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科學幼兒園教案

科學幼兒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幼兒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幼兒園教案

科學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 感知各類水果,製作水果拼盤,品嚐水果的滋味,培養幼兒觸摸覺、嗅覺、味覺的能力,2、 幼兒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參觀果園2、蘋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個3、塑料盤子五個,塑料刀子每人一把活動過程:

一、引入:今天,農民伯伯給我們送來了好多的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組觀察水果(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來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討論。鼓勵幼兒大膽把自己看到、摸到、聞到的感受告訴他人。

三、水果拼盤比賽

1、幼兒分組討論:如何製作水果拼盤

2、幼兒分組製作水果拼盤(老師幫助小朋友切好)

3、欣賞各組的水果拼盤,幼兒進行評價四、品嚐水果拼盤大會引導幼兒品嚐自己做的水果拼盤,並說說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遊戲"運水果"結束。

科學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思考幼兒園爲什麼“出汗”,瞭解室內潮溼的基本原因。

2.知道處理潮溼的簡單辦法。

活動準備:活動前幼兒看過、摸過幼兒園“出汗”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外面的太陽好烈啊!看,你們的額頭上都有什麼了?爲什麼會出汗呢?

2.師:人熱了就要出汗,你們有沒有發現幼兒園也會“出汗”?在哪裏發現的?它的“汗”跟我們的一樣嗎?

總結:幼兒園的牆上、地面上,甚至我們的桌子上都有“汗”,還會有黏黏的感覺。

二.展開

1.師:爲什麼會這樣呢?難道幼兒園也熱了嗎?

2.師:其實這是因爲春天比冬天暖了一些,空氣中就有了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小水珠,它們飄到地上,飄到牆上,落到我們的桌子上,上面就像“出汗”了一樣。

3.師:有什麼辦法能讓空氣乾燥一點呢?(可以多通通風、換換氣,過一段時間,幼兒園就不會“出汗”了。)

科學幼兒園教案3

目標:

(1)初步知道磁鐵有磁性,能吸住鐵的東西。

(2)能圍繞磁鐵的問題積極地探索,培養對科學探索活動的濃厚興趣。

準備:

每人一盤物體:磁鐵.鐵製品.塑料製品.木製品.玻璃製品.布製品等

過程:

(1)瞭解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東西。

操作:幼兒自由玩盤中的東西,用磁鐵吸住東西。

提問:磁鐵能吸住什麼東西?不能吸住什麼東西?

小結:磁鐵能吸住鐵製的東西,吸不起來的就不是鐵做的。

(2)探索:用磁鐵吸非鐵製的東西。

提問:磁鐵能吸住不是鐵製的東西嗎?(不能)鼓勵幼兒積極探索,並把自己的發現和方法告訴大家。

(3)自由操作:在班級周圍尋找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和玩具。

活動延伸:

(1)在科學角中提供磁鐵和磁性玩具以及其他不同材料,讓幼兒繼續做實驗。

(2)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磁性:磁鐵能吸住水中的東西嗎?磁鐵能吸住埋在沙中的東西嗎?

(3)幼兒可以利用磁鐵特徵來製作玩具。

科學幼兒園教案4

【設計意圖】

讓幼兒瞭解廢棄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

【教案目的】

1、讓幼兒瞭解各種各樣的口袋功能,並能作好記錄。

2、能運用手、眼親身體驗,提高幼兒的探索慾望。

3、瞭解這些污染造成的危害,從此關心周圍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瞭解各種口袋的功能。

難點:端正自己的環保意識,正確的對待可回收資源的利用。

【教案准備】

1、積攢不同質地的口袋(布袋、紙袋、網兜、塑料袋);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書、乒乓球、水果、豆子、毛巾、水;

3、每人一份記錄表格;

4、事先讓幼兒觀察生活中口袋的存在;

5、PPT《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有關“聚丙乙烯”的視頻。

【教案流程】

一、以遊戲“看看我的口袋裏有什麼”引出課題。

1、個別幼兒兜裏有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塑料袋一個。

2、讓幼兒通過摸、看、說出口袋的作用。

3、教師依次出示各種口袋,引導幼兒瞭解它的用途。

二、鼓勵幼兒大膽實驗操作,並探索發現。

1、根據教師準備好的材料,先看,先想什麼物體能裝進各口袋中。

2、再請幼兒通過實驗證明,並採用多種材料操作。

3、讓幼兒對實驗結果做記錄。

4、師幼總結實驗結果,網兜不能裝水及細小的物品,紙袋和布袋不能裝水,應爲這兩者都具有吸水性。

三、觀看PPT《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及視頻,讓幼兒直觀的瞭解塑料袋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1、請幼兒線觀看視頻,知道塑料袋中含有聚丙乙烯的物質,瞭解它對大自然的危害。

2、播放PPT,切身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

3、師幼共同討論,如何針對這一現象,又該如何應對呢?

