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蘇教版四下《三顧茅廬》教學反思

蘇教版四下《三顧茅廬》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蘇教版四下《三顧茅廬》教學反思篇一】

蘇教版四下《三顧茅廬》教學反思

每位教師都看到了《三顧茅廬》這篇文題目的左邊有一枚郵票,不知大家對這三國演義的郵票有多少了解?我不是一個集郵者,我說不太清楚。所以在網上找了一下。下面就是我查找到的部分資料:

《三國演義》無疑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裏最令人激動的一本書,戰爭藝術的描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畫都達到一種相當高的高度。很久以來,民間一直津津樂道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張飛的粗中有細,趙子龍的一身是膽,關羽更是被人爲的神化;更令人歎服的是,有很多軍事家最初是從《三國演義》中學會了戰爭的指揮藝術……

《三國演義》系列郵票從1988年發行第一組開始,到1998年十年間共發行了五組郵票,共20枚郵票3枚小型張,以“桃園三結義”始,至“三分歸晉”而終,內容上基本包羅了三國時期的主要戰役和重大事件。因爲《三國演義》的政治傾向是“尊劉抑曹”,因此郵票設計內容也是以劉備一方爲主,其中對孔明先生的偏愛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和他有關的郵票共有“三顧茅廬”、“舌戰羣儒”、“智激孫權”、“草船借箭”、“赤壁鏖兵”、“白帝託孤”、“孔明班師”、“空城計”、“秋風五丈原”九枚之多,基本包括了諸葛亮一生中所有重大事件。當然,無庸置言,這些故事也是書中濃墨重彩所描繪的精彩華章。《三國演義》五組郵票設計時都是採用中國工筆重彩畫的形式在仿古絹上繪製而成,爲了在方寸之間表現出原著的神髓,設計者頗費苦心。在五組郵票中,前兩組由陳全勝所設計,主要描繪了三國前期主要人物與事件,劉關張、呂布、貂禪、趙雲、曹操、諸葛亮都在此時粉墨登場。後三組全部由溫州書畫院專業畫家戴宏海設計,核心事件是赤壁之戰,第三組描繪的是赤壁之戰前兩軍的鬥志鬥勇,包括膾炙人口的舌戰羣儒、智激孫權、蔣幹盜書、草船借箭四個故事,爲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戰勝作好鋪墊;第四組描繪了赤壁之戰及戰後形勢,包括合肥之戰、彝陵之戰;到第五組後,三國英雄老去,劉備、曹操先後辭世,三國故事基調也由雄壯變爲悲涼,郵票在選材上如白帝託孤、秋風五丈原無不貫徹這一基調,最終由三分歸晉收尾。

過去教這篇文章沒有注意這一點,我本人是把原著拿來對照着讀,並且還找了《三國演義》電視劇錄製了這一部分,那樣做,學生很容易理解了課文,當然我還要求學生讀一讀,三國演義》,但因爲該書屬於半白話文,學生讀不懂,興趣不濃,所以沒有一個學生讀下去,當然一些東西還是看了現代版或者圖文並茂版本,後來因爲其他文章的教學思考,也就沖淡了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思考。今天再讀這篇文章,心裏想着能發現到什麼,就是這枚郵票讓我停下來思考,我覺得該課教學還可以這樣走,即把這些郵票找來(網站上五組郵票全有圖片),讓學生從郵票開始。並且引導學生試着讀懂郵票,想郵票中的一件件事,然後引發學生讀起課文。也就是說,課文中的文字其實就是對那枚郵票的解讀[言外之意,寄信用這枚郵票,其實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喲,這不也是本課所要學生思考的嗎?]。這樣教學,我們就感覺這枚郵票的存在還是有着許多價值的,感覺這篇文章其實與郵票也有着一定的聯繫。學生既理解了郵票,又理解了三國中的一個事件,又明白了許多道理,何樂而不爲?

