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烏合之衆》讀後感4篇

《烏合之衆》讀後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烏合之衆》讀後感4篇

《烏合之衆》讀後感4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烏合之衆》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烏合之衆》讀後感1

《烏合之衆》的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是法國人,說到法國是繞不過去革命的,全書的觀察基點就建立在大革命之後的過渡時代,羣體的意志逐漸進入國家政治生活,慢慢成爲統治階層,這個背景也讓羣體心理學變得更值得被研究。

心理學定義中的羣體,最顯著的特徵是個體的消失,羣體中個體的思想何感情會全部朝着一個方面邁進,這使羣體具有無人可擋的巨大力量。由於受到更爲強大的無意識因素影響,羣體存在幾種基本特徵:一是衝動、易變和急躁,原因在於羣體中個體缺少了對刺激反應的加工能力,社會對個體的約束在羣體的庇護下消失了;二是易受暗示和輕信,從這個角度看,歷史也變得不可信了;三是感情的誇大和簡單化;四是偏狹、裝橫和保守,自大但有渴望被奴役;五是羣體的道德水平無論是低下還是高尚,都十分極端。此外,羣體沒有理性的推理能力,只是把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攪在一起,但有豐富的想象力,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

羣體的基本特徵讓他們的一切信念都具有宗教形式,被某個羣體擁戴的領袖,在這個羣體看來就是真正的神。因此,成爲羣體的領袖,首先要通過個人魅力或者社會地位、財富獲取聲望,用堅信的意志不斷成功保住聲望,再通過斷言、重複、傳染三類手段驅動羣體。但這種驅動往往不會長久,因爲羣體觀念雖然呈現了表面的多變性,但內核頑固,產生漫長,改變困難,領袖一旦與羣體的普遍信念和情感背道而馳,便不會持久。

羣體觀念主要受到積蓄因素和即時因素的決定,前者是深層次因素。積蓄因素有種族、傳統、時間、政治和社會制度、制度和教育,其中種族是最強大的因素;即時因素包括形象、詞語和套話,幻覺,經驗的無用和理性的缺位。

全書最後對犯罪羣體、陪審團羣體、選民羣體、議會羣體四個涵蓋來自各種特點、職業、智力水平的個體的異質性羣體進行了分析,並重點就文明進化的共同階段進行了總結:文明誕生之初,一羣來自四面八方的個體聚集在一起,自然形成的法律結成整體的唯一紐帶,漫長的時間和一致的環境造就了一個種族,種族獲得某種理想般的基本觀念,一種包含制度、信念和藝術的文明圍繞這個理想開始誕生,但當文明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是不可避免的破壞,作爲民族支持的理想開始衰弱,宗教、政治和社會結構開始動搖,人羣最終變成了缺乏團結一致的個體,文明只徒有其表,國家開始發揮引人注目的影響,等到所有文明的積累消耗殆盡,烏合之衆開始執行歷史使命,革命開始,摧毀文明,終結信念。這是民族的生命循環過程,因此,書中說,沒有傳統,文明是不可能的,沒有對傳統的破壞,進步是不可能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以羣體爲支點,看社會和文明的歷程,這無疑是一個有趣的角度,但書中的觀點毫無疑問和社會主義是不一致的。全書總結下來,雖然也承認羣體或羣衆是歷史的推動者,但一個是毀滅一個是創造。這點值得商榷。另外,書中流露出的對女性心理和智力的歧視,讓人無法苟同。

《烏合之衆》讀後感2

“人多力量大”“衆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各種古往今來的詞句對“羣體”的態度無外乎讚頌,很少見到另類的聲音,可是仔細想想,爲什麼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恣意妄爲,一旦融入羣體中反而覺得不自在的緊,是個人志趣的選擇,還是一直被束之高閣的羣體同樣有其不合理之處呢?