四、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應該愛護環境,合理的處理塑料製品,爭做環保小使者。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主要分爲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開展這樣的活動是爲了培養幼兒的探索慾望和理解能力,初步讓幼兒瞭解科學活動的過程。

A部分:以遊戲開始,通過在個別幼兒兜裏有老師準備的小塑料袋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通過摸、看、說出口袋的作用。通過教師出示各種口袋的引導多數幼兒億初步瞭解口袋的用處。

B部分: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實驗探索發現口袋的用處,並對結果進行記錄。通過總結,得到結論,根據口袋的自身特性幼兒都已知道網兜不能裝水極細小的東西,布和紙都具有吸水性,所以這兩種質地的口袋都不能裝水。明確根據《育兒天堂指導綱要》中的要求,體現師生互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做好引導,幫助幼兒完成。

C部分:通過觀看PPT及視頻,讓幼兒討論白色污染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且知道“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幼兒都能積極發言,這種方式不僅鍛鍊幼兒的觀察力,也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

這節活動課結束後,我也在反思,覺得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有一段沒有聲音,導致幼兒頓時失去觀看的積極性,應該在上課之前對所需的設備及材料反覆檢查,以免出現漏洞。我覺得應該認真地對待每一節活動,不斷從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使每節活動能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科學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瞭解常見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瞭解氣象與軍事的關係。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裏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麼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麼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瞭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瞭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並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麼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瞭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溫度、穿衣指數等)

三、瞭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關係,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麼?

四、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科學活動:繩子的用途

溫州第四幼兒園:金笛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於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瞭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麼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後,你們四人爲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麼字?怎麼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纔你們幹什麼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瞭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裏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纔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裏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裏了?有什麼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科學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電子計算器的基本部件(顯示屏及按鍵),並初步學習操作電子計算器。

2、知道電子計算器的基本功用及優越性。

3、擴大幼兒眼界,增加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多媒體教室,幼兒自帶電子計算器。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子計算器,說出名稱,討論功用。

1、思考:你們帶來的這樣東西叫什麼名字?

電子計算器是做什麼用的?

2、小結:電子計算器是一種計算工具,人們用它算賬,用它計算數的多少。

二、幼兒分小組討論電子計算器外形及基本構造。

1、思考:電子計算器是什麼形狀?上面有什麼?下面又有什麼?

鼓勵幼兒在小組內相互看一看、比一比,熟悉電子計算器的外形基本構造。

2、在實物展示儀上組織幼兒進一步觀察外形。

小結:電子計算器外形及基本構造。

三、幼兒分小組活動,學習操作電子計算器。

1、小朋友相互學習,找出自己計算器上的開關,學着用計算器做加減運算題。

2、請兩位小朋友在計算器上用電子計算器做加減數學題。

小結:操作計算器運算加減的方法。

3、幼兒出題,大家一起操作計算器。

4、計算機出加減題,大家用計算器進行演算比賽。

四、引導幼兒說出電子計算器的優越性。

1、思考:電子計算器有哪些優點,爲什麼大家都喜歡用它?

2、小結:電子計算器算得快,算得準,攜帶方便。

五、回顧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的進化,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活動延伸

1、人類祖先類人猿用石頭計數;

2、人類進化了,人們用繩子打結計數;

3、後來人們發明了算盤;

4、現在有了電子計算器;

5、還有更先進的計算工具“計算機”,能在幾秒鐘內計算出幾億個數。

科學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知推力的作用——克服物體的靜摩擦力,從而使其傾倒。

2、感知推力的作用點的不同,產生的效果(使物體傾倒)也不同。

準備:

1、多米諾骨牌若干。

2、顏料、毛筆,畫有圖形的紙若干。

3、寬敞平整的活動場地。

4、多媒體課件一套。

活動過程:

一、骨牌推骨牌。

1、師:“今天我們來玩一種很特別的遊戲——多米諾骨牌,小朋友請看。”

教師出示第一列骨牌。推倒第一塊後,一塊接一塊,逐個被推倒。

2、教師出示第二列骨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討論發現骨牌的排列方法。

3、“骨牌爲什麼會一塊接着一塊地倒下呢?”(幼兒討論)

引導幼兒討論後發現:只要推倒第一塊骨牌,它就會碰到自己前面的一塊,會把它推倒,就這樣一塊推一塊,直到骨牌全部倒下。

4、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將骨牌排列成一橫排,進行遊戲。

5、老師小結。

二、骨牌新連接。

1、師:“骨牌排成豎排和橫排都能夠推倒,那麼排成其他的圖形會怎麼樣呢?”