這篇課文不復雜,我們這樣引導學生閱讀,也會引發部分學生用這種方式去解讀另外那些郵票,我們可以鼓勵學生用這篇文章的方式寫剩下的那些郵票,其實這也是一次主題習作訓練。這類文章怎麼寫?就是看着郵票,讀着名著,用自己的筆來表達,那就行了。非常簡單的寫作,就可以從這枚郵票開始。

 【蘇教版四下《三顧茅廬》教學反思篇二】

《三顧茅廬》這篇課文記敘了劉備三次到隆重,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讚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教完本課後我感到自己的優點是:

1、開課前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爲學生創設意境很好地凝聚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學思路清晰,緊緊圍繞學案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展開教學。

3、教學中能抓住重點詞語如:“輕輕、恭恭敬敬”等詞語,引導學生從細節中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

4、本節課結束時,聯繫實際,拓展延伸對學生進行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本課的不足是:

1. 朗讀指導不夠全面細緻。

2. 教師講解的多一些,學生活動不夠多。

我知道,只要在教學前多鑽研教材,教學後不斷反思,在教學中實踐,在實踐中教學,就一定能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提高。

 【蘇教版四下《三顧茅廬》教學反思篇三】

剛剛結束了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的第三單元教學,偶有所感,就事論事。

第三單元在全冊中是英才篇,主要敘述了三篇歷史故事,包括三顧茅廬、祁黃羊薦賢、公儀休拒禮。相對於上單元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在這一單元的課堂學習熱情明顯高漲許多。尤其是在同學們之間相互介紹自己所熟知或查閱的三國小故事和古人軼事方面,興趣甚濃。

之前設計這一拓展環節時還以爲學生要麼懶得去查而依賴教師,要麼只懂機械的照讀所查資料。而事實不僅讓我滿意,而且出乎我的意料。課堂上,這一環節參與的學生高達3/4,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交流。而在這一部分學生中的大部分,都是用自己的話,以說故事的形式向大家傳遞的。平日裏在歸納概括上存在困難的他們,竟然能流暢的將故事說完整,雖然依舊存在措詞問題,但是在邏輯上還算是合乎情理的。所以,我原本打算10-15分鐘完成的環節,不得不延長到一堂課,而且我認爲給出這一堂課是值得的。

這節課讓我改變了原先對一部分學生的看法,也讓我認識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真諦。但是,欣喜之餘,我也竊竊的有一點內疚。疚從何來?聽我慢慢道來……

剛看到第三單元第一篇《三顧茅廬》的時候,我心裏面就有些許的沒底。課文內容雖然是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但是在教授時介紹人物、導入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而對於《三國演義》本身,我在大學時候雖讀了幾遍,但由於文本脈絡的錯綜和我本身的閱讀興趣,始終沒能在大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這就造成了我對這部著作的模糊理解,最終爲我的備課和上課添了不少麻煩。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得不在網上搜集一些包括人物介紹、相互關係、事出起因等關於課文背景的資料。爲了保證教學內容的準確,我甚至重新對相關故事的主要人物及其資料進行記憶。但是意外還是在課堂上發生了。

在我介紹劉備是如何得知諸葛亮此人時,一時忘記了中間的介紹人,只模糊的記得有個龐德公。我說出口沒多久,我們班的巫樂瑩就好奇的問我:“老師,我怎麼記得姓徐?”我一時語塞,因爲我也不確定。而下面的學生中也有弱弱提出疑問的,最後我不得不承認:“老師很久沒有看《三國演義》了,現在也記不清了,等我查清了再告訴大家。”後來查閱後確定爲“徐庶”。而在《三顧茅廬》的最後拓展環節和《練習3》的處處留心教學中,我更是自愧不如,有很多故事都是孩子們告訴我的。

事後至今,我始終覺得內疚。一來,作爲教師,自己並沒有在備課中做到準確無誤,致使在課堂上給孩子們留下了錯誤的印象。二來,自己當初的語文基本功還未打紮實,使得這單元的教學經常感到黔驢技窮。最終,自己在課堂上只有