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科學教案(15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科學教案(15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1

一、 說教材

《沉下去浮上來》是大班科學領域的一次探索活動。大班幼兒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逐漸增強,對身邊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並且樂意親自動手去探索。本次活動利用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去挖掘一些事物表象下的原因。沉與浮的現象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科學現象,本次課程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睛看,用手摸等,多種方式,如操作、想象、討論等進沉與浮的行探索活動,並通過比較得出結果。

二、 說活動目標

(一)、根據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總目標,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態度、能力、技能三個方面預設以下幾個目標。

1、觀察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並對這一現象感興趣。這是從幼兒的態度培養角度考慮預設的目標。大班幼兒好奇心比較重,所以要培養幼兒對周圍科學現象感興趣,要讓幼兒親身去觀察,從而感受到科學的奇妙。

2、動手操作去體驗各種物體在水裏的沉浮現象並用正確的方式記錄和規範的語言表達探索沉與浮的科學奧祕的過程和結果。

這是從幼兒能力培養角度考慮預設的。是對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重點鍛鍊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邏輯能力和表現能力。

3、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和同伴的幫助,尋求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這是從幼兒技能培養角度考慮預設的。大班幼兒的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因此,這一目標主要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動手操作去體驗各種物體在水裏的沉浮現象並用正確的方式記錄和規範的語言表達探索沉與浮的科學奧祕的過程和結果。

大班幼兒雖然詞彙量逐漸豐富,語言表達的能力也逐漸增強,但相對來說語言表達缺少邏輯性,而對科學現象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表達對語言的嚴密性和邏輯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把本目標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

難點: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和同伴的幫助,尋求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沉與浮的科學現象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並且會經常用到,所以,在幼兒初步瞭解沉與浮的原因之後,把尋求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作爲本節課的難點。

三、 說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的要求,我多本次活動做如下準備:

1、 課件製作及電腦、投影、音響的準備。課件準備就是影像資料:海上漂浮的船和一些其他的物體。

2、 透明的水槽或水盆每組一個,木塊,木片,鑰匙,啤酒瓶蓋,飲料瓶,棉花,橡皮泥等物品每組一套。記錄卡每組一張,分類筐每組三個(筐子側面分別貼着沉、浮和懸浮的標誌)。

3、 大字卡“沉”與“浮”

四、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設計開放性的活動過程,所以採用如下教法:

1、 多媒體展示法:利用電腦和投影向幼兒展示海上漂浮的船和其他各種浮在海上的物體,引起幼兒強烈的興趣。

2、 提問法:提問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幼兒將看到的,想到的,體驗到的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五、 說學法:

整個活動過程提倡幼兒主動體驗,探索,讓幼兒主動學習。所以,本次活動採用以下幾種學法。

1、 操作法:準備充足的材料,讓幼兒去體驗各種物體的沉、浮,總結沉與浮的基本規律。

2、 觀察法:讓幼兒觀察物體的特徵以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3、 記錄法:教師提前做好記錄表,讓幼兒養成總結記錄總結的好習慣。

4、 討論法:引導幼兒經過討論、合作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尋求正確的結果。

幼兒園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夏天的主要水果------西瓜,能通過觀察、品嚐說出其主要特徵。

2、知道西瓜水分多,可消暑解渴,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西瓜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青青藤,滿地爬,結出果子圓又圓,瓤甜水多綠汪汪。

2、運用多種方法感知西瓜的特徵:

a(出示大西瓜),讓幼兒觀察,提問:“西瓜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幼兒自由觀察、講述)幼1:“西瓜是圓形的,我還見到過橢圓形的西瓜呢。”

幼2:“西瓜是綠顏色的,我還看到上面有黑黑的花紋”。

幼3:“他的一端還有細細的尾巴。”尤嘉樂:“不對不對,那是西瓜藤,我見過西瓜地裏的西瓜------。”我讚許的向他翹翹大拇哥。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明白了,原來西瓜是長在地裏的,有長長的藤。

b教師將西瓜切開,請幼兒仔細觀察西瓜裏面是什麼樣:西瓜裏面紅紅的是瓜瓤,小小的黑黑的是籽。

幼1:“我還吃過黃瓤的西瓜呢,可甜了。”

幼2:“黃瓤的西瓜不甜”“不,我吃過,很甜。”

