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六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教案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幼兒都很喜歡手工教案,自己動手製作出來的東西能夠讓幼兒感受到滿足感,剪紙是幼兒樂此不疲,用簡單的材料幼兒從中體會到樂趣,既能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又能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在從中體會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的技能;

2、培養幼兒心靈手巧、動作協調的技巧,並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手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紙杯、安全剪刀、竹筷、牙籤、雙面膠、毛線。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當你家裏過新年的時候,你家門口會懸掛什麼東西呢?

讓我們一起來製作紙杯燈籠吧!看看誰製作的最美、最好看吶!

2、老師指導幼兒製做燈籠

(1)分發製作材料;

(2)指導安全製做,小心使用剪刀、牙籤;

(3)製作方法:

第一步:把彩色卡紙粘貼在紙杯的外面作裝飾;

第二步:把在卡紙上畫好的耳朵、眼睛、鼻子、鬍鬚和嘴巴,分別剪下來,然後貼在裝飾好的紙杯上;

第三步:在紙杯底部的中間用牙籤鑽一個小孔,穿上毛線,並在杯裏將線頭打好結。將線的另一頭系在竹筷的一端,燈籠就做好了。

3、師生一起念兒歌:

小紙杯,

真好玩,

剪好圖形上面貼,

在鑽一個小小孔,

繫好繩子成燈籠。

幼兒園做燈籠教案,燈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代表着吉利,喜慶的物品,也是我國獨有的物品,是中國文化中比較有象徵意義的一種物品,做燈籠的課程主要是想要讓小朋友們更加了解中國文化。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複習鞏固並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口令,大膽表現,體驗英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英語口令(相關的卡片)

1) touch your head ouch your face ouch your eyes------

2) wash your facewash your handsrash your teeth------

3) fly 5 timesjump 2timesswim 4times------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

上次我們學會了幾個英文單詞,知道了head頭,face臉,eyes眼睛……等等。今天我們來做一個遊戲叫"listen and do"。

二、規則:聽英語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同時大聲說出英語(重複口令)。

遊戲者做錯或動作遲疑,都要算失敗。一定要反應迅速的做對才能過關。

三、老師示範作發令者開展遊戲。

做對了就說:Great!/That's right!錯誤的說:Oh,no./You are wrong.

四、集體開展遊戲,老師觀察指導。之後可請做得優秀的幼兒當發令者。

注意:當幼兒沒說發準音時,老師要糾正發音。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理解相鄰兩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2、喜歡和同伴合作共同遊戲。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5以內的大數字點卡一份,幼兒人手一份5以內的小數字點卡;

2、《幼兒畫冊》、筆

活動過程:

1、師生互動以拍手點數引出遊戲“數字寶寶找朋友”,加深幼兒對5以內數字的印象。

2、遊戲“報數名”,進一步鞏固幼兒對5以內數字的印象。

教師輪流讓幼兒手持數卡背對大家,師報數,被點數字的幼兒轉身高舉數字大聲回答“×、×,我是數字×”。然後繼續背對大家。(反覆進行)

3、比較相鄰兩數的關係。

師:誰來給點卡排排隊?哪張卡片應該排第一?

請一幼兒上來操作,集體說說他是怎麼給卡片排隊的?你發現了什麼。”(從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多1或少1的排序)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出示數字×,讓幼兒說出排列在它前後的數字並說出理由。

讓幼兒都能較清楚地說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過程,並告訴幼兒數字與數字間的相鄰關係。

5、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在《幼兒畫冊》操作練習,用畫點子的方式表示數字的相鄰朋友,通過操作活動再一次讓幼兒對相鄰數概念的理解。

活動延伸:

讓幼兒到室外的環境中去感受相鄰關係。鞏固幼兒對相鄰的認識。

教學反思:

1、數學課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課中游戲的時間比較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也比較多,但要讓孩子們真正理解這堂課的內容,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2、《我是你的好鄰居》也是圍繞主題的一節數學課,要求小朋友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理解相鄰兩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喜歡和同伴合作共同遊戲。在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便成了有趣的遊戲活動,把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去探索學習。

3、比較相鄰兩數的關係。

師:誰來給點卡排排隊?哪張卡片應該排第一?