2、幼兒自由選擇圖形,自由結伴,合作遊戲。

3、幼兒交流討論,分析不能倒下的原因。

4、師:“多米諾骨牌這種好玩的遊戲,不光小朋友喜歡,世界上很多的大人也很喜歡,而且他們還舉行了各種有關多米諾骨牌的遊戲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觀看圖片)

5、師生共同設計一種圖案,在地板排列骨牌,觀看骨牌連續傾倒的景象。

科學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探究水的興趣。

2、初步瞭解瓶內石子量的多少與小瓶在水中的沉浮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水、抹布、小玻璃瓶16個、清洗乾淨的大桶8個(用以盛水)、小石子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有多次玩水的經驗,已經感知並探索過水有浮力、會流動等基本特徵。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探索通過增減小瓶裏的石子來改變小瓶在水中的位置。

難點:讓幼兒理解小瓶裏裝的石子多,就可以沉下去,反之則浮起來,進而讓幼兒理解如何讓浮着的小瓶沉下去,沉下去的小瓶浮起來。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教師:請幼兒猜一猜,把這個小空瓶放在水中會怎樣?是浮在水面上呢,還是沉到水底?(出示小玻璃瓶和裝水的大桶,幼兒進行猜測。)

教師:現在再請幼兒猜一猜:在小瓶裏裝上石子放在水中小瓶會怎樣呢?

2、幼兒親自動手操作,通過不斷改變小瓶裏石子的數量探索小瓶在水中的位置。

(1)教師交代實驗規則和注意事項。

①小玻璃瓶容易破碎,所以一定要輕拿輕放。

②每次打開瓶子裝完小石子後要將瓶蓋擰緊再放在水中。

③小石子掉了要及時撿起來。

④兩個幼兒共用一個大桶,水灑了要用抹布擦乾淨。

(2)幼兒親自動手操作。

①幼兒將小空瓶放入水中,發現小空瓶是浮在水面上的,從而驗證了自己事先的猜想。

②引導幼兒探索如何將浮在水面上的小空瓶沉到水底。

教師:我們在小瓶裏裝些石子會怎樣呢?

幼兒:可能還在水面上。

幼兒:不一定,有可能會沉下去。

教師:你們的意見不一樣又怎麼知道哪種方法正確呢?

幼兒:那我們試一試吧,看看怎麼才能讓浮在水面上的小瓶沉下去?

幼兒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神情都非常專注,有的幼兒在小空瓶裏裝滿了石子,放入水中,小瓶一下子沉入水底。有的幼兒只在小空瓶裏裝了幾個石子,小瓶仍然浮在水面上。教師引導幼兒說說爲什麼在小瓶裏裝了石子還漂在水面上。經過反覆實驗、嘗試,最終每名幼兒獲得了成功體驗,都能在小瓶裏裝入足夠的石子使小瓶沉入水底。

③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如何將沉入水底的小瓶再浮起來。

教師:現在小瓶裏裝上石子都沉在水底了,我們還能讓它們再浮上水面來嗎?

幼兒再次操作、探索,大部分幼兒都意識到要讓小瓶浮在水面上就要把小瓶裏面的石子拿出來一些。有的幼兒一下子拿出許多石子,瓶子裏只剩一點,放入水中便獲得了成功。教師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引導獲得成功的幼兒再往小瓶裏放進一些石子看能否還浮在水面上。有的幼兒只取出幾塊石子,將小瓶放進水中,還是沉在水底,但這些幼兒並不氣餒,繼續探索,一次次減少瓶子裏的石子,反覆實驗嘗試,最終讓小瓶浮在水面上。

④引導幼兒探索如何增減小瓶裏石子讓小瓶處在水中間,既不沉到水底,也不浮在水面上。

教師:剛纔我們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知道了,在小瓶裏裝上石子它能沉到水底,拿出一些石子它又能浮在水面上,那我們怎樣能讓小瓶懸浮在水中間呢?

