的總結,可以讓學生再一次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用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再一次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說課稿範文12

一、說教材分析

《我的勞動感受》是《品德與社會》學科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的成長與他人”的第一課。這一組教材的專題是“我的家鄉(社區)”,直接體現的是“觀察周圍不同行業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尊重並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結果。”

由於過去對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的教育只是停留在道德認知的層面上,學生對勞動意義的認識膚淺,感受匱乏。本課通過身體力行的不同勞動,重在讓學生“零距離”接觸,真切體驗和感受勞動過程。進而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水平,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通過學生在校參與勞動,感受、體驗勞動的過程,激發學生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2、讓學生了解校園內的各個工作崗位,培養學生對勞動者的尊重和理解;

3、讓學生在勞動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感受、體驗勞動過程的情感,讓學生“零距離”、有意識地參與勞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1、提前一週,要求每位學生參與一項勞動,可以涉及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勞動。

2、讓學生寫一篇勞動體驗日記。

二、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應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主線。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爲基礎,結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勞動的“苦”與“樂”,使學生形成新的勞動價值觀,逐漸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三、說教法學法

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在學法上,讓其主動參與勞動,自己去感受勞動的苦與樂,體驗勞動的樂趣。

四、說教學程序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爲以下四個環節:

(一)播放歌曲《勞動最幸福》,學生欣賞,談話導入。

1、你覺得歌中小蜜蜂、小喜鵲勞動時心情怎樣?(隨即板書:幸福、快樂)。

2、是呀,勞動有收穫讓小蜜蜂、小喜鵲產生了幸福、快樂的感受,那麼我們每個同學勞動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

3、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談一談:我的勞動感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環節播放的動畫歌曲有趣、生動,一下子激發並喚起學生對勞動的興趣及過去曾經的勞動過程和體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談勞動,重感受。

1、出示課餘時間在孩子們勞動時拍的照片,讓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我們班誰的身影,他在幹什麼?心情怎麼樣?

2、找幾個在照片上勞動的孩子詢問:你當時勞動的心情怎麼樣?你覺得累嗎?經過你們的勞動,校園變得乾淨了,你高興嗎?

3、平時你還參加過哪些勞動,你是怎麼做的?有什麼感受?趕快拿出你的勞動體驗日記和朋友們交流交流。

4、課件出示一則勞動體驗日記,學生欣賞。

5、師小結:是呀,這就是我們的勞動感受,累,並且高興,累,但很幸福。是嗎?(隨機板書:累,並幸福着)。

(本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應該着重引導學生講出勞動時的感覺和勞動後最終的感受。累,並幸福着。正是因爲勞動這種獨特的感受,才能鼓舞孩子爲着最終“幸福”的感覺而克服勞動過程中的種種不良情緒和感受,體現了教育的有效性。)

(三)現場採訪,瞭解他人的勞動。

1、同學們,你們勞動的感受是“累,但幸福”,我們學校也有很多的勞動崗位,很多的勞動者,你們想了解他們的勞動感受嗎?想,就請把你的問題準備好。同時課件出示:採訪問題提示。(學生主要討論採訪時該怎樣提問,教師指導學生在採訪時要注意禮貌,並幫助學生歸納采訪問題。)

2、請出學校管理學校電路、多媒體的教師—孫瑞炎老師,讓同學們做現場採訪。採訪後,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3、老師對採訪的情況作了總結:是呀,孫老師的感受也和我們一樣,雖然很忙、很累,但看到你們在一天天地健康成長、慢慢成熟,他還是感到了一種幸福!

(品德課的課堂教學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課程資源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傳遞和升值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產生經歷,感受經驗,形成新知。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通過現場採訪孫老師的勞動感受,不但深化了自己的勞動感受,也從另一個側面使孩子們有機會走近老師,瞭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從而實現了師生互動。)

(四)現場勞動,體驗真實。

1、剛纔,我們聽了班上同學的勞動感受,也現場採訪了老師的勞動感受。既然勞動能讓我們快樂、幸福,那麼我們就在課堂上嘗試一下吧!

