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大綱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五項修煉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1

《第五項修煉》應該是一本屬於管理學方面的書,平時很少有機會去讀。因爲是寒假作業的一部分,所以還是努力靜下心來讀,寫下了自己的體會。彼得·聖吉在其所著的《第五項修煉》中講到的是學習型團隊,他希望建立的組織模式能夠更適合人們的工作。在一個團隊中,很多有共同理想的人組成一個大的學習型羣體,使人們在團隊中都能以自己的理想爲目標,不斷的前進。同時,在團隊中不斷髮揮自己的潛能,敢於挑戰極限,不斷創新,幫助他人,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創造知識的成果。從真正意義的團隊學習中體會工作生活的意義,實現自我的價值。

整本書一共分爲了22章,但主要講了五項修煉,書中的每一項都有獨特的見解,對五項的修煉也結合的恰到好處,指出了個人與組織之間的密切關係,使人讀後深有感受。這五個部分分別爲: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1、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修煉是不斷理清並不斷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能夠自我超越的人,總是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因此,只有自我超越願望強烈,才能保證學習的動力。

2、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與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像,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爲的影響。在團隊中,改善心智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總之,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扉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實現自我價值。

3、建立共同理想。

建立共同理想是我們實現成功的必須條件。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爲了這個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這種共同理想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我想,一個團隊如果沒有共同理想,那麼整個團隊就是一盤散沙,即使個人能力再突出,團隊依然難以或得成功。

4、團隊學習。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的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什麼原因呢?團隊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團隊學習的修煉從“深度探討”開始,深度探討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後,毫無保留的說出自己的心聲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換句話說,如果想在羣體中讓想法自由的交流,以發現遠比個人思考更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這就是實驗的真正含義。

5、全局思考。

在書中講到了,羣體與人類其他活動都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相互影響並要經年曆月才完全展現出來。我們是羣體中的組成部分,要時時刻刻想着羣體的願望。身在團體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羣體的利益。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羣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

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個人及組織中所必須的修煉,它們是最根本的素質。當我們可以成熟的駕馭這些後,個人的生命空間會變得很大,才能成爲一個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們要努力的融入團體,用自己和團隊的力量去共同建立一個學習型團隊。在這個團隊中,一羣人以不同的方式爲了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第五項修煉》的作者的觀點就是我們要去發展學習型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讓我們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團隊中努力推廣,從而使團隊更加強大,個人的實力也不斷增長。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2

讀第五項修煉對人的思維是一種衝擊,他以獨到的見解一針見血的指出現在人類思維的侷限性,以及這種侷限給我們製造的麻煩。人類思維逐漸傾向於只專注於具體的事件,善於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片斷來思考,然後再把各個結果進行整合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這種思想是當代思想的主流,在很多問題上都很奏效,但卻造成了系統整體的隱含的問題,而這種問題往往被我們認爲不是我們自己製造的。人們逐漸喪失了更深入觀察整體形成的要素―組成分子之間整體的互動關係以及其所形成的複雜現象。第五項修煉作爲一種思維的語言和工具,運用系統動力學和混沌理論引導人們從系統整體的角度深入思考複雜變化背後的本質―整體動態運作的基本機制,從而發現並解決錯綜複雜的、用分解的方法無法思考的問題。

五項修煉包括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其中的系統思考在五項修煉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整合了五項修煉中其他四項,探究各項修煉之間如何互動,強化其他各項修煉,並提醒我們修煉的整合效果要大於各項效果的加總。系統思考爲我們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重新認識自己、世界和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爲我們建立學習性團隊提供了依據,並起到重要作用。

現實中我們總是遇到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卻難以找到理想的解決辦法,或者一個問題的解決導致了其他問題的發生,或者自以爲正確的解決辦法不像想象的那樣盡如人意,歸根結底是因爲我們總是以傳統的思想對待這些事情,侷限在問題的本身或表象,問題已發生就必然會有一種慣性思維: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結果呢?沒有看到系統的運作,忽略自己和具體事件都是系統中的因素。系統思考讓我們明白:這種侷限於問題本身的思維是一種捨本逐末的思維方式,沒有發現現象背後的實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專注於具體事件而忽略了系統運作的存在。

這裏系統思考引出了結構的概念,所謂的結構就是指系統實際的運作機制,它描述了系統中各種要素是如何互動和相互影響的,結構決定事物的變化和形態,從要素的互動中尋求問題的答案,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系統思考的核心。它綜合考慮了影響事件本身的各種因素,而這些相互影響的各種因素及其關係就構成了它的系統,瞭解了系統結構,就可以根據系統思考的“語言”作出系統運作的環路圖,根據環路圖就可以明確地做出結論:要素的互動關係是如何相互影響,併產生行爲變化形態的,從而可以輕易的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解,即系統環路的槓桿解。

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就必須衝破傳統思維的限制。瞭解系統思考的核心並對傳統思想和系統思考加以區別,是學習和運用這種思考方式的基礎和出發點。 在企業面臨重要決策時,運用這種簡單實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企業認識具體事件背後的真相,把個人、企業、煤炭產業和消費羣,甚至其他產業都融入到一個系統中,分析他們如何相互互動影響,併產生一系列的結果,將更有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3