“那爲什麼我媽媽說西瓜的瓤紅了才甜”“我也不知道”。看到孩子對這個問題有了疑惑,我就鼓勵他們回家再向家長了解一下,讓孩子自己去了解答案。

3、討論吃西瓜的好處:

師:你喜歡吃西瓜嗎?爲什麼?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4、幼兒品嚐無籽西瓜並與前面的西瓜比較,體驗無籽西瓜吃起來更方便。

幼兒園科學教案3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誰在水裏不見了

教學目標:

1、在動手操作中比較觀察瞭解溶解現象,產生觀察的興趣。

2、能初步記錄與交流自己實驗結果,樂意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教學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糖、黃沙、赤豆若干, 一張大記錄紙。

2、幼兒操作材料:分別裝有糖、黃沙、赤豆的盒子若干,水杯、分類盒、小調羹若干,記錄板、記錄紙、粘貼紙人手一份。

3、實驗記錄:用貼標記的記錄形式。

誰在水裏不見了 姓名:

我的實驗材料 糖 黃沙 綠豆

我的猜想

我的實驗

4、科學術語及詞彙:溶解。

5、時間安排:20~25分鐘。

教學過程:

一、幼兒認識材料,激發實驗興趣。

教師出示裝有糖、黃沙和赤豆的盒子,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幾樣小禮物,看看它們是什麼?

二、幼兒實驗操作——誰在水裏不見了

(一)、幼兒猜想,到集體記錄板上記錄猜想結果。

1、師:今天,三種寶寶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請它們藏到水裏面會怎樣呢?你覺得哪個寶寶在水裏會不見了?

2、幼兒獨立思考、進行猜想,交流講述。

3、幼兒到集體記錄板上用粘貼小紅花記錄猜想結果。

4、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覺得糖寶寶到水裏會不見,有的小朋友則認爲黃沙寶寶,還有的小朋友認爲是赤豆寶寶。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待會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做一做,看看到底是哪個寶寶在水裏不見了。

(二)、幼兒實驗,在自己的記錄板上記錄結果。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交待實驗步驟。

師:①請小朋友選擇一種寶寶,放在紅色盒子裏的小水杯裏,用調羹攪拌一下,看一看發生了什麼?它是不是在水裏不見了?②如果這個寶寶在水裏不見了,就把看到的結果用小紅花粘貼在“我的實驗”裏。③記住,試一種記錄一種,然後再去試另外一種,記錄一種。

2、幼兒證實猜想:將糖、黃沙和赤豆分別投入水中,觀察誰在水裏不見了。

3、幼兒實驗記錄:引導幼兒用粘貼小紅花的方式將實驗結果記錄到自己的記錄板上。

4、幼兒自由交流:大家的遊戲做完了,哪個寶寶到水裏去不見了呀?它們到哪裏去了?請小朋友看着你的記錄表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

5、幼兒交流,教師記錄結果在大記錄紙上。

教師小結:我們發現糖寶寶放在水裏會不見,化掉了,這就是溶解。

三、經驗拓展。

教師提問:還有哪些東西會像糖寶寶一樣放進水裏也會不見呢?我們回去再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吧!

幼兒園科學教案4

目標:

⒈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⒉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準備:

⒈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記錄單等材料每組一份。⒉扇子,吹風機。

重點:

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難點:

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過程:

一、談話導入——風兒在哪裏?

師:有時,風兒不知躲到哪裏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有什麼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幼兒討論)

師:當風兒出現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現象?

二、幼兒操作,感知風兒能使有些物體移動。

提供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給每位幼兒提供了操作的機會,葉瀾教授認爲,教學活動應該讓每個參與活動的幼兒人人都能夠喚起內在的激情。)

⒈幼兒猜測。

師:請你猜一猜朝他們吹氣時他們是否會移動?怎麼動?

(此段設計從生活中選取學生熟悉的素材,既“吊”起了幼兒探索的“胃口”,同時在幼兒的元認知和新知的建構之間搭起了“橋樑”爲後面的學習探究拉開了成功的.帷幔。

科學活動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科學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並從中獲取科學知識。因此,適當的問題是探究的起點。)

⒉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將物體有序擺放,一次一個孩子逐個向不同的物體吹風,記錄吹動後物體移動的路線。

(第一次操作簡單易行,很好的幫助了幼兒感知梳理風力大小對不同物體的影響,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有關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通過親身操作活動促進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遊戲中愉快體驗。)