2、分工合作,安排勞動任務:第一組:疊衣服;第二組:縫鈕釦;第三組:剝花生;第四組:整理教室。(課件出示課本P42頁“勞動須知”)

3、學生進行勞動。

4、剛纔的勞動,你遇到困難了嗎?你用什麼辦法解決的?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我預設學生可能會說:①原先我覺得“穿針線”是很簡單的工作,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呢!②疊衣服時需要耐心才能疊好。③我在剝花生時,發現有些殼特別硬,我怎麼也剝不開,後來我就用東西把它砸開了。④拖地板真累,現在我知道媽媽平時幹家務很辛苦。)

5、展示勞動成果:整齊的衣服、縫好的衣服、一盤花生仁、乾淨整潔的教室。當你看到這些後,你有什麼感受?說一說。

6、勞動讓你有什麼收穫呢?(課件出示:課本P45頁“勞動的收穫”)讓學生說一說。

7、師小結:同學們在勞動中學會了方法,開動了腦筋,培養了能力,所以勞動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給我們創造出幸福的生活,勞動最光榮。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會從勞動中得到更多的快樂,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板書:忙,但有樂趣!)

(新課程強調,學生思想品德與社會實踐性的發展不只是一種依靠道德知識灌輸的單向傳遞過程,而是依靠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經歷、體驗、建構的高效率的品德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是以學生個體的親身經歷、主題體驗爲前提的,離開了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德育的自立建構,提高品德課堂效率就只是一句空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活學生主體,通過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的創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發和深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本課堂我以“勞動感受”爲主線貫穿課堂,通過“談自己的勞動感受”、“訪問別人的勞動感受”、“當堂勞動體驗感受”這些親身經歷或互動體驗活動,實現了學生的主題道德教育與構建過程。)

五、說板書設計:

累,並幸福着!

我的勞動感受:幸福快樂

忙,但有樂趣!

(本堂課我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勞動經歷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勞動的“苦”與“樂”,獲得了對勞動的真實感受,從中得出了勞動的最終感受:累,並幸福着!忙,但有樂趣!爲此,我設計了以上板書,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勞動的感受。)

說課稿範文13

【說教材】

本課是大班下冊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結合時節,把孩子們引領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培養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的情感。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認真讀這篇課文,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窮。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幼兒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9個字,會寫9個字。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激發幼兒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幼兒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說學情】

大班幼兒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能夠在遠教資源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說教法】

大班幼兒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能夠在遠教資源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說學法】

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幼兒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要珍視幼兒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幼兒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幼兒通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是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說過程】

(一)創設情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不竭動力。上課開始我是這樣導入的: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輕輕地向我們走來,孩子們想去找她嗎?這時媒體出示動畫的圖片,用美麗的圖片,可愛的動畫,引起幼兒的注意。看後我讓幼兒練習用我看到了什麼來說一句完整的話。春天多美啊,春天在哪裏?孩子們我們一起唱這首歌吧!

這時候的孩子們,已經被那精美的畫面深深吸引,已經被那歡快的歌曲深深感染,再加上我的語言引導,都想一起去尋找春天,很順利的把孩子們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這時我在板書課題,讓幼兒齊讀課題:找春天。

(二)整體感知

自主學習,能發掘和提升幼兒的學習潛能,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全面成長。在這個環節,我首先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覺得難讀的字做上符號。再讓幼兒交流識字方法,如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熟字變形、找規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如:猜謎語、編兒歌、比動作、引用同學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進行識記。運用媒體對生字進行直觀的教學,充分引起幼兒的注意,在他們的朗讀中對於難讀準字音的利用媒體進行一一範讀,這樣幼兒就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完成了識字任務。對於寫字,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幼兒已經基本掌握寫字要領,我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放手讓幼兒自主發現,獨立完成寫字任務,通過媒體演示難寫的字:這樣用形象直觀的演示,加深幼兒的印象,正確書寫生字。在不知不覺的教學中,就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感受領悟

