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優美的語言,富有詩意的課文,令人遐想聯翩。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爭論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感受課文中蘊含着的道理和情感,憑藉課文展開想象,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祕。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本文內容不難理解,關鍵是讓學生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學會想象,學會欣賞。所以我從以下幾步來設計教程:

1、對春雨本身的感悟

春雨的形象在第一自然段的過程中作簡單的理解。然後讓學生自己質疑、問難,說說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之後,我進一步把課內知識拓展:“同學們,讓我們也走進濛濛春雨中,加入小鳥們的爭論中吧!你認爲春雨是什麼顏色的?”話音剛落,教室裏馬上沸騰了起來,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

2、瞭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春雨讓大地變得五彩繽紛,我引導學生邊想象邊分角色朗讀文中小動物的對話,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體會文中蘊含的情趣

在朗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們的天真、活潑、可愛,體會春雨的輕柔、歡快。但在教學中,這點學生領悟不到位,所以讀的質量欠佳。

低年級的課題是“自主識字、快樂識字”,在本節課中,我安排學生提前預習了認讀的11個字,所以在課文分析完後我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考察學生對這11個字的認讀情況,學生認識的還可以,90%以上的學生會讀、會組詞、會說字的意思,整體效果不錯。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文中通過小朋友畫家鄉體現出小朋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小朋友畫的家鄉是美麗的,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能讀出來,但是還沒有完全投入,特別是在讀“那麼……那麼……”句子的時候,經過反覆朗讀之後纔有所體會。最後讓孩子們也畫自己的家鄉,可是實實在在帶着美好的熱愛家鄉的心情去畫的寥寥無幾。難道我們的家鄉不美嗎?畫不好,怎麼會寫好呢?反思我們是否缺乏對孩子家鄉美的`教育,在閒暇的時候,我們帶孩子走近大自然,讓孩子感受家鄉的美,有嗎?在十五年前,我曾經多次帶着孩子們走進自然,他們感受到了家鄉的美,也感受到了接觸大自然的快樂,而今天我們缺少的教育太多太多了,只是課堂上的感受而無生活實踐中的感受同樣是缺憾的教育。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學習目標:

1、就身邊的垃圾進行交流,能說清楚垃圾是從哪裏來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就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展開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學生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具有自覺美化環境的行動。

課前準備

1、生活小調查:我們身邊有哪些垃圾?這些垃圾是從哪裏來的?這些垃圾到哪裏去了?(學校、家附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校園的垃圾進行觀察。)

2、佈置蒐集資料:垃圾的處理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義烏正在創建全國文明衛生城嗎?那你覺得義烏城乾淨嗎?(可以播放義烏的風光或校園風光,讓學生感受城市的整潔美)

城市裏的垃圾到哪裏去了呢?今天我們的口語交際課要談的話題是:

我們身邊的垃圾

二、小調查的彙報交流

(1)每人在小組裏彙報自己的調查結果,互相幫助,互相補充。

(2)每組派代表交流。

(3)教師小結:

垃圾的果皮紙屑、塑料袋、各種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園垃圾)

廚房垃圾。

三、開展活動,處理垃圾

小朋友在學習生活中,少不了出現垃圾,但是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城市仍然這麼美麗乾淨,你們知道這些垃圾到哪裏去了嗎?

1、讓學生自由說說,交流自己所蒐集到的資料。(學生可能會說扔到垃圾桶裏、垃圾房裏去了,那麼老師就追問:“垃圾房裝滿了怎麼辦?)

2、該怎麼處理垃圾呢?今天我們來成立“點子公司”,爲處理垃圾出出點子吧。

(1)學生自由組合,成立公司,動腦子,想辦法。

(2)分組彙報。注意評議:

誰聽的認真?誰的.點子好?好在哪裏?

