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優)

《論語》讀後感(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後感(優)

《論語》讀後感1

從前,因爲各種雜事,從沒有靜下心好好翻看一本書,都是零零碎碎的讀些隻字片語,自從參加了讀書協會,在大家的影響下我開始認真的閱讀一本書。在這個寒假,我翻閱了一本影響中國幾千年文化的鉅著——《論語》,這讓我受益匪淺。

從我們的歷史課本中,大家能知道,西漢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成文了中國的正統思想,而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成爲了那個年代道德思想的標準,直到清朝末年。在這兩千年的學習中,論語已深入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骨髓,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中紮根繁衍。但從歷史中,我們獲知,這兩千年統治者更多的還是將儒學和《論語》作爲一種統治工具,運用論語中的“禮,仁,忠,孝”來禁錮人們的思想,加強自己的統治,所以,在我們要推翻封建統治時,就必須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鎖。《論語》自然是首當其衝。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文化運動中“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確的,打得很好。但當時的侷限,全盤的否定,也使得中國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拋開任何歷史偏見來閱讀它時,你會發現,他蘊藏着幾千年,我們古人在生活實踐中獲知的大量智慧結晶,這些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一份及其珍貴的文化遺產。

就《論語》本身來說,他不像西方人的思想著作,在某個問題上做十分深入的分析,他的思想道理非常廣泛淺顯。對於讀慣西方哲學、神學著作的人來說,孔子的思想可能會太散亂了,沒有一定的系統。然而在細細的品味中,你會發現,“聖人”所說的都是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有着非常強的實踐性,生活性。這也許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思想特點,重實踐不重理論。就像老子說的“聖人行不言之教”,正因爲如此,我們在《論語》中看到的,都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論和日常的瑣事,然而,就是在這些平凡的言論和日常瑣事中,蘊涵了泱泱五千年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

在讀書協會的講座中,我聽到老師說:《論語》就是譯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書。這讓我感觸很深: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所以,閱讀《論語》要和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我們才能從實踐中去真正感受《論語》中的精髓。

打開《論語》,我就像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一帶聖人——孔子,一個20xx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也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作爲一個學識淵博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這樣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然而,從他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答案是肯定的。這讓我對自身的淺薄感到慚愧。

從孔子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學術並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客觀規律,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真諦。作爲有限的“人”,卻投入到探究無限的“人”之中,這也許就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吧。

作爲一名教師,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我也能偶爾感到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當探究出新的內容後,原來的舊的規律就被打破了。在閱讀了《論語》後,我才發現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它的意思是“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原來,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在現在的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侷限在教學,我想在孔子的言論中已告訴我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道理。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學。

記得有一次課堂上,學生對於我提出的一個歷史問題產生了疑惑,根據他平時看的電視,他不贊同我的觀點。當時,他開始在座位上和旁邊同學,竊竊私語。他的行爲已經違反了課堂秩序,我很生氣,所以,立刻點名批評了他。他很不服氣,課後在和他的交談中,他始終不認爲自己有錯。在讀了《論語》後,我發現,在教人求真的時候,我的錯了,我沒有真正的好好的去了解這個學生,從他的行爲,可以看出,他是喜歡歷史的,而且願意學習,因爲只有認真學習了,纔會真正產生疑問,而我卻只看其一,而不看其二,做了錯誤的決策。

教師教的是“人”,這不是一成不變的客觀規律,而是千變萬化的事物。從《論語》中我明白了,對待人不能墨守成規,如果那次事件中,我能在課堂上對他的認真加以肯定,對他的行爲給以提醒,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深感自己對於世界的渺小,深感自己行爲的諸多缺失,但從《論語》中,我不斷找到新的自我,不斷成長。我深信《論語》是一本值得我們細細品位的好書。

《論語》讀後感2

《論語》中反覆出現的“君子”,可說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種典範。《論語》中 孔子對“君子”的界定,以比較具體的道德規範充實了“君子”的內涵,形成一個完整的“君子”理論體系,即:“君子”的修進之道、“君子”的特質,從而反映出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君子”觀。

一、“君子”的修進之道

在《論語先進》篇,子曰:“德行:顏淵,h子q,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被後世譽爲孔氏四門,孔子認爲君子應儘可能地修身礪己,在這四科中求得精進。

二、“君子”的特質

對於君子之道,孔子在《論語》中屢有提及。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 這是對君子人格系統多方面、多層次的界定。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 孔子在評論子產時說他有四種德行:“行爲態度謙遜、莊重;侍奉君長嚴肅、尊敬;撫養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理而適當。”曾子言曰:“君子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進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君子注重容貌,端正態度,注意談吐。(《泰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憲問》) 智、仁、勇是所謂“三達德”,既是道德,又是傳統的文化積澱。

與孔子的一貫主張相同,爲君子之道,依然注重自身的內在條件。在孔子看來,君子應是仁、智、勇的統一體。“三戒”、“三畏”、“九思”、“三變”,君子時刻在自警;不憂、不惑、不懼,態度恭敬,對君主尊敬、對人民恩惠。這些對君子道德修養的“定量”規定,反映了孔子對君子之德的嚴格要求和多方讚美。

