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語文公開課釣魚的啓示教案及資料

語文公開課釣魚的啓示教案及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

語文公開課釣魚的啓示教案及資料

  一、教材分析:

《釣魚的啓示》屬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着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啓示的事,說明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是人面對種種誘惑時應該把握的道德準則。

  二、學情分析:

《釣魚的啓示》這一課對於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首先,這個故事發生在國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其次,本文的主題是“道德”,道德對於成年人來說都是一個深刻而嚴肅的話題,更別說孩子了。最後,本課的重點就是理解父親爲什麼把大鱸魚放掉,而文中對父親的描寫卻很含蓄,沒有心理描寫,也沒有過多的解釋性的對話,所以學生在閱讀本文時很可能只停留在語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語言背後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並理解本課的一些詞語,如:漣漪、翕動、不容爭辯等。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繫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等方法使學生走入文本,體會釣魚的啓示。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受到一些啓示,懂得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聯繫生活實際、揣摩人物心理、朗讀等方法使學生走入文本,體會釣魚的啓示。

2、教學難點:從文中的細節描寫中揣摩父親的心理活動,理解父親放掉大鱸魚的做法。

  五、教學方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採用以讀爲主,運用多種方法和形式讀文來達到預設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新課程理念上提到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在學法上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讀爲本、以讀促解來達到學生質疑、解疑。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還給課堂。

  教學流程設計:

一、 複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釣魚的啓示》。(齊讀課題 點擊課件出示插圖)回想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能用三個詞概括一下嗎?(釣魚)-(放魚)-(啓示)。板書

二、複習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

三、品讀課文。

1、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緒有什麼變化?在文中找一找,填寫課後第二題。

得意——( )——( )——( )

2、品讀“釣魚”。

(1) 請用心讀課文的釣魚部分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看你能讀懂些什麼?

(2)引導學生體會:“我”釣到魚時是什麼樣的心情,父親是什麼樣的心情。劃出相關的語句,並在重點詞下打上着重號。

(3)理解句子,積累詞語。

重點指導:啊,這樣大的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相機問:“我”釣到的是一條什麼樣的魚?我得意什麼?父親得意什麼?.

(4)小結:誰來歸納一下這一段寫的什麼內容?

2、研讀“放魚”。 、

過渡語:是呀,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多令人高興呀!但作者爲什麼又忍痛割愛放了調到的大魚呢?

(1)讀課文“放魚”部分4--9自然段,你能體會到“我”複雜的心情嗎?劃出相關詞句,好好讀一讀。

(2)採取分角色讀的方式來學。

(3)引導提問:在“我”釣到魚時,父親是得意的,而面對着到手的這條誘人的大鱸魚,父親和我沒得意多久就面臨着一個難題,什麼難題?

①生說難題。

②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師引導學生理解:從“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可以體會到兩層意思。第一,父親也很喜愛這條漂亮的大鱸魚──魚是那樣的大,“我”平時雖然經常跟父親去小島釣魚,卻“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魚是那樣的可愛,魚鱗在“銀色的月光下”閃閃發光,還“輕輕翕動着”魚腮,父親和“我”一樣喜歡並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第二,正因爲大鱸魚這麼漂亮可愛,所以從情感上說父親也捨不得放掉它,“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是因爲父親也在經歷實踐道德的考驗:放,還是不放?

此時,爸爸和我的態度是怎樣的?爸爸的堅定,從哪兒看出?師引導學生理解:讀“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這句話,我們需要讓學生體會到父親的堅決,“得”──一定、必須,不容爭辯、沒有商量的餘地;

③“我”依依不捨,從哪兒看出?

a“乞求的目光”。

b放魚動作,從慢慢地看出他想幹什麼?爲什麼不想放魚? 讀文理解作者的心理變化。

3、歸納總結: 爲什麼“我”不願意把釣的鱸魚放回湖裏?

4、父親爲什麼要我把鱸魚放回湖裏?

父親做的對不對? 捕撈鱸魚的時間沒到,對吧。

5、學習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品讀理解重點句。

過渡語:多年後,作者成了美國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這與他十一歲時的釣魚經歷有關係嗎?(肯定有關係:學生各抒己見)

(1)、(課件顯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名讀)

(2)、這句話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問題?

(3)、這誘惑人的“魚”到底指什麼,先看看課文,這條魚對我有什麼誘惑?(板書:誘惑)(學生默讀)指吸引人的,讓人喜歡的事物,諸如:金錢、地位、名利„„甚至哪些暫時能帶來一點方便的事、一點好處的事。

(4)、聯繫課文一至三自然段,體會鱸魚的“大”、“漂亮”、“來之不易”,並相機指導朗讀。

(5)、這些都是這條魚對我的誘惑,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止一次地遇到誘惑人的“魚”,真的是這條大鱸魚出現在我的面前嗎?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想想,會是什麼?聯繫具體的事例來說。

(6)、當年那件讓孩子“沮喪”的事,與後來他成爲“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之間有什麼聯繫?

“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懂得這一點很不容易,也許我花了數十年時間;懂得這一點又很了不起,他能讓人在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有足夠的力量戰勝自我--這是他後來能成爲著名建築設計師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對父親從小嚴格教育的最好會報.

34年前的那個夜晚的“釣魚事件”給“我”一生帶來的重要影響,點明瞭中心和主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件小小的事情,都會給他的成長留小不可磨滅的印記。在孩子的教育中,堅持道德原則是多麼的重要!

四、總結全文。

板書出示《釣魚的啓示》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進一步理解課文。

五、聯繫生活,課外延伸。

如果當年父親同意了“我”將釣到的鱸魚留下,在三十四年間又將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於道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