⒊交流。請幼兒說說哪些物體被風吹動了,哪些沒有吹動?爲什麼呢?它

移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活動中,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傳授去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在這裏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結果顯得尤爲重要,唯有交流才能讓幼兒盡力表達的更清楚,推理得更嚴密。)

⒋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磁鐵或一塊石頭,引導幼兒製造風,想辦法使其移動。

(讓幼兒學會解決一個問題的能力遠遠要比讓他們去牢記100個問題的答案來得重要。第二次操作,讓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提升,在第一次初步感知物體能否移動和風的關係的基礎上,嘗試解決問題,思考風力的大小和物體移動的關係。)

三、表演“風來了”情景。

⒈幼兒以組爲單位:每位幼兒認領組中的一種實驗物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一物品,然後其它幼兒對着他吹氣,這一“物品”模仿剛纔的運動情形,進行相應的表演。

幼兒逐一進行遊戲表演。

⒉全體幼兒表演

幼兒假設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象風一樣的行動,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強風,做一陣輕風,慢慢的安靜的下來然後開始颳風。

(以遊戲的形式開展,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即讓幼兒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而且再次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活動再次達到高潮。)

四、延伸活動。

⒈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風吹到植物上植物的變化,及吹到人們身上,人們的動作,並用身體動作模仿。

幼兒園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小草的特徵,培養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

2、使幼兒學會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在散步和戶外活動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小草。

選一塊安全的自然狀態的草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草的特徵。

“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請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麼樣的?在草地上爬、滾,趴下聞聞,感覺是怎樣的?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導幼兒討論小草與人及動物的關係。

“你喜歡小草嗎?爲什麼?你喜歡在草坪上幹什麼?爲什麼人們要在公園裏、學校裏種上小草?我們應該怎樣愛護美麗的小草?長在河邊的小草有什麼用?請你扒開小草,看看下面有什麼?它們爲什麼藏在草叢裏?還有誰喜歡小草?爲什麼?

3、小結。

草對人和動物都很重要,許多動物都要吃草,沒有草就會餓死,人們種了很多草坪,讓大家休息。我們要愛護草坪,使草坪更美。 插入交流分享。

1、幼兒坐下來休息,說說小草的特徵與感受。

誰來說說剛纔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你的腳(手)碰到小草有什麼感覺?

(1)請幼兒回答,孩子們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徵:小草是軟綿綿的、小草的尖尖頭碰到手時還感到有點刺刺的、癢癢的。

(2)感受小草有彈性的特徵。

教師:剛纔我看到你把小草輕輕地壓下去,你發現小草會怎麼樣?(彈起來)小草真厲害壓下去,還會彈起來。我們也來試一試時,看看小草會不會彈起來。

(3)感受在草地上運動時不容易受傷又很快樂。

教師: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在小草上打滾感覺怎麼樣?

小朋友,你們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哪裏舉行足球比賽的嗎?(出示圖片)爲什麼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綠色的大牀、綠色的地毯,我們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傷。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師:誰聞到小草的味道了?我們一起聞一聞,感覺怎麼樣?老師告訴你們,小草發出的清香味還能使我們身體健康。所以幼兒園裏有許多草地,還有許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們在哪裏見到過草地呢?(小區、公園等。)

活動反思:

孩子們來到了草地上,他們脫掉了鞋子踩在青青的草上,一下子都大叫起來:“我的腳好癢”,有的孩子說:“我的腳痛痛的”,他們有的跑,有的不敢再往前走。然後我也光着腳和孩子們一起走,邊走邊唱兒歌,這時他們的興趣也隨之上升了。孩子們親身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小草,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直接的經驗。

當他們遇到問題時,老師的出現帶動了他們的積極情緒。當我把觀察的要求提出後,孩子們紛紛去找小草,並把小草的樣子告訴老師,秋宇叫着:“老師,小草是細細的”,子浩說:“小草長長的,頭上是尖尖的”,孩子們大膽的用語言來描述自己觀察到的物體的特徵。在活動中我講述了故事《我是一隻羊》,這個故事又一次引發了孩子們的討論:小草也有年齡嗎?小草在冬天會枯萎,春天長出來的還是原來那棵草嗎?小草、小羊和人們身上的毛衣存在着什麼樣的關係?小草的生長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孩子們開始更多地關注有關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知識……

我給孩子們看了有關的電視錄像,孩子們神情嚴肅地討論起如何改善環境的問題,小草對保護環境的特殊作用逐漸被孩子們所理解,對草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了。

幼兒園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貯存給現代生活所帶來的種種好處,瞭解粗淺的食物方法。

2.培養幼兒對生活小科學的探索興趣,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活動準備

各種包裝食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家裏有很多水果,吃不完怎麼辦?

