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動中國觀後感2017

感動中國觀後感2017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導語:如果沒有《感動中國》的人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爲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捨己爲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中國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感動中國觀後感2017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1】

在離江西省奉新縣城上百里、離鄉鎮60多裏的偏僻小山村,一位“娃娃王”的動人故事被人廣泛熟知。故事的主人公36年如一日堅守山旮旯,憑藉自己的一片愛心,整整教育了兩代人,可謂桃李滿園。她就是現年55歲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支月英。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教育事業方興未艾,師資隊伍青黃不接,尤其是邊遠山村,時年只有十九歲的支月英,毅然選擇了招聘山村小學教師的考試,最終成功考上了。

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母親時,母親生氣地說:“你要是去了那山角落做老師,我一輩子都不認你這個女兒!”母親的話讓她如同五雷轟頂。冷靜後,她緊緊摟住母親,“娘啊,我的老孃!您怎能不認我,我是您的骨肉哇。”母親沒有說話,只是淚水不停地滾落下來,滴在女兒的臉龐上。

在母親的反對聲中,支月英開始了她的鄉村教師生涯。剛到那兒,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姑娘能有耐心教孩子麼,她肯定是過渡一下,堅持不了幾天就溜掉。之所以百姓會這麼認爲,是因爲之前有好多年輕老師在那裏教過,不滿一年也就離開了。

可是,後來家長們看到支月英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跟他們聊聊,像自己親弟弟、妹妹一般對待,他們纔信任這位姑娘了,於是議論開了,“嗨,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風言冷語說的,莫想啊,你看咯,頂多兩年,就會走掉,這地方哪能留住這姑娘啊。

兩年過去了,她漸漸與家長熟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多數家長才翹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地說:“嗯,這姑娘不錯,是位好老師!”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到處雜草叢生,支月英帶着學生除草、修整操場。一到冬天,刺骨的寒風吹進教室,孩子們凍的難受,支月英買來薄膜、釘子,自己動手把教室的窗戶修補好,把寒風拒之窗外,讓孩子們在教室裏暖洋洋的。

當初工資只有二十幾塊,有的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遲遲不讓孩子來報名,支月英先墊付了。“沒有辦法,你不交,他不交,學校不要關門麼,”支月英說。

可是墊着墊着,自己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支月英只得去借,支月英老公發現後大動肝火,“跟你活咯鬼,像叫花子一般。”支月英總是笑着對老公說:“日子會好起來的。”

後來,支月英被提拔爲校長,她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各項管理還必須做好。由於交通非常阻塞,支月英帶領老師從二十華里外的地方,挑着七、八十斤的課本,一步一步回到學校。

現年55歲的'支月英常常頭暈眼花,經過醫生檢查,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嚴重影響視力,只有一隻眼睛能夠正常使用,領導幾次找到她,給她調換環境,安排一點輕鬆的工作,支月英總是微笑地說:“謝謝領導關照,我能堅持一天就挺住一天,因爲我捨不得這些娃娃們。”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支月英雖然身體狀況有時力不從心,還曾一度病倒在講臺上,但她還是執着堅守自己的崗位,夜晚還在燈下批改學生作業,鑽研教材,備課寫教學論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2】

隱姓埋名,報國心皎潔的于敏;捨己爲人,爲霞尚滿天的朱敏才夫婦;率先垂範,量與江海寬的趙久富;無私奉獻,涓滴見滄海的“炎黃”;含辛茹苦,愛子心無盡的陶豔波......他們都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他是一個風風光光的外交官,她是他的妻子一個小學教師;但是,他們還有一個職業——貧困地區支教教師。放棄了退休後城市的優越生活,他們來到了條件艱苦海拔1300的山區。以前那些安逸的生活似乎從沒出現過,他們住進了與學校廁所“一面之隔”的房子。不管條件怎樣艱苦,他們都用全身心的精力去面對,這從孩子們那一句句話語就足以能感受得到。10年了,爲了孩子們他的腿腳不靈活了,她的眼睛也模糊了,他們不捨得看病;他們的衣服破了,就將就着穿,更不捨得買!可是,就是這10年他們一共給學校捐款350萬元!......

她每次回北京都是爲了山區的孩子們,自己的兒女也需要父母的愛呀!可是爲了大山孩子們自己的孩子她沒有過問一次。她總是匆匆來,匆匆走的時候她都恨不得把保險單給自己的女兒。這難道不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捨己爲人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嗎???

他叫朱敏才,她叫孫麗娜。這些平凡的名字造就了一個個不平凡的的人;而這些不平凡的人卻造就了一起起“感動中國”的偉大事蹟!!!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3】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於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這種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女排時隔12年後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我們熱愛的是中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與最終勝負並無太大關係。如果單以實力來看,籃球和足球,無疑將成爲中國球迷永遠的傷心地,但有多少人會只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夠表現出應有的拼搏精神。而對於中國女排,人們自然要求更高,因爲她們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她們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發揚這種精神時,請先忘記勝負,因爲精神首先是一種態度。

夢想是引導前進的目標,但奔向夢想的道路卻十分曲折,戰勝困難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國女排就是這樣成功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往回看女排的里約征程,我們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偉大。

小組賽2勝3負排名第四,讓中國女排面對很多質疑,但這並沒有打垮女排姑娘們,反而激發了她們放手一搏,敢於進攻的鬥志,這種“鬥志”是姑娘們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練郎平隨機應變的謀略,更是強大的“女排精神”。它讓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中實現逆襲,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賽之激烈,過程之曲折,結果之振奮,讓人看的心驚動魄、喜極而泣。她們的勝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來的,是一次次飛身一躍的撲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後的絕地反擊。

女排姑娘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每分必爭,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現,它讓中國女排打出最佳的競技狀態,所向披靡,這樣的中國女排,怎能不取勝?

的確,排球也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補,才能獲得勝利。我們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揮臂慶祝,相互加油鼓勁;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戰術。

在半決賽對陣荷蘭時,來到里約的12名隊員全部上場,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敢於拼搏,這是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這種力量勢不可擋。

帶領中國女排團結一致的人就是郎平!歷史證明,郎平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名傳奇的教練。

當球員她是“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五連冠;當教練,她總是臨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這一次她也終於獲得金牌教練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從隊員到教練,郎平是“女排精神”最好的傳承者。

32年前中國女排首次奪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給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注入強勁的動力;

12年前中國女排再次奪取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得以傳承發揚,振奮了中國體育各項目不斷突破;

今天中國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振奮人心,給予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頑強拼搏的動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今天我們願意爲女排奪冠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