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百鳥朝鳳觀後感 15篇

百鳥朝鳳觀後感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百鳥朝鳳觀後感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鳥朝鳳觀後感 15篇

百鳥朝鳳觀後感 1

什麼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有信仰的踏實與認真!

嚴冬漸近,今日的加勒卻沒有絲毫寒冷,天氣有着絲絲暖意,剛剛邁進十二月份,爲了讓公司員工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得到放鬆,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在加餐廳觀看了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一首大哀的曲子,有着它應有的意義和重量,除非是德高望重和品行出衆的人才受的起。焦三爺,百年嗩吶的傳人,整個無雙鎮唯一一位會吹奏百鳥朝鳳的藝人,一生都在爲嗩吶的發揚與傳承而努力。在爲嗩吶挑選傳人的時候,面對天資聰穎的藍玉和資質平平的遊天鳴,焦三爺有自己獨特的眼光,作爲藝人,技術自然要超羣,更重要的是德行和一份不服輸的毅力,遊天鳴,儘管父親當衆毆打他,他心裏卻沒有絲毫怨恨,當父親摔倒時,依然留下了心疼的眼淚,這也是焦三爺爲什麼把他作爲唯一傳人的原因。遊天鳴不服輸,有一份常人不具備的毅力,爲了完成師傅交代的任務,就算下大雨也要在河邊用蘆葦杆吸河裏的水。

焦三爺的心裏裝着嗩吶,嗩吶就是他最高的信仰,作爲焦家班的班主,徒弟成羣,卻依然自己下地幹活,這樣的一個粗人,對待嗩吶卻細緻到極致,嗩吶放置有序,一塵不染,不辭勞苦的親自帶徒弟到樹林中聽鳥叫,並依靠自己的技巧和鳥做出互動,實在是粗中有細,他在傳授給徒弟嗩吶的時候,交代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嗩吶離口不離手”。工匠精神在焦三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來到加勒,在大廳書架上看了一本書,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所謂工匠精神,就是有信仰的踏實與認真。加勒,母線行業的領導者,有着獨特的責任與分量,在加勒這麼長時間,從公司領導到車間技工,隱約看到了焦三爺的影子,普普卻不平凡,嚴謹的製造過程以及細緻的質量檢查,一步一步推動着加勒走向國際,更爲重要的是,加勒有着自己的企業文化“不造假,不作惡”,一步步引導加勒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在加勒,工作之時,處處充滿細節,鈑金組可以在僅有的條件下把材料加工到0。01毫米;包排組細緻認真,仔細加工每一個零件;裝配組團結有序,組裝過程中,每一個工序都很嚴謹。每個人都在爲加勒做着自己的貢獻。還記得銷售部吳總說的一句話:我們銷售部不會讓加勒每一個人的努力白費。樸實無華的話,表示大家都以加勒爲家,公司只會越來越好。

與電影中嗩吶所不同的是,創新設計爲加勒的發展添加了活力,公司沒有在現有的基礎上就停滯不前,滿足於現在,相反的是公司每一到兩年就會出一代新產品,就好像一位正在叢林中探索的年輕人得到了一把趁手的刀一樣,克服遇到的種種困難,努力前進。

僅希望加勒的每一個人都能以焦三爺爲榜樣,以工匠精神爲指路明燈,做好本職工作,大家一起爲加勒的未來而努力。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還增加了加勒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交流,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相處融洽!加油!

百鳥朝鳳觀後感 2

朋友推薦,週末看了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

影片故事情節平鋪直敘,人物形象樸實生動,畫面優美且真實自然,不愧是大師的精心之作。看了以後如飲甘醇,回味無窮……

該劇5月6日上映以來叫好不叫座,電影人方勵情急之下跪求院線週末予以排片,引起鬨動,纔有了週末2700萬的票房收入。

戲內戲外都讓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戲內焦三爺身上體現出的“匠人”精神尤其讓我記憶深刻

影片通過兩代嗩吶"匠人"的堅守,深刻反映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激烈衝撞,用唯美的畫面展示了具有厚重歷史積澱的西北田園風光以及黃土文化的內涵,形象地表現了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西北農村普通人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變化,揭示了傳統與現代、信念與現實的深刻矛盾。

焦三爺是具有中國"匠人"精神的代表人物,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堅定的信念。執着與熱愛是信念的基礎,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門精湛的技藝是需要沉心歷煉的,而這個過程不僅僅是身體的苦,更有心智的磨。"我學徒的時候餓過三天肚子"。天鳴日復一日的在河邊用蘆葦竿吸水,都說明了心浮氣躁是註定成不了"匠人"的。既便是隨着社會發展時代變遷,"活兒"越來越少,生活難以爲繼的時候,焦三爺仍然堅信:"黃河岸邊不能沒有嗩吶""嗩吶是吹給自己聽的"至死仍然堅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好。愛徒的一曲《百鳥朝鳳》高度褒揚了師傅平凡又壯麗的一生,也讓這個形象永遠駐留在觀衆心間。

其次是堅守職業操行。火莊村長去世,孝子賢孫一大片齊刷刷跪倒在焦三爺面前,要求吹一曲《百鳥朝鳳》,並明示錢不是問題。焦三爺決然搖搖頭,他的神情中分明寫着:"德配其位"是祖宗留下的共識,《百鳥朝鳳》只可奉給可以享用的尊者。金錢、權勢、地位甚至鄉情都是不可凌駕其上的。職業是人們生存的手段,操守是職業的.生命。古時候有"不願爲三鬥米折腰"的賢達隱士,不知現在還有多少人恪守着祖先的傳承!

第三是擇徒授業有要求。師傅收徒弟"才"爲基本,但焦三爺不以天賦和技藝高低爲唯一標準,他更看重的是德行的大小。藍玉有天賦,上手也快,剛來不久就經常被師傅帶着"出活兒",所以不長時間就"大小活兒都可以拿得下了,收拾收拾明天可以回家了"。反觀天鳴吸了多長時間的蘆葦竿,餓了多少回肚子,受了多長時間的冷落纔開始觸碰到嗩吶學鳥叫??及至焦三爺要將他立爲傳承弟子時才深情的告訴緣由:"娃呀!你大跌倒吋我看到了你眼角溢出的眼淚才收的你呀"。據此也斷定了這個後生是可塑之才。愈是寄予厚望就愈發嚴苛要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損其心智,無所不用其極……因爲他看準了的人所要傳授的,不僅僅是技藝,更重要的是意志和信念。

