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科學幼兒園教案15篇

科學幼兒園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幼兒園教案15篇

科學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按物體的特定規律排序。

2.讓幼兒初步理解依次排列的物體之間的傳遞性關係。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用吹塑紙剪成的各種幾何圖形或各種自然物,排序板或塑料布,水,海綿,範例,改錯卡片,填空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範例,發現其排列規律。

2、通過改錯和填空,幫助幼兒進一步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幫助幼兒理解序列的傳遞性關係,引導幼兒觀察範例。幫助幼兒理解A>B,B>C,那麼A>C。

4、幼兒動手操作活動,引導幼兒用海綿蘸點水塗在用吹塑紙剪成的幾何圖形的背面,貼在教室周圍的瓷磚牆面等光滑的地方,練習排序。

活動反思:

上個星期,聆聽了張老師的.一節《按規律排序》的公開活動,這是我第一次聆聽張老師的公開課,發現張老師這個活動上得特別成功。我想,成功的背後肯定付出的許多,比如課前準備等都非常的充分。一開始,她用情境的導入法進行,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花環的出現,提高了孩子們的興趣,使他們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尋找花環的排序方式。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張老師很會處理活動的活動的重點,在孩子回答的同時,請孩子共同複述,是一個不錯的亮點,這樣即提高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孩子明白花環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序的。所以,孩子在操作時就顯得異常的輕鬆,孩子也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去。接着在老師出示半成品腰帶,請孩子先讀出腰帶的規律,在老師操作,請孩子檢驗,這樣孩子很容易發現老師操作上存在錯誤-----在這個環節上,我發現張老師請孩子先讀腰帶的規律,然後請孩子檢驗,把難點分解的比較好,這樣邊讀邊操作,孩子就不容易出錯。

這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老師始終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孩子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真正體現了活動的主體性。

科學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教育幼兒愛護各個區角材料,不浪費、學會整理區角。

3、教會幼兒玩角色遊戲《科學室》。

活動準備:

區域材料準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今天這節是區域活動課,我們來玩區域活動。

今天我們玩的是科學區域的活動,上次老師給你們介紹了,你們還記得嗎?現在老師再重新和你們說一遍應該怎麼玩?應該注意什麼?還有哦,我們在玩的時候能不能把這些東西隨便的撕壞?而且我們要學會愛護東西,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都要愛護。

2、科學領域

有我們的數字寶寶,我們的卡片,還有很多的加減法遊戲。你們在裏面是可以學到很多的本領的。你們可以看看這些卡片都有些什麼玩法?一個怎麼玩,除了老師教你們的,你們還可以想下有沒有其他的.玩法嗎?加減法一個怎麼排列?自己開始開動腦筋和小手自己體驗體驗吧!

二、進行領域活動

1、幼兒操作老師在旁邊指導,數字寶寶,你們可以把他們的大小順序重新排列啊。

教師:讓幼兒學會排順序,同是學習認識數字寶寶,在以前的基礎上,加深自己對數字的理解。

2、我們也在愛護這個區域裏面的所有東西,能不能把他們弄疼啊?要輕輕的,小心點。

教師:教導幼兒愛惜各個領域的東西,不能隨意的把它們弄壞。

3、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玩法的東西。也可以組成一組一起開動腦筋想想怎麼玩?還有沒有不同的玩法?

4、教師在旁邊引導幼兒安靜遊戲、鼓勵幼兒大膽遊戲。

教師:在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小朋友很多時候害怕困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旁邊引導,鼓勵幼兒大膽的區嘗試,去做。

5、同時時刻關注其它區角中的幼兒,注意幼兒安全,時刻提醒幼兒愛惜材料不浪費。

三、結束活動

1、指導幼兒收拾區角材料

2、檢查幼兒整理材料的情況。給予一些整理好區角的孩子即時的表揚。

3、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科學幼兒園教案3

設計思路:

長期以來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涉及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內容比較多,而關於化學實驗的內容非常的少,其實化學活所涵蓋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不少的內容是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醋和蘇打反應產生大量的氣泡讓孩子非常感興趣,這一點給了我啓發,我嘗試在礦泉水瓶蓋上打洞,插吸管,然後再把醋放進礦泉水瓶裏,加入蘇打後立刻蓋上瓶蓋,果然和預期的一樣,反應中產生的氣體將瓶中的液體通過吸管擠了出來,噴的很高。我又利用了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喜洋洋和灰太狼這一素材,編了一個打倒灰太狼的故事背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大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日益豐富,已不滿足於瞭解某種現象,他們更對探究事物變化規律的實踐過程感興趣,而且也更樂意利用這些想象進行一些更進一步的活動。作爲教師,我們要要善於發現幼兒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支持探索的興趣,促進活動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知道蘇打水和醋可以產生氣泡、學會記錄。

