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優)論語讀後感

(優)論語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1

今天,我在論語書上讀到了一句話,它叫“子曰:默而知之,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那句話其實是孔子幫助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祕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的效果不一樣的,自身的品德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樣,當你產生興趣後自然學的好。

孔子這句話,表面上容易,做起來就很艱難,後世爲人師表者,可以將這幾句話作爲格言,在碰到厭倦的時候,提起孔子這句話,臉便紅了一下,馬上自己改正過來。孔子接着這三句話便說:“何有於我哉”,說白了,就是說我沒有什麼學問只不過是到處留意了一些,默默的學習中,我把它記了下來;求學問不厭倦;教人也不厭倦;但是除了這三點以外,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

這三點都是真學問,我們大家要想做到,是很難的,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論語讀後感2

論語中有很多論述在今天看來,仍然非常有現實意義,小到一個人的爲人處事,大到一個地區的管理,都有指導意義。

《論語衛靈公》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作爲終身的行動準則,孔子說,那就是寬恕、原諒,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如果現在的人能夠按照孔子所說的那樣去要求自己,我相信很多事情是萬萬不能發生的,比如暴力強拆,又比如搶劫,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我們應當從自身做起,不論社會地位是卑賤,還是高貴,我們都應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越來越和諧、安定,人們的生活才更加幸福安康。

論語讀後感3

論語裏有一句詩是這樣寫的: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從第一句詩裏我感受到了:”每個人都應該像上面的那句詩一樣,在每個小測驗的時候都應該把以前學過的知識複習一遍,這樣才能考出好的成級來。“

從第二句詩裏我感受到了:”複習過知識的時候,我會感到很高興,有和我一樣的`人來了,我也很快樂。別人不理解我,我不怪他(她)們,不也是好人嗎?“

從第三句話裏我感受到了:”爲人做事的時候有沒有盡力呢?和朋友有沒有誠實呢?每天有沒有複習功課呢?“

從這幾句詩裏我想我們每天都應該好好學習功課。

論語讀後感4

論語讀後感過去曾有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在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論語》也是國家錄用官員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治理國家的環境變了,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指望通過兩千多年前形成的《論語》上面制定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國家,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根據開放社會的理論、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圍繞怎樣學習文化知識和怎樣學習做人的主題,從整部《論語》中選擇了一半與此有關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順、仁愛、誠信、禮節、義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這十二個分類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學會怎樣做人有所參考。另外,爲了保證《論語》的完整性,我們同時也在這本書的結尾,附上了整本《論語》的全文。一來可以讓大家瞭解本書所選擇的部分在《論語》中的具體出處,二來也可以爲那些有興趣學習整本《論語》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

論語讀後感5

《論語》這本書中的每一句話都很深奧,每一句都是雅言,都是好的語言。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弟子及其在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我印象最深的幾句話分別是: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和“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還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這一本書的語言都十分深奧,使人難以理解,可是,理解後卻覺得很對。這便是《論語》的絕佳之處。這本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勸人好的'或好的,沒有一句話是對人沒有益處的。《論語》這一本書好像就是聖潔之書,沒有一絲一毫的叫人繼續作惡或叫人作惡。

論語讀後感6

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可謂論語的入門基礎圖書。楊先生出生於書香世家,師承家學,其叔父楊樹達(遇夫先生)更是著名的語言文學家,在該書初稿時,遇夫先生逐字審讀,該書影響甚大,曾被香港、臺灣翻印,日本的'兩所大學用做教材。該書譯文明白流暢,註釋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結論在集古今學者之大成的基礎上頗多個人新見。實在是論語入門的好書。

該書以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爲底本,參考衆多論語本,參輯而成,書後還附有論語詞典(簡體本不載)是論語最好的閱讀本子。

論語讀後感7

論語讀後感據中學的歷史課本記載,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一直到清末,《論語》作爲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事實上,這兩千年中,官家推行論語更多的是作爲一種統治的工具。因爲論語講“禮”、講“仁”;講“忠”,將“孝”;或許也因爲《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個人對該句的理解持保留意見,見下文)。