爲明確君子的特質,《論語》中一度將君子與小人並提。孔子認爲,區分君子與小人的關鍵是道德。君子道德品質高尚,小人道德品質低劣。君子以義爲先,見義忘利;小人以利爲本,見利忘義。君子爲人處世以仁爲本,依禮而動;小人爲人處世棄仁忘義,違禮而行。君子追求真理,尋求善道;小人追求享受,尋求私利。君子崇尚道德,爲政以德;小人推崇武力,爲政以刑。君子和小人在性格、好惡、器量、作風、思想、行爲等方面都是相背的,在道德修養上彼此對立不同。然而,正是在這種比對中,二者的形象更加鮮明,也使得孔子界定的“君子”更加豐滿。

三、孔子對“君子”的界定

據現有文獻所記載“, 君子”一詞最早出現於《尚書》,雖然沿用至今,但其涵義卻經歷了不斷的變化。“子”在古代是對男子的尊稱,“君子”的本義源於“君”字。許慎《說文解字》注:“君,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上面表示手執筆,即“尹”字,與“父”近形,有“父輩掌權”的意思,

表示治理事務,是對做官者的通用稱呼;下面的“口”字表示發佈命令。“君”主要是對社會地位高的貴族的稱號,有時也指國家元首。“君子”合稱,多是對貴族的專有稱號。而《論語》中的“君子”一詞已經突破身份、地位的高貴而增加了道德品質的內涵,孔子繼承和發展了前代以來“君子”與道德品行有關聯這一點,第一次從大到安邦治國,小到修身養性,全面具體地闡釋了“君子”的內涵。《論語》通俗而多方面地闡釋了“君子”的`爲人處世之道及其道德評判標準,多視角、多層次地探討了“君子”應具有的內在人格和外在表現。

孔子從內、外兩方面對君子作了界定,對內,即自身修養;對外,即立身行事。自身修養方面“,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指人的內在品格“, 文”指人的外在儀表。在立身行事方面,孔子認爲君子應“以合宜爲原則,以禮節實行它,用謙遜的言語說出它,用誠實的態度完成它”。

四、《論語》中的君子之行

(一)君子在家如何侍奉父母和對待兄弟。孔子認爲要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宏願,就必須從治家開始,治家如治國,治國如治家,治國治家一體。孔子認爲對待父母要孝,不違背父母意願,“父母在不遠行“。對兄弟要悌,對兄要聽其言,要像對待父母一樣對待兄長;對弟要憐愛和關心,幫助其健康成長,要和兄弟和睦相處。

(二)君子爲政。孔子認爲君子應以德教化百姓,爲政以德。統治者應該明白治國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隨心所欲,不要亂開戰事和濫用民力,要愛護老百姓,提倡節儉,減輕賦稅和徭役,使老百姓能休養生息。.治理老百姓不能只用政治和刑法,用道德加禮法纔是治國的根本之道。

(三)君子在外如何交友

1. 孔子認爲“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認爲做人應該做到“溫、良、恭、儉、讓”。3.君子之交,重的是義氣和情誼,有高尚德行和節操的人,才能讚揚人和批評人,他們知道什麼纔是值得追求的什麼不是我們該擁有的。另外,孔子認爲君子應“敏於行,訥於言”。

《論語》讀後感3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啓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爲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爲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爲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讀後感4

作爲一名教師已不是第一次與《論語》打交道了,《論語》在我

看來像是一位變幻莫測的朋友,每次接觸都使我有不一樣的感想,更有新的發現。這個假期在教體局、校領導的安排下,我再次走進《論語》,與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教給了我們很多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講原則,更應當把握原則裏的分寸。我們今日總是在說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是好什麼事是壞,其實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確定不單單是好壞之分,只是看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只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孔子的一個學生以往問過他,有一個人說:以德報怨何如。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經常說生活裏頭有這樣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對不起他,他還是對別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當在孔子那裏是得到讚賞的,可沒想到,孔子反問他了一句,“何以報德?”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他已經用德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報人家的恩德呢?讀到這,我猶豫了。在此之前我一向認爲以德報怨是大度是豁達的表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那裏孔子又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他有負於你,你能夠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他,去處理這件事,可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饋那些真正有恩於你的人!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教師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身爲一名教師,那麼我的和諧是什麼?我想最根本的應當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和學生在我看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孔子教育學生時態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爲一名小學教師,每一天應對的是一張張稚嫩渴望知識的小臉,他們年齡還小,思想尚未成熟,理解知識的本事比較慢,這就要求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平和,並且要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發自內心的肯定他們。在我的職業道路上,我也會抱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與同事和平相處,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教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教師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應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下來,並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所以我在與學生接觸的時候即使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降臨,我也要儘量平靜自我煩躁的心境,不把自我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因爲我堅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儘快的過去,這樣我纔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我纔會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爲一名教師不僅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日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堅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要使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此刻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生活圈。所以無論對朋友領導還是家人都要堅持必須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當保有最美的境界。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活一世,毀與譽,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名氣越大,越是難以避免。今日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將你狠狠地踩在腳下。豈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蓋棺之人,也難以定論。孔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別人的攻訐也好,吹捧也罷,全不必當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厲害了,其背後必須隱藏着某種目的。就拿孔子本人來說吧,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可是是利用他的學說,用以禁錮民衆思想,作爲鞏固其階級統治的工具罷了。所以做人必須要腳踏實地,做事必須要問心無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要認清糖衣裹着的往往是炮彈。贊也好,貶也罷,嘴巴是生在別人身上的,誰都有說話的權利,豈是誰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這樣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說別人不瞭解你,嫉妒你、攻擊你,你也不惱怒,而是時常反省自我,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與其浪費時間去反擊別人的指責,倒不如埋頭做自我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實和完善自我。要堅信走自我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孔子曾說過,看一個射箭手技術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沒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後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沒有。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對他人不能太苛刻,寬容別人其實更是寬容自我。