請一幼兒上來操作,集體說說他是怎麼給卡片排隊的?你發現了什麼。”(從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多1或少1的排序)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出示數字×,讓幼兒說出排列在它前後的數字並說出理由。

讓幼兒都能較清楚地說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過程,並告訴幼兒數字與數字間的相鄰關係。

5、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在《幼兒畫冊》操作練習,用畫點子的方式表示數字的相鄰朋友,通過操作活動再一次讓幼兒對相鄰數概念的理解。

活動延伸:

讓幼兒到室外的環境中去感受相鄰關係。鞏固幼兒對相鄰的認識。

整個活動運用了三個遊戲環節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相鄰數之間的關係。環節一:遊戲“數字寶寶找朋友”;環節二:遊戲“報數名”;環節三:遊戲“相鄰朋友在哪裏”,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感受到、實踐到,使他們自己體會和理解相鄰數間的'關係——多1或少1。讓孩子在不同的空間感受相鄰數。真正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孩子興趣濃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整個活動體現了以孩子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和諧的師生關係。但是在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如:讓孩子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這個環節不太合適,因爲這節課的重點是掌握5以內的相鄰數,理解相鄰兩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而從小到大排列順序也是活動中的一個難點,兩個內容放在一起孩子不宜掌握,而且浪費了一定的時間。覺得放在第二教時比較適合。

另外,整個活動的節奏感還要強些,內容緊湊些,這樣的教學活動一定會更有效 -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夢是一個給人以很多想象空間的虛幻世界。夢裏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不可能實現的願望都能在夢中得到心情抒發。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幼兒在談論自己做過的各種各樣的夢,他們對夢有着濃厚的興趣。我選擇的這篇散文詩,恬靜優美,富有童趣,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開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在活動中可以體驗詩的意境,暢談自己的夢想,大膽講述仿編,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美好夢境的嚮往。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內容,體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根據自身經歷大膽講述,仿編部分散文詩。

3、發揮想象力,進行創造、表達。

活動準備:

1、小牀、娃娃、被子、枕頭

2、自制多媒體課件

3、大樹、卡片、黑水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娃娃、導入課題。

噓,洋娃娃睡着了,他在做夢呢?你猜她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夢?

欣賞課件(配樂散文詩)

二、理解作品、體驗意境

(啓發幼兒回憶散文詩內容,體驗優美意境,學習念散文詩,併爲散文詩起名字。)

提問:1.聽了這段散文你有什麼感受?

2.散文裏用什麼好聽的句子來告訴我們娃娃睡了?我們一起來說說!(眼睛睡了,嘴巴睡了,胳膊睡了,手睡了,腿睡了,腳睡了,只有鼻子在值班,呼 ---吸-----)

3. 洋娃娃夢見了什麼呀?(講述3幅畫面)

4,這麼好聽,又有趣的散文,我們可以給他取個什麼名字呢?娃娃的夢多嗎,精彩嗎?而且娃娃的夢是彩色的,所以我們就給它取個多彩的夢 ,你覺得如何?

5,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也來唸一唸這篇有趣的散文好嗎?

三、感受不同畫面,大膽講述仿編。

小弟弟和小妹妹也做了許多的夢,請小朋友來說說他們做了什麼樣的夢,並仿編到散文詩中,激發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四、想象繪畫、分享快樂。

啓發小朋友講出自己做的開心、快樂的夢,並畫到卡片上,然後掛到夢幻樹上與大家一起分享。

附:多彩的夢

眼睛睡了,嘴巴睡了,

胳膊睡了,手睡了,

腿睡了,腳睡了,

全身都睡了,

只有小鼻子在值班

呼——吸——

靜靜地我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大鼻象,

跟小朋友們玩滑滑梯;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小廚師,

在和小貓做蛋糕;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音樂家,

在小動物們開音樂會。

睡啊------睡啊-----

我做了許許多多的夢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各樣的路燈,瞭解路燈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能發準串、完、閃、邊等字音,學習表演,感受兒歌的情景。