對《烏合之衆》早就有所耳聞,僅從其書名,便可以看出作者對於羣體的態度。作爲社會心理學領域影響力深遠的著作,深入閱讀後,便對作者關於羣體一針見血的定義不禁讚歎。現實的描寫,淋漓盡致的批判,結合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史實,更加論證了作者的觀點,其對個人心理的描寫,與個體由於羣體的影響而產生的可怕的轉變,令人感同身受的同時,也打破了長時間以來人們主動形成或是被灌輸的固定觀念。

沒有任何人是單獨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或者可以說,人無法脫離其他的事物而存在,每一個個體之間,彼此相互牽連,無外乎時間空間,貧窮富有,身份高低,每一個個體都是構成羣體的一部分。或許這也是個體無法擺脫羣體帶來的消極影響的本質原因。

書中從羣體的特徵、觀念等來說明人們由單獨的個體成爲羣體的一員後是如何模糊了自我意識,喪失了主觀思考、邏輯與判斷能力,漸漸同化於羣體智慧,進而做出無法想象、駭人聽聞的舉動。羣體可以奮起推翻專制的統治階級,呼喚自由與平等,卻也同樣可以彙集成烏合之衆,失去自我,失去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進行屠殺與清洗。

現如今的社會新聞與主要的輿論陣地,評論下到處都充斥着網絡暴力、鍵盤俠,無論是“圍觀者因一時新奇便慫恿輕生者跳樓身亡,直播間的觀衆紛紛留言想要觀看主播自殺”,還是“快樂源泉—沙雕網友們的一句抖機靈便讓不快的心瞬間輕鬆起來”這就是所謂的羣體可以滋養人們生存,也可以促進大衆死亡,這,就是羣體輿論的力量。

書中列舉了羣體的衝動、異變和暴躁,羣體的易受暗示和輕信等。集體暗示會瞬間形成這個羣體感情的一致傾向。因此,羣體便在毫無目的的狀態下聽從於所有外界的暗示,缺乏自己的主見與判斷、沒有批判精神。若是將書中的概念放置於當下,也是貼合現實的緊,甚至是泱泱華夏,這個愛觀望的民族,卻也是具有烏合之衆的氣質。

本書作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正值法國大革命時期,其中的某些觀點固然有些偏頗,但是作者的思想卻並不過時,勒龐說,羣體只會幹兩件事——錦上添花與落井下石。個體的思想與情緒過於弱小,無論其利弊,產生的影響力並不大,並很難轉化爲外部行爲,若是其昇華爲羣體思想,便可以對社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烏合之衆》可以很好的爲我們提供警醒,警惕羣體潛移默化的同化。

《烏合之衆》讀後感3

《烏合之衆》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最爲著名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這本並不是很厚的書卻精緻、深刻又犀利的描述了當人們形成一個羣體時別樣的心態。讀完關於羣體的一般特徵,我恍然大悟,原來人、聚集在一起的人、心理羣體,三者是如此的不同。

個人是最簡單的構成,一個人思考,一個人採取行動,這些個性並不一定在個人聚集成羣后依舊保持下來。聚集在一起的人,如果只是單純的很多人站在一起,這隻能稱之爲擁擠,也不是心理學所研究的羣體。只有當聚集成羣的人進入一種狀態,形成一種獨特的存在,受羣體精神統一支配時,才構成心理羣體。

自覺個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轉向一個相同的方向,是即將變成組織化羣體的人所表現出的`首要特徵。聽起來很晦澀難懂,但現實確實如此,人作爲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人性必然是複雜多變的,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當個人融入羣體時也是如此。一個人不敢做的事,周圍的一羣人都做了,於是自己也心安理得地做了,好事或者壞事都不例外。

心理羣體最驚人的特點在於,一旦構成羣體的這些個人獲得了集體心理,不論他們作爲獨立的個人時有着怎樣的生活方式、職業、性格或者智力,不論他們之間相同與否,他們那些固有的思想感情都將發生變化,組成一個羣體的個人不同於孤立的個人。正如書中所說:“若不是形成了一個羣體,有些念頭或感情在個人身上根本就不會發生,或不會變成行動。”就像疫情期間搶雙黃連的事件一樣。

書中在分析心理羣體的特點的形成原因時指出:羣體更容易讓人喪失責任感,宣泄本能的慾望。羣體間有着傳染的現象,就好像無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隨時爲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受傳染的影響,羣體更易於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細緻分析後,羣體在我心裏突然間變成了一個詭異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於羣體的存在,有時可以引發最血腥的暴行,有時卻又只需要一句悅耳的言辭就可以將其喚醒。