引導幼兒想出儲存的辦法。

二、食物的加工與貯存

1.討論貯存水果的方法。

提問:水果可以怎樣儲存呢?

討論後知道,儲存可以真空包裝,曬成果乾,冷藏等,還可用真空包裝水果,儲存效果更好。

2.鼓勵孩子從周圍生活入手,尋找其他食物貯存的方法。

(冰箱低溫貯存、真空包裝、添加防腐劑等。)

3.瞭解食物的加工與貯存

出示經過貯存加工的食物。(如肉禽、牛奶、小吃、蔬菜等。)

教師給幼兒讀一讀包裝上的說明,讓幼兒從包裝上了解其產地,感知由於經過加工貯存,

所以能運到全國各地,甚至海外,使大家都能享用。

三.食物的保質期與食用衛生

1.食物怎麼會變質的?變質的食物是什麼樣的?吃了變質的食物會怎麼樣?

2.討論:現在貯存食物的方法很多,是不是可以無限期地貯下去呢?

3.教幼兒學看保質期。

四、瞭解儲存食物的知識

1.食物有保質期,所以應在保質期內食用

2.食物貯存在冰箱裏,應生熟分開。

3.凍過的食物需要再烘熟煮透後食用。

小結:食物經過加工貯存後,容易流失部分的營養,因此我們最好多吃新鮮食物。

幼兒園科學教案7

活動準備

1、落葉樹葉和常綠樹葉;

2、石臼、擀麪杖、剪刀、鵝卵石、記錄表;

3、茶葉包一個、茶壺、熱水、布;

4、投影儀圖片。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隨音樂《小樹葉》進入活動室。師:孩子們,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涼了,樹上的葉子發生了什麼變化? 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幼兒可以用語言、動作等表現)讓我們一起來和小樹葉跳個舞吧!(教師一邊和幼兒舞蹈,一邊灑落樹葉,幼兒每人撿起一片樹葉。)

二、基本部分:

一、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瞭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師:“樹葉是由哪幾部分組成?”教師出示樹葉外形結構的圖片,使幼兒知道大多數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

2、幼兒討論,初步瞭解樹葉每部分的作用。師: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的,那他們對樹葉來說都有什麼用呢?(幼兒討論)教師演示樹葉每部分作用的圖片,向幼兒分別講解葉柄、葉片、葉脈的作用。

二、通過幼兒動手實驗,發現常綠樹葉和落葉樹葉的區別,培養幼兒的求知慾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找出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

2、如果樹葉寶寶從樹上落了下來,慢慢地它會發生什麼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使幼兒知道樹葉寶寶離開了樹媽媽,就會一天天地幹掉,枯死,變成一片枯葉。

3、教師出示一片枯葉:枯葉和小朋友手中的綠葉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從顏色、質感的不同、大小等方面回答)教師介紹記錄表,教會幼兒記錄的方法。幼兒選用桌上的工具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教師提問:誰來說說你剛纔是用什麼工具,發現了什麼祕密?

三、使幼兒初步瞭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師幼討論,初步瞭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變魔術,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小結:茶葉是一種特殊的樹葉,它可以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而且有些樹葉可以製成藥材,給人治病;有些樹葉可以製成樹葉食品、樹葉飲料,有利於人體健康。

四、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教師與幼兒一起到戶外找一找哪些樹是常綠樹,哪些樹是落葉樹,蒐集落葉,做葉子粘貼畫。

我的創新:

像此次活動中有的孩子發現枯葉是乾的,沒有葉汁,但是他卻不知道怎樣記錄下來,當得到老師的引導幫助後,很快地記了出來,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孩子思維的一個成長過程,使他們逐步地由具體形象思維轉向抽象邏輯思維。

小結及反思

小結:使幼兒明白枯葉與綠葉的根本區別:易碎、不易碎;沒有葉汁、有葉汁。

我注重不同領域之間相關內容和同領域中不同內容的整合,比如:既有音樂體驗,又有動手操作;既利用了圖片投影,又添加了小魔術,使孩子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