匠人,歷來是每個民族的脊樑,是歷史的締造者,是社會的財富。無論科技如何發達,社會如何變遷,只有擁有了無數像焦三爺一樣的匠人,國家纔有希望,人民纔會更加富強。

百鳥朝鳳觀後感 3

《百鳥朝鳳》是吳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不知道大家都認識這個導演嗎?先用最直接的方式簡單介紹一下。陳凱歌在追悼會上說,吳導演的是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他除了拍攝了許多優秀作品,還帶領一代人創造輝煌,爲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一個誠實的人。張藝謀在電影宣傳中說,沒有吳導演的,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他爲第五代導演的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李安推薦《百鳥朝鳳》 :希望大家支持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很有意義的作品。吳主任,我想你可以安息了。我們都非常感謝你。

幾乎整個電影圈都在支持這部電影,但在李放下跪事件之後,看這部電影真的很迫切。我不希望一代宗師的遺產如此悲壯,哪怕只能貢獻一份力量。去吧,不辜負期望。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即使是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到電影的精緻,從故事節奏到情緒鋪墊,從場景設定到背景音樂,都無懈可擊。一言以蔽之,故事以嗩吶在黃河沿岸土地上的興衰爲背景,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漸消失。

嗩吶是嗩吶匠的基礎。嗩吶從來不離口,盛則衰。電影在引導情緒方面太聰明瞭。

徒弟和師傅聊天說嗩吶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本有點傷心。但大師卻以這二十年收藏的酒爲媒介,奏出了一曲極其歡快的曲子,並以一句嗩吶不是給別人的,是給自己的作爲結束語。然後他就倒在地上睡着了,剩下的十秒鐘悲傷的感覺更強烈了,心裏說不出的酸楚。

嗩吶文化正在衰落,它在沒有任何觀衆支持的情況下與管絃樂隊對抗。雙方有肢體衝突。老師和爸爸拖着病體掀翻了桌子,留下一片空白,只彎腰撿起被踩爛的、認不出來的嗩吶。這部分最諷刺的是,老人請了一個短裙豹紋女和一個電吉他鼓唱歌。坐在電影院,他忍不住笑了。他想到了法國香奈兒旗艦店搶購幾十萬個包包。什麼時候才能不再把無知當樂趣?

電影高潮,垂死掙扎。嗩吶最大的禮貌就是送走最善良的人。嗩吶隊一盤散沙,老師和爸爸都很無奈,老了。嗩吶帶血吹,難以維持。交給弟子,迴盪着鼓聲。深深記得那一幕,老師父親的嘴角沾滿了鮮血,手邊的鼓點依舊不變。他看着年輕的學徒把鳥吹到鳳凰身上,眼裏露出寬慰的微笑。那一刻,除了悲傷和悲壯,失敗是固定的,但我努力掙扎,在無邊的`黑暗中抓了一根稻草,以爲自己可以保命。

當文化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原隊上場時,我忍不住希望能找到原隊。至少這種堅持是可以很好安置的。可見兩兄弟的手指被電鋸傷了,徹底告別了嗩吶;三位師兄患了嚴重的塵肺病,無力供養。你能怪誰?母親病重的家庭?還是三個要養家餬口的師兄?只是因爲奇怪,所以很重。

最後老師父親的墳前唱了一首歌,兩代人南北走向。主人公臉上的那滴淚是哀悼死亡還是明天的自己?一個人的堅持是遙遠的希望還是垂死掙扎?所有的空白都是給自己的。

就是這樣,它沒有讓我哭,但是它用絕望浸透了每一個細胞,它沒有想就散了很久

百鳥朝鳳觀後感 4

一個事物能流傳很久是因爲它擁有價值,歷史的迭代中它沒有被時間與空間淹沒,所以能流傳至今這是時間選擇。講到這,不得不說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還沒等他的片子上映,就以去世了。一部以“仿古”手法拍攝的電影,其實在1年這部片子就拍完了,可是最近纔在電影院上映,之前它一直找不到投資方,因爲這部片子被他們認爲沒有所謂的市場競爭力,時下社會庸俗化嚴重,還好後有一些比較有審美能力的投資方贊助,本片才得以公映,此片就是《百鳥朝鳳》。

人是愛貼標籤的動物,動不動就給這部片子貼上,“大師的絕唱”,“吳天明——電影真正的巨人”等等這樣的標籤,我不針對吳天明,他或許是好導演,這部片子不管從取景,還是構圖,以及演員都體現了導演的獨到的,我也很喜歡這種拍攝手法,這部片子站在拍攝水平和演員的角度上看,簡直是無可挑剔。

影片所表達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和我們所理解的,以及一些無法迴避的價值觀中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希望讀者你是看過此影片的)“嗩吶”作爲一種民間樂器,也是一種非物質化遺產,或許是應該得到傳承,可它畢竟還是太過小衆了,不是大衆皆喜歡的,尤其是這個時代。你可以試試,如果聽一遍嗩吶曲你興許還能接受,那讓你聽十遍二十遍呢?你願意嗎,反正我不願意,讓我聽一遍也不願意,而相反如果是代表純正中原化的古琴,我就十分願意,因爲它符合我的,也符合大衆的聽覺習慣。

因爲“嗩吶”它本身就誕生在黃河流域,大多描述着黃土高坡的淒涼與悲傷,與純正的中原化的“雅言正聲”有所區別。到今天世界音樂的廣泛交流,使它漸漸的在被人遺忘,這也是無法避免的,這點有點像西域的樂器“箜篌”失傳一樣,是歷史作出的選擇,如“箜篌”一類的樂器,有專家這樣說道幾乎沒有恢復的必要,這與嗩吶的命運如出一轍。在歷史的潮流中,它沒有用了所以漸漸的就被遺忘,試想現在婚禮還會請嗩吶戲班子嗎,就算喪禮也被現代化,即便是在殯儀館裏,都用的是管絃樂。因爲但它顯然是符合現代社會的'生活習慣。

在中國,也是有很好聽的樂器,例如古琴,現在學古琴的學生越越多了,甚至在很多婚禮上漢式婚禮上都會出現古琴,它也是符合當代審美價值觀念的,也是符合大衆視聽習慣的。總有一天還有許多事物也會消失,因爲隨着人們的審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變遷。

其實這部電影的優點在於導演的鏡頭感好,拍的很民俗化,視覺很接地氣,體現了八十年代的風情,熱烈、變遷和當時人們的執着,以及無知,也揭露了以前和當今社會的矛盾,父母老是強加於自己的孩子,幹自己想幹的事,讓孩子替代自己去他未完成的理想。這部電影拍出註定就是褒貶不一的,說它好的人會把他頂上天,說它不好的人會把他說的跟爛泥一樣。而以上內容只是我主觀所認爲的,我並不能說它好或不好,也不能說他好看或不好看。反正一部好的影片肯定是透過故事,透過鏡頭讓觀衆看到導演的立意,猶如沒有了立意,即便是花團錦簇的字也是膚淺的。

