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名師作業設計經驗》有感大綱

讀《名師作業設計經驗》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作爲新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作業設計問題一直被有意無意地輕描淡寫了。確實如此,課堂的改革我們進行的轟轟烈烈,我們研究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式……在作業的設計上確實我們忽略了,常常隨意爲之,或者只是進行課堂作業的設計。多麼片面,多麼狹窄,難怪我們的孩子認爲作業就是任務,作業就是苦差呢!

讀《名師作業設計經驗》有感

在作業的問題上,有沒有“點金石”?有沒有讓學生特別喜歡的、有趣的作業?有沒有“解一題,百題自開”的作業?有沒有學生做完後變得更加聰明的作業?書的第一頁“序”中楊九俊老師提出的這些問題,我似乎也問過自己,可是我沒有深入的進行思考,更沒有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實踐。也沒有從一些書籍中看到過這麼系統、完整的資料和經驗。《名師作業設計經驗》真的是打響了作業設計改革的第一槍!

這套叢書中的名師們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摒棄了以往陳舊的'作業觀,特別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突出了作業設計的開放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如趙雲峯老師緊緊把握數學練習12個關鍵點,內容深入淺出,注重作業設計的開放性、針對性和探究性等;林良富老師對症下藥,見解獨到,給學生形式多樣的作業;林良富、葉傑軍老師的《讓學生喜歡數學作業的三服“藥劑”》:

一、課內運用、改造教科書上的題目是學生喜歡作業的“保鮮劑”。並從“巧改導語”、“變換題型”、“改封閉爲開放”三點進行舉例說明。

二、課外補充一些數學作業新形式是讓學生喜歡作業的“催化劑”,林老師和葉老師爲我們提供了三種催化劑的成分:“互動遊戲作業”、“實踐創作作業”、“小課題長作業”。

三、激勵性作業評價是學生喜歡作業的“再生劑”,兩位老師指出,在具體的操作中,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評價策略,比如說對於學生由於粗心所犯的錯誤,教師要首先肯定其長處,增強其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促使學生改正缺點。而對於出現審題、計算、觀察、分析與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時,教師要利用微型評語進行方法指導,引起學生注意。

錢守旺老師強調根據書本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試圖讓數學作業“活而不難,易而不死”,錢老師提出:在新課程背景下,除了完成課本中的基本練習以外,我們還可以根據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一、精心選材,佈置趣味性作業。二、走進生活,佈置現實性作業。三、學以致用,佈置研究型作業。四、因材施教,佈置層次性作業。五、學科整合,佈置日記型作業。六、活學活用,佈置綜合型作業。七、培養能力,佈置拓展型作業。每一種形式的作業中,錢老師都舉了例子進行說明,讀來確實讓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還有葉雲素老師倡導的作業設計的針對性,林俊老師的作業設計的“輕負高效”之路,李蘭瑛老師的讓學生上癮的可持續發展作業,郭紅、趙紅婷老師提出要給學生留些能帶來幸福感的作業,蔣明玉老師提出:優化作業的設計,變“要我做”爲“我要做”。每一篇,每一種方法,每一種思路,都給人啓示,引人思考。

看了《名師作業設計經驗》這本書以後,發現其中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當下我們的作業最重要的還是得改變一下“作業的形式”。如數學作業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說說。如學習了倍數和因數,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數,用上“倍數和因數”的知識說一句話,看誰說得多?

2、算算。學習計算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找朋友,你出題我來做。

3、猜猜。如學習了“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後,老師把自家的電話號碼創編成謎語讓大家猜。

4、做做。如在學習“升和毫升”這一內容前,我請學生回家做小調查:“( )容器能裝( ),是( )升或( )毫升”。並讓他們選擇一兩樣容器帶到學校。課上交流時,有一位同學沒有帶來,他說:“我看到的容器太大了,帶不來。”大家紛紛問他是什麼。“一個柴油桶能裝柴油200升。”大家都笑了。

5、畫畫。如學了“軸對稱圖形、平移、旋轉”這些知識後,我充分發揮學生愛玩的特點,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由自主地設計自己喜愛的圖案。

6、寫寫。我們鼓勵學生把自己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想法、得失無拘無束地通過自己的筆端傾瀉出來,而且不在乎語句的多少,只要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說清楚就行,寫寫自己的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