幼兒的意見不一,有的幼兒說把小瓶裏石子拿出一些,有的說應該再增加一些石子,於是幼兒又開始反覆嘗試、操作。幼兒做實驗時非常認真,通過不斷增減瓶裏的石子,甚至將大的石子換成小的或將小的換成大石子,探索如何使小瓶懸浮在水中。由於小瓶處在水中是一種懸浮狀態,這就要求物體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是一樣的,所以這一實驗結果很難成功。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經驗分享。 (1)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在實驗中是怎樣讓小瓶沉在水底、或浮在水面上的。

(2)引導幼兒討論:小瓶由浮變爲沉或由沉變爲浮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經驗總結:同樣大小的物體,越重就越容易下沉,越輕就越容易浮起來。

教師將幾個幼兒的實驗小瓶擺在前面的桌子上,並請幼兒將裝有小石子的小瓶按照由多到少進行排序。教師從多的開始拿逐一讓幼兒猜一猜放到水裏會沉還是浮,開始幾名幼兒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沉下去!”幼兒答得都很正確。當取到中間的小瓶時,幼兒的猜測出現了分歧,有的說是“浮”,有的說是“沉”。當第一個出現浮起來的小瓶時,有的幼兒馬上說出了以後幾個小瓶都是浮上來的。

教師:“爲什麼你們認爲以後幾個小瓶都會浮在水面上呢?”

幼兒:“因爲小瓶越往後就越輕,小瓶中裝小石子多了就重,小瓶就沉下去;石子少就輕,就會浮在水上。”

4、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沉浮實驗,探索在小瓶中裝上其他東西怎樣讓它浮在水面上、沉入水底或懸浮於水中。

科學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樂於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2.探索發現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和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環境準備:體育區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發現現象。

1. 幼兒自由玩球.

2.幼兒將球放在櫃子上,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象。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幼兒教案《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1.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球站穩 ?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問題:能不能想辦法就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

4. 鼓勵幼兒動腦筋.再次大膽設想,並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 .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將作品陳列在櫃子上,幼兒集體欣賞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

科學幼兒園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電動玩具需要用電池。

2、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探究的慾望。

二、活動準備電動玩具車,電池。

三、活動過程

1:提供電動小汽車若干輛,其中有1~2輛車沒有裝電池。

幼兒玩汽車,發現問題:“小汽車爲什麼不會動?”

2、尋找原因:“爲什麼有的小汽車能開動,而有的不能開動?”

幼兒各自發表自己的想法,羅列幼兒的幾種想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引導幼兒思考。

3、嘗試實踐:“我們給這兩輛不會開動的車裝上電池試試。”

老師與幼兒一起給汽車裝電池。

請幼兒試一試,現在汽車是否能開動。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電動汽車裝上了電池就能開動了。

老師留疑:“是不是裝上電池,汽車就一定會開動呢?請你試一試。”

四、活動反思

讓幼兒知道每一樣電動玩具都是需要電池的,如果沒有電池電動的玩具是開不起來的。

科學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拆筆、裝筆、換筆的過程中探究材料之間的關係,獲得有關空間關係的經驗。

2、在拆拆裝裝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課前收集:拆裝難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筆及與之相匹配的筆芯若干。

2、教師演示用的水筆和圓珠筆。

  活動過程

一、給水筆換筆芯

1、教師:這些水筆的筆芯已經用完了,請你們給水筆換上新筆芯。

2、幼兒操作

3、引導幼兒演示並講述自己的裝拆過程,說出理由。

教師:你是怎樣打開的?

二、給圓珠筆換筆芯

1、出示一支圓珠筆,引導觀察圓珠筆的筆頭會伸縮的特點。

2、幼兒換筆芯,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如何選擇筆芯,在裝筆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等等。

3、師生共同探討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你拆開了圓珠筆發現了什麼?

(引導幼兒認識彈簧、筆芯套等)

教師:你遇到什麼困難,誰有辦法解決?

4、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分層操作

1、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嘗試給更復雜的筆換筆芯,沒有成功的幼兒繼續努力完成任務。

2、鼓勵沒有成功的幼兒說說自己的困難,並請同伴幫助解決。

科學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瞭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與美。

技能目標:學習用相應的詞、句表達自己的發現、感受。

情感目標: 萌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認識春天常見的花活動難點學習用相應的詞表達自己的感受活動準備前經驗準備帶幼兒實地去觀察物質準備各種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導入:

帶幼兒觀察植物角,引起幼兒興趣。

回憶春天看見過的花。

今天我們要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的花。

  基本環節:

  二、帶幼兒實地觀察我們看到了哪些花?重點觀察:桃花、玉蘭樹、風信子等。

從花的外形、顏色等方面仔細觀察、比較。

學習用好聽的詞、句來描述。

教室用貼板收集幼兒找到的花,並標上序號和花名。

教師:我們今天認識了這麼多什麼花?你最喜歡哪朵?