課後反思這次活動是大班“多美的秋天”主題中有關《秋天的樹》,我選擇的是孩子們最常見的也是現在這個季節有明顯變化的葉子——樹葉。 從整個活動設計上來看,內容非常豐富,它是由幾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內容組成的,。從整個活動過程中來看,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有肢體語言、有實驗記錄、有語言描述等等,動手操作的小實驗讓孩子更感興趣,我爲他們提供了多種開放性的材料,發揮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性,使孩子們在不斷髮現問題中解決問題,同時,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也動了腦,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記錄,在每一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後,知道了枯葉和綠葉的區別,進一步瞭解了樹葉特徵。

幼兒園科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連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學習辨證地看問題。

2.簡單瞭解食物鏈的知識,初步感知動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重點)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故事幻燈片,狼、羊、草的圖片和道具,食物鏈圖片和操作架。

【教學難點】

簡單瞭解食物鏈的知識,初步學習辨證地看待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故事梳理,對話中感知

1.講故事並提出問題:誰會吃掉小草?誰會吃掉小羊?老狼要吃掉小羊,小羊是怎麼說的?老狼會怎麼回答它?那你覺得狼該不該把羊吃掉?

2.繼續故事展開討論,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結:因爲沒了狼,羊纔會變多,把草原吃光,草原變成了荒漠。

3.現在覺得該不該把狼全部關起來?爲什麼?

4.板書小結

草——羊——狼,揭示食物鏈的概念。

教師小結食物鏈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不因自己的意願而干涉。

二、情境表演,遊戲中感悟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遊戲。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因角色得多少而造成的食物鏈斷裂,幼兒進行表演。

三、合作拼擺,操作中體驗

1.倆人一組合作拼擺食物鏈。

2.針對幼兒拼擺的食物鏈,教師與幼兒共同驗證糾錯。

四、活動小結,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食物鏈,從現在開始用心觀察等你長大了你會了解更多更有趣的關於食物鏈的知識。

【教師反思】

把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注重各領域的整合,利用語言故事的形式把食物鏈知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幼兒,通過遊戲再次讓幼兒感知,通過體驗讓有了初步理解食物鏈,目標達成好。

小百科:法庭(courtroom)是法院(court)的事務類組織單元,是法院的子屬級單元,是審判者根據客觀事實及證據,公正地依法審理,並判決當事人是否違法,該處以何種處罰,或裁定當事人在所涉事件中該擔負的責任或該承擔的義務的基本裁判組織單元。

幼兒園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獲得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具體實驗。

活動重點:

幼兒能通過商量、分工、合作、共同探索。

活動難點:

能通過猜測、實驗、記錄感受鹽的多少與雞蛋之間的變化關係。

活動準備:

熟雞蛋、筷子、小勺、記錄紙、鹽各6份、紙板、紙、泡沫、塑料板、瓶蓋、碟片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聽故事《瀟灑哥落水了》後提問:有什麼好辦法能將瀟灑哥救上岸呢?

二、實驗(一)

1、教師:剛纔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好辦法救瀟灑哥上岸,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桌子上有什麼?請你們利用我們桌上的道具試着讓我們的雞蛋浮在水面上。

2、幼兒實驗、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小朋友做完實驗後,請小朋友說出自己是用什麼道具讓雞蛋浮起來的。

三、實驗(二)

1、分組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認爲很好的辦法,救了我們的瀟灑哥,但是,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個特殊的道具(鹽)想請小朋友再來試着用鹽做一次實驗看看雞蛋能不能浮起來。

要求:三個好朋友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放一次鹽就要在紙上記錄一次,還要記錄下雞蛋在鹽水中的變化。

2、幼兒實驗,教師巡視提醒幼兒做好記錄。

3、(1)觀察雞蛋在鹽水中浮起來的變化。

(2)請每組的組長向大家介紹自己組的記錄內容。

教師小結:

小朋友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我們發現雞蛋仔鹽水中會漸漸的浮起來,也成功的救了我們的瀟灑哥。可是瀟灑哥它還有一個煩惱,就是它得救了以後就不怕掉入水中了,可是他們還有其它的蛋類好朋友如(鵪鶉蛋、鴨蛋等等)它們能在鹽水中浮起來嗎?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小朋友再見!

幼兒園科學教案10

活動名稱:

各種各樣的汽車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汽車的類型和特徵。

2.瞭解一些汽車的特殊用途。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PPT課件《各種各樣的汽車》。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我知道的汽車

1.教師:大家平時見到的汽車長什麼樣?