人生在世,總是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總會產生各種不快與摩擦,在處理問題上,有的人會三思而後行,而有的人卻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時候我們寬容了別人,別人就會寬容我們,善待我們;而我們對別人苛刻,別人也會反過來以更加惡劣的態度來回擊我們。讓我們用寬容對待身邊的人吧,這不是消極或懦弱的表現,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風。

是《論語》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對工作燃起了新的活力,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需要理解。寬容是催化劑,能夠消除隔閡,化解矛盾;寬容是潤滑劑,能夠調節關係,避免碰撞;寬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溫馨,感到自信。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更是一種幸福。它是一盞綠燈,幫忙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選擇了寬容,便選擇了財富!讀懂了《論語》,便讀懂了人生!

《論語》讀後感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非常感謝機關團委能夠提供這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人生如書,書伴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書籍,對待讀書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嗜書如命,有的人讀書爲消遣,愉悅精神。宋代詩人黃庭堅認爲“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

可憎。”現代文人林語堂則認爲“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讀書必須出於完全自動。”因此,每個人對讀書的理解也是見仁見智。藉此機會,就我個人的一點讀書心得,向大家作個簡單彙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工作、生活》。

可能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現在的社會,面臨着競爭、就業、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焦慮、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樣始終圍繞在現代人的身邊。如何在這個全面加速度的社會裏,合理釋放壓力,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我認爲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可以讓自己浮燥的心靈得到一次徹底地放鬆。古人云:開卷有益。英國學者科利爾曾說:書籍,在青年時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後就是娛樂。這句話,可以說將書籍的兩重身份說的十分透徹,書籍是人類文明的果實,每一本好書都是我們良師益友,它不但可以給人以愉悅,還能給人以啓發,讓人受益良多。因此,我們應該把讀書當作是人生的一種樂趣,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的《論語心得》就是這樣一個良師益友。對於《論語》,學生時代曾學習過一些,特別是對一些經典章句也曾背誦過,但真正去理解、去感悟儒家思想卻很膚淺。作者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用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通過讀《論語心得》,不僅讓我重溫了那些經典語句,而且瞭解了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更對如何運用《論語》面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如於丹教授所說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讀者怎樣才能過上自己所需要的快樂的.生活。

時下,很流行測算幸福指數(或快樂指數)。所謂幸福指數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從《論語心得》我們可以感受到:幸福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內心體驗,是一種感悟。你幸福,你快樂嗎?誰都覺得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要認真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時,人們對快樂的理解卻各有不同。有的人認爲升了職,做生意賺了錢,買了房,買了車,就快樂了;有的人則認爲這世界變化太快,生活節奏,整天忙於生計,沒有時間享受快樂,認爲只有今後賺了錢或達到某一個成功的目標後,自然就會很快樂了。這些理解,就是認爲只有那些有錢人或成功人士,纔是幸福快樂的。但據有關方面調查,財富和幸福沒有太大關係,經濟更爲發達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要低。于丹也總結到: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因此,一個富翁不一定就會比一個擦皮鞋的幸福指數高。可能有些人會說,如今天天忙得團團轉,哪有時間讀書呢?想想,似乎確實這樣,但人們都在忙些什麼?沒時間讀書,卻有時間喝酒、打麻將,其實,忙只是個藉口而已。我們對讀書的理解,其實就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因此,于丹教授說: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工作,也應該是快樂的。談起工作,可能大家總是會感覺有許多的壓力與煩惱。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工作中尋找到快樂的支點呢?《論語心得》告訴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志向越高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定力與信念,一個人能否成就一番事業,並不在於他給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標,而在於他內心是否有一種能夠淡定的理念,能否把握自己。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在每天默無聞地做着自己的本職工作,一點一滴的儘自己所能,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可能他們所做的事並不轟轟烈烈,但大家卻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對生活的滿足,實際上他們是最快樂的。快樂工作並不難。有些人心隨所願,從事自己爲之熱愛的工作,有些人可能爲了生計和生存,從事一些和自己所愛偏離的工作。無論所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它都是我們每一天應該去做的事情,有時我們無法選擇工作,但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對這項工作的態度。只要懷着一顆熱情的心對待你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你就會發現工作會帶給你成就感以及這種感覺帶給你的快樂。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于丹把《論語》所帶給我們的感悟闡釋的淋漓盡致,從中,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人生的感悟,對生活的理解,更瞭解了怎樣做一個智慧的快樂人。讓我們在工作之餘,拿起書籍,在淡淡的墨香中,尋找快樂吧!