  結束:

  五、引導幼兒萌發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

科學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的:

1、瞭解摩擦生電這一現象。

2、會用塑料尺子和頭髮摩擦生電。

3、探索摩擦生電的樂趣。

  活動準備:紙屑,尺子。

  活動重難點:探索尺子和頭髮摩擦生電。

  活動過程:

一,舞蹈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跳一段小蘋果吧。

二,引入紙屑跳舞。

不光是小朋友們會跳舞,老師今天請來一羣小夥伴,它們也會跳舞。

教師展示尺子在頭髮上摩擦生電,讓紙屑跳舞的現象。

三,講解紙屑跳舞的原理。

小朋友們要來試試怎麼讓紙屑跳舞嗎?

恩,小朋友們想一想,爲什麼紙屑們會跳舞呢?

恩,讓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四,小朋友自由探索除了塑料尺子,還有什麼可以產生靜電。

五,記錄探索結果。

小朋友們,想必大家都找到一些東西,不知道你們找到的東西能不能產生靜電呢?讓我們在紙上,用自己的方法,把結果畫一畫,記錄下來吧。

六,探索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去,也可以試一試找一找,看看還有什麼東西能夠產生靜電。

科學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的聲音,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

2.獲得探索的快樂,感受打擊節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大米、黃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1個。

2.磁力板、桌子三張,椅子分三組擺好。

3.音樂《小動物的聲音》《幸福拍手歌》伴奏音樂,標記牌3個。

  活動過程

  一、 聽一聽,搖一搖

1.以談話的形式激發興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和罐子寶寶一起玩好嗎?”

2.教師出示一隻空罐子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再裝進幾個核桃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

3.讓幼兒找一個裏面有東西的罐子寶寶,自己搖一搖,聽一聽。

  二、 聽一聽,猜一猜

1.幼兒探索罐子發出的不同聲音,爲自己找朋友。

師:“罐子寶寶有聲音了,聽聽裏面東西一樣嗎?”

2.幼兒相互聽取罐子的聲音,找出自己的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坐在一起。

3.老師搖有東西的罐子,讓幼兒猜出老師的好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放在一起。

4.幼兒自由操作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 聽一聽,玩一玩

1.出示放在罐子裏三樣東西的標記牌,聽一聽對應找出罐子裏的三樣東西:米寶寶、黃豆寶寶、核桃寶寶。

2.幼兒取回自己的罐子寶寶和老師玩遊戲。

(1)師:“孩子們,拿好自己的罐子寶寶和老師玩警察叔叔紅綠燈的遊戲。”

告訴孩子們遊戲的規則:警察叔叔是這樣的,出示紅燈時大家不能出聲,警察叔叔翻過標牌,是哪個罐子寶寶誰就出聲搖一搖。

(2)警察叔叔的指揮加快,孩子們隨着加快反應搖動罐子寶寶。

3.老師清唱音樂伴奏,幼兒搖動罐子作出相應的節奏。

4.老師的伴奏不斷加快,幼兒伴隨着老師做出加快的搖動動作。

  四、用響罐爲音樂伴奏結束活動

播放《幸福拍手歌》伴奏音樂,幼兒隨着老師的指揮打出相應的節奏。

科學幼兒園教案15

  科學意圖:

幼兒是天生的探索者,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獲得經驗的先要條件。讓孩子們親自參與。使他們對周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逐步增加,促進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通過試一試、做一做、玩一玩認識了科學現象,獲得科學知識。在愉快體驗中學科學,滿足幼兒的探索慾望,激發幼兒學科學的興趣。

  適合班級:

中、大班

  材料準備:

大蒜、水盆、平盤、水、紗布、帶網眼的小盆。

  實驗操作:

(1)將大蒜泡在水中,直到它的根長出1~2釐米。

(2)在水盆中盛滿2/3的水,把帶網眼的小盆放在水盆上(要與水面有一定的距離),再把長出根的蒜放在上面,雖然大蒜的根沒有直接接觸到水,但是由於根具有向水性,所以大蒜的根會向着水源不斷生長。

  教師指導建議:

教師應提醒幼兒堅持每日進行觀察,並記錄實驗過程。

  拓展與替代:

◆可以用豆子等植物種子進行同類實驗並,幼兒觀察並記錄。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水培植物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