(幼兒的討論)

2. 特殊功能的車(播放PPT1、2、3、4)

教師結合課件,小結汽車的基本特徵以及功用。

二.找一找:兒歌裏的汽車

1.教師:除了剛剛說到的小汽車,你還見到過哪些車呢?

(1)教師結合幼兒的討論,出示PPT 5、6、7、8、9

(2)這些車有什麼用呢?和之前我們看到的車有什麼不同呢?

2、欣賞兒歌: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學一首新的兒歌——車,我們先來聽聽。

3.教師:兒歌裏都說了哪些車?它們長什麼樣?各有什麼作用?

三.學念兒歌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邊看PPT邊逐句學念兒歌《車》。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節。

2、引導幼兒用簡短的句子說出自己愛吃水果的名稱、形狀及顏色。

活動準備 實物水果:蘋果、梨、橘子、香蕉、石榴等若干,籃子一個,圖片一幅。

重點難點

重點:是幼兒能說出幾種水果的名稱、顏色及味道。

難點:是讓幼兒知道這些水果是在秋季裏成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裏樹上的葉子變黃了,有的變紅了,被風一吹就會怎樣?秋天裏也是水果成熟的季節,你們知道果園裏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謎語:黃金衣,包銀條,中間彎彎兩頭翹。謎底:(香蕉)。

教師出示實物香蕉讓幼兒觀察後提問:果皮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教師講解:是長柱形的,稍有棱。)吃起來是什麼味道?

2、教師逐一出示蘋果、梨、石榴等水果,讓幼兒觀察後說出它們的形狀、顏色及味道,讓幼兒知道它們都是秋季裏成熟的水果。

3、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認識的這些水果都是秋天裏成熟的水果,它們的形狀分別有圓形、橢圓形、長柱形的;它們的顏色分別有紅、黃、綠等;有的剝開皮吃,有的用水洗洗就可以吃,味道有酸有甜,它們的水分很多,又有營養,希望小朋友們每天吃個水果,這樣身體就會茁壯成長。

4、出示圖片,讓幼兒連線。

5、做遊戲:《猜猜我是誰》。

三、結束部分

教師簡單講評,下課!

幼兒園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探討光和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圖書<<熊的影子>>

2、手電筒、蠟燭

3、粉筆

活動流程:

講故事《熊的影子》——引導幼兒在室內做出影子——去室外找光和影子的關係——觀察光源和影子距離的關係——遊戲:〈〈捉影子〉〉

活動過程:

1、給幼兒講故事<<熊的影子>>。(這是一個講一隻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提問:

(1)你知道影子是什麼嗎?

(2)你在什麼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麼時候看到過影子?

2、引導幼兒在室內做影子。

(1)教師啓發:你在教室裏看見過影子沒有?那怎樣才能在教室裏看到影子?

(2)鼓勵幼兒嘗試自己的想法:教師爲他們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材料,如手電筒、蠟燭等。

3、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關係

(1)帶幼兒去陽光下,讓他們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老師觀察他們怎麼做。

(2)提問: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裏會怎麼樣?在遊戲場的陰涼處呢?

(3)啓發幼兒動腦:怎麼改變自己的影子,讓自己的影子變得大些、小些、瘦些、寬些?怎樣改變影子的形狀?並讓他們試着用不同的物品製作影子,如傘、書等。

4、觀察光源和影子距離的關係,並學習記錄。

讓幼兒結對在走道上游戲觀察,並互相記錄對方的影子。每2~3小時回到同一點,看看影子是否發生了變化,是變大了、變小了、還是變寬了、變長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又是什麼樣子?

5、遊戲:<<捉影子>>。

一個幼兒試着通過踩另一個幼兒的影子去捉住他。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踩影子,如用自己的影子去碰別人的影子或用自己手的影子去碰別人的影子等。

幼兒園科學教案13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他們會積極的對感興趣的東西用他們的方式進行探究,如撕呀、揉呀、踩呀等等,我班的孩子在觀看大班哥哥姐姐做操時,忽然就對走廊前茶花的葉子產生了興趣,他們趁着老師不注意,就採下葉子比大小,比多少,有的小朋友還爲此發生爭執,我發現口頭教育提醒幼兒的效果並不佳,他們仍然會去採葉子,所以設計了這次活動,除了起到教育作用之外,還能激發幼兒對植物的關注和興趣,感知葉子的世界。

  活動目標:

1、對植物葉子的關注和觀察興趣。

2、以遊戲的形式嘗試按大小、顏色、形狀爲葉子分類。

3、知道不隨便採摘植物的葉子。

  活動準備:樹葉掛圖、實物、樹葉請柬、背景圖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樹葉請柬,以熊貓寶寶請小朋友參加樹葉展覽會引題。(分給每個幼兒一片自制的樹葉當成參觀券)

2、帶領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樹葉,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形狀。

3、遊戲活動《找朋友》

1)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樹葉的顏色找到朋友。

2)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樹葉的大小找到朋友。

3)唱找朋友的歌曲,找到顏色,形狀相同的朋友。

4、幫助樹葉寶寶找媽媽:將幼兒手上的樹葉送到牆上背景圖中。(引導孩子找到跟自己手上葉子相同的樹媽媽貼上,允許幼兒的父母幫忙)

5、複習兒歌:小樹葉

6、以熊貓的口吻教育幼兒不能隨便採摘葉子。

7、邀請爸爸媽媽一同看看幼兒園裏各種各樣的樹葉,並開展拾葉子活動。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進行樹葉分類、樹葉粘貼等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邀請了家長的參與,家長在活動參與過程中起了引導和帶動的作用,特別在活動結束部分,孩子帶着自己的父母欣賞幼兒園裏的樹葉,還將落下來的葉子帶回班上比多小,體現了親子同樂的良好氛圍。其次我爲孩子準備的樹葉請柬漂亮豐富,極大滿足了小班幼兒的特點,設計的環節自然緊湊,以遊戲的形式學習嘗試分類,其間還配以音樂歌曲,活動過程中注意每個孩子的表現,積極給孩子動口動手的機會,有效的整合了計算、語言、常識、音樂的知識,取的良好的效果。

幼兒園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瞭解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植物,知道它們奇特的功能。

2、通過觀察畫面、盆景,感知有趣的植物,並大膽地講述植物的外形特徵。

3、產生進一步探究花草植物的願望,對花草植物有好奇心。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電視機一臺。

2、教師準備含羞草一盆,幼兒從自己家裏帶一盆有趣的植物、圖片資料或影像資料。

3、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含羞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你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2)引導幼兒看看、摸摸含羞草,觀察並說說:含羞草是怎麼變化的。

  2、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植物。

(1)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本小組同伴介紹。

(2)每組推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3、觀察畫面,感知奇特的花草,瞭解它們特殊的功能。

(1)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奇特的花草,並與同伴交流。

(2)教師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講述引導幼兒看圖,並逐一介紹:

①會捉蟲子的花草:毛氈苔、豬籠草、瓶子草、捕蠅草。

②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王;

③會動的花草:含羞草、向日葵;

④長在水裏的花草:睡蓮、王蓮、荷花;

⑤可以治病的花草:黃連、金銀花;

⑥沙漠裏的植物: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幼兒教育)

幼兒園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 感知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說出總數。

2 學習按照數量對應取物,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小動物頭飾若干、掛圖、數字點卡、小禮物若干等。

活動過程:

1 認識動物寶寶,說出它們數量。

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課題<<春遊>>。請出去參加春遊的動物寶寶們和小朋友認識,然後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說出每種動物寶寶的數量,並用動作表示出來。(如,一隻貓就學小貓叫一聲,兩隻小狗就學小狗叫兩聲)

2 和動物寶寶去春遊:

讓全體幼兒唱着<<春天>>的兒歌,做着小律動,開始出發去春遊。引導幼兒說出春天有什麼景物,然後出示<<春天>>的圖畫,讓幼兒看畫面上有些啥?(一個太陽、兩隻小鳥、三棵小樹、四朵花兒)。

3 遊戲比賽:

小朋友欣賞了美麗的大自然,爲了讓大家盡興,請動物寶寶和小朋友來進行一場比賽。請幼兒分組比賽送點卡,看誰送點卡又快又準。

4 春姑娘送禮物:

春姑娘特別歡迎小朋友和動物寶寶來到大自然中,爲了表達她的謝意,她要送給每一位小朋友一份小禮物,但小朋友需憑點卡票獲得相應的禮物(幼兒操作:每一位幼兒按點卡取相應的小紅花或小綠葉)

5 小結:

小朋友今天玩得開不開心呀?你們欣賞了美麗的大自然,收穫了春姑娘的禮物,還認識了這麼多動物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