《論語》讀後感6

很多人都說于丹的論語心得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人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德行。由於時間的關係,應該說對於丹的這本書只是粗略的讀了,自認爲還沒有讀透,但對與自己實際生活和教學相關的章節,讀後確有感觸。

一。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第一個態度是,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

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現在的英語教學結果應該說對我校的英語教師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缺憾,每一名英語老師都在盡力,都很認真負責,但一次次的考試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總感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可以說在每一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要有一段時間心情是很鬱悶的。讀完這一部分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首先,我們要明確這個缺憾是我們必須面對,也許還要有很長時間需要面對的,我們要從抱怨學生的懶惰,抱怨家長的不配合,抱怨領導的不理解中跳出來,因爲這樣做,除了給自己填堵外,我們得不到一點好處。

反之,我們要積極思考,班級有好學生,說明我們的教學不是完全失敗的,至少在求精,求尖方面我們做到了,我們需要反思或者在以後加強的是如何找到並實施更好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困生的各項能力。將缺憾降低到最小化,直至消失。

二。明確的交友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就是說要爲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

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

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所以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裏以他的廣見博識爲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知道了三種好朋友,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這是三種什麼人呢?

論語告訴我們,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爲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現在的.師生關係中最能起到輔助教學的就是朋友關係。那麼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論語中的這“三益友,三損友”同樣適用,在給學生評價時要正直,公正;在發現學生的錯誤時,除了必要的嚴厲,更多的時候需要我們的寬容,理解與引導;在教學中要儘量做到多聞,現在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句話仍舊是真理,只不過現在的教師要想教好學,也許需要一缸,一池,甚至更多的水。而現在少數破壞教師形象的個別人,其身上正體現了損友的特點,要麼武斷,讓學生心生敬畏,恐懼;要麼柔弱,讓學生隨意欺負,或只是錯誤理解了賞識教育的真諦;要麼勢利,自私,只求在學生身上獲取眼前的物質利益,最終受人鄙視。

看了《論語》相信我們對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今後的教學和生活中,論語將成爲我學習,反思,感悟的最有力支持與後盾!也希望學校能給我們提供更多這樣的好書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論語》讀後感7

上學時念《論語》,弄清字面意思已苦不堪言,何暇咀嚼字面背後的意義。年歲漸長,閒吟二三句,偶有心得,才體會到讀《論語》的樂趣,才知道孔老夫子和普通人一樣,要衣食住行,有喜怒哀樂,有自己的一套快樂哲學。

第一種樂,學習得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首章便言“悅”、“樂”、“不慍”,可見快樂於孔子人生的重要。孔子好學,十五歲有志於學,博學於文,學而不厭,學習起來能夠廢寢忘食。人非生而知之者,學而後知。學習的直接之樂是掌握新知和技能。學問有窮盡嗎?沒有。因而學習無窮盡,快樂也無窮盡。孔子學無常師,不侷限、拘泥於書本知識,他多聞多見,向賢人學,向朋友學,向一切人學,“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的深層之樂是匡正和完善自身。“知者不惑”,有智慧的人不致迷惑,能分辨快樂也有損益之分,“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有益,“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有害。明是非,判得失,於是能取真樂,舍假樂,從容選擇快樂的人生。

第二種樂,安貧得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出身貧賤的孔子並不排斥富貴,深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然而他推崇“貧而樂”,這種樂不因物質匱乏而損失。於孔子而言,不憂貧,樂盡在禮、在仁、在德、在道等理想信念。追求更富足的'物質生活、更高貴的社會地位是人之常情,此間卻最易丟失質樸的快樂。“貧而樂”並非教人耽於貧窮,不思進取,而是讓人保持對自身慾望的節制和警醒。不乏有人刻意維持貧窮的生活狀態,因爲貧窮更容易使人保持簡單、淳樸、專注、勤勉的生活方式,遠離誘惑和虛榮,自然也就離內心的快樂更近。貧也好,富也罷,須知比物質之樂更恆久的是心靈之樂。

第三種樂,求仁得樂。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不仁的人不能長期居於貧困和安樂中,反之,“仁者不憂”,安樂屬於有仁德的人。孔子畢生求仁傳仁,到底“仁”是什麼?不同的學生問仁,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愛人”“恭,寬,信,敏,惠”……仁很遙遠嗎?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爲仁由己”。每個人都有一顆仁心,都可以實行仁德。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一個仁者,那就避免做一個不仁者,仁與不仁,最簡單就是看看良心是否安樂!“求仁而得仁,何怨乎?”不要怕仁太高遠了,太艱難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求仁的過程本身都充滿了修己爲安、與人爲善的快樂。