2、進一步瞭解醋、小蘇打與泡泡之間的關係。

3、培養幼兒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

活動準備:

1、每兩個人用6個杯子,一個勺子,一個透明塑料瓶,一個插好吸管的蓋子,一個小臉盆,一塊抹布,一個透明漏斗,一個碗

2、醋、蘇打粉、冰紅茶、橙汁、醬油

3、教師記錄表。

4、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以羊村長的口氣:各位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慢羊羊村長。歡迎你們來到我的羊村,今天,除了來了你們這羣小朋友以外,看還有很多客人老師也來到了羊村,我們回過頭去和她們熱情的打個招呼。(這時電話鈴響了,播放報警錄音)咦,電話鈴聲響了,我來聽聽是誰?(接電話)天吶!灰太狼即將要帶着他的新武器來攻打我們青青草原了。小朋友,請你們幫我一個忙,也發明一個新武器來對付灰太狼,好嗎?好的`,那首先想一想要製造一個什麼樣的武器呢?(幼兒回答)那我們就來製造一個威力巨大的,會冒泡泡的氣泡彈。

二、小實驗

師:要想製造氣泡彈就一定要用到蘇打水,可是蘇打水和哪個好朋友相聚在一起會冒出泡泡呢?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蘇打水,還有許多不同的材料,有醋寶寶、醬油寶寶、冰紅茶寶寶和橙汁寶寶,等着小朋友們去尋找這個答案。如果有泡泡冒出來,就說明我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安靜地走到桌子邊找答案吧!

有一組小朋友已經找到了答案,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回答蘇打水和什麼寶寶相聚在一起會產生很多氣泡啊?(幼兒回答:醋)

三、實驗一

師:小朋友很聰明,找到了答案,下面我們就要正式開始製造我們的氣泡彈了。這裏有一段喜羊羊的爸爸,羊博士送來的視頻,教我們在座的小羊如何製造氣泡彈,請仔細觀察視頻哦!(觀看)

看完視頻了,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如何製作氣泡彈,小朋友說,我來操作。(先加入50毫升的醋,看好刻度線,瓶子上有一個數字50,只要把醋倒到數字旁邊的線就可以了,爲了防止醋不倒在外面,我們可以使用這個漏斗。(教師示範後方旁邊)。然後我們再來製作蘇打水,挖一勺蘇打粉到水裏攪拌均勻,利用漏斗倒入瓶中,迅速把吸管插入瓶中,蓋子蓋緊,不要留下空隙)

看來小朋友們都會了,我這裏還有一張實驗流程圖,如果記得不清楚的小朋友可以看着圖操作。在操作的時候,如果有小水珠噴出來,觀察完後拿一塊抹布把桌子擦乾淨。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實驗結束要求小朋友來記錄你的實驗結果,有沒有成功。我們來看一下記錄表。介紹記錄表

好,現在請小朋友們開始操作吧!

四、講解第一次結果,查看分析記錄表,總結出不成功。並做第二次試驗

師:實驗做完了,誰來說說你觀察到什麼現象?(瓶子裏有泡泡產生?沒有從吸管裏冒出來嗎?)啊呀,我們第一次做的氣泡彈沒有打倒灰太狼,聽聽灰太狼還發出了奸詐的笑聲。不行!看來我們要把實驗改良一下。剛纔說了,瓶子裏泡泡不多,所以沒有從吸管裏冒出來。那這次我們加大劑量,試一試倒70毫升的醋,加2勺蘇打粉會不會產生很多很多的泡泡。請小朋友再做一次科學家吧!

五、講解第二次結果

師:看着小朋友的笑臉,看到記錄表上這麼多的勾,我知道一定有好結果了,你們一定是成功了。小朋友來說說你觀察到了什麼?(泡泡從瓶子裏冒出來了)哇!小朋友們都很聰明,我們把氣泡彈製造出來了,看看灰太狼什麼反應呀?

六、總結

看看這張表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結果呢?(醋比第一次用的多,蘇打粉比第一次用的多,冒出的泡泡也就更多)

今天每隻小羊們都很棒,大家團結協作,開動腦袋,做出了氣泡彈,打走了灰太狼,那我們就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活動實施效果:

用醋和小蘇打製作的氣泡彈配上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題,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熱情十足地開展了活動。在活動中,我設計了三次實驗,讓孩子們清楚地瞭解到醋和小蘇打能起反應,冒出泡泡,並且醋和小蘇打加的越多,泡泡冒得越多。在實驗結束後,記錄實驗結果也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孩子們學會看懂記錄表,並能從記錄表中看出實驗的結果。實驗不能由一個人完成,需要兩個夥伴互相幫助,商量後再行動,兩人實驗也能確保每個人都能進行操作。我設計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背景,孩子們激情洋溢地參與了每次實驗,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在孩子們打敗灰太狼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科學幼兒園教案4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幼兒有着強烈的模仿成人行爲的慾望,他們會情不自禁的想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比如切菜、洗碗、掃地等。爲此,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做中學”的理念,選擇了幼兒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引導幼兒應用目測區分物體的大小,並嘗試使用常見的工具改變物體的大小,發展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滿足幼兒參與勞動的願望。我還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出來,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 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 通過目測區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並願意表達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 各種食物:黃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乾、西瓜、蘋果、梨。

2、 各種工具:勺子、剪刀、小刀。

活動過程:

1、 認識各種食物。

師:老師的百寶箱裏藏着許多東西,你們相知道他們是什麼嗎?老師請小朋友把他們找出來告訴大家,好嗎?

2、 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1)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裏去嗎?

引導說出“瓶子太小,食物太大。”

(2)怎樣才能把這些食物放進去呢?

根據幼兒的`反應適當的運用一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

3、 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並把食物放進瓶裏。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

有意識的提問“你用什麼把什麼變小了?”

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麼比較容易“變”。

有的幼兒一直使用一種工具,有意識的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

強調行爲習慣的養成,用完的工具放回原處,用抹布擦手,並進行安全教育。

4、 師幼共同探討

(1)討論問題一:你是怎麼把食物放進瓶裏的?

引導幼兒說出“我把它變小了。”進一步提問“你是怎麼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並用標記圖表示。

(2)討論問題二:刀是什麼樣子的?

回憶“刀”是什麼樣子的,強調刀有“很鋒利的一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一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裏的刀和家裏的刀有什麼不同,並告訴幼兒老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裏切菜的刀有危險,不能玩。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玩石頭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玩石頭的遊戲,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通過找、看、摸、聞、滾等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

3、通過石頭遊戲,發現生活中的事物有這麼多有趣的玩法,從而對周圍事物產生探索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大小不一、顏色不一、開關不一、品種不一)的乾淨石頭若干;石頭照片;歡快的音樂。

三、活動過程:

1、猜石頭

師:我的這個口袋裏藏着一個好東西會是什麼呢?(幼兒看一看、猜一猜)讓幼兒一起數一、二、三,教師出示口袋中的東西。

師:是什麼呀?

幼:是石頭寶寶。

師:原來是石頭寶寶來我們這裏做客了。

2、找石頭

師:今天還來了許多的石頭寶寶看看它們會藏在哪裏呢?(教師出示照片,請幼兒找石頭)幼兒找石頭,請幼兒將照片中有石頭的選出來貼到旁邊空白的地方。教師與幼兒一起觀察圖中的石頭,並講解部分較典型的石頭照片如:大大的、高高的、小小的等等,並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達。

師:我來問問石頭寶寶,找出來或者沒找完

師:老師這裏還有另外的一些石頭寶寶,看看它們又都藏在哪裏,變成什麼樣了?教師出示另外一些照片:石橋、石獅、石桌椅、石房、臺階等等。幼兒看照片自由講講。

3、玩石頭

師:小石頭還帶來了一個大禮包呢,猜猜看看是什麼呀?

幼:是石頭寶寶。

師:我來看看是不是石頭寶寶?(教師稍稍打開看一看)真的是石頭寶寶,它們還在睡覺呢,我們一起把它們叫醒好嗎?(師幼一起叫石頭寶寶寶起牀,先輕一點慢慢地加大聲音)石頭寶寶醒了我們一起跟石頭寶寶打個招呼吧!

師幼:石頭寶寶你們好!

師:這麼多的石頭寶寶,它們有的躺在草叢裏,有的躺在小橋上,它們都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的,走了很多的路都累了,出汗了,身上還有很多的灰塵,好髒啊,我們來給它們洗個澡好嗎?

幼:好。

挑石頭。誰坐得最好請誰先來挑。

洗石頭。幼兒拿好石頭一起邊聽音樂邊徒手洗石頭。

玩石頭。幼兒相互觀察討論並且玩石頭。

取名字。

師:我們小朋友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石頭寶寶也想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我們一起來給石頭寶寶取個名字好嗎?