“學習型組織”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手上拿着的這本由美國管理學者彼得·聖吉著作的《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管理學界稱之爲《第五項修煉》。書中名爲“啤酒遊戲”的模擬實驗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系統內的各個成員均在各自的崗位上理性決策並盡力行動時,系統的總效能卻與預期相去甚遠。作者通過這個模擬實驗向我們揭示了組織學習的七大障礙。下面我就圍繞其中的部分障礙談一談我的工作心得。

障礙之一:我就是我的職位

歷來,我們接受的教育均強調忠於職守這一概念,以至於我們會把自己的工作混同於自己的身份,只關注自己的職位,而對所有職位之間因相互關聯而產生的結果缺乏責任感。幸而,青年讀書班活動的持續開展爲我提供了大量學習、交流的機會,不僅加強了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也使我從未對“人民檢察官”的職責產生片面認識。

障礙之二:敵人總在外部

因觀察缺乏系統性,無法看清自己的行爲對超越自己職位邊界範圍的影響,而錯誤的認爲新問題總是外部造成的。簡言之,就是不懂得換位思考。而在我進院的第一個月,院黨組便安排我們幾個同期生跟隨自偵部門參與了偵查訊問,讓我們從多角度體驗了檢察工作的複雜性,也讓我模糊的感受到偵查思維與公訴思維的區別,受益匪淺。

障礙之三:執着於事件

如果思維被短期事件主導,忽視了對事件背後長期性規律性模式的理解與分析,那麼就不可能持續的進行生成性學習,開發主體的能動性。例如卷宗歸檔這項工作,通過上週四下午的交流座談,這項工作不再被簡單詮釋爲“增加承辦人工作量的不必要程序”,而是通過對現有訴訟文書、痕跡的保留對辦案過程的自查與再學習,更是對訴訟當事人權利的最後保障。想法改變了,做法也自然就更積極了。

障礙之四:煮蛙寓言

對緩慢積累的危機普遍缺乏應對措施,導致了“煮蛙寓言”的流行。如果直接把青蛙放在沸水中,它會立刻跳出,如果把水慢慢加熱,青蛙會待在水裏最終無法爬出。緩慢漸進的改變過程往往是最具危險性的。2017年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一共聯合頒佈了5個解釋、3個規定、2個意見和1個批覆。作爲一名公訴人,如果不能緊跟步伐積極學習,很快就將被淘汰。

障礙之五:從經驗中學習的錯覺

我們從經驗中學習的最好,但許多最重要的創新決策卻不是在過往經驗中所能直接體驗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爲一項新生制度,沒有過往的經驗可以借鑑,試點初期看似無從下手。可即便是這樣,我們院卻成爲了武漢市第一個全面開展認罪認罰,第一個在三種訴訟程序中全面適用認罪認罰的基層院,更是唯一一個獨立完成認罪認罰相關叢書編撰的基層院。

在構思發言稿的過程中我發現,我院的上述做法其實就是書中所列舉的建設學習型組織的幾項核心修煉的實踐化產物。“近學漢陽、遠學海淀”的“共同願景”,部門之間形成的“團隊學習”,多渠道培養幹警實現“自我超越”,最後通過青年讀書班將“學習實踐制度化”。從構成要件要素的角度,我院已經是“學習型檢察院”。

但“木桶原理”時刻提醒着我,組織決定着個人的上線,而個人決定了組織的下線。個人學習,永遠在路上。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4

在讀《第五項修煉》的時候,自己突然意識到書名本身就是講了作者所認爲的最重要的修煉,第五項修煉也就是系統思考。在之前自己是覺得五項修煉很重要,這時才意識到系統思考本身也就是包含了其他的四個修煉的。所以系統思考是對於整體的認知,自己也是整體的一部分。

比如說心智模式,我們的心智模式也即我們內心深處對於現實的認知,也是我們內心的認知,使我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言語、行爲,當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的`時候,我們爲人處事的各方面也會因此發生變化。而通過觀察我們爲人處事,也可以去發現我們的心智模式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如何來學習,如何來行動,如何去思考,其實都是來源於我們的心智模式。

比如說未來願景,它是我們內心對於未來的圖像。未來圖景對我們是有吸引力的,是我們內心渴望的結果,所以它會激勵我們爲了願景而努力。但願景也不是隨便實現的,需要我們去努力學習,提升自己,需要去落實行動,更重要的是需要去改變心智模式,這個過程也是需要系統思考。

比如說學習成長,因爲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過學習來不斷的拓寬自己的認知。因爲外在的世界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也需要通過學習來認知現實的變化,可能也需要學習新的技能。而學習成長的過程,對於實現個人願景很重要,學習和實踐也是相互關聯的,學習也是需要去改變心智模式,需要去接納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需要去學習如何系統的思考。