總之我總結一下我看完電影的感受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和過濾,人們便會透過現象看清,經典的人和事或物,任何事物除非有什麼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好的都會流傳下去,該逝去註定也會逝去”。

百鳥朝鳳觀後感 5

新聞中看到《百鳥朝鳳》的製片人方勵下跪磕頭,求各大院線爲這部電影增加排片,這則新聞被多方轉載。被方先生的行爲深深打動,覺得太可憐了,於是買了張票,在週日帶着琪姐毅然走進了電影院。孩子在家兩星期了,一直在吃中藥調理脾胃,每天吃藥都像殺豬一樣,外加調皮搗蛋,姥姥姥爺的忍耐到達了極限,勒令我看電影必須帶走,也不管我看的是不是動畫片。連我都不確定能看進去的文藝片,一個三歲半的孩子能呆到影片放映結束實屬不易,雖然爆米花可樂供着,這裏給琪姐點個贊。

依然遲到半個小時,我去的是愛琴海里的紅星國際電影院,摸黑進去,還要拽着孩子隨便找了個座位,四下一看,發現整個放映廳不到十個人。事實證明這部文藝片真的不是我的菜,片是好片,大咖都說好。影片畫面優美,感觀不特別宏大,情節緊湊,演員表演質樸而不做作。在當今的浮躁社會氛圍下,能拍出如此純粹澄澈的電影,證明導演真的是一個內心寧靜有底蘊的人。怪只怪自己沒那個文化底蘊,太low了,欣賞不了高雅的東西。

這裏我大概分析出幾個原因,首先,嗩吶藝術起源於西北地區,與我這個東北大妞的成長背景離得比較遠,不熟悉所以不懂欣賞,只能看個熱鬧。再則,影片裏沒有我喜歡的明星,我只認識陶澤如,談不上喜歡,剩下的沒一個臉熟的。大師級的.導演吳天明我更是沒聽過,原諒我的無知吧!現今的社會處在快速發展的浮躁時期,大衆多數只看臉,男不帥女不靚,再沒風頭正勁的演員,就吸引不了眼球。不得不承認我是個外貌協會的俗人,也喜歡漂亮的事物,如果導演當初能稍微照顧下我們這些俗人,可能會吸引多些觀衆。最關鍵的,在劇裏我沒感受到能引起我共鳴的東西,不同於雞湯電影《墊底辣妹》的回憶無窮,我也有些困惑。爲什麼就不能吸引我呢?內容我看懂了,表達了老一輩民間藝術家對手藝漸漸失傳的無奈,當遊天鳴最後在師傅墳前吹起了“百鳥朝鳳”,也揭示了悲劇的結局,就是嗩吶藝術的日漸消退,後繼無人。

這種結局也與國家不夠重視傳統文化有關係,當文化局的局長想錄一段嗩吶演奏的時候,遊天鳴連人都湊不齊了,大家迫於生活壓力都改行了,有的人工傷有了殘疾,有的人得了塵肺病,這輩子都不能再演奏嗩吶了,這種結局讓人感覺特別無力!

在說說傳統藝術,他們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定的歷史條件,社會發展離開了特定環境,可能就沒人再去欣賞了。拿京劇舉例,我的爺爺奶奶等長輩很喜歡,到我父母這一代人,多數就不感冒了,等到我這一代更是欣賞不了,就不要再提我的孩子了。沒人看了,早晚會被淘汰,好在國家比較重視,好多孩子也在學習,但是想再現輝煌則比較難了。之前一直說傳統文化的傳承,只是繼承傳遞,很少提到發展,至今沒聽過京劇有什麼新的曲目,當然京劇創作難度肯定比較大。沒有推陳出新,不能與時俱進,國家服持力度再不大,好多傳統技藝都面臨着失傳的窘境。

再說回這部大師的絕唱之作,自己欣賞不了的東西不見得不好,還是建議大家走進影院看看這部電影,看慣了大片爛片也該換換口味了!

百鳥朝鳳觀後感 6

“無雙”者,唯一也,表示此地的絕無僅有。如果這地方真實存在,那是標本,是活化石;如果出自虛構,那就表示創作者下一步要一本正經地“微言大義”了。

無雙鎮,有金、木、水、火、土五座村莊,村莊以中華文化裏代表性的“五行”來命名。五行,連同無雙鎮所在的座標——黃河岸,這些都是指向明晰的符號。

符號中間所簇擁着的,是象徵故土和傳統的嗩吶。

調子起得高吧,可是——

焦三爺吸菸袋鍋,拒絕吸紙菸,但不知他是否知道,不論土煙、紙菸,各式菸草歸根結底都是美洲的舶來品,傳入中國不超過500年;

焦三爺珍惜嗩吶的傳承,將嗩吶與黃土地繫於一體,要和西洋銅管樂器打擂臺,但不知他是否知道,嗩吶又稱“蘇爾奈”,外文音譯詞,系金元時代自阿拉伯、波斯傳入中國,至清代纔開始流行。

至於在電影裏用來臧否人物的《百鳥朝鳳》,自電影開篇起,神祕感爆棚,彷彿終極殺器,但當它悠然響起的時候,背景樂中卻仍須佐以西方管絃。

於是,主題裏“微言大義”的表達,似乎立不住了。

中國三百六十行,行行追求神祕感,要掛靠祖師爺、要附會世外神仙,比較典型的是中國武術,達摩老祖、張三丰,外家則佛門少林,內家必道家武當,是往宗教化的路子上越走越遠。

然而出了個徐浩峯,拍《倭寇的蹤跡》,拍《師父》,跟拍《一代宗師》,以人文與考證化解宗教味兒,於是和從前不一樣,讓功夫電影有了厚重的格局。

但也不能就此說,把道光年間嗩吶拿出來擺弄的《百鳥朝鳳》格局就不高。

起碼前半部分,故事是知收斂的,雖然觀衆在看這種電影的時候本能地喜歡哭,但好在電影並沒有向“樂而淫、哀而傷、往而不復”的道路上去,這是老導演的功力所在。

前半部分兩個小孩兒學藝,像《孟子》裏弈秋故事的'變體,但起承轉合,並不程式化,甄選弟子的道理,讓我們看到老輩人的苦心和智慧;後半部分,嗩吶手藝的傳承眼見不成,又因故事格局所限,劇情略微轉向煽情,然而在申請非遺的信息、年輕人西安城中的見聞裏,及時剎住。