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了多種朗讀方式。首先讓幼兒自由讀課文,讓幼兒說“孩子們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去找春天的?”並讓孩子抓住“脫”、“衝”、“奔”等關鍵字詞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喜悅,興奮的心情,再讓孩子們小組討論讀課文、交流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是什麼樣的?再用媒體資源出示相關段落,我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幼兒看圖,並讓幼兒圖文結合想爲什麼把小草說成是春天的眉毛呢?用同樣方法讓幼兒自主學習課文的5、6、7自然段,幼兒再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段落比賽讀。並要求生仔細聽,認真評,這樣通過師生的互動學習和幼兒的自主幼兒已經能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接着我說孩子們你們找到了美麗的春天,現在心情怎麼樣?孩子們會說“高興、愉快、興奮”等,那就用你們現在的這種心情讀課文最後一段,(媒體出示)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通過播放春天景色的錄像我介紹錄象資料,生閉目想象。,在悠揚的樂曲中,在美麗的畫面中,在老師的激情導入中,就能感受到春光的美好。

(四)課內延伸

在這個環節中,我激趣導入:春天的景色美不勝收,音樂中的春天充滿幻想,孩子們朗讀中的春天猶在眼前,孩子們把自己眼裏的春天畫下來吧。讓幼兒動手畫,畫好後讓生上講臺介紹自己的作品。這樣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鍛鍊。課內課外的春天場景達地到了有機的整合。孩子們對春天的熱愛之情也得到了昇華。

(五)說板書、練習。

本課的板書採用了簡筆畫的設計,把孩子們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現,充分給幼兒以美的體驗。在讀課文以後,讓孩子們來進行補充、添畫,這樣的板書,既歸納本課的重點,又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得到展現自我的機會。

練習是讓幼兒在“手抄本”上選擇本課裏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進行摘抄,再寫一兩句讚美春天的句子。目的在於有意識的指導幼兒積累語言,發展思維。擴展課內學習的內容。

【教學反思】

教學《找春天》,最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們始終保持着高漲的熱情。這裏有驚訝、有欣喜、有展示時的成功感,學習成了一件非常主動、快樂的事。在教學中我注重情境的創設、興趣的誘發,給幼兒營造寬鬆的氛圍,採用平等對話,個性閱讀,並讓幼兒樹立課程資源意識,培養語文實踐能力,讓幼兒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以致生活走進了語文,語文走向了生活。

說課稿範文14

時間:20xx年9月1日

地點:三樓探究實驗室(科學專用教室)

人物:科學教師陳建秋+已相處二年的6年級學生

開場白:同學們,今天是我們這個學期的第一節科學課。按慣例,我們這節課不上具體的教學內容,而是大家一起來聊天,說說和科學相關的事,下一節課才正式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那麼,我們先說點什麼呢?

活動一:變與不變

師:還是在這個教室,還是上科學課,似乎沒有什麼變化。真的沒有變化嗎?仔細品味,許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同學們,那麼你能說說,和去年相比,你發現了哪些變化的量和沒有變化的內容呢?

生1:我們的身高變了。(當學生說出這話時,許多學生下意識調整了坐姿,坐得筆直。)

師:是啊,青少年時期是身體快速成長的階段,同學們大了一歲,身體明顯長高了,我相信大家肯定會更懂事了。

生2:我們的座位變了。(有些學生笑起來,估計是覺得這個回答太幼稚。)

師:說的好!每個學期開學班主任往往都要重新編排座位,座位確實是個容易變化的量。有人歡喜,因爲終於可以和討厭的人不坐在一起,或者是終於和喜歡的朋友坐在一起了。也有人不喜歡這個變化,因爲同桌的好友被活活拆散了。

生3:學習氣氛變了。

師:你是說感覺到學習更緊張了嗎?(是的。)恩,確實如此,因爲你們是畢業班,所以任課老師比以前更抓緊了。不過現在還不明顯,到下個學期——嘿嘿(我故意冷笑兩聲),到時候你就會真正感受到了。

生4:班級人數變了。

師:新同學的到來,爲班集體增加了新鮮的血液。在這老師也提個建議,需要各位同學多關心新同學,讓他們能早日適應新環境。

生5:有許多同學戴眼鏡了。(發言的是個平時很頑皮的學生,他的這個發現讓我很是驚訝。)