第四種樂,自足得樂。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吃粗糧,喝涼水,彎着胳膊當枕頭,其中也有無窮的樂趣。與之相似的情景還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苦的憂愁,孔子的得意弟子顏回也不改變自有的快樂。()安貧樂道之外,隱隱有一份自得其樂的達觀!要達到自足自得之樂,實非易事,尤其對有濟世宏才、匡世抱負的孔子而言。他周遊列國,歷經窮愁困厄,不爲世所用,又有多少快樂呢?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說不着急別人不瞭解自己,只着急不瞭解別人,以及有無爲人所知的本領。然而,他也感嘆“莫我知也夫”,擊磬聲硜硜然彷彿在說沒有人知道我啊!聖人如孔子,也渴望被瞭解、被認同、被起用,更何況芸芸衆生。不過,真正的快樂很難向他人、向外界索求,古今中外亦然。“人不知而不慍”,更像是孔子飽經人事滄桑後的自勉自誡!一個人首要做到的不是被人知,也不是如孔子所說的知人,而是知己——“認識你自己”。不急於爲人所知,更重要的是先知道自己和做好自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自身所做之事、所從之業、所求之境爲樂,挖掘自身的快樂之井,何愁沒有飲水人呢?“有朋自遠方來”,樂矣!倘若沒有,也不怨天不尤人,從吾所好,自得其樂,直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可謂快樂的最高境界。

人人各得其樂,孔子悅於知、甘於貧、安於仁、樂於道。他的快樂不向外妄求,而從內悟得;不重結果之瞬喜,而取過程之漸樂。他的快樂哲學多麼樸實、平常,隨時可得,隨處可見,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身上發現。

《論語》讀後感8

記得讀中學時,我們時常背誦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現在回想當時其實並未真正讀懂,因爲就是在機械的重複文本內容。而有關四書五經的真正瞭解來源於大學校園。清楚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老師教授的語文課程有《大學》,《論語》,《孟子》,《詩經》。我並非是一個有才情的女生,但對於這些經典比較喜歡,可裏面的話語體系也僅僅是看個表皮,深層的含義自己並不通透。再有比較深刻印象的是當時于丹老師關於《論語》的講解,大學時也曾經追過她的視頻講解,隨後多多少少也在這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隨之畢業,工作,接觸最多的人羣就是學生。而如今,《論語》中所蘊含的哲理與真諦又重新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趁此機會,簡單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悟。

盡孝篇~父母與我之間的愛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翻譯出來就是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因其年邁而有所擔憂。"也是告知我們要記住父母的年齡和生日。因爲盡孝,最不能等待。

要說爲人子女者,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他們今年有多大了?對於這個問題,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回答上來的。而我自己內心發問,自知這一點其實做的一般。在我沒有能力的時候,父母的生日僅僅也就是知道,沒有給他們過過。曾經不善於言語,很少提,也很少給他們說聲:"爸爸媽媽,生日快樂!"然隨着年紀的增長,自己也有能力去爲他們做些什麼的時候,發覺他們已然漸漸老去。但我有印象開始就知道每次媽媽過生日的時候她總會說:"別光記着我,我的出生日是你們姥姥的難日,你姥姥得多吃點好吃的。"後來在外上大學和畢業後,每逢我過生日的時候,我都會給媽媽去一個電話,用簡單的言語來轉告我對她的感激之情,而她也時常爲之感動。每年的正月三十,是我媽媽的生日,今年給她過生日的時候是禮拜四,我早早的下班把訂好的蛋糕取出來,然後回家做飯。插蠟燭許願的時候她在家問我:"也不知道你姥姥在老家吃的什麼?"我聽後內心莫名的一驚,只因我深知,我愛着我的媽媽,我的媽媽愛着她的`媽媽和我,她的媽媽愛着她和我。每個家庭的溫暖源自於愛你的父母,有家有父母纔有愛。

師生篇~師生平等互助的關係

孔子被譽爲"萬師之表",于丹老師這樣說過:"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就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循循善誘的,與人商闕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論語》裏關於孔子教學情況中有這樣一則事例:沂水春風。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天,孔子平和地對學生說,"我年紀大了,不會再去從政了。平時都說沒有人瞭解你們,假若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想幹什麼?"子路搶先發言,然後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後到了曾皙,曾皙說:"我與他們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與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小孩,談論談論學問,唱唱歌,跳跳舞,豈不快哉?"由此看出孔子與學生相處是十分隨意,氣氛十分輕鬆。學生可以一邊聽同學和老師對話,一邊可以自己演奏音樂,自得自樂。學生可以與老師大膽交流,暢所欲言,在這樣一種平等民主的氣氛下,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逐一點評,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師生之間民主平等的關係。

不謀而合地所以讓我想到了我們學校自然課堂的五要素:基於關係的相遇與對話,基於自主的探究與發現,基於理解的分享與表達,基於發展的激勵與評價。在艾瑞德,陳琳老師單膝跪在舞臺上幫孩子拿話筒,張明老師跪在綠茵場上給孩子講遊戲規則,高培麗老師看到圖書館鞋子溼的孩子用吹風機將其鞋子吹乾……我相信這些故事都是孔夫子的影子。因爲在我們學校:每個學生都是美麗的不同。我們站在兒童中央,老師眼裏有光,看得到每個孩子。學生心中有愛,腳下有充足的力量。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也許,我的理解和故事還遠遠不夠,但我相信我會一點點成長,內心的成長是人性的成長,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長才會使自己成爲一個卓爾不凡的人。願我們都可以以聖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那必定是美好至上樂園的所在。