3、能按數取物,根據數卡站在相應數量點子的圈中。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路燈圖片、路燈照亮圖畫、活動場景、數字卡片。

2、地面上畫有若干圈,圈中有數量不等的點子。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讓幼兒說一說觀察到得路燈。

今天老師畫了幾幅畫,請小朋友猜一猜老師畫的是什麼?(路燈)

路燈是什麼樣的?

你家附近有沒有路燈?什麼樣子的?

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路燈?

2、出示圖畫,通過讓幼兒觀察比較路燈照亮的地方和暗處的區別,讓幼兒說出爲什麼要有路燈?知道路燈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設置有多個路燈的活動場景,帶領幼兒在活動場景中邊說兒歌邊表演:太陽剛下山,路燈亮一串,一二三四五六七,數也數不完,風裏站得穩,雨裏亮閃閃,一盞又一盞,一直到天邊。從中幫助幼兒發準串、完、閃、邊等字音,感受兒歌的情境,讓幼兒產生興趣。

4、遊戲:排路燈

請幼兒結伴排隊站立,邊朗誦兒歌,邊做路燈狀,在場地上畫數個圈,模擬小區,每個圈內畫有一定數量的點子不超過10表示裝路燈的數量,請幼兒取數字卡片,尋找相應數量點子的圈,站在圈內邊念兒歌邊做路燈狀,未找打者只能站在圈外,待下次唸完兒歌后繼續尋找。

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製作方法,製作出各種各樣的路燈,加深幼兒對路燈的認識。

活動反思:

活動讓我們知道路燈的建設有利於道路交通安全,便於居民區的治安管理,更成爲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活動增強了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注意觀察關心我們身邊的事物,學會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生活物品和環境的關注,激發幼兒愛護公共設施、美化生活的願望。

小百科:路燈,指給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燈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範圍內的燈具。路燈被廣泛運用於各種需要照明的地方。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瞭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通過社區活動,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6.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大班聯繫好敬老院並準備一些零食。

2.製作壽星卡3.幼兒調查表4.重陽糕120塊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21日上午9:30

活動內容:

一、中小班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做客1. 了不起的爺爺奶奶。

(1)中班可以聽聽爺爺奶奶說說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事先聯繫好)(2)小班請爺爺奶奶說說平時是怎麼關心愛護你的。

2. 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3. 爺爺奶奶辛苦了。(我給爺爺奶奶捶背敲腿)4. 我喂爺爺奶奶吃塊糕通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爲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雛鷹愛心"行動"慰問敬老院爺爺奶奶討論:

1、活動準備(1)做調查問卷(2)你的爺爺奶奶年輕時是做什麼工作?有些什麼本領?

(3)現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些什麼不方便?

(4)小結:爺爺奶奶本領大我們能做些什麼事讓爺爺奶奶高興?爲什麼?

2、實踐活動:

(1)大膽地與周圍的老人打招呼,並會主動邀請老人。

(2)我爲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敲背、捶腿、給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禮物等。

3、 活動後:

(1)鼓勵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爲爺爺奶奶服務的?

(2)交流:對今天的活動的感受?

(3)通過調查交流:以後可以爲爺爺奶奶做些什麼?

我身邊的爺爺奶奶調查表

1、最喜歡吃的東西

2、他的愛好是

3、最想見的人

4、還有什麼不順心的事

5、最想讓我爲你做的一件事

6、爺爺奶奶生日和屬相備註:可以用畫畫、文字的方式來記錄。

教學反思:

我國是文明古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重陽節是中國人憑弔先人、敬老尊賢的傳統節日。因此,很好地利用重陽節這個契機,開展“重陽節”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培養他們從小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