師:這是今天最有價值的發現!科學家專門作過調查,發現中小學生近視有兩大趨勢,一個就是近視率明顯上升,二是近視越來越幼兒化,有些一年級學生就有近視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玩電腦、看電視沒有節制導致視力下降。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做眼保健操。

活動二:三年回顧

師伸出手掌,豎着4個手指,問: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生或是納悶或是搖頭。

師:這4個手指表示的是我們小學的四年科學學習時間。

師順勢彎下一個手指,剩3個手指豎立,說:這三個手指,表示我們已經過去的三年科學學習時光。請大家用三分鐘的時間回顧一下,在這三年中,你有什麼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或者是特別想說的話?注意前提是和科學有關。

沉思了三分鐘後,部分學生舉手了。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氣球小車比賽。

師:那我考考你,氣球小車在行進中,那個階段的速度最快?爲什麼?

生2:我想起了三年級的養蠶。

師:養蠶是個很有意思的活動,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有許多收穫?比如蠶寶寶的斑點有什麼用,它是怎麼吃桑葉的,怎樣區別蠶蛾的雌雄等。

生3:我喜歡那次女老師給我們上的擺的研究。

生4:我有次科學考試考了50分。

生5:我想起了綠豆發芽實驗。

還有許多學生沒有發言

師:如果三年回顧,你什麼都沒有想起的話,有兩個人很失敗。一個就是你們的科學老師,他辛辛苦苦教了你們三年,卻什麼都沒有給你留下,這是他的失敗。還有一個就是你自己,三年啊,你白白在教室裏學了三年卻一無所獲,真的是糟蹋生命!

師把前3個手指收起,豎起食指,有意識地在押晃動幾下,說:小學階段的科學學習就剩最後一年了,希望大家好好努力,爭取有所收穫。

活動三:新書閱讀

師:現在給大家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翻開新書,看看這個學期我們要學些什麼,有沒有你特別感興趣的內容。

生饒有興致的翻看着,有的同學悄聲和周圍同學討論。

之後,教師對學習常規進行了簡要說明,主要強調了“書本使用”、“作業要求”、“實驗室管理”等。

說課稿範文15

一、說課內容

河北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課《面對自然災害》。

二、解讀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本單元《農業文明的歷史發展》、以“農業的歷史發展爲主線”設計了《我門的衣食之源》、《農業大家庭》、《面對自然災害》、《考察農業的歷史》《蒸蒸日上的新農村》五個主題。第三個主題《面對自然災害》分爲三個小的版塊:抗災保生產、草場的悲哀、生靈的吶喊。主要是通過一些資料圖片,瞭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極大破壞和危害,體現人類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精神,並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纔是防止自然災害的最好辦法。基於這種認識,我把教學目標定爲:

知識:瞭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瞭解人們爲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鬥爭。

能力:在蒐集資料,調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做鬥爭的可貴品質,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的重要性。

其中“瞭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瞭解人們爲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鬥爭;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做鬥爭的可貴品質,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的重要性”是重點,因爲只有通過了解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瞭解人們爲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做的鬥爭,才能懂得尊重勞動者和珍惜勞動成果。才能體會農民的辛勤勞動。而這些僅從書中的幾幅圖去了解是不夠的,必須通過收集大量的資料,然後分析、整理,才能徹底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把“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做鬥爭的可貴品質,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的重要性”確定爲教學難點。

那麼,怎樣組織教學活動,纔能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

三、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對象爲五年級小學生,他們天真活潑、好動、好奇、好問,喜歡直接有趣的故事,並且樂於參與教學,樂於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氛圍,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聯繫現實生活,通過收集資料、觀察圖片、體驗交流等環節,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讓他們在體驗中感知人類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精神,並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纔是防止自然災害的最好辦法。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爲一體。”教學中我們要作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把三個維度簡單的疊加,要以“知識與能力”爲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基於這一基本理念,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教學中,我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情境體驗法,我不僅用好書上的文字和圖片,還補充了一些音頻、視頻材料,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以得到在情景中悟理,在情境中陶冶情操的教學境界。其次輔以合作、交流討論法,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孩子。在學習方法上,我主要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凸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教學流程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開始”。上課開始,我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同時欣賞美麗的田野風光引入課題:如此優美的風景,大家喜歡嗎?此時話題一轉,讓學生觀看受災後的圖片,這樣形成強烈的對比,把學生引入研究自然災害的課題中從而激發了興趣。