教師出示一個石頭寶寶,請幼兒觀察後給石頭寶寶取名字。可根據它的形狀、顏色、質地、手感等。

幼兒給自己的石頭寶寶取名字。師:這裏還有許多的石頭寶寶,請你們再來找一位一起到外面玩。

科學幼兒園教案5

科學意圖:

生活充滿着許多誘人的奧祕,富於好奇心的孩子們總是喜歡提出各種問題或是親手撥弄一下探個究竟。所以生活是幼兒學科學的最好課堂和材料,爲幼兒科學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觀、最生動的材料。

材料準備:

一根長吸管,一把剪刀;一隻玻璃牛奶瓶;一瓶水。

實驗操作:

1、用一直空的玻璃牛奶瓶,向瓶中放入大半瓶水;

2、用剪刀在長吸管大約三分之一處剪個口子,使它幾乎斷開,但還要連着一點;

3、使吸管在切開處彎曲,將吸管較長的一段插入水中,切口處於水面上,使勁向吸管吹氣就會聽見聲音,調整吸管在水中的位置,聲音又會發生變化。

科學小知識:

當我們向吸管中吹氣的`時候就會產生一股噴出的氣流。這股橫向的氣流通過較長段吸管口部的時候,引起吸管中氣柱的振動,於是產生了一個微弱但穩定的聲音。當較長段吸管在水中下降時,振動的空氣柱縮短了,從而產生了一個較高調的聲音,吸管上升,空氣柱加長,便產生了一個低調的聲音。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必須是符合科學的,不像語言活動、音樂活動,可以誇大,大膽想象,它是一門比較嚴謹的學科,幼兒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有的放矢進行指導,對孩子們的求異行爲應加以鼓勵,而不是橫加指責;儘量不作過多的限制,以免幼兒怕犯錯誤而產生恐懼心理;注意做到適時鼓勵,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科學幼兒園教案6

一、 主題的產生

一天, 朱老師買來了幾隻鴿子準備放到幼兒園的飼養角里,

在經過我們班時,就給我們班孩子看了看,問他們認不認識,孩子們一看,都非常興奮,異口同聲地說:“是鴿子。”有的孩子還站了起來,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們,他們村裏也有人家養鴿子的,很好玩。有的說鴿子還會送信,能認出自己的家。於是,討論有關鴿子的話題開始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就趁機抓住“鴿子”這個孩子們感興趣的主題,編制了主題網絡。

二、 實施過程

活動一:鴿子的外形特徵(研究人數:11人)

當我將鴿子帶到教室裏時,這組孩子都發現了鴿子身上的顏

色不同。殷凱首先說:“怎麼鴿子有白的,有灰的,還有黑的呢?”“是呀,鴿子真有這麼多的顏色。”盧菊娟接着說,這時,琨琨又說:“你們看,鴿子眼睛圓圓的,上面沒有睫毛。”“對”很多小朋友都肯定了這一點。棟樑說:“它的嘴是尖尖的,奶奶說過,它也會捉蟲子。”眭嘉莉指着鴿子的腳說:“它的腳步也是尖尖的。”這時孩子們都圍着鴿子看,有個孩子還伸手去摸鴿子,但鴿子卻躲開了。我走到他們面前,建議他們打開籠子,讓鴿子出來走一走。“不行!”華昱急忙拉住了我的手,“它會飛走的。”“沒關係,那我們來想個辦法,讓它飛不起來。”這時孩子們就議論開了,“給東西它吃。”“用繩子拴住它。”聰聰說:“我奶奶開刀時,人家送來鴿子,媽媽就把它的翅膀給剪了一點,它就不能飛了。”這時,我及時對孩子們說:“那我們就來試試看。”說完,有的找繩子,有的拿剪刀。就在我要剪的時候,華昱又說:“不行,它會流血的。”我說:“ 我們試試看。”孩子們緊張地看着我,我用剪刀輕輕地、很小心地剪掉鴿子翅膀上的一段羽毛,“沒有流血!”孩子們更開心了,這時華昱拿來一粒黃豆,給鴿子吃,鴿子也許太緊張了,沒有吃。棟樑說:“它不吃豆,喜歡吃米。”“不對,它喜歡吃稻。”孩子們又爭論開了。

於是我佈置孩子們回家找一找鴿子喜歡吃的'食物。

(通過這一觀察活動,孩子們很快了解鴿子的外形特徵,並且對鴿子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了很多問題。可見,孩子們求知慾望是很強的,我們教師要儘可能去引導他們,捕捉幼兒的興趣點,激發孩子的興趣。)

活動二:關於鴿子的生活習性及食物(研究人數:12人)

這組小朋友在觀察鴿子時,發現鴿子在咕咕地叫,有的說鴿

子肚子餓了,有的說它害怕了,忽然,陳劍如捂住鼻子喊道:“鴿子大便了!”孩子們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趕緊把頭伸過來看,“真的,真有呢。”殷浩看後又證實了一下,於是孩子們就一直盯着鴿子的尾部看,在不到二十分鐘時間裏,鴿子大便了三次。孩子們忍不住大笑說:“它的大便真多呀,這麼一會兒,大便三次呢。”王文雅問道:“它吃了什麼呀,怎麼大便這麼多?”“它吃黃豆。”王文瀚說道,“還吃玉米。”“還吃吃稻子和麥子,還有米,還要放點水給它喝。”家裏賣鴿子的歡歡像小老師一樣向大家介紹。“那它怎麼一下拉三次?”“它肯定吃得太多了,所以今天總是拉肚子。”王文雅肯定地說。

