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4篇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從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中,自己得到了很多收穫,他的思想建立了我的管理思想基礎,深深的影響了以後的學習與發展,在此基礎上,在以後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的領悟和發展德魯克的管理思想,實際運用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事業中去。下面是小編爲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4篇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1

終於讀完了這本厚達300頁的德魯克的經典著作。在一長堆枯燥乏味的論述裏尋章摘句,有不少句子凝聚着智慧的光輝。現分享如下:

1、創新缺乏衡量的標準

現在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大到國家,小到公司、自己,沒有創新便沒有進步。前陣子,劉總也提出“創業、創新、創造價值”的三創精神。說到底,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必須注意的是,創新是要有激勵機制的。人是充滿惰性的,沒有合適的創新激勵機制,願意創新並堅持不懈去實踐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既然要考覈,必須就得有能夠衡量創新的標準。既然公司想營造創新的氛圍,首先從制度上必須有創新的衡量標準,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2、正確使用報告和程序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報告程序,但如果這些報告和程序已經成爲僵化的、呆板的制度,要麼改變它,要麼拋棄它。我思考的是,統計組每天報送的報表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若是不必要的,是否應該丟掉這樣的報表。若是必要的,是否有可能去更加優化。這一點在片區表現得尤其明顯,分公司辦事處經年累月、日復一日的報送大量的表格、文檔到片區,我們的片區管理人員、主管領導有沒有抽時間去分析下哪些東西是有價值的,哪些東西是應付了事的,哪些東西又是可以改進的。對於那些沒有多少價值的報告和程序,是不是到了該和他們說再見的時候了。

3、薪資制度不可太過僵化

我們公司也制定了不少薪資制度。但基本上制度一制定,似乎就到了故紙堆,不僅僵化,而且不按規定執行。德魯克認爲,人力資源部門應假定人都是想工作的。生產力其實就是一種態度。基於這樣的論斷,大家都明白人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這和米盧的“態度決定一切”有着相似之處。一個公司裏,薪資制度自然會在極大程度上制約着員工的工作態度。如果我們的薪資制度老是僵化,沒有變化,甚至有令不行。那麼要想員工有積極的工作態度怕也很難。

4、四種方式造就負責任的員工

德魯克提出了四種方法來培養有責任心的員工:

1)慎重安排員工的職務;

2)設定高績效標準;

3)提供員工自我控制所需的信息

4)提供員工參與的機會以培養管理這的願景。

我們在這4點方面都做得很薄弱。我們的責任心,大多來自於員工自己的約束。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2

前一段時間讀了《管理的實踐》一書,讓我對管理有了與以往不同的理解。書中作者指出,“管理是一種器官,是賦予機構以生命的、能動的、動態的器官。”管理作爲企業的器官,具有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員工及工作的功能。

初次接觸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就被他書中闡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德魯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養,強調人的理想性、價值觀及決定力,構成了組織績效表現的關鍵資源。他指出,管理是一種器官,是賦予機構以生命、能動、動態的器官。我最欣賞他的一句話: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惟一權威就是成就。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響了我整個管理學的思想基礎,能夠說他的思想已經紮根在我的思想中。他在管理的各個方面闡述了他獨特的觀點,構成了一整套的思想體系,從而建立了管理這門學科。

《管理的實踐》中將管理的資料描述爲三部分,即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工作,三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管理企業從企業需要的組織架構上思考,全面詮釋了職能分權制和聯邦分權制,而且指出在條件可能的狀況下,聯邦分權制爲最優構架,也是責權利同位,最有用心性及效果的架構。管理管理者從人才的引進、培訓、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瞭企業員工的管理目的:盡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員工都成爲管理者,也道明只能當每個員工都成爲管理者時,企業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員工績效才能最大發揮;管理員工和工作指明瞭決策的過程和分析決策工具的重要,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工具來爲管理員工和工作做好的決策嚮導。

管理的每一個動作和行爲都要同時涉及到管理的三個部分,因此在決策每一個行爲時,都要思考對每一個方面的影響,找最影響小、最涉及面窄、最有績效的角度來進行。

企業是社會的公民,服務於並豐富了社會的各種功能,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創造顧客。(以前經常聽到推銷員上非洲賣鞋的故事,而故事中那個看到當地居民光腳行走而大呼鞋可賣的才具有經營企業的戰略眼光)企業的兩項基本職能:營銷和創新。透過他們產生經濟成果,而企業其他的一切活動都在成本的範疇內。

企業是社會的豐富機體,只有當它能夠正常新成代謝時,才能在社會中正常生存。而企業的正常生存務必要有足夠的利潤,這不同於一般認爲的企業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潤,從而使得企業追求生存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的極大豐富和人們生活的不斷提高。