《論語》讀後感9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最近一段時間,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讀了一點《論語別裁》來充實自己。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徵博引,談古論今二而撰寫成《論語別裁》,通過南懷瑾先生的論述、詮釋,希望自己從《論語》中學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談一丁點讀《論語別裁》的感受。

《論語別裁》這部書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這部書別出心裁的解釋,特別是有別於明朝朱熹對《論語》的解釋。他認爲現在人們對於儒家學說的錯誤認識和理解,多是由於朱熹的解釋給人們的誤導。《論語》這部書,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部書的絕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問答的話。聰明的學生問他,有聰明的答覆,愚笨的學生問他同樣一個問題,他的答覆便又不同。

孔子說話,是因人而異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個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他將人看作是平等的。《論語》中有"性相近,習相遠,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說,除了絕頂聰明和絕頂愚笨的人沒有辦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樣的。孔子提出了四個字,可以說是中國的民主主義教育哲學,就是"有教無類",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麼呢?孔子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嚴。孔子說"修己以敬"。孔子的學生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人"。這個學生又問:"這就夠了嗎?"孔子又說:"修己以安百姓"。這句話就是說教育並不是讓你去打坐唸經,"修己"是讓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還有一個社會目標,就是"安人"。安人是給人類以和平、快樂。

這個教育觀念是新的。教育並不是爲自己,爲的是一個社會目標。所以《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礎,而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社會的目標。所以孔子時代的這種"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觀念就是將教育個人與社會連貫起來。教育的目標不是爲自己自私自利,不是爲升官發財,而是爲"安人、安百姓",爲"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爲這個使命,就感覺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來有人的尊嚴,到了做到自己感覺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時,就格外感覺到一種責任。

所以《論語》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是說,必要時,寧可殺身來完善自己的人格。這就是《論語》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就是說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氣魄,要有毅力,因爲"任重而道遠"。"任"就是擔子,把"仁"拿來做擔子,擔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說:"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說"仁以爲己任"。以整個人類作爲我們的擔子,就是2500年來一個了不得的傳統。後來宋朝的范仲淹也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覺到"任重而道遠"的緣故。明朝的顧亭林認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是這個道理。

《論語》的深邃,是即便南懷謹先生這樣的國學大師也要窮數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奧的鉅製。我作爲一個後學晚輩,只希望隨着人生經驗、閱歷的增加,對《論語》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對於我的教學和生活不斷帶來更大的幫助。

《論語》讀後感10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有它能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爲,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爲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因爲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說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現在的大人們,更注重物質化的世界,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觀念:忠、信。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

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爲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爲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爲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爲他衆多的知能,他成爲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這些就是印象最深的語句。今後,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啓迪着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爲人處世,修身養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論語》讀後感1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經典傳世之作《論語》,包羅萬象,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爲世人所稱道呢?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爲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着,不失爲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爲了爭霸,是講究實力,着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孔子所謂“禮”,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來,周禮最重要的原則是尊尊與親親。爲了貫徹親親和尊尊的原則,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張,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作爲“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說,爲君者要使自己符合於君道,爲臣者要符合於臣道,爲父者要符合於父道,爲子者要符合於子道。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裏,上下尊卑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因此,孔子對於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進行批評。如他批評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論語·八佾》)魯國的三桓在祭祖時,唱起天子祭祀“相維闢公,天子穆穆”的《雍》詩,也受到孔子的指責。

孔子道德思想的範疇,主要是“仁”。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有多重涵義。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爲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孔子主張“仁”,孟子重視“義”,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 (《論語·衛靈公》)與他的繼承人孟子的“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對後世志士仁人的影響極爲深遠。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學,不爲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着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爲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政治,自古以來一直纔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爲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敘了千年以前我國大學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爲我國的四書五經之一,其經典語句被我們流傳至今,可爲宗矣。《論語》其實並不僅僅的記錄了孔子以人的言行,還有許多的是他弟子的言行,他的弟子無一不亦包攬羣書,通曉古今,人品正道,更有天賦異稟的弟子,在我眼中,他們的成就決不亞於孔子。

《論語》講友: 人存世上,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朋友!這一點論語中就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就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方法,《論語》講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纔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爲人中之龍。

儒家思想正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凡事不可偏激,也不可太淡薄,所以我們正需要一個態度去對待這些無法分化的特別明確的事情,那就是中庸之道。

《論語》作爲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對於它,世人也抱着神聖的態度去品讀,也是我們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大見證,也是歷史上不可動搖的一部分,被世人所稱道,《論語》不朽!