(這組小朋友對鴿子排便非常感興趣,一直在看鴿子排便,這是我所

想不到的,雖然孩子們沒有更深地去發現鴿子的其它生活習性,但孩子們都知道鴿子爲什麼排便間隔時間短的原因了,他們對自己的發現感到很開心。)

活動三:鴿子的用途(研究人數:4人)

當這組孩子看到鴿子的時候,孫姝敏異常興奮,很神氣地告

訴大家:“昨天,我爸爸就殺了一隻

鴿子給我媽媽吃。”“你爸爸爲什麼要殺鴿子給你媽媽吃?”“因爲我媽媽住院開刀,阿姨說開刀就要吃鴿子。”“爲什麼呢?”天瑜又問道,孫姝敏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王文瀚插過來說:“因爲它會送信,而且還會自己回來,這是我爺爺告訴我的,他是養鴿子的。”王文瀚雖然答非所問,但這個話題吸引了孩子們,他們在一起圍着鴿子聽王文瀚給他們講鴿子送信呢。

通過孩子們之間的交談,發現了孩子還是很關注周圍的事物的。

評 析:

從“鴿子”這一方案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孩子的興趣是

不一樣的,他們的探索活動與教師預定的目標也不盡一致,作爲教師,在設計活動過程中,應以幼兒的興趣、需要爲根據,我們只能是活動的參與者、協助者、引導者,我們要鼓勵孩子大膽探索,並及時引導孩子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科學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體驗自己動手用野菜製作食品的愉快情緒。

2、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野菜,瞭解其名稱、外形特徵、用途。

3、能合作設計出簡單的野菜食譜,並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烹製。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領幼兒挖野菜。

2、提醒幼兒參與買菜做菜等家務,觀看過家長制作的多樣菜餚。

3、鍋、鏟等烹飪工具,油、鹽、醬、醋、甜醬等調料,雞蛋、豬肉適量。

4、野菜菜餚若干。

活動過程

1、野菜菜餚展覽。

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菜餚的名稱及烹調方法。

師:昨天媽媽給小朋友用野菜做了好多的菜餚,請小朋友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幼:我媽媽給我做的是龍鬚菜包子。

幼:我的是曲曲菜蘸醬。

幼:我和媽媽一起包了馬生菜餃子。

2、組織幼兒摘洗並製作野菜菜餚。

(1)摘洗野菜,提出活動要求。

師:小朋友摘菜時,要把黃葉子摘去,把根去掉。洗的.時候要輕輕搓一搓,把土洗乾淨。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摘菜,一組洗菜。

摘菜時注意將黃葉摘去,洗菜要浸泡並清洗乾淨。(教師在旁指導)

(2)製作野菜湯。

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烹調:先放油——放蔥花、姜——放入野菜——炒野菜——放水——水開後放雞蛋(雞蛋提前打碎)——放香菜、味精——美味野菜湯完成

3、師生共同品嚐野菜湯。

教師將幼兒製作好的野菜湯擺放在桌上,組織幼兒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嚐野菜湯,體驗勞動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科學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發現圖書中恐龍的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2.知道圖畫書種不同的類型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3.認識化石並理解化石存在的意義

重點難點:

認識化石並理解化石存在的`意義

活動準備:

圖片《真的有恐龍嗎?》,幼兒用書《真的有恐龍嗎?》,有關挖掘恐龍化石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很久很久以前,恐龍在地球上生活,可是現在已經看不見它們了,既然看不見,我們怎麼知道曾經有恐龍呢?

二、展示圖片,先把圖片的半邊遮住,讓幼兒觀察局部的幾張圖,討論圖片中展現的某些動物的局部外形特點。

1.考古學家先會在地下發現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畫上的這幾張圖。你們看看這些分別是什麼?它們都有什麼特點?

2.這隻腳看起來像是什麼動物的腳呢?

3.牙齒和嘴巴又像什麼呢?

4.爲什麼畫面中有鴕鳥和犀牛呢?

三、再將掛圖種恐龍骨骼模型的部分呈現出來,請幼兒觀察恐龍的骨架,發現剛纔死的局部圖在在整體圖的什麼部位。討論模型的外形特點。

1.專家們把挖出來的話時都拼湊起來,形成了這樣的模型,發現不是現在還存在的動物。你說說這個骨架是什麼樣子的?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2.紅色虛線圈是什麼意思?