於是電影所講述的,歸根結底就成了焦三爺一個人對新事物的抗拒,抗拒當然有對有錯,但不論對錯,都能成就一個精彩的故事。

焦三爺以“抗拒”爲主題的故事值得尊敬,可是,主觀上對抗拒的歌頌,客觀上卻又變成一個鎮子的“開化史”。

接下來,寫一下我最想寫的——

製片人下跪、文藝片式微,一整套話題讓《百鳥朝鳳》獲得相當大的關注。

然而該不該將它當成一部“文藝片”,這是我無法解答的,但是影片本身,卻是迎合的產物。

對傳統和鄉土田園的歌頌和嚮往,實際上是當下屬於城市主流消費羣的政治正確。君不見,以傳統爲旗號的“國學熱”、弟子規在甚囂塵上,官媒在討論恢復鄉賢和宗法,往年博士寫的哀悼鄉村變遷的“回鄉日記”大熱,當初“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論調遭遇以某年輕意領爲首的羣哂……於是,一部《百鳥朝鳳》的出籠,讚歌於嗩吶及其所象徵的事物,這不是迎合是什麼?

百鳥朝鳳觀後感 7

80年代是我的年代,那裏有我純真的童年,有我澄澈的眼睛。我和我的同齡人都曾在那個年代暢想未來的新世紀,最具有典型代表的畫面就是我們在清晨打開計算機和別人視頻,然後我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許多事情。

現在是新世紀的第16年,我們比我們曾經的想象走的更遠,我們僅僅需要用一個便攜的手機就可以交換很多信息。

吳天明導演是1939年生,百鳥朝鳳是他最後一部作品,因爲上映的問題竟頗費周折。可見時代對他的遺棄有多麼決絕。

映入眼簾的屏幕畫面是80年代的田園牧歌式的風光,河岸的葦草,鮮明的鳥啼,靜謐的農家院落,淳樸的人們,那是我所熟悉的當年,溫暖而令人懷念。

作爲該片的主線,嗩吶,在新時代中終於沒落、消亡,是它的必然命運。而焦三爺這位堅強的關中漢子以他執着的堅守希望它傳承不滅,也希望嗩吶所代表的舊時代的價值觀永留人間。

中國的傳統樂器主要構造多爲竹、木、棕、絲等物,來自簡單加工的動植物,所以中國人稱樂器爲絲竹,是人類生產力低下的農耕文明的產物,嗩吶亦不例外。西洋樂器的材質是冶煉精良的金屬與化學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質的差別造就音色與音域的霄壤之差。

人類的歷史上只發生過一件事,就是工業革命,從此,人類的進步日新月異,生產力幾何倍的增長,新的科技不斷的刷新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淘汰舊的生產方式,100年前的中國人就開始感到了這種壓力,直到今日依然天下大勢,浩浩蕩蕩。從一百多年前新的織布機取代舊的織布機,從葉聖陶寫的`多收了三五斗中看到洋米洋麪以更高效的生產擠兌傳統作業的中國農民。

科技進步提高的不只是生產力,更改變人類的思想,平等、自由、透明、開放、等等,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聞所未聞,焦三爺堅忍、倔強、理想、充滿英雄主義夢想的同時也表現出專制、傲慢、狹隘,壟斷,忽視他人感受,對於傳授技藝這件事,中國人自古就小氣的出奇,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封建專制了幾千年,專制思想已滲入社會的每一個毛孔,每一個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實行專制。

一方面看是他堅守道義的崇高,另一面看則是專制絕對的壟斷,殊不知音樂就是音樂,從來不應該肩負那麼沉重的負擔,殊不知商業社會的今天,各種音樂學習班,是師父求着學生交錢來學的,禮崩樂壞,禮崩樂壞才能各得其所,纔是自由之始。

片尾焦三爺最後的泣血演出,作爲70後,我能看懂他的悲壯與堅持,理解他那一代人的不甘離去的無奈,但作爲70後,我也看的出他負隅頑抗的掙扎,看得出他螳臂當車的可笑。

最有諷刺意味的是,片尾當焦三爺泣血吹奏到最後,嗩吶聲突然被隱去,背景是低沉而悲愴的大提琴,在那一刻,很多觀衆被感動了,連導演自己也清楚,大提琴才能打動觀衆,嗩吶不行。

我們是人類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人,我們有幸目睹了人類社會快速前進的目不暇接的精彩,我們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催的一代人,我們承受了人類生活最急劇變革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時光把一切看在眼裏,什麼也不說,徑直向前走去,該消亡就消亡吧,嗩吶只是嗩吶,音樂只是音樂,這裏不該有鮮血,這裏不需要任何人悲壯,擦乾眼淚,讓焦三爺再吹奏一遍,微笑着離開。

禮崩樂壞吧,給後人以自由。

百鳥朝鳳觀後感 8

“鳳凰已逝,但百鳥皆鳴”,凝重厚實的影視風格,色彩濃郁的傳統民俗特色,悲天憫人的哀婉樂曲,讓這部《百鳥朝鳳》—大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呈現了經典。

這部影片整體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思和回味,影片開始像兒童音樂勵志題材那樣,影片以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著名男演員陶澤如飾演)爲線索,表面看起來嚴肅古板,一身傲氣,實則是一位熱血、善良、重情重義的老人,在挑選嗩吶徒弟的過程中,盡顯其苛刻,從父親帶着磕頭拜師,到焦師傅的一身傲骨,並不待見,再到用麥稈吸水練功,哪怕是風吹雨打,並不間歇,以及我們看到天機智聰明的師弟藍玉登場,不難看出,遊天鳴學藝是如此之艱難,然而,焦師傅並沒有選擇更有天賦的徒弟藍玉,卻選擇了重感情的遊天鳴,這種選擇,讓我在此時就感受到了嗩吶藝人對信念的一種堅守,也流露出對人、對事物、甚至對情感的一種堅守的傾向,卻在剛剛繼承了師傅衣鉢,以爲從此可以飛黃騰達時,卻出現了西洋樂隊擊敗嗩吶,經濟誘惑,西方思潮,蠢蠢欲動的`不安的心,讓人不得不去沉思,中國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

從這部影片的拍攝手法來看,聚焦了鄉土音樂人的興衰,但我們又看到小孩吸水時的搞笑場景,樂隊不得不東奔西走的窘迫處境,再聽到耳邊響起生猛的粗口,看到在存亡危機之時,爲了捍衛民族文化瑰寶的尊嚴,而揚起拳頭進行抵禦的羣毆,這些鏡頭,讓我感到有冷幽默。再聽到高亢的、有力的、穿透力超強的民俗嗩吶配樂,彷彿是調好敘事的節奏,鏡頭在剪輯中完全看不到拖泥帶水,我們很快就沉浸其中,編導對人生、對時代、對社會思潮變革的深刻感悟,執拗的傲骨精神,用藝術的內涵和文化的深度,來打造這部作品,一代匠人的獨具匠心,着實是一部經典的言志力作。當然,我們看到的有對中國傳統古老藝術的感懷,也有無奈,無奈於時代的變遷,不管是文化的變遷,還是社會動向的變遷,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在人們心中、生活中的變遷,實則在向我們啓示人生,在人生的每段路途中、每次選擇中,我們不得不沉思,我們每個人的堅守是什麼?問問自己的內心,堅守在哪裏?