自主探究――循序漸進、激發情感

在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下,我讓孩子們聯繫課本結合資料,進行研究討論,自然災害有哪些,危害有多大,如何預防?學生自主學習後,我相機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通過視頻、圖片,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對農業造成的巨大破壞。然後,我再引導:“孩子們這些災害都是自然形成的嗎?還是有人爲因素呢?”讓孩子們明白:由於人類的破壞,使生態失去平衡,大自然正用自己方式向人類報復。最後讓孩子們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條件,纔是防止自然災害的最好辦法。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的認識由理性提升到感性,形成了課堂教學的主線。

教學延伸――強化情感體驗

給學生播放有關自然災害的影片或幻燈片出示各種自然災害圖片,然後讓學生通過探究自然災害自己得到的收穫。接着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面對自然災害我們該怎麼辦?讓學生知道在災害來臨時,我們不應躲避,應積極面對,進行抗災、救災。因爲我們有堅強的後盾――國家、人民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衆志成城、團結一心的重要性。

激勵踐行――昇華道德情感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不止是讓學生了解‘是什麼’,明白‘爲什麼’,更重要的是懂得‘用觀點指導行動’,實現從明理到導行的順利過渡,實現知情意行的有機結合”。所以在全班同學瞭解了自然災害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後,我引導孩子們開展防災宣傳活動。通過形式多樣化,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得到和諧統一,最終完成《品德與社會》教學“導行”的目標。

這節課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模式下,從嘗試中學,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在課堂上暢所欲言,並對他們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另外,在現存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活化教材,發掘各種內在因素,這些都有利於品德與社會學科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說課稿範文16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春風》,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春風》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講讀課。該單元以“斑斕春色”爲主題展開。

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是:

1、動詞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問,使語言富於變化讀來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

2、採用了對比烘托和欲揚先抑的寫法,突出了北方春風的陽剛之美。

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掌握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

3、品析精彩的詞句,瞭解短句的特點及其表現力。

4、學習文中對比襯托和欲揚先抑手法。

【教學重點】

1、品析精彩的詞句,瞭解短句的特點及其表現力

說課稿範文17

一、依據大綱,確立目標:

2、從人文、情感的角度確立了:在閱讀實踐中產生不傷害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二、整體把握,立足品味:

1、教學整體思路:

歸納內容,回憶認知。

牽出情線,初步感悟

深入領悟,品味詞句

讀中感悟,昇華主題

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2、要讀書,更要學會讀書。

示範性

反覆讀品味培養語感

讀寫結合,促進品悟。

三、落實能力、習慣培養。

1、長文短講,把講落在實處。什麼是孩子會的,什麼是孩子不會的?什麼是教學的重點?

2、面臨高年級,情感體會是教學重點,在內容要講,情感更要講的基礎上,怎樣突出重點訓練,如何落實重點訓練?

3、對考試技巧的指導要落實在課堂上進行。

4、審題,讀懂問題在動手做題的意識在日常培養。

四、自己的想法:

1、課堂不僅要努力展現學生的能力,也要展現教師的風采。

2、精講多練,練在關鍵處(趣在何處在爺爺的角度上寫話等),練在恰當時(比喻等)(盼望等)。

3、課文是例子,也是範文。

說課稿範文18

一、教材分析

1、本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認識”是在學習1——9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先顯示一幅主題圖代學生數數並抽象出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後認識10的組成和寫出數。

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與8、9的認識主要有兩點不相同:

一是沒有安排10的序數意義,這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對自然數的序數意義已比較熟悉了,沒有像前面那樣具體介紹。

二是將10的組成提前到寫數前面,而將寫10安排在認識數的最,這樣安排既有利於在教學中利用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組成,同時也有利於學生集中練習10的書寫。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結合數概念的學習,感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愛科學的教育。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3、教學重難點、關鍵。

