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一: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今天,我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感動中國》,裏面人物的先進事蹟,使我很感動。其中,醫生胡佩蘭奶奶最令我感動。

胡佩蘭,女,中國着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母親。194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醫學部,1986年,70歲的胡醫生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8年間曾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201x年1月22日5時30分,鄭州98歲女醫生胡佩蘭,與世長辭。而她在逝世前一天,還在社區坐診,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胡佩蘭對病人的態度也是有目共睹,她也經常說:“醫患關係搞不好是因爲交流不夠,醫生只要對病人認真負責了,病人自然會與醫生極力配合。不管面對哪一個病人,都要把患者當成平生第一個病人看待!”胡佩蘭生活節儉,捨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甚至苛刻地要求自己每天的生活費不得超過3元錢,但她經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藥費。給病人開藥,也很少超過100元。2013年7月,98歲的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後,第二天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

胡佩蘭真的是: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她是仁醫,是濟世良藥。

胡奶奶,您大公無私,默默無聞,只爲別人着想,而很少想到自己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

  篇二: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華麗的屏幕映在我的心中,爲他們的事蹟感動。

在這些人羣裏,有的是爲了國家事業而忘我工作,直到自己的生命結束,令人敬佩,有的爲家人,爲他人平凡的付出,有的爲了孩子,失去雙腳,但她卻擁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高淑珍今年56歲,是河北灤縣司各莊鎮窪裏村的一名普通農村婦女。因爲她的兒子王立國4歲那年落下了殘疾,不能上學,便想在家裏辦個小學堂,後來她發現也有一些因殘疾不能上學的孩子,便在家裏舉辦了學校,自己的女兒王國光是老師。

這學校一開就是14年。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裏,她收了近百名得殘疾孩子,但卻未收過一分錢。接受的孩子越來越多,雖然高淑珍精力有限,負債累累,但她卻從未對那些慕名而來的孩子們說“不"字,無論有多困苦,她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只爲能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點些。“我一天出去掙十塊二十塊,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我心裏頭歡喜,騎着車子都有勁。”她說。

像高淑珍那樣的人還有許多:林俊德、陳斌強、何玥、高秉涵、陳家順、張麗莉、李文波、周月華、艾起、羅陽。記住這些名字吧,正是因爲這樣的人,才讓我們的家園,這個世界,充滿光明,充滿濃濃的,甜蜜的,感動人心的愛。

  篇三: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自強自立、勤勞勇敢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週六早上7點15分我準時打開了電視機,觀看了《201x感動中國》教育專題節目,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何玥,她是一個心中充滿大愛的一個人,12歲的她上小學六年級,可是她不知爲什麼患上了一種絕症——腦癌。何玥小朋友做出了一個令人想不到的決定,她死後要把自己身體有用的器官捐給需要的人,但是她的父母卻不同意這麼做,最後在小何玥和父母的討論下,父母終於答應了她的要求,何玥別看她是一個小女孩,但是她卻很勇敢,如果我們死後的器官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離開就是有意義的。

陳斌強,他也是一個心中充滿大愛的人,他的媽媽一個人獨自把他們兄弟三人一手拉扯大,隨着時間的轉移,媽媽一天一天變老,剛要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患上了老年癡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爲了照顧年邁的媽媽,陳斌強每天都堅持揹着媽媽上班,年復一年,陳斌強一直這樣堅持着,陳斌強的孝心深深地打動了我,我覺得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愛,百善孝爲先,孝沒有固定模式,沒有行爲標準,沒有數量標準。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地方,孝的做法也不盡相同之處,可是,唯一相同的是善良的人們都擁有一顆踐行孝道的孝心。

也許作爲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爲別人、爲集體、爲家庭做些事情,那我們會成爲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

我相信,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都付出一點點,定能凝聚出一股強大的力量,這樣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