我感動,爲這部《百鳥朝鳳》,我期待,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我虔誠的期望,自己甚至更多人都能記住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用平凡的、普通的行動,用最真實的心靈寫照,去捍衛我們的心靈。有一句影評寫的特別好:電影最後《百鳥朝鳳》敬送的不只是師傅,還有中國的傳統文化。

非常感謝加勒組織的這次觀影活動,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情”,父子情、師徒情、兄弟情,不禁讓人潸然淚下。“匠”,我想到了加勒的企業文化,不造假,不作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情感的歸依,心靈的寄託,當我們忠誠於我們的堅守,忠實於我們的情感,我們的內心已經被自己感化了,精神境界已經達到了致高點,還有什麼追求勝似於此呢?

百鳥朝鳳觀後感 9

《百鳥朝鳳》是一部經典的傳統片,講的是關於嗩吶的傳承與發展的故事,影片中有許多場面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甚至熱淚盈眶。

故事的主人公是吹嗩吶出了名的棒,故事開端,有兩位小男孩先後拜他爲師,拜師成功後又十分努力,師兄弟兩個人都想跟着師傅學到嗩吶匠的看家本事《百鳥朝鳳》。整片情感豐富,其中有幾個畫面是這樣的:

第一天,大徒弟天鳴接到了師傅給他的`艱鉅任務,叫他上河邊用竹竿吸口水,聽着簡單,可是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烈日當空,天鳴從白天一直練習到了晚上都沒有歇一會兒,無奈的他只能回家,回到家後,師孃一看是小天鳴回來了,趕緊把飯端出來,天明站在門外,看着師傅的表情不禁感到害怕。

果然師傅問道:“河裏的水,你吸上來了嗎?”天鳴搖搖頭,師傅一把把飯端走,表示不讓他吃。

學徒第一天就是這樣,天鳴委屈地回屋裏悄悄地哭。師孃進來輕輕地拍了他一下,天鳴看到師孃手裏還端着兩個紅薯給他,不禁感到溫暖。

師孃接着又說:“孩子呀,別怨你師傅,他也是爲你好。”天鳴懂事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並不怪師傅。便在師孃的勸導下度過了這一天……

看到這裏,我突然覺得很羨慕天明有這樣的好師孃,冒着跟師傅吵架的可能還天天給天鳴送吃的,還耐心地開導他。也許是真的疼孩子吧,師孃的兩個孩子命都不久,看着天明就想自己的孩子一樣。嚴厲的師傅身邊多一位這樣慈善又親切的師孃,怎能叫他不努力呢?

在收了兩個徒弟之後,也確定了下一代的繼承人,就是大徒弟天鳴,因爲他的孝心。而小徒弟藍玉則被趕出了師門。嗩吶由天鳴繼承,天鳴做了領班人。

可就在這時西洋樂器的介入讓嗩吶這門藝術有些不堪,逢有白事紅事全讓西洋樂器接了活兒,這也讓天鳴頭痛不已。有一天接活兒,師傅也去了。當西洋樂器和嗩吶同時出現時,一場爭鬥爆發了,引發了一場打架事件。在打架過程中,一個個嗩吶被踩得破爛不堪,師傅,一氣之下俯下身子,親手拾起嗩吶。天鳴和其他弟子看到師傅遠去的身影而愧疚。

焦師傅的形象讓我倍感欽佩,對於嗩吶他是那樣的疼惜和熱愛。甚至可以拼了自己的性命!

還有一次也是這樣,爲了讓嗩吶不失傳,焦老師傅身患肺癌還堅持帶着大徒弟,親自找回其他子弟一同去演出。這次的演出不一樣,受人矚目的《百鳥朝鳳》再現,師傅看出徒弟身體不適。便親自演出。可是師傅自己的病情卻瞞不住了。他一直堅持吹嗩吶,直到嘴角流出鮮血!可是演出還沒有結束,焦師傅只好讓徒弟接替自己,自己則拼命地敲鼓。當他看到天鳴的認真,蒼白的臉上才露出了一絲笑容。

直到演出的最後一刻,焦師傅是用生命在維護嗩吶的流傳。《百鳥朝鳳》代表着尊嚴、信念,演出不能出半點差錯。就是這樣一個焦師傅,他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他對嗩吶的熱愛程度,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守護之心。

影片到這裏也就基本結束了,富有責任心的天鳴不忘對師傅的承諾,一直守護着遊家班,守護着嗩吶。我想,天鳴也會用自己的生命一直守護着嗩吶。

百鳥朝鳳觀後感 10

觀看完《百鳥朝鳳》這部電影,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影片講述了小男孩遊天明跟着老一輩嗩吶匠焦三爺學習吹嗩吶的事情,在這部影片中,焦三爺對遊天的嚴厲是希望他能更好的吹奏嗩吶,將嗩吶傳承下去,而父親對遊天明去學嗩吶的初衷是在那個年代學好吹嗩吶可以光耀門楣,也可以養家餬口。

殊不知,在時代的變遷下,在農村的這種紅白喜事上,嗩吶漸漸被淘汰。但我們對嗩吶的傳承不僅僅是它的技巧和方法或者是這門樂器,而是一個對傳統民樂的繼承精神和認同感,嗩吶是中國民族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影片也是圍繞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展開情節描述。

《百鳥朝鳳》出自《唐書》及《太平御覽》,百年朝鳳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衆望所歸,而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在死後享有這首曲子,影片中有三處是關於吹不吹百鳥朝鳳演奏的問題,第一次是給一個不好的幹部,他的家人哀求焦三爺爲其家父吹上一曲百鳥朝鳳,在那個年代,焦三爺義正嚴辭地拒絕了,因爲那個人擔不起這首曲子,他的家人也被狠狠的打了臉。第二次是一位好乾部,焦三爺當着很多人的面總結了這位幹部的畢生,此等德高望重之人擔的起這首曲子。第三次則是遊天鳴對師父焦三爺獻上一首百鳥朝鳳,在影片的最後,焦三爺的魂魄伴着這首《百鳥朝鳳》向遠方走去,焦三爺也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他對嗩吶的熱愛和對嗩吶傳承的決心。