你認爲還有哪裏不夠好?可以提出問題要求解答。

四、介紹科學的垃圾處理方法

1、義烏的處理辦法:塔山垃圾填埋場。

2、焚燒法。

3、積肥法。

五、討論質疑,求真創新

1、你認爲哪種方法最好呢?請說出理由。

引導學生從環保、廢物利用等方面談談看法。

2、介紹美科學家研製出用人造閃電出來垃圾的新方法。

六、導行

我爲創建出力,攜手共建全國衛生城。

成立環保小衛隊。

資料:

處理垃圾的方法:

衛生掩埋法:顧名思義,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來。

焚燒法;將垃圾分類後,送入焚化爐裏燃燒。

積肥法;把垃圾堆疊起來,使廢氣物的纖維質和有機質腐化,變成肥料來改良土壤。

美馬薩諸理工學院等離子物理實驗室宣佈,他們成功利用人造閃電所釋放出來的巨大熱量能將垃圾熔化,待冷卻後,有害廢物可以變爲沒有毒害的巨大玻璃。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讚賞、激勵的評價語言對孩子們有神奇的.鼓勵作用,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而且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引進積極的評價機制,不失時機地對學生的進步和成功給予表揚、鼓勵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自信心。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今天上的是《畫家鄉》的第一課時,記得一年前我也上過這課,當時的情景依然清晰地在我的眼前閃現,雖然當時上得並不理想,但是一拿到這篇課文就感覺特別親切,我想這樣的親切感給了勇氣和力量再次嘗試。經過反反覆覆地研讀課文,查閱了許多相關的資料,我才動手重新備課,在我備課的時候我發現以前一些想不通的問題現在一下子就想通了,也能找到應對的策略,總得來說,當時覺得自己備得還是比較合理的。經過與孩子們一起學習課文,有一些想法現總結如下:

一、面向全體,發揚個性

我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就把面向全體學生,發揚孩子個性放在第一位。在識字環節中,我讓孩子們在自由讀,小老師帶讀詞語過後就發揮自己的識字本領,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大聲地說出來,孩子們做得很棒,有好多孩子都能發揮平時的水平,說得像模像樣,如講到了“市”是翹舌音,還說到了“寬”“奔”是前鼻音,說到了“密”與“蜜”要區分開來,“匹”和“四”、“樓”和“數”長得差不多,“撿”要用手來撿,所以是提手旁,而“臉”是身體的部分,所以是有月字旁的等。在幾處語言訓練中,孩子能積極動腦,說出自己的風格,說得與其它人不一樣,這一點值得表揚。在用“那麼……那麼……”說話時,孩子們就說到“山那麼遠,那麼高。”“花那麼美,那麼香。”“小草那麼綠,那麼密。”“學校那麼大,那麼漂亮。”等好句子。

二、精心設計,促進表達

近期我們一直都努力地在把作業揉進課堂,這篇課文作業本上沒有什麼特別的作業,最多的就是說話訓練,所以我結合課文後面的“讀讀說說”設計了多處語言訓練點。第一自然段有用“愛……也愛……”來說,第二自然段有用“那麼……那麼……”來說,最後還有一個仿照課文來說的練習“我的家鄉在……。這裏的…那麼……那麼……”。孩子們說下來以後,我思考着,其實我有時確實小看他們了,原本以爲他們說不出第三個練習,還準備了許多照片想給他們提示,但其實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把提示給他們看了,他們也許倒說不出來,因爲我給的是一些有名的地方,但這些地方對於他們來說特別陌生。而他們說的都是身邊的事物,如“我的家鄉在農村。這裏的學校那麼大,那麼漂亮。”“我的家鄉在海鹽。這裏的樓房那麼多,那麼新。”“我的家鄉在平原。這裏的花那麼香,那麼美。”從這裏我深深地懂得了語文是生活的提煉,生活是語文的外延,只有引導孩子們認真生活,仔細觀察生活中的細小事物,才能促進他們說出生動活潑的句子。

三、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低年級孩子重朗讀,當孩子有了自己的理解就能讀出不同的韻味來。在這一點上,我也努力着使孩子們能更自然地更輕鬆地培養語感。

這節課中,我主要引導孩子讀懂讀好濤濤家鄉的這一段。經過自由讀,孩子們能夠知道濤濤家鄉的海很藍很寬,再讓孩子讀出很藍很寬的感覺,他們就一個比一個讀得好,當然必要的評價能更好地激發孩子們表現的慾望。我在評價時用到了“我的眼前好象就有這麼一個很藍很寬的大海。”“你讀得更藍更寬了。”“你的大海真美呀!”等。