重點:認識數字10

難點:區別10基數、序數的含義。

關鍵:通過看圖,說力,操作認識數字10。

二、教法學法

說課稿範文19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阿Q正傳》是高中第五冊第三單元的講讀課文,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練,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重要的傑作。《阿Q正傳》是千古不朽的名著,是中國和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其思想內涵博大精深,歷史文化蘊藉豐贍厚重,藝術手法高超精湛,作品語言幽默諷刺,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它寫於1921年,最初分章發表於《晨報副鐫》,後收入《吶喊》。

《阿Q正傳》是魯迅對辛亥革命作批判性歷史總結的最傑出的作品,也是魯迅解剖“國民性”、塑造不朽的人物典型的最傑出的作品。這部小說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更重要的是,魯迅先生以巨大的藝術概括力,在這部小說中塑造了阿Q這樣“一個落後的不覺悟的農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畫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的“國民的靈魂”,無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xxx同的弱點(這種弱點的集中表現就是“精神勝利法”),從而極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

(二)教學目的:

依據大綱要求,語文學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結合本課實際,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2、鑑賞小說的藝術特點,如精湛的白描手法,精彩的人物心理刻畫,雜文式的筆調,以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內核等。

3、品味小說意味深長的語句和幽默諷刺的語言風格。

4、引導學生對小說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深人思考。例如,阿Q是一個怎樣的典型?你怎樣看待阿Q的精神勝利法?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怎樣形成的?等等。進而培養學生獨立鑽研和鑑賞優秀名著的能力。

5、賞析小說中描寫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點。

6、領悟課文主旨,分析評論我們身邊的阿Q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小說深廣的社會內容和阿Q精神的典型意義。

(2)小說中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手法。

(3)寓莊於諧的語言特色。

2.教學難點:

(1)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準確概括中篇小說的情節要點。

(2)阿Q精神勝利法的實質和現實意義。

(3)品味小說喜劇的外套和悲劇的內核這一藝術特色。

(4)對小說深廣文化內涵的整體把握和對教材的詳略處理。

二、說教法

1、自讀研讀法。

學生對魯迅的文章已有所瞭解。本文還相當有趣,因此可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自我研讀。並且以小組爲單位交流研討的成果。教師適時的給予鼓勵和肯定,也要把握好理論指導的尺度。

2、導讀法

在主人公的思想性上,教師要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了解阿Q的精神本質。以及反思自己或其他人身上存在的這種精神。

3、討論法

通過課下的研討,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互相置疑,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討論中得到啓示。教師要設置好討論題,設題要有一定的難度,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三、說學法

1、培養學生對魯迅作品的鑑賞能力,使之對中國國民性有深刻的認識。

2、培養學生在閱讀之後的反思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課時:6課時。

第一課時默讀理清情節內容

一.教學導入:

由《燈下隨筆》談起,引到本文內容。或由《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和規律》引到魯迅對中國小說史的研究,延伸及魯迅的小說創作,均可。

二.複習有關魯迅的文學常識: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雜文集有《墳》《且介亭雜文》《而已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魯迅的名句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無題》)、“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無題(貫於長夜過春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心事浩淼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三.時代背景介紹:

略,見教師用書“寫作背景”。

說課稿範文20

一、教材分析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情感積累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強。

三、說教學目標

本課需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這裏我重點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根據新課標中“語文教學中應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要求,結合學情,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從以下三個維度作了設定。

四、說教學理念:

本課的教學以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積累、運用爲主線,努力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凸現語言運用”的教學理念。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

說課稿範文21

一、教學內容

根據本文的內容和表達的特點,我設計了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狂奔、獰笑、擁戴、清瘦、沙啞、放肆、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勢不可擋、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主要內容。

4、在瞭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初步認識老漢是個什麼樣的人。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老漢是個什麼樣的人。

二、教學理念:

說課稿範文22

題目:(小、中、大)班(領域)活動《活動名稱》

開頭可以這樣說: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xx,我將從以下九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選擇《綱要》或《指南》中的一句話,下面是我自己用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自己覺得好用的

語言活動: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秀,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健康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藝術活動: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科學活動: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數學活動: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數量、形狀、時間和空間等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社會活動:屬於xx班社會領域(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社會行爲規範、社會環境與社會文化)活動類型的內容,有利於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綱要》中指出,……,所以我設計本次教學活動。