影片中還有一處典型的'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情節,在改革開放之後,村裏的一戶人家在喪事上既請了西洋樂隊,又請了民族樂隊,當然,那個時候的中西方文化還沒有融合,結果兩隊人馬就打了起來,這也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觀念的根深蒂固。

當然,影片中的主人公也通過刻苦學習成爲了一名出色的嗩吶匠,吹嗩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遊天明剛開始學的時候一直在吹蘆葦杆,我有很大體會。也讓我想起了我剛學吹竹笛的時候,每天只能吹笛頭,吹響才能練指法,其中的艱辛非常瞭解,努力就會有收穫,遊天明也因此獲得了成功,繼承焦家班發展爲遊家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遊家班最終還是沒能發展起來,這是一大遺憾,但也同時向我們闡述了一些較之傳統,落後的文化終會被淘汰,成爲寶貴的遺產,若不加以創新,不與時俱進,也只落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號。

關於此影片,我從三個方面進行總結:

第一,對於人情世故,影片中講述了師徒情,友情,父子情,着重突顯出了師徒情,天明對師父的感情已與父子情相同,他對師父的愛就像對嗩吶的愛,以及與藍玉的友情。

第二,關於嗩吶。嗩吶是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以聲音高亢著名,但漸漸也不符合大衆潮流,所以對嗩吶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纔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第三,對於百鳥朝鳳,百鳥朝鳳在嗩吶名曲中的地位固然很高,但跟着時代的腳步,不拘泥於傳統,將它推廣給大衆,讓它更爲流傳。

百鳥朝鳳觀後感 11

01

今天看完了一個很經典的電影,百鳥朝鳳,從一個孩子的角度描述了嗩吶匠的興衰成敗。

那時候的嗩吶匠受人敬仰,每個父母都渴望孩子能夠跟隨焦師傅學習嗩吶。

爲的是一份榮耀,爲的是難得一聞的百鳥朝鳳。

天鳴的父親也是這樣,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沒有辦法實現,便將一切寄託在兒子的身上。

即便兒子不喜歡,打着罵着也要讓他學嗩吶。

所以天鳴剛開始只不過是一種順其自然,一種不理解,一種孤單。

直到遇到天賦極高的藍玉,大抵是一種不服,大抵是一種激勵,加上父親的期望,他所能夠做好的不過是吹好一個嗩吶。

不過是嚮往一個百鳥朝鳳。

02

再之後,師傅的選擇,自己的努力,焦家班變成了遊家班,嗩吶匠再也不受人敬仰。

有的不過是他們說的洋樂器,是生活所迫的遠離。

只是他並沒有放棄過,生活不繼,能夠做好的不過是吹好一個嗩吶,做好自己當時所堅持的本分。

即便嗩吶不在受人敬仰,即便嗩吶不再出現在紅白喜事的現場。

師傅並沒有看錯他不是嗎?師兄弟中,也只有他堅持了嗩吶。

只有他,日日夜夜陪伴在師傅的身旁。

沒有那麼多自己的願望,只是想要傳承一個嗩吶,只是想要吹好一首曲子。

不曾想過出去闖蕩,不曾想過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夢想,大抵只是年輕時的堅持,吹好嗩吶。

就像是自己拜訪師傅時高興難抑,酒酣三旬後的嗩吶曲。

就像是那個滴血的嗩吶,不絕的鳴唱。

就像是那個被賣了的老牛,置辦成了一套全新的嗩吶。

就像是那最後的一捧黃土,最後的百鳥朝鳳的獨奏。

03

嗩吶王的逝去,或許自那之後,再也沒有了嗩吶匠的傳承。

沒有一個人會像那個穿着白襯衣的小孩子一樣,日日夜夜的練習,只是爲了吹好嗩吶。

沒有一個人會像那個小孩子一樣,沒有那麼多的貪念和夢想。

最多的,只是吹好嗩吶,即便嗩吶匠不再受人敬仰。

沒有人會像當時的人一樣,最大的.心願就是百鳥朝鳳。

就是有生之年,只是爲了聽一曲嗩吶,只是爲了那鄉親裏的榮耀。

沒有人會那麼選擇,選擇一個不值當的道路。

每個人都要爲了生活,爲了生活奔波。

爲了生活放棄自己所堅持的一切,選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生活。

可是,總有人會那麼做。

會有人放棄治療的機會只是爲了置辦一套嗩吶。

會有人傾盡畢生只是爲了嗩吶的傳承。

會有人認清楚現實卻依舊堅持自己的夢想。

會有人吹着帶血的嗩吶,心中卻有百鳥朝鳳的輝煌。

世界本就因爲這些人改變,世界本就因爲這些人與衆不同。

我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是否會爲了生活而放棄自己的底線,放棄自己的夢想。

會不會爲了微薄的工資而放棄心之所向。

會不會只是堅持,即便是最後孤獨的百鳥朝鳳。

會不會一捧黃土,只是無聞,無變於世間。

不希望成爲那樣的自己,可是現實會讓我們難堪。會不會堅持自己,在那樣的絕境之下,都沒有辦法說明。

只能夠期望,自己原則的堅守,夢想的持久。

只能夠企盼,成爲一個可愛的大人啊。

百鳥朝鳳觀後感 12

“我向師父發過誓的。”——《百鳥朝鳳》

華北的黃土地,日光強烈,蘆葦叢隨風蕩啊蕩,少年握着一根比他還高出半個身子的竹竿,執着着把河裏的水吸上來,額頭沁出幾滴汗珠滾落下來。

“能夠傳承這門技藝的人,一定要藝品好,德行高。”

而上天卻並沒有賜給小天鳴吹嗩吶的天賦,爲此他也必須要花費更多努力去實現父親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夜晚的院落裏,小少年坐在涼蓆上聽父親講嗩吶的最高境界便是《百鳥朝鳳》時,無形加在肩上的擔子,和眼神裏隱約放出的光芒。