在感受魚蝦和船多時他們都能找到關鍵詞,特別是一個男孩能說出“一艘艘”和“一艘”的區別,“一艘艘有兩個艘,表示船很多,而一艘只表示一隻船”經過引導,孩子們也能說較多這樣的詞,如“一片片落葉”“一朵朵花兒”“一棵棵大樹”等。孩子們理解了課文,讀起來自然就更有感覺了。

四、細數不足,努力完善

一堂課下來,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討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細細琢磨,努力完善。在朗讀感悟時,我發現孩子們個別讀時大部分能有一定的.感情和個性,而齊讀時效果就沒那麼好,顯然班中一些孩子的語感還需要好好培養。在體會魚蝦多的時候,一個孩子能找到裝滿,但是當我想讓孩子們說說滿到什麼程度時,一些孩子就想偏了,說船上裝了許多貝殼,裝了許多海鮮,這主要還是引導時的語言準確度不夠。在孩子說到一艘艘表示船多後,我馬上再請其它小朋友來說一個表示數量多的詞,站起來的孩子沒說對,其實像這樣的問題是可以避免的,我應該讓剛纔理解這個詞的孩子先說一個,再請其它小朋友去說。遇到一些需要我思考一下再給出評價的回答時,我缺少了明確的反饋,這種模棱兩可的評價會給孩子造成困惑,而我的遲疑也可能會帶給學生不好的影響,讓他們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改掉。我覺得各個環節之間連接得比較緊湊,但在某些環節中,我的節奏稍微慢了點,所以縮短了孩子們寫字的時間,留給孩子們寫字的時間太短,這是需要改進的。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課文《王二小》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把敵人帶進埋伏圈,而自己英勇犧牲的故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依據新理念,教學中我通過自由讀、齊讀、男女生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來推進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領悟小英雄的行爲。同時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感情朗讀,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克服困難,真正學會學習。同時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朗讀中學習小英雄的精神,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才願學、樂學。本課內容與今日孩子生活相距甚遠,那麼就需要"未成曲調先有情”,我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由孩子們熟悉的話題“你今年多大了”談話導入,以引導學生的注意與興趣,誘發積極情感。接着,以一首悲情基調的動漫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使學生自己置身於故事之中,仿若身臨其境在情感上引起他們的共鳴,所以在配樂朗讀時讀得特別投入。另外,提問——是開啓學生思維的金鑰匙。聽完歌曲,我讓學生談談聽完歌曲你知道了什麼?這樣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在學習中的提問與思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從而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克服困難,真正學會學習。

(二) 把握語言,促進學生想象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社會的進步,成爲知識進化的源泉。”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但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就能點燃學生創造性的火花,促其展開豐富的想象。

首先,抓詞語。詞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課的重點。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在充分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在講迷了路的敵人讓王二小帶路時,我引導學生結合圖片,抓住“叫”一詞讓學生想象:兇狠的日本鬼子碰到王二小叫他帶路,會怎樣叫?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表演兇狠的敵人。這樣,通過一個詞語的教學大大開闊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又培養了創新思維能力。

其次,抓片斷。抓好學生對課文的重要片段的理解,就能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整篇課文內容,而且非常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如:講到王二小裝着順從敵人,給敵人帶路時,我啓發學生想象如果王二小不給敵人帶路,會怎樣呢?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王二小的機智勇敢,同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想象力。

(三) 讀文生情,引導學生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教學中我利用自由讀、齊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來推進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領悟小英雄的行爲。並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感情朗讀,教授讀書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我讓學生再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讀,畫出最打動自己的語句,並思考是什麼讓你感動。對於一些深奧的或情深意厚的語言文字,僅靠抽象分析、綜合,學生往往難以作出深刻的理解。

要體驗蘊涵其中的感情,必須讓學生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在腦海裏形成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栩栩如聲的立體畫面。學生便能運用形象思維,使課文內容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地再現在眼前。我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在講“掃蕩”一詞時,運用多媒體呈現敵人掃蕩電影。學生看罷,自己便可以說出詞義。這樣,化難爲易,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進而感悟了句意。這樣,不僅給學生營造出一種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情緒高漲,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而且大大增強了課堂學習效果,使這堂課煥發了生命的活力。