這僅僅是我這一段時間的小小見解,談的不一定全面,也不夠具體,可能也有一些偏及。但我在日後一定會按照論語所教的去做,謙虛謹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平時我會時常溫故論語的,我從內心喜歡它。

《論語》讀後感12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纔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

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爲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

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

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爲治國之本的《論語》,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啓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最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觸頗多,于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爲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爲座右銘,作爲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後感13

于丹在《論語》心靈之道中推介了好多個小故事,用來說明心靈的強大力量。濃縮于丹心靈之道的主題就是,心靈中至爲美好的一面是積極的心態、自信和勇敢。當然,似乎有人以爲這是在勵志,因爲在世界知名的勵志學家,如卡耐基和拿破崙希爾還有安東尼·羅賓斯的書中,充滿對這三種力量的喚醒和訓練。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首先肯定的是,作爲一篇勵志的小散文,這個演說是成功的。上面那些是于丹老師摘自論語中的原話,構成了演說的論點,這些論點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但是,與論點比起來,我倒是覺得文中的三個小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和勵志的主題更加接近一些。批評于丹老師假借論語之名行其它主題的演說和出書甚至出名之實,這樣的話,一向對於美好的事物都持支持態度的我說說不出的,也就是想想而已。呵呵。

話說回來,于丹老師還是一個富含哲理意味、平和而通達的智者。上篇文章也說過,各人讀歷史各取所需,下面摘一些于丹老師此篇中較爲美麗的文字。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于丹老師

“我曾經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戶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着主人去京城裏辦事。碰上了一個浪人挑釁身着武士服防身的茶師比劍。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說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說你既不是一個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嚴,那我就更應該跟你比,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一想,就說你容我幾小時時間,今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了,說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就走了,他直奔京城裏面最著名的大武館,求大武師教給他一種作爲武士最體面的死法。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他說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爲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爲什麼?

他說我是個茶匠,我就只會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這麼個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武館的主人說,你是這麼著名的一個茶師,那好吧,你再爲我泡一遍茶。

茶師想了想,很傷感,說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後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裏面,洗茶、濾茶、然後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

這主人就這麼一直看着他這個過程,看完了以後他喝了一口茶,他說: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這個時刻,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

茶師說:哦?你要教給我什麼嗎?

他說:我不教你,你只記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我就告訴你這一句。

這茶師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見那個浪人已經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囂張,當時就拔出劍來,說: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

茶師就老在想着那句話,說我心泡茶的心面對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然後解開身上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他還笑笑地看着對方,拿出綁帶把自己裏面的衣服袖口紮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紮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閒。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爲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給嚇得內心心虛起來。

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後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後棒喝一聲,停在了那裏。因爲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麼用了。

他停在那以後,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說我求你饒命,你是我這一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畫外音:

這個小故事再次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所以毫無武功的茶師憑藉內心的定力能夠戰勝囂張的日本浪人。

潮生結束語:這是一個崇尚張揚餞行淺薄的年代,深刻和深刻有關的東西被打上“不合時宜”的烙印。但與千百年前相比,我們何其有幸的是,這也是崇尚個性復甦,崇尚自信乃天賦人權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心靈的力量主要來自於自信,來自於對自我的認知、遵循和發揚。所以,註定帶有濃烈的張揚的意味。不從容,不鎮靜,但篤定,而堅信。

《論語》讀後感14

初讀《論語》是小學。那時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等名句就縈繞在心尖。因爲年齡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層次的意義,但其表面的意義卻依舊可以指導我學習,待人處世等方面。學習方面要精益求精,要溫故,才能提高成績,這樣“不亦樂乎”。有朋友來,有人不理解,要安然待人,不慍不怒,安之若素,這也是一種修養。小學時就感受到了儒學大家的那種風範,安靜平和淡泊,孜孜不倦的儒雅身影從此便在心中站了一個位子,在心靈深處爲其闢開了一處桃源幽谷。

再讀《論語》是高中時期,拋棄了小時的稚嫩與純真,接觸到了社會的陰影,陽光下的雨水,也開始感嘆“舉直錯諸枉”與“舉枉錯諸直”的區別。開始關心國家大事,心中正氣殷然,儼然一副“捨我其誰”的壯志豪情。開始幻想如孔子雖風雨侵襲,身影猶不倒,爲國爲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這時的孔子不再是諄諄教誨的教者、師者形象,而是憂國憂民抵擋戰火爲國奉獻的愛國者形象。

如今,初入大學,翻開《論語》,又是一番天地。

《論語》幾乎涉及了我們在社會中的一切,大到國家興衰,小到家內孝悌,從教育到治國,從人性到君子,無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輝,我感觸頗多。“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有道理的。《論語》涵蓋了待人處事接物的準則,學習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爲政的方法,禮的道理。試問一下,這樣的《論語》又怎會不受人喜愛呢?任歲月的風霜侵襲,他歷久彌新成爲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里程碑。

讀《論語》,我讀到了做人的道理。

首先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孔子認爲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會在僥倖躲避災難的的境況下才能生存。這種說法好像是不存與現實的,現世的人們爾虞我詐,把正直看成是譏諷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實不然,正直之人雖在現實少見,但古人也有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折腰之人”雖在一定的情況下佔盡了便宜,但是究其結局,都只會是“自食其果”,逃不過法律的制裁,雖逞一時之樂,卻喪失了整個人生。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於仁,聰明的人實行仁也會得到好處。但是對於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禮有樂卻又不僅僅如此。“仁者先難後獲”,仁德的人對艱難的事要搶在別人之前做,對能獲得獎賞的事便退居人後。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味道了……《論語》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見其實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爲一個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確確做到了。他對於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問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稱爲仁者,他也僅僅說弟子有某項才能,對仁,卻“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幾乎可以與神是同一級別的.。“維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做人要仁德到現在也是適合的。“仁德”是每個人在心中的目標,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簞食瓢飲在陋巷,我們也會“不改其樂”的。