日復一日的到蘆葦叢裏去練習吸河水,幫師母下地幹活,忍受師父的責罵和離家的思念,當小師弟來的那個晚上無意間問起“吹嗩吶好玩嗎?”得到的答覆也只是一句“我還沒摸過嗩吶呢。”之後的日子裏更是隻能在院落裏看着師父帶着有天賦的小師弟去各個莊子接活,連塵封已久箱子裏取出的嗩吶都沒有他的那一份。於是小少年打包好行李偷跑回了家,剛踏進院門的那一刻卻聽到了父親與村人的對話——“我們家天鳴可厲害,他師父還說過幾天要教他吹那個《百鳥朝鳳》哩。”少年便一言不發的回到師父家,繼續在日復一日的無奈中堅持。

多年之後酒醉的師父問起“你知道我爲啥把嗩吶傳給你不?是因爲你剛來那時,你父親摔倒了,你扶他起來,眼裏那一滴眼淚。”

而後時代的進步,老祖宗傳下來的接師禮規矩被打破被遺忘,紅白喜事中的嗩吶聲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西洋樂器的聲音。生計與傳承,師父與家業,天鳴在勸他放棄嗩吶的聲音中,握着嗩吶的手卻一直緊緊地不曾放開。

影片的最後,師父的墓前只剩天鳴一人。沒有四臺,更沒有百鳥朝鳳的排場,只有天鳴一人在墓前吹起了百鳥朝鳳的調子。師父坐在太師椅上,而後起身,轉身離去,消失在山林間,彷彿也暗示着故事的結局。

故事的情節沒有一波三折與波瀾起伏,緩緩的敘述着這個時代里民俗文化面臨滅絕危險的無奈。沒有淚點卻像在人的心口壓上了一塊大石,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僅僅憑藉那句“我向師父發過誓的。”便一路堅持下來,師父或許也看到了他骨子裏流淌的血液,是滾燙的,他會堅守這這曲嗩吶將其傳下去的。

有太多人說爲了影片的票房下跪不值得,太做作。而影片裏敘述的不僅是天鳴的無奈,也是導演的無奈,更是一個時代的無奈。缺少了華服與明星的電影早已失去了市場,而導演卻堅持拍攝了這部影片,也憑藉着志願團隊和各大媒體的努力最終將其放上銀幕。可上映一週的時間內全國各地的影院排片寥寥無幾,首映日的票房更是隻有五十萬,製片人爲此跪求各影院排片,難道真的'是爲了金錢嗎?爲的不是可喜的票房,而是那份傳承,不僅是嗩吶這一件民俗樂器,還有數以千計的民俗文化在時代的洪流中被衝去,要傳承的更是這一種注重德行、堅守,嚴謹細緻,堅持老祖宗對於匠人的尊重的規矩的“工匠精神”。

沒有人能夠保證在各種文化的傳播與融合中,在這個快節奏時代的沖刷下,嗩吶的聲音是否會真的從耳畔漸漸消失褪去。而《百鳥朝鳳》也在我們即將遺忘那些民俗文化的今天,拂去了灰塵揭開了塵封的幕布,喚醒了人們內心對於“傳承”一次的註解,提醒着人們,它們不該失傳,它們不能失傳。

百鳥朝鳳觀後感 13

焦師傅的靈魂轉身沿着山間小路走遠的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影片將要結束了。嗩吶的聲音還在空中飄蕩,片尾曲卻已經響了起來。

接班人徒弟頭回出師回來,與師傅把酒談心。焦師傅興起之處,演奏了一首輕快的曲子,昏昏沉沉地說了句話:“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所謂嗩吶與人合二爲一,大概就是這種境界了。對於真正的大師而言,嗩吶已不僅僅是一枚樂器,它早已深入骨髓,與人的精氣神滲透在一起。至此,人通過嗩吶所表現出來的力量,正如電影中演奏的高潮“百鳥朝鳳”一樣,直達人們的內心深處,引起大家的強烈共鳴。它帶領人們回到過去,去找尋一種可能早已淹沒在時光塵囂之中的東西,這種東西來自於遠古,它叫做根性。

焦師傅也算是一個眼光毒辣的老師傅了,他一早就看出小徒弟藍玉的天資聰穎,所以當他目睹小小年紀的藍玉吹氣頂羽毛,一口氣喝光瓜瓢裏的水,發力吐水撲倒了一米開外的木板時,他沒有像天鳴一樣驚歎一聲,而是轉身走入正堂,輕輕地丟出一句:“留下來試試吧。”沒有對這種天賦異稟的徒弟格外照顧,這也是聰明師傅的厲害之處。就算自己的老徒弟看到了藍玉的精彩表演之後,大加讚歎,焦師傅最後還是決定選了天鳴爲最終的焦家班班主的接班人。因爲與嗩吶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三爺深知嗩吶精髓傳人的必備素養。人品與藝品,一樣都不可缺。後面因爲時代新潮的涌入,由國外傳入的洋樂隊漸漸取代當地嗩吶匠的局面之時,幾乎只有天鳴一人還堅持着不能丟掉嗩吶這門絕活,他一直兜着師傅的訓言“不能讓焦家班的嗩吶消失”。

後來,文化局局長帶來了一個消息,希望天鳴帶領着遊家班成員再次演奏“百鳥朝鳳”,爲申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做資料準備。

我坐在屏幕前面一直等待着他們能重聚一起,錄好音頻。可是隨着天鳴陸續找到之前的成員,看到他們的現狀。二師兄有了工傷,被電鋸鋸斷了一根手指;三師兄因長期在石棉瓦廠工作,時不時會咳嗽不止。看到這些時,天鳴內心知道,之前從師傅手裏傳下來的遊家班,是再也回不去了。

西安街頭,藍玉,天鳴和他妹妹一起走在修復的城牆上。藍玉提到,他想自己組建一個古建築修復隊。這時,不遠處,傳來一位嗩吶藝人的演奏聲。幾位女子路過,給嗩吶藝人面前的`碗裏丟了些許零錢。天鳴一行人望着發呆,鏡頭拉遠。

隨着時代的迅速變遷,沒有人能預見以後的以後,一切有關老的東西,老地方,老物件,老技藝會變成什麼樣子。而有些滿懷深情的期盼總還是揮散不去的。比如最近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離不開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與節氣相關的詩詞,風景與物件。

迴歸電影本身,故事的最後,只給觀衆們留下了一個漸行漸遠的焦師傅的背影,和漫天飛舞的嗩吶樂聲。我想,看完這部影片的觀衆或許應該是沉默不語的,因爲有種情緒會堵在心間。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在平靜的人羣中激起強烈的心波,而無法馬上用言語表達出來,那它大概可以列爲優秀電影之列了。