(四) 延伸課文,昇華學生情感

本課的英雄故事打動着每一個孩子,結尾處仍留下餘味,我適時設計:此時此刻你對小英雄王二小說些什麼?學生眼睛裏閃動着淚,神情地對着王二小的畫面說個不停,我知道他們已被王二小的精神所感動,這時我又模仿王二小的語氣說到:同學們,我聽到了,你們多幸福呀,我和無數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才換來了你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們可要珍惜呀!通過感情渲染引導學生領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時教師話一轉,同學們王二小就這樣的去了,但是他的名字,他的事蹟卻永遠的銘刻在我們心中,《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永遠的響徹在祖國的大地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聲適時響起,再次激發學生引起情感共鳴。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核心提示:《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啓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語言比較零...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啓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語言比較零碎,語言缺少感染力。我覺得正是自己對學生的預設不足,課前沒有備足學生,才導致課堂生硬缺乏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學習第四節時,我可以先承接上一節引導學生想象,現在兩隻鳥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裏,你猜,在鳥媽媽的.孵化下,過幾天這兩隻鳥蛋會怎樣?雖然它們現在還是蛋,但我們可以想到,(放鳥叫聲)聽!——說說你彷彿聽到了什麼嗎?(擊出示鳥兒在藍天中飛翔圖)看!——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嗎?然後邊讀邊想象,把自己當作小男孩讀詩歌第四節,再播放幻燈展示鳥兒自由生活的畫面、人與鳥和諧相處的照片進一步激發孩子熱愛鳥類、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猜謎語形式喜聞樂見,用在課始導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興趣,且謎語的內容具有生活氣息,貼近孩子的語言,很自然地引出課文內容。

以興趣爲先導,關注個性化張揚,教師採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摒棄了“教教材”的傳統觀念,藉助教材精心設計了多種語文實踐活動,抓興趣點教學,不但激活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將它變成求知慾,在課堂氛圍空前高漲的情趣中,學生已經把學習課文變爲一種自我需要了,教學效果較好。

低年級閱讀教學不僅僅是指導學生會讀課文,讀懂課文,更重要的.是要喚醒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教學開始,我首先給學生提供一個輕鬆愉快、自主學習的空間。用“你想知道嗎”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又爲學習課文作了鋪墊。然後範讀,讓學生提意見,這不僅爲學生讀課文作了示範,而且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積極評價的能力。

上課時間沒有把握好,過於注重生字的識記教學,對學生放的太鬆,以至寫字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學生主動參與的願望還沒有調動起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強自己上課激情的訓練。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夜色》是一首兒歌。用第一人稱,寫“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後來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一樣美好,“我”不再怕黑了。

我在教學本課時,開課時利用課件播放歌曲《小星星》引入,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情境下學習課文。然後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對課文中出現的字詞,採用自由讀、指名讀、領讀等多種形式,爲學生掃清字詞障礙。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都是讓學生課前提問,然後通過讀課文等手段逐漸解決簡單問題,在理解課文的環節就抓住一個立足於文章的整體、直指向文本的主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理解上的難點來引導學習。最近,在反思我的這種方式是否適用於低年級,想到了這種方式的目的和效果——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和能力,決定還是堅持用下去,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如,“微笑”在文中是“花草”微笑;在“夜色”下的微笑;是“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時發現的;夜色下花草的微笑像“白天一樣。”抓住重點詞語來學習課文,發揮重點詞語在文中的關鍵的作用。如,“微笑”通過朗讀,邊讀邊想花草的微笑是怎樣的畫面;描述畫面,說出夜色下的花草的微笑是很美麗的;由夜色下花草的美麗進一步拓展、延伸到夜色是美麗的。最後,我讓學生帶着自己對夜色的`理解齊讀課文,讀出我的膽子由小到大的原因。同時,使學生感受到了夜晚的美麗,懂得黑夜也是自然界一道獨特的風景,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從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不足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我講解的有些細,學生沒有充分讀的時間,所以對感悟理解不夠到位,再有就是學生比較好動,老師提出的問題不夠積極發言,最後的拓展沒有很好的完成,學生說的少。在理解字義的層次上自己做的也不到位。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對學生說:“大家應該善於思考,勤于思考。”對於老師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些天我們學校組織了語文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我認真閱讀了教師用書和語文課程標準,在網上也查閱了相關課文的資料,認真準備執教了《識字5》一課。

現針對《識字5》一課,做一簡單分析如下:

(一)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本節課我設計在識字後感情朗讀課文,本以爲能讀得很令人滿意,但是學生學的不是很感興趣,沒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朗讀,讀出來總令人感覺乾巴巴的,沒有一點生機。如果能做一個優秀的課件,讓學生感知金色的沙灘,蔚藍的海面,紅色的晚霞,相信朗讀效果肯定會更棒!