比如落實行動,願景不是靠想象實現的,一定是需要我們有所行爲。這樣學習的過程也是爲了去更好的落實行動,需要去做到知行合一,在行動的過程中去學習。通過行動,會發現認知中是否存在問題,再來完善它。也通過行動,我們距離願景變得越來越靠近。

通過系統思考,自己就把五項修煉變成了一個整體。這樣五項修煉只是分開來看,但實際上又都是統一的。因爲系統思考的存在,五項修煉變爲一項修煉,也就是做人的修煉。這樣自己就是專注在系統思考的提升之上,自己就是用系統思考來把現實的認知轉變爲一副整體的畫面。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5

美國的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和一些管理學學者、卓越的企業家共同努力數年,着成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總結推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型企業管理方式,因而被稱爲“21世紀的管理聖經”。其宗旨是:將組織變成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體,面對任何複雜的外界變化,能靈活伸展,能隨機而變。其核心觀點是學習:組織的個人和企業一起學習,組織在個人通過學習完成不斷自我超越的基礎上,進行團隊學習,從而使組織變成學習型組織。

書中對每一項修煉都有其獨特的見解,對五項修煉的結合也恰到好處,讓人讀後深受感觸。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煉是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根植於心中,影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判斷,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像、印象。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煉的起步;藉此,我們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像,使這些圖像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它還包括進行一種有學習效果的、兼顧質疑與表達的交談能力——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如果組織中沒有全體成員深度分享共同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那這個組織就不能得到偉大的成功。領導力即要給予組織機構以激勵和啓迪,有能力分享我們所追求的未來圖景,偉大的組織都無一例外的用共同的身份和命運歸屬感把人們成功地凝聚在一起。這是因爲共同願景會激發真正的信念、行動意願和投入參與,而不僅僅是服從。

第四項修煉:團體學習(Team Learning)

當一個管理團體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的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何以集體的智商只有六十二?團體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也有不少驚人的實例顯示,團體的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團體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當團體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爲快。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系統思考是整合了其他修煉的修煉,它把其他修煉融入一個條理清晰一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他防止了其他修煉變成分散獨立的部分。沒有系統的觀點就不會想去了解其他修煉之間的關係。而只有通過強化其他各項修煉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才能讓一個組織正常並積極的運行。第五項修煉不斷提醒我們:整體大於局部的組合。

總結:

開發共同願景會促進對長期性目標的承諾心智模式的修煉主要在開放我們的心胸,這是我們發現自己目前看待世界的方法的侷限性的必要過程。團隊學習能夠培養超越個人視角侷限、以看清更大圖景的集體技能。而自我超越則激發一種個人動機,它讓我們持續的學習和理解我們的行動如何影響着我們的世界。自我超越使人脫離反應式的心態。最重要的系統思考是我們瞭解學習型組織即個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

融合五項修煉對成就學習型組織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是一件充滿挑戰的工作,因爲要整合出一項新工具,比單純個別應用這些工具難多了。但同時,這樣做所得到的回報是無可衡量的。

  第五項修煉讀後感6

人貴反思、物貴複用。回顧我們走過的人生道路,我們的職場生涯最需要什麼?是超高的智商,還是熟練的操作技能?看了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後,我明白了,在當今知識更新日益劇烈、崗位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我們最需要自我不斷提升的修煉能力。

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自從問世以來,受到諸如蘋果公司、福特汽車等大公司的追捧,可以說聲名遠揚。它爲什麼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因爲它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建設學習型團隊的方法,更是輸出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方式,使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第五項修煉》書中對每一項修煉都進行了詳細講解。這五項修煉分別爲: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體學習和系統思考。

一、自我超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時代進步如此之快,不能靠老本吃飯,要有空杯納新的心態,自覺終身學習,實現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五項修煉的基礎。

只有自我超越願望強烈,才能保證學習的動力。對於個人而言,社會在進步,唯有終生學習、不斷超越自我,才能跟上時代、才能勝任自己崗位。

二、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思維模式。我們經常會發現,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好像全世界都在與你作對。是不良的心智模式影響你的判斷決策,導致事實與你的思維判斷嚴重偏離,造成決策失誤。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打開自己心扉,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只有勇於和善於敞開心扉,並且能夠傾聽吸納別人的想法和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

三、建立共同願景。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願景,那麼,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爲了共同願景而努力奮鬥。而共同願景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使人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的高度,沒有共同願景,學習就只是適應性學習。

四、團隊學習。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一花獨放不是春,作爲一個組織,只有通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共同進步,才能實現共同願景。

五、系統思考。系統思考的精髓是用整體觀點來觀察周圍事物,是前四項修煉的結合。融合五項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核心是系統思考。

總的來說,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的確是一本好書,它教我們重建思維方式,因爲人心是一面鏡子,照見的始終是自己!我們必須改變!改變原來依靠經驗習慣看世界、看別人的方法,改爲向內看、看自己、看內心,空杯納新、超越自我,共同建立學習型團隊,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的價值。

願和大家共同學習提高,在青春奮鬥的征程中,我們都是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