如果怕麻煩不想多背,萬能的

根據《綱要》和《指南》中的要求,《課題》符合xx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所以我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

二、說學情

xx班幼兒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根據此年齡特點,選擇此次教學活動。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xx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定了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個方面的目標。

認知:瞭解……理解……知道

情感:喜愛……樂於……

技能:學會……掌握……

四、活動重難點

活動設計的順利組織和實施,要求教師必須對活動的重難點有一個清晰的把握,因此根據活動的目標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的活動重難點。

重點:

難點:

結合情況選擇兩個目標就可以。對於幼兒來說比較難得就是難點,一般來說情感目標比較難,比如喜歡祖國大好河山,熱愛祖國,不是組織一節活動就可以養成的,但是體育活動樂於參加體育活動。幼兒本身就比較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所以這個就不算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強調以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根據這一理念結合本次活動的內容和特點以及幼兒的年齡特徵,本次活動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教法、學法:教法學法可以通用,可以根據自己的說課時間選擇一個到兩個。這一部分,我把它們是什麼,和使用依據都對應着寫,大家說教法學法的時候只說是什麼就可以了。後面說活動過程的時候,如果你用了什麼教法或者學法,後面可以對應着說設計意圖。

1.提問引導法:是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提問,並引導幼兒經過思考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發展智力的方法。

依據:《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發展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讓幼兒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用一個問題引導幼兒思考,推動活動的實施。

2.講解示範法:(體育活動常用)通過用語言講解並動作示範指導幼兒掌握基本動作技能的一種方法。

依據: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幼兒快速掌握動作的關鍵步驟和要領,以便順利開展動作練習,以達成本次活動的(認知或者技能)目標。

3.講述法:(故事)教師邊播放背景音樂,邊聲情並茂地完整的講述故事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方法。

依據: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能更精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

4.直觀法:通過展示(圖片實物和視頻),讓幼兒更加形象直觀真實的感受……

依據:通過直觀的演示可以使得一些較爲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讓幼兒更加形象直觀真實地感受到……從而有助於幼兒的理解,促使幼兒很快的進入到教學情境中去。

5.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將遊戲和本次活動結合起來,避免單一的活動方式,技能,使活動充滿趣味性,又能在遊戲中幫助幼兒鞏固(知識或動作)。

依據:《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與教育生活和遊戲中。

6.小組合作法:以合作小組爲基本形式,共同實現活動目標的一種方法。小組合作法可以使幼兒優勢互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爲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依據:《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羣體和幼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

7.練習法: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覆地完成操作/動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依據:練習法在鞏固幼兒知識,引導幼兒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幼兒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8.多元鼓勵法: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幼兒使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的一種方法。

依據:採用多元鼓勵法對幼兒的優點進行強化,使幼兒增加了學習的自信心,給幼兒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

建議:遊戲法,多元鼓勵法、小組合作法,提問引導法萬能。什麼活動都可以做遊戲,老師都可以鼓勵,分小組討論,分小組聯繫,老師通過問題引導。

六、說活動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爲了更好地完成本次活動,實現活動目標,突破重點難點,體現教法學法,我進行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

經驗準備:

七、說活動過程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更多說課稿、面試諮詢可以諮詢我們,服務於您。

說課稿範文23

首先說教材。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屏風的有關知識。

4、理解文中古詩詞的含義。

5、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裝點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濃濃的詩意,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文章詩情畫意的語言。2、使學生能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中引用的古詩文的含義。

其次說教學法。《課程標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提倡。所以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如下:

1、導讀法——創設情境,指導點撥。

2、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方法,在實踐中提高能力。

3、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佈置學生蒐集相關知識。

再次,說教學程序,分四個步驟來說。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教師出示一面屏風,由此導入:1、這是一件什麼東西,誰能說明一下?2、大家回憶一下,那篇課文中提到過這東西?3、除老師提到的外,你還見到過什麼樣的屏風?