再次做人要孝。孝一直紮根於中國人的心中,什麼是孝?孔子在面臨不同的人時的提問,回答也不同。“無違”、“父母惟其疾之憂”、“能養與敬”、“色難”(《爲政》)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孔子的孝的回答也不同。孝是不違背禮節,讓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贍養父母,和顏悅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認爲,孝不僅是在生活中對父母的孝敬,關心父母同時保護自己不讓父母擔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孝,不僅是對父母的關心也暗含了關心自己。中華民族向來重孝“百信孝爲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現父母的身影,我可以這樣說,也許我並不是個十分孝順的女兒,但卻不是一個不孝的孩子。也許我做得不夠好到時我努力做好。

讀《論語》,有感動的、有佩服的、有嚮往的、有沮喪的;《論語》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給予我們很多的指導。它過去影響着我,現在影響着我,未來,它勢必會影響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燈將始終照亮我的征途。

現在讀《論語》讀出這般內容;也許當我再次拿起這滄桑畫卷時,又會是另一番光景,我只想說《論語》值得一生珍藏,一輩子去閱讀。

《論語》讀後感15

十幾年前,在一次外出學習活動中聽到一位講課專家教授說想要用兩年的時間研讀《論語》,內心就有着一種說不清的感慨。疑惑她要用兩年這麼長的時間研讀這麼短的《論語》,需要那麼長時間嗎?因爲好奇,帶着疑惑,從那時起我也開始真正意義上去接觸《論語》,走近《論語》。各種版本的和《論語》相關的著作我見到就買。這些年下來,也讀了一些,如《孔子傳》、《論語全書》、《孔子的智慧》、《親愛的孔子老師》、《孔子如來》、《孔子家語》、《孔子傳》等。越讀就越覺得用兩年讀《論語》太短了,根本就不夠。因爲,《論語》值得所有的人讀一輩子。

《論語今讀》,這是我第三遍讀這本書了。作者李澤厚,著名哲學家,現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此書逐章翻譯《論語》,以原文、譯文、註解和評論、札記和解說的形式出現,引證近人著述。註釋精簡,非常易於理解原文,因爲李老是當代人,有了馬哲這個利器,將仁、孝等玄之又玄的概念從人類發展和心理角度進行分析,有理有據.但此書是從哲學的角度來寫的,半是儒學半哲學,書又特別厚,讀起來覺得有點深奧有點枯燥,這也是我讀了幾遍的原因之一。

給《論語》作注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各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徑庭。爲了有一個學習《論語》的更高起點,也爲了尋找研讀《論語》的方便法門,當初我在書店恰好看到了李澤厚先生的這本書《論語今讀》,之所以選擇這本書來讀,是因爲大學讀書的時候瞭解李澤厚先生是國內對美學深有研究的大家。因此推斷他應該對《論語》另有領悟。讀罷,感覺確實是別有一番見解。覺得李老和孔子都是可愛的老頭.,但不知道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地方又感覺李老先生對《論語》的理解有些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不過李老的見地無疑深深地啓發了我,他引領我從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學習傳統的文化,也讓我對《論語》有了新的瞭解。

長期以來我感受到情感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很多人生的問題和困惑皆源自於感情。我曾試圖在這部《論語今讀》中找到孔子對情感、對愛情、對婚姻的看法。遺憾的是閱讀過那麼多和《論語》有關的'作品,孔子與學生的交流盡管涉及的範圍很廣,《論語》的思想涵蓋了做人、處世、讀書、學習、爲政、實踐等方方面面,唯獨不見孔子在這些方面留下那怕是片言隻語。想必關於愛情的教育也是孔子的一個難題?或是當時教育不敢深入的一個問題?但是,閱讀本書的過程,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作爲老師的孔子,是那麼的活靈活現,他重情重義、知書達理、和藹可親,甚至也有牢騷、憤懣,還有些孩子氣。他的學生也是個性鮮明,各懷才藝。真的感動於這種師生的關係,感動於先人傳給我們的儒家精髓。未曾讀《論語》時,不知道古代文化對我們今人生活的影響。原來我們的骨子裏、血肉裏早已滲入了先人的精神,先人的神韻。

我認爲研讀《論語》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尋根,在找尋我們的精神家園。這就是我再讀李澤厚先生《論語今讀》的感受。我準備用一輩子而不是兩年來研讀《論語》,並能運用一二,我要有自己的獨特的理解。我堅信:讀《論語》,貴親從人生事實上體會,不貴多與其他書籍上牽說。

【本書中我感興趣的觀點或內容】

1.當情爲和,過情爲密。

2.讀《論語》,貴親從人生事實上體會,不貴多與其他書籍上牽說。

3.只要有好的制度,何愁不出人才。

4.蓋德與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終不如有德。

5.家庭價值:非止於愛,而且有恩,彼此長年幫助提攜,寬容諒解,尊老扶幼,亦大難矣。

【孔子的經典話語】

1.朝聞道,夕死可矣。

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8.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1.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2.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轉隊;雖多,亦奚以爲?

13.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4.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5.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6.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7.當仁,不讓於師。

18.道不同,不相爲謀。

19.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