若子民全都仁義忠孝而又不知,自然不會犯上,不會上也就不會作亂,更談不上謀反了,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我們要推翻封建統治必須要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鎖。《論語》自然是首當其衝。所以,我認爲,從這個意義上說,五四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確的。打得很好。

論語讀後感8

再看一看曾經作爲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話: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耶?”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如果不看前後文,孤立地看“無違”二字,很容易將孔子對孝的解釋誤解爲盲從。其實,略微注意一下後文很容易發現,這裏的“無違”講的是“無違禮”。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說到這裏,應該把“聯繫整體,聯繫生活地把握”這個原則說得比較清楚了。下面該回到前面沒說完的話題上去。前面講到《論語》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點的特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應該再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論語讀後感9

泰伯的第八的第十二條曾說,“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意思是說,孔子說:“學了三年還沒有做官的`念頭,這是難得的呀!”從中能看出此章孔子稱讚了沒有功利目標的求學精神,表明了他對弟子的期望,也透露出了孔子教育人的標準。

這點,我很崇敬孔子,也很相信他。儘管從他的話中看不出什麼,但我可以體會到孔子對弟子的期望很高,讓弟子們更加地努力學習。每次我讀完論語的每一條,仔細“咀嚼”一下,總能發現新東西。“原來古文也這麼有趣呀!”我自言自語地說道。

論語讀後感10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咦?大上午的,誰在讀書呀?哦,原來是焦作日報社組織校園記者在誦讀國學經典《論語》呢!

以前,我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給他們說的話他們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們不相信我。我很生氣,爲什麼不相信我呢?但自從讀了《論語》後,想起《論語》裏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我馬上就不傷心了。

還有一次,我的`同桌不喜歡學習,我就耐心地給他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道理,使他感到學習並不是他想象的那麼令人討厭。後來,他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學習,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雖然再有兩節課就不能和任老師共同學習了,但是,任老師的諄諄教導我會永遠牢記在心。以後,我還會多讀好書,做一個像孔子一樣有學問的人,並且還要多讀聖賢書,做一個少年君子!

論語讀後感11

據中學的歷史課本記載,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一直到清末,《論語》作爲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事實上,這兩千年中,官家推行論語更多的是作爲一種統治的工具。因爲論語講“禮”、講“仁”;講“忠”,將“孝”;或許也因爲《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個人對該句的理解持保留意見,見下文)。

若子民全都仁義忠孝而又不知,自然不會犯上,不會犯上也就不會作亂,更談不上謀反了,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P1)。我們要推翻封建統治必須要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鎖。《論語》自然是首當其衝。,所以,我認爲,從這個意義上說,五四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確的。打得很好。

論語讀後感12

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今人半部《論語》修自身。儘管《論語》只是一些簡單的對話,但包含了大量爲人處世的大原則、大道理。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創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糧食店”。可以說,孔子在《論語》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們這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精神食糧”。《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爲“四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首創語錄之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書中用簡潔而又含義雋永的語言,講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某樣東西給激活了。《論語》所充盈的儒家氣息是如此的濃厚,如此的莊重而深邃!沿途的每一處風景,都足以令我爲之心神嚮往。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吧!

論語讀後感13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於原則,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後感14

孔子主張仁愛,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已內在地包容了中國古代社會的血緣關係和階級關係。仁學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嚴等內容,這一點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點上中表現的尤爲明顯。孔子承認每個人都是有目的,也承認每個人在道德上都是平等的,在道德上人人都有尊嚴,沒有什麼貴賤高下之分,只有君子與小人之分。這和當代社會的`人權思想有着相同的契合點。孔子對子夏說,“汝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就是從道德實踐上說的,而不是從地位或者職業上說的。

論語讀後感15

《論語》子路篇第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盜)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

說老實話,如果我的親人做了錯事或者犯了法,我也是會爲其隱瞞包庇的,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是會這麼做的,人之常情嘛,不過我還能意識到我這麼做是錯誤的,而且違法,如果沒被抓住就算了,抓住了就認栽。

可孔子就能夠厚顏無恥顛倒黑白地說“直在其中矣”,你要幹壞事你就幹嘛,你還硬要強詞奪理把你幹壞事說成是“正義的”,自此之後,就開創了中國人一種很惡劣的`傳統:即,到底什麼是正義,真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將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解釋成是“正義”“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