百鳥朝鳳觀後感 14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這個導演,用最直接的方式簡單介紹一下,陳凱歌在哀悼詞中說:吳天明導演是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除本人拍攝過多部優秀作品外,還帶領一代人創造輝煌,爲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百鳥朝鳳觀後感。他是個率真正直的好人。張藝謀在電影宣傳中說:沒有吳天明導演就沒有我的今天,他爲第五代導演的成長貢獻巨大。李安力薦《百鳥朝鳳》:希望大家能夠來支持這部電影,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部作品。吳導演,我覺得你可以安息,我們都非常感激你。

幾乎整個電影圈都在爲這部電影背書,但真正覺得刻不容緩的去看是在方勵的下跪事件之後,我不想讓一代大師的.遺作如此悲壯,哪怕只能貢獻一份力量。去了,不負所望。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縱使我這個外行人也看得出電影的精緻,從故事節奏到情緒鋪墊,從場景設置到背景音樂都無可挑剔。故事簡單概括來說是以黃河邊一方土地關於嗩吶的興衰,映射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步消亡。

嗩吶是嗩吶匠的立身之本,嗩吶離嘴不離手,但終究敵不過盛極必衰。電影對於情緒的引導太過高明。

徒弟與師父聊起嗩吶已不復從前光景,本有些傷感,師父卻以二十年珍藏的醇酒爲媒吹奏了一段極其歡快的曲子,以一句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作結,隨後倒地大睡,留白的十幾秒悲涼之感更勝,心裏說不出的酸澀。

嗩吶文化頹勢已定,與管絃樂隊對壘,無一觀衆支持,雙方肢體衝突,老師父拖着病軀掀翻桌子,留白,只彎腰撿起被踐踏的面目全非的嗩吶。這個部分最諷刺的是老人八十大壽請來了短裙豹紋女和電音吉他架子鼓淺唱,坐在電影院不禁輕笑,想到了法國香奈兒旗艦店瘋搶幾十萬買包包,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不把無知當有趣?

電影高潮,垂死掙扎。嗩吶最高禮遇百鳥朝鳳給最有德行的人送行,嗩吶班底支離破碎,老師父無奈年邁上陣,嗩吶和血而吹,難以維持,交給徒弟,以鼓附和。深深地記得那一幕,老師父嘴角帶着血,手邊鼓點不變,看着年輕的徒弟吹百鳥朝鳳,眼裏欣慰的笑意。那一刻除了憂傷還有悲壯,敗局已定,卻苦苦支撐,在無邊的黑暗中抓住一支稻草以爲可以救命。

峯迴路轉,文化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原班底演奏,我心中也不由燃起一絲希望,想要找回原有班底,至少這份堅持能被好好安置。可知二師兄手指被電鋸所傷,徹底告別嗩吶;三師兄塵肺病重,無力支撐。能責怪誰呢?是家有重病老母的二師兄?還是要養家餬口的三師兄?就因爲怪無可怪,格外沉重。

最後老師父墳頭一曲百鳥朝鳳,兩代人南北分走,主人公臉上的那一滴淚到底是在哀悼死亡還是明天的自己?一個人的堅持到底是渺渺希望還是奄奄一息?所有的留白歸自己。

就是這樣,沒讓我流淚,卻被絕望浸透每一個細胞,不經思索,久不散去。

百鳥朝鳳觀後感 15

嗩吶是中國民間的傳統樂器,一直以來在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焦師傅說的,不管在婚喪嫁娶中鬧鬧,還是人們在勞作後的閒暇之餘聽一段解解乏。在焦家班以及焦師傅的太太爺師傅那些年代裏嗩吶這門手藝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吹嗩吶的是匠人,他們也有那種工匠精神,身上肩負着將祖輩們留下來的優秀傳統傳承下去的使命。這一點也是嗩吶藝人收徒十分看重的一部分,一方面看徒弟的天資,另一方面看的是德行。天鳴在被父親送到焦師傅家裏的時候,天鳴父親見到焦師傅一時激動在遞煙的時候絆倒磕傷了額頭,天鳴慌忙去扶起父親,去給父親擦拭頭上的血印,情急之下流出了眼淚。他沒有聽從父親去給未來的師傅磕頭,因爲此時他還沒有和焦師傅製造任何羈絆,沒有諂媚,純純真真,而父親纔是生命中值得流淚的人。這一幕焦師傅看在眼裏,表面不動聲色的他也許在心裏已經有了人選。

後來焦師傅並沒有急着向天明傳授嗩吶技藝,而是讓他一邊練習枯燥看似沒什麼用處的基本功,另外讓他下地幹活慢慢磨練他。焦師傅讓天鳴用蘆葦從河裏吸水,天鳴沒有達到師傅的要求灰頭土臉的回了家,捱了師傅的'冷眼。我想這一點是在焦師傅的預料之中的,雖然表面冷酷,可在心裏是開心的。在後來天鳴在下雨天還在河邊用長蘆葦按照師傅的要求吸水,師父師孃找到他後,焦師傅立馬把雨披穿在了天鳴的身上又把自己的斗笠拿下戴在了他頭上。他對待天鳴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孩子是有犯錯的時候,這樣可以樹立自己的威嚴,以後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堅定父親所教導的爲人準則。 比天鳴晚來幾個月的藍玉在嗩吶上的悟性更高一點,頭腦也更靈活,可最後還是被師傅狠心趕回了家。從藍玉割麥子和抽菸的例子中可以發現藍玉並不是焦師傅所尋找的傳授看門技藝的人選,而且後來他自己也說了,他是那種做事沒有恆心的人,如果讓他接班嗩吶早都完了。

在焦家班成爲遊家班以後,時代也在發生着變化,這種變化是幾十年幾百年都不曾發生過的。這種變化是中國近幾十年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外來文化的侵入對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人們的思想也在這種疾風勁雨中發生着變化。會吹湊嗩吶不再像以前那樣風光,當上嗩吶班主也不再是祖墳冒煙的幸事。前人留下的規矩逐漸被踐踏,昔日備受敬仰的嗩吶匠人接的活難以維繼生活。一場與西洋樂器的比試以家當被砸流血結束,大壽臺上扭腰的女子揭露了鄉村人們缺乏教育和文化認同的不爭事實。現在的鄉村無論從人到事由內到外都在經歷着一場巨大的變化,嗩吶的悲鳴聲告誡我們正在失去前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

爲了生活不得不放棄昔日職業的遊家班匠人奔走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再次將這羣人聚集在一起演奏一次百鳥朝鳳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焦師傅走了,一個把一生都奉獻給嗩吶的老藝人走了,只有天鳴一個人爲他吹響了嗩吶,嗩吶聲婉轉悲愴,迴響在山谷河流上空,宣告了那個時代的結束,留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