從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中,自己得到了很多收穫,他的思想建立了我的管理思想基礎,深深的影響了以後的學習與發展,在此基礎上,在以後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的領悟和發展德魯克的管理思想,實際運用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事業中去。

德魯克的書,與我從此一生相伴!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3

這本書以“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工作”三項管理的任務,貫穿整本書的主軸和精髓,並以八個關鍵成果領域、三個經典的問句以及組織的精神豐富其內涵。

德魯克先生《管理的實踐》已面世半個多世紀了,在這五十多年中,有關企業管理方面的書籍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但能夠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企業管理書籍還是《管理的實踐》一書,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管理的實踐》是一本值得認真閱讀的好書。2005年11月11日,被譽爲“當代管理之父”的德魯克在走過95年的歲月後與世長辭。作爲“管理學”這門學科的開創者,德魯克對當代管理學研究和管理實踐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德魯克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名旁觀者,以冷靜、深邃的目光來洞察管理之道。除了留給世人近40部著作和100多篇論文以外,德魯克還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警醒所有從事管理工作和管理研究的人。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爲經典往往在於其超強的預見性。

多年之後依然閃耀者奪目的思想光輝,熠熠發光,爲處在黑暗中的人們知音了前進的方向與道路。大師之所以成爲大師在於思想的高度,作品能夠讓人們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大事記是肉身已逝,但精神依然長存。正確的定位個人與組織的關係,組織要求員工要主動積極,以企業的目標爲努力的方向,同時要求員工要自願接受改變。

但員工對組織的要企業一般較爲弱勢,德魯克總結爲:員工是一個人,通過職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做事有意義。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4

本人在網上獵書時,無意中買下了這本《管理的實踐》,原本沒有對它給予很大的期望,不想剛讀過序言部分,就深深的抓住了我的需求,它是如此係統、如此豐富博大,它使我第一次明白了企業經營的目的不在企業本身,而在企業外部,即創造與滿足顧客,第一次認清了決策過程的細膩和重要,第一次認清了組織的架構務必服務服從於企業經營策略。同時還深悟有效的管理就是用自我控制的人進行目標管理。

人作爲社會的一員,作爲企業資源中最活躍的因素,早就具有了最有價值資源的稱號,但是也是最不好用、最不可預測的資源。德魯克認爲當我們把重點分別放在“資源”或“人”時,會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作爲一種“資源”,人力能爲企業所使用,然而作爲“人”,惟有這個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發揮所長。這是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最大的區別。使員工有成就感,使工作富有成效是對管理者永恆的挑戰。管理者不只透過知識、潛力和技巧來領導員工,同時也透過遠景、勇氣、職責感和誠實正直的品格來領導。品格作爲管理者的素質也被提到新的高度,成爲根本性問題。

管理一向被人們稱爲是一門綜合藝術,綜合是因爲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認知,智慧和領導力;藝術是因爲是實踐和應用。坐在家裏從書本上學到的只是管理的理論,而只有實踐檢驗了的才能成爲管理的才能。

《管理的實踐》中將管理的資料描述爲三部分,即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工作,三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管理企業從企業需要的組織架構上思考,全面詮釋了職能分權制和聯邦分權制,而且指出在條件可能的狀況下,聯邦分權制爲最優構架,也是責權利同位,最有用心性及效果的架構。管理管理者從人才的引進、培訓、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瞭企業員工的管理目的:盡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員工都成爲管理者,也道明只能當每個員工都成爲管理者時,企業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員工績效才能最大發揮;管—理—員工和工作指明瞭決策的過程和分析決策工具的重要,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工具來爲管—理—員工和工作做好的決策嚮導。

管理的每一個動作和行爲都要同時涉及到管理的三個部分,因此在決策每一個行爲時,都要思考對每一個方面的影響,找最影響孝最涉及面窄、最有績效的角度來進行。

企業是社會的公民,服務於並豐富了社會的各種功能,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創造顧客。(以前經常聽到推銷員上非洲賣鞋的故事,而故事中那個看到當地居民光腳行走而大呼鞋可賣的才具有經營企業的戰略眼光)企業的兩項基本職能:營銷和創新。透過他們產生經濟成果,而企業其他的一切活動都在成本的範疇內。

企業是社會的豐富機體,只有當它能夠正常新成代謝時,才能在社會中正常生存。而企業的正常生存務必要有足夠的利潤,這不同於一般認爲的企業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潤,從而使得企業追求生存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的極大豐富和人們生活的不斷提高。

總之,《管理的實踐》從企業的一個目的、兩種職能、三個資料、四個階段、八大領域向我們展示了企業運作的全部,也闡明瞭企業管理的真涵義,詮釋了作爲管理者要具備的品格及要鍛鍊的各個方面,是一本“讀則新、又讀更新、多讀益新”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