問題1有實物導入,創設情境揭示課題,激發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並由問題2引導學生複習舊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至於問題3,《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這篇自讀課文的特點,此一環節盡情發揮個人的感受,老師適當點撥,對學生適當表揚,達到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目的,同時也有利於活躍班級氣氛。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正音釋義,積累詞語

說課稿範文2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加與減(一)的第六節《美麗的田園》,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四大板塊來進行我的說課內容:

一、說教材

《美麗的田園》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加減法(一)的內容。本課以實際生活爲例,要學生們解決數學問題。《課程標準》中講到,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爲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過程

應用學過的數,讓學生從多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正確運用20以內加減法解決相關的問題。

2。技能與方法

在學習中,創設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並且掌握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正確運用20以內加減法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以教材上的重點習題爲主,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想加算減,破十法,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二、說教學法

(一)、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了同桌合作學習,故事講演,循環問答法,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

(二)、說學法

在教學《美麗的田園》時,引導學生先觀察數據(如: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再讓學生嘗試提出問題,獨立試着解決,並給予充分的時間和同桌交流的機會。然後結合學生的信息反饋,教會學生用合併或者是比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如

①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一共有幾隻小鳥?

②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樹上的比空中的少幾隻?

③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空中的比樹上的多幾隻?

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根據第一個問題提出

④一共有17只小鳥,天上有12只,樹上有幾隻小鳥?

⑤一共有17只小鳥,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幾隻小鳥?

讓學生以此爲基礎,同桌互說出其它物體的這類問題。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幫助學生掌握了學法,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做到以點帶面,舉一反三。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紙卡,主題圖

四、說教學過程

一年級的孩子課堂上最容易產生無意注意,爲此作爲教師,課程的設計既要體現知識結構,又要新穎具有趣味性。《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要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必需的數學。數學教學,要抓緊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交流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本節綜合應用課我設計瞭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往的創設情境,大多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新課,本節課前我帶領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每組一個相同的主題圖,以故事的形式編排出來。事先選出三組講的比較好的爲創設情境做準備,學生們非常感興趣,並且都能積極的配合。某月某日,老師帶我們到美麗的田園去郊遊,經過了一個美麗的公園一角,大家看看田園裏有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你瞧,書上有五隻小鳥,水裏有8只鵝……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能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二年級的孩子仍然對圖畫講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我以這種形式來引起孩子們的注意。

(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美麗的田園

此環節,我將選擇一個小組爲單位,讓他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系列環節,來完成一種小動物潛在的數學問題。比如說:同學們看這幅美麗的圖畫,我看到了樹上有5只小鳥,空中有11只小鳥,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隻?(你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計算的呢?)

學生列式:(11—5=6)

【設計意圖】二年級的孩子都喜歡展示自己,此環節,我以小組爲單位,讓組長分配好孩子們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有講故事導入的,有提出問題的,有列式解答的,最重要的是說一說通過什麼方式來解決這個算式,最後總結。這一系列的問答,學生充分了彰顯了自己的特長,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2、再次觀察美麗的田園

這一步也是在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提問來考考其他同學,他們非常高興能考別人,再次激發學生慾望。那麼同學們想一想,能提出什麼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彙報並列式計算。學生提什麼問題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教師小結,教會學生用合併或是比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教師還課題指導學生流出如下算式

11—5=6

11—6=5

5+6=11

總結加法是減法的逆運算,想加算減(此環節之後,我會以小組的形式對書上的重點習題進行講解分析,首先講故事導入,然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對算式進行分析,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通過循環問答法,讓學生考學生,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拜託傳統的師生一問一答式,讓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聯繫,鞏固應用

聯繫生活實際,引發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同學解答,列出算式,總結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爲了讓學生們熟記解決問題的方法,以練習爲主,靈活的應用。做到舉一反三。

(四)教師總結,佈置作業

觀察教室裏的人和物,看一看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完成書上最後一題

總結計算的方法,以生活中實際習題爲例。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你覺得這堂課同學們的表現怎麼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們在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清晰的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對於自己的其他同學做以平價,揚長補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五、板書設計

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隻?

11—5=6(只)

11—5=6

加法是減法的逆運算

11—6=5

5+6=11想加算減法

答: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6只。

【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利於學生掌握知識點,更突出了本節的重難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