3.爲什麼說它和現在的動物不一樣?

四、播放恐龍化石的視頻,讓幼兒對化石及挖掘工作有初步瞭解。

科學幼兒園教案9

科學意圖:

在引導幼兒探究科學知識,滲透以人爲本的培養理念,增強活動的開放性、民主性,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引導幼兒抓住磁場的.基本性質,通過實驗操作的方法去研究理解。

材料準備:

一個小盤子,一個塑料袋;一張手工紙,一些鐵屑;一根條形磁鐵。

實驗操作:

1.將磁鐵放入塑料袋中,接着在沙堆裏攪拌,然後拿出塑料袋放到小盤子裏,取出磁鐵,鐵屑就會掉下來,多次以後就能取得很多鐵屑。

2.將磁鐵放到手工紙上,在周圍均勻地撒上收集到的鐵屑,輕輕敲打手工紙,由於磁場的作用,紙上就會出現磁力線的圖案了。

指導要點:

教育幼兒不要將磁鐵接近手機和手錶、電視機等電子產品,以免損壞這些電子產品。

活動反思:

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科學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西瓜的外形特徵。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並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習慣

2.課件:圖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兒品嚐)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西瓜。

(1)教師:小朋友,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可以吃些什麼來防暑降溫呢?

(讓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2)教師:西瓜就是一種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歡吃西瓜舉起小手讓老師看看。

2.觀察、認識西瓜。

(1)西瓜是什麼樣的?

出示圖片:西瓜

(2)請幼兒觀察、講述西瓜的外形。

小結: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西瓜是橢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

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3)西瓜裏面是什麼樣子的?

讓幼兒猜測後,出示圖片。

3.引導幼兒瞭解無籽西瓜

(1)出示圖片:有籽西瓜,無籽西瓜的切面。

請幼兒觀察後說出,兩個西瓜有什麼不同。

(有籽,無籽)

(2)教師:無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時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

4.品嚐西瓜

(1)你喜歡吃西瓜嗎?爲什麼?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2)幼兒通過品嚐,感受西瓜的味道。

5.畫西瓜

(1)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西瓜,知道西瓜有有籽西瓜,無籽西瓜,

還品嚐了甜甜的大西瓜,現在,我們來畫一個大西瓜好不好?

(2)幼兒塗色:西瓜

要求:西瓜皮用深綠色或淺綠色,西瓜瓤用紅色,瓜子用黑色或棕色。

活動自然結束。

科學幼兒園教案11

內容與要求:

1、通過幫助物品找朋友,繼續體驗有好朋友真快樂的情感。

2、知道常用物品間相互關聯的關係。

材料準備:

1、各種日常生活中有關聯的物品,包括單一配對的材料(如:手電筒和電池)和多重配對的材料(如:杯子、蓋子、牙刷和牙膏)。

2、幼兒在家長支持下,回家尋找過有關聯的物品。

3、裝物品的'包一個,“住樓房”遊戲牆面一堵。

教案過程:

一、說朋友(根據幼兒實錄,共同回顧朋友一起玩開心的情景)

二、找朋友(通過遊戲,知道常用物品間相互關聯的關係,理解一個物品也可以有好多朋友)

1、提出找朋友要求:每人從包包裏面摸出一樣物品,幫助物品找到一個朋友後坐下來。

2、玩找朋友遊戲

◆預設情況一:幼兒配對物品正確,全部配齊。重點交流:1)爲什麼你覺得他們是一對好朋友?(說出物品間的關聯)2)╳╳還有哪些好朋友?(擴散思維)

◆預設情況二:幼兒配對物品無法全部成功。重點交流:

1)爲什麼你覺得他們是一對好朋友?(說出物品間的關聯)

2)╳╳沒有朋友,怎麼辦?(轉換思維)

3、小結:原來這些物品跟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好多朋友。

三、朋友樂(體驗大家都找到好朋友的快樂,延續至意願遊戲)。

科學幼兒園教案12

活動名稱:彎彎繞繞的朋友

活動目標:1、尋找彎曲物體的朋友。2、對彎曲的物體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典型的彎曲物體的物品。如:大大卷泡泡糖、香蕉、剝開的桔子、電話線、蚊香、彎柄的雨傘、髮卡、彈簧、毛線、鐵絲、秤鉤、晾衣架等。

2、多媒體課件。

3、幼兒與教師收集的物品放在筐中,擺在各組的桌子上,佈置成“彎彎樂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利用音樂《去郊遊》引入主題。

師:“孩子們,春天來到了,我們一起去郊遊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把幼兒帶入活動室。

師:“咦?孩子們,這是什麼地方?”“彎彎樂園”!你們到過這樣的地方麼?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彎彎樂園裏有什麼好嗎?