(二)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太小,跳課文教學,使他們難以“消化”。

《識字5》是第四單元的識字課文,挑出來放在剛學完拼音後上,他們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課上我引導學生把“沙灘”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學生就讀得很輕很拖,以爲這樣就是“舒服的感覺”。而在生字教學“浪”字時,對這個左右結構的字,他們怎麼都擺不準位置,雖然我多次強調“左窄右寬”,學生寫得也很辛苦,但寫出來的字還是“左右胖瘦不相宜”。回到辦公室,自己反覆的琢磨思考,思來想去,終於豁然開朗,找到“病根”所在。借鑑別人的教學設計,究竟是爲了模仿還是借鑑?如果一味的把別人的.教學設計的種種環節,甚至是一句話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不但不會見效,反而還會事倍功半。還記得自己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領導對我說過: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本、備教參,更重要的還要備學生。不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適用於任何一名學生。作爲教師我們應該針對孩子們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識能力,爲他們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三)鼓勵學生,方法多樣,要適合學生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發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上課很活躍,一個問題問下去,搶着回答,或者舉手時發出“我、我、我”的聲音,這是就要鼓勵學生:上課積極很好,但要遵守課堂紀律,如果你能安靜的舉手,老師就更喜歡你了;有些學生很內向,上課不敢舉手,但是坐的很端正,這時就要引導他們,你坐的真端正,如果你能膽子大一些,勇敢的舉手發言,就更好啦!有些學生回答偏離了問題,我就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試試看。經過老師提醒,能不能回答得更好些。

通過對這堂課的反思總結,我學到了許多教學中的知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總結經驗,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

《畫家鄉》一文是人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寫的是孩子們用彩筆畫家鄉的事。通過五個孩子不同的畫,展現出他們各自家鄉的美麗,表達了孩子們愛家鄉的情感。

課文第2—6自然段具體描述了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5個孩子所畫的家鄉。濤濤的家鄉在海邊,那浩瀚的大海,掀起萬頃波濤,海底蘊藏着豐富的寶藏。山山的家鄉是山裏,那裏山峯高,瀑布美,屋前屋後都是高大的樹。平平的家鄉在平原,遼闊的平原,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青青的家鄉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裏草綠,牛羊多。京京的家鄉在城市,一座座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聳入雲霄。他們的畫畫出了各自家鄉的特點,充分反映了他們對家鄉的真摯熱愛,進而反襯出祖國各地欣欣向榮的發展。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篇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通俗詩和風景畫。畫面的圖景和描寫的語句,很容易與學生的生活和認知達成契合,引起共鳴。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將課文配以形象、生動的課件,向孩子們展示了自己和文中孩子家鄉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爲和小畫家交朋友到他們的家鄉去遊覽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遊覽、觀賞。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遊。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找找、讀讀等多種方式,並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由讀、齊讀等多種讀書形式,使課文的意境和語言都走進了學生的心裏。

我用圖片來介紹我們自己的家鄉桐鄉的風景,讓學生髮現,原來自己身邊就有這樣的美景,激發對家鄉的熱愛。再出示課文中的五幅圖,談話揭題。

在初讀感知時,重點放在檢查生字上,安排了小老師帶讀,去拼音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最後採用“撿貝殼”遊戲,既鞏固了生字,又活躍了氣氛。