誠然,中國作爲一個強調集體主義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國家,心理羣體的特徵表現的更爲明顯。但是,公衆情緒的高漲與氾濫並非是“中國特色”,任何一個社會在轉型時期,都會面臨這樣的過程,這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從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歷史已經讓我們看到了1890年—1920年間,美國如何在兩代人的努力下,變成了一個相對幸福、公正的社會,抑或是1976-2021年間,西班牙如何從佛朗哥年代的壓抑、封閉,變成了開放、自由、富有創造力新國家。

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逐漸納入世界,對於民意狂熱的現狀,我們應做冷靜理性的認識,不應消極悲觀,更不應盲目樂觀。但是我們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讓一種模糊的情緒成爲一種真正的信仰。如果當這種誇張和單純的情緒成爲一種真正能夠主宰羣體的力量,它對社會的傷害將難以估量。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社會現在的處境只是個過渡階段。雖然前面的道路佈滿荊棘,但我們終能走過去。

《烏合之衆》讀後感4

《烏合之衆》是由法國古斯塔夫—勒龐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影響世界的羣體心理學奠基之作。書中講述了羣體的心理所受到哪裏因素的影響,羣體與個體的差別,羣體與領袖的關係等;本書有很多例子講述了羣體心理學的特徵,並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龐勒說“一個羣體中的個人,也不過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細沙,可以被風吹到任何地方。”我覺得這個比喻非常的恰當,生動形象的體現了個人被羣體化後的表現。這也是爲何如今隨波逐流現象愈發強烈的原因。在之前所說的網絡暴力的例子中,體現的不僅僅是羣體易衝動,易急躁、易變的特徵,還有的是他們易受暗示、易輕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執,且強烈的道德感的特徵,在網絡上便會形成所謂的道德綁架。羣體往往不善於思考,他們只會單純認定一種真理或繆誤。因爲他們具有太多的“腦子”了,而這麼多腦子中只有一種思維,便是羣體的思維。這是龐勒口中的羣體積累在一起,只有愚蠢,而不是聰明。這是個人意識在羣體中不斷缺失的體現,這樣一種有意識人格的消失,無意識人格的得勢,會讓人完全完全服從於使之有意識人格消失的人,甚至在暗示下做出一些有違常理或者與他性格矛盾的事情。

人們會因爲自己強烈而偏執的道德感去迫使他人做一些滿足他們道德感的事情,例如在一場災害中強迫富豪捐款、公交車上不考慮他人身體原因便強迫其讓座等等,倘若你選擇了拒絕,便會有一羣人蜂擁而至對你加以指責。這些舉動在羣體看來是替天行道。然而現實是人們在不明真相下的指指點點,或許對於當事人而言纔是最爲痛苦的,那些頂着道德光環的人或許纔是真正的施暴者。

所以在社會進步層面上而言,對於個人,有意識人格的保留就會顯得非常重要了。不盲目輕信他人言論,不盲目選擇被迫社交。作爲個人我們能做到的,只有讓自己的思想不成爲他人的跑馬場。要做到保留自我意識最重要的便是對於自我的認可,唯有自信於自己的觀點、對於是非的判斷,纔會做到堅守。

而在羣體方面,一個積極的暗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爲“羣體根本沒有預先策劃。他們可以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勵,但是又經常受當前刺激因素的影響,他們就像被狂風捲起的樹葉,朝着各個方向飛舞,接着又落在地上。”這樣的一種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羣體的“可塑性”。他們並非都是負能量的集合,某種程度上而言,剛剛形成的羣體就像是一張白紙,最後成爲怎樣的一張畫取決於沾有色彩的畫筆。一個積極向上的暗示可以使得羣體向一個好的方面發展。暗示會在羣體中形成一種信念,而信念正是一種文明的基礎。羣體會爲了某一種信念的成功而捨身取義,所以古往今來,在亂世之時會有各種理念的革命去推翻原有依然衰敗的制度,去創造新的制度。而在盛世安穩的時代,羣體理應是一種穩定劑,是真善美的踐行者。唯有羣體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了,社會纔會愈發向上,一個國家名族纔會穩定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