(二)基本部分

1、彎彎繞繞的東西

(1)尋找桌面上的用品有什麼地方是彎彎繞繞的,有什麼作用?

如:彎彎的香蕉 彎彎的髮夾 彎彎的秤鉤

彎彎的桔子 彎彎的傘把 彎彎的晾衣架

(2)幼兒自由介紹,教師隨機梳理幼兒的語言。

如:彎彎繞繞的大大卷 彎彎繞繞的電話線

彎彎繞繞的蚊香彎彎繞繞的毛線

彎彎繞繞的彈簧 彎彎繞繞的鐵絲

(3)教師利用課件小結,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

如:彎彎繞繞的盤山公路 是爲了讓人們與汽車爬起來更省力。

彎彎繞繞的鐵路 是爲了避開城市與莊稼。

彎彎的月牙 彎彎的彩虹

2、彎彎繞繞的植物

(1)除了生活中有許多彎彎繞繞的用品,看看還有哪些彎彎繞繞的植物?

(2)幼兒交流看到的植物彎彎繞繞的地方,有什麼作用?

(3)教師小結: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級葉片上的“腳”向上攀援的。牽牛花用卷鬚及莖附着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西瓜藤、葡萄藤都是彎彎繞繞的,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這些植物就是利用彎彎繞繞來更好的適應它們的生長。

3、彎彎繞繞的`動物

(1)植物會彎彎繞繞的,你們有沒有見過彎彎繞繞的動物呢?哪些動物是彎彎繞繞的。

(2)幼兒自由交流。

(3)利用課件幫助幼兒小結動物身體上彎彎繞繞的作用。。

大象用彎彎的長鼻子卷木頭、洗澡等。

小狗、小貓、牛、公雞有彎彎的尾巴等。

4、彎彎繞繞的身體

(1)尋找我們身體上哪些地方是彎彎繞繞的?

如 關節、眼睛、眉毛、耳朵、嘴巴、腸子、血管等。

(2)幼兒相互尋找、討論。

(3)遊戲《去郊遊》

幼兒邊聽音樂,邊表現身體的彎彎繞繞。

(三)結束部分

幼兒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設計:小小體溫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小體溫計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體溫計和體溫計的用處,初步掌握體溫計的使用方法。

準備:體溫計

活動與指導:

1、健康人的體溫在37度左右,如果生病了體溫就會發生變化。你們知道怎麼才能知道體溫是否正常嗎?

2、用體溫計可以測量人的體溫。

3、拿出體溫計,告訴幼兒這就是體溫計。請幼兒仔細觀察體溫計的形狀及特點。

4、需要測體溫時就將體溫計放到腋下(也有含在嘴裏的),要將體溫計的溫度甩到35度以下,然後拿着亮亮的一頭,把無金屬的圓頭插到腋下。

5、教師給幼兒演示,對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重點說明。

6、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

7、以後我們就知道如何測體溫了。

科學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清楚地講述故事,語言完整,清晰。

2.感受科學家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敢於嘗試的個性品質,產生向科學家學習的願望。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收集有關科學家故事的圖片,碟片等,並且每人學會講一個科學家的簡短故事。

2.科學家故事的課件。

活動過程:

1.引題談話 ,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可學家嗎?你們知道他們的故事和發明嗎?今天老師要講一個科學家牛頓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講牛頓的故事,引出話題。

(1)老師講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發現萬有引力的小故事。

(2)提問:你們知道牛頓是誰嗎?他是怎麼發現萬有引力的呢?

(3)科學家是怎麼樣的人?你們知道哪些人是科學家?他們發明了什麼?後來有什麼用?

3.故事大擂臺:我知道的'科學家。

(1) 請小朋友講述自己知道的科學家的故事。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科學家故事,要求能清楚地講述事情的前後經過,故事完整。

(2)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故事。

師提問:剛纔大家故事中一共講到了哪幾位科學家?他們發明了什麼?你佩服他們嗎?爲什麼?

3.教師小結課時

(1)今天小朋友聽了這麼多科學家的故事,知道了他們發明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學習科學家們遇事多動腦,肯吃苦,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尊重事實等優秀品質。

(2)小朋友長大後想不想也當科學家。

(3)師:你們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善於觀察思考,長大後當一名科學家。

科學幼兒園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進行創作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2、對了解動畫成因感興趣,有探索科學的慾望。

3、鼓勵幼兒進行簡單的製作活動,能大膽地較完整地說出自己的製作過程。

二、活動準備:

畫有小貓釘釘子不同形態的畫紙若干(畫紙左下角標有1――10的數字),快速翻動成動畫的小畫書若干,小紙盒十個,雙面膠,釘書機,筷子畫有小鳥和鳥籠子的畫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小畫書,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都喜歡看什麼?我這也有一部好看的動畫片,它呀,就藏在我的這本小書裏,你們想知道演的是什麼嗎?(發給幼兒每人一本小畫書)