精講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帶着“你覺得濤濤的家鄉美在哪”這一問題自己讀這一段,交流出美在大海,美在魚蝦,美在貝殼。聯繫到可能孩子們都沒見過這些東西這一實際情況,所以在每一句關鍵句出示時都附帶了圖片,希望能幫助他們理解。在教學美在大海這一部分時,我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好兩個“那麼”,以朗讀促感悟,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藍和寬,並穿插了說話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那麼……那麼……”這一表達方式的理解。學生基本上都能說出來。在教學美在魚蝦這一部分時,重點指導學生讀好“一艘艘”和“裝滿了”這兩個詞,以此來感受魚蝦的多。而在教學美在貝殼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想象,看到濤濤撿了那麼多美麗的貝殼,你想做什麼?這麼一來,學生應該就能想到也想要貝殼或是想和他一起去海邊撿貝殼等等,來感受濤濤生活得多麼快樂,他對自己的家鄉充滿了熱愛之情。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2

《烏鴉喝水》這節課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難看出,這節課真正的主人是學生。在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們在表演、討論乃至爭論的過程中,獲取了知識。知識的獲取並不是老師硬塞給學生的,教師把思考的權利和時間就大膽地交給了學生。老師的一句“你能幫助烏鴉想想辦法嗎?”讓學生通過合理想象,激發創新意識,發表獨立見解,促進了雙向互動。從學生的相互辯論中不難看出學生在情境中,熱烈的情緒,好奇的.心理,探究的精神交織在一起,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認知活動中。親身經歷的探究爲主的學生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老師讓學生仿烏鴉的辦法做實驗,驗證了烏鴉做法的正確性,培養了學生親身實踐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3

《畫家鄉》是一篇十分能激起孩子學習慾望的課文,浩瀚的大海,美麗的山裏,寬廣的平原,遼闊的草原,繁華的城市,這一處處風景給了我們美的感受。

“畫家鄉”是本課的課題,雖然課題比較簡單明瞭,但存在着一個難點:什麼叫做“家鄉”?這個概念比較抽象模糊,一年級的孩子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安排了一個對話:什麼是家鄉?從而讓學生明白,“家鄉”就是這個概念,並通過師生談話,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家鄉在哪兒,有些什麼東西,爲第2課時的拓展學習做一個鋪墊。

《畫家鄉》一課文中五個孩子以畫畫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向小朋友們展示了我們祖國清新美麗的山水。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積累了美的語言,獲得了美的享受,培養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優美的畫面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家鄉的'可愛,更激發了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筆去畫自己的家鄉。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有興趣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言,識字、寫字,畫一畫自己的家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閱讀興趣在低年級教學中是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把閱讀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結合課文插圖,向孩子們展示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爲和小畫家交朋友到他們的家鄉去遊覽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遊覽、觀賞。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遊。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在觀察濤濤撿貝殼時,我問“濤濤在海灘上撿了許多的貝殼,他撿的貝殼有什麼樣的呢?”學生回答:有五角形的、有扇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像蝸牛的殼……接着問:請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好嗎?學生回答:五顏六色、各種各樣、奇形怪狀……是啊,他撿了許多形狀各異的貝殼,多得都拿不下了,難怪他的臉上露出了那麼開心的笑容。那就讓我們一起和濤濤去海邊撿貝殼吧!學生感受到濤濤撿到貝殼時的高興心情。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挖掘教材,從學生的認知點出發,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儘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4

從引入開始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各種手段,千方百計的爲學生創設生動活潑,新穎有趣的學習情境。教學中教師把音樂引進課堂,製作精美的`課件,創設語文園地等等,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慾望,和學習的主動性,喚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

決定要上這課時,我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我希望教給學生什麼知識,什麼能力?

經過再三思量,我決定以學生能複述故事爲突破口,課堂上爲學生搭橋鋪路。

一、內容上的理解

爲了學生能儘快釐清思路,我利用看圖猜地點的形式,讓學生饒有興趣地瞭解小猴子下山經過的幾個地方。同時,進行量詞的鞏固訓練。再讓學生用上量詞,串講小猴子下山經過的地方。第二步再讓學生讀課文,釐清每一個地方,小猴子都幹了些什麼。通過板書讓學生知道,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先來到玉米地,掰玉米,扛玉米,來到桃樹下,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來到西瓜地,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來到樹林,扔西瓜,追兔子。

二、用詞精彩的解析

文章用詞也是呈現結構統一式。如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我主要學生採取動作演繹的.方式和用圖理解的方式進行,而後,請學生將理解融入到朗讀中去。

三、句子結構的訓練

文章每個自然段都是採用“走到……看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