小朋友,你的'小畫書裏畫有什麼?(個別幼兒回答)現在請小朋友玩一玩,怎樣讓裏面的畫面也像動畫片一樣動起來。(幼兒自己探索)×××,你的小書裏演的是什麼?你是怎樣讓它動起來的?(幼兒一邊操作一邊回答)×××,你的小書裏演的是什麼?你給小朋友操作一下。

看了這樣的小書,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老師嗎?……(幼兒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問題)剛纔有的小朋友提出爲什麼小書裏的人能動起來,這是因爲我們的眼睛看過圖片後會留下印象,在很短的時間內看過許多這樣連續動作的圖片,留下的印象就連起來,就像在放動畫片。

2、幼兒自己製作平面動畫小書

剛纔是老師的小書裏放動畫片,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製作動畫小書?前面有十個盒子,每個盒子裏都藏着一個小祕密,等你從這十個盒子裏把十個祕密都找齊了,你看一看會發現什麼?(幼兒自由探索,有的孩子從動作上排序,有的孩子從圖片左下角的數字上來排序,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相互幫助)十個祕密都找齊的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幼兒快速翻動,小貓就像在釘釘子)老師幫你把動畫小書釘起來。

3、幼兒探索製作立體動畫

小朋友真聰明,能把許多連續動作的圖片製成動畫小書,我這還有兩幅圖片,一幅是小鳥,另一幅是鳥籠子,誰能用這根筷子和雙面膠來做幫手,讓這隻小鳥動起來,飛進籠子裏。(教師一邊說一邊出示各種物品,幼兒自主探索,教師指導)×××小朋友做好了,你來演示一邊,怎樣讓小鳥飛進籠子裏?你是怎樣做的?(幼兒回答先把小鳥圖片的背面粘上雙面膠,再粘上筷子,再把鳥籠子的圖片粘到筷子上,雙手一搓筷子,小鳥就“飛”進籠子裏了)

4、結束部分

小鳥飛進籠子裏了,我們讓小班的小朋友看一看,是怎樣做成的,好嗎?(帶領幼兒到小班去)

科學幼兒園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證,瞭解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區分各種幾何圖形,通過情景遊戲,能用語言大膽的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感受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用途,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1、課前熟悉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制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圖形的"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做成鋪路的石頭。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音樂、課件。

三、活動過程:

以情景導入撿石頭,引起幼兒探索幾何圖形的興趣。

教師用神祕的語氣告訴幼兒:小朋友,今天老師發現寶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寶貝?(隨音樂進入場地)(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歡的,進行觀察、探索交流。(發現他們的特徵)"哇!有這麼多五顏六色的石頭,我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石頭玩一玩、看一看他們有什麼特徵。"(3)遊戲:按標記舉"石頭"。

小結:圓形,四周是圓滑的,沒有棱角;正方形有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2鋪小路:試一試,擺一擺幾何圖形,感知幾何圖形的特徵。

第一次鋪小路: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幾何圖形的鋪法,並交流發現的祕密。

"我們這裏有一條坑坑窪窪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見有個小朋友在上面騎自行車摔倒了,哭的可厲害了。爲了不讓大家再受傷我們用撿來的石頭,來鋪一條石頭路,好嗎?"教師提出要求:請你們把手中圖形放進與你手中的圖形相同的坑裏,直到把坑全鋪平!(邊講解邊示範)幼兒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的鑲嵌在相應形狀的坑裏。

(2)、第二次鋪小路,探索感知幾何圖形的特徵。

問:爲什麼三角形要鋪在三角形的坑裏?圓形要鋪在圓形的坑裏?正方形要鋪在正方形的坑裏?(鼓勵幼兒表達出探索過程發現的現象,感知並初步理解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徵。)3、踩石頭,繼續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小路鋪好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遊戲吧。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幼兒隨音樂跳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歡的石頭上,並說說踩到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

(2)遊戲重複兩到三次。

(3)小結。

4、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瞭解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在幼兒園裏,我們的周圍你發現什麼東西的形狀像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兒自由交流回答。)(2)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的形狀是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觀看課件進一步瞭解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用途。)(3)佈置任務:生活中還有好多不同形狀的東西,咱們回家找一找,回來告訴老師好嗎?

5、延伸活動:帶幼兒到戶外繼續尋找不同形狀的東西。

 四、教學反思: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於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以“郊遊”的遊戲情節爲主,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這樣效果會更好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後再加以室內教學,使幼兒的認識從實物——圖形過度,符合認知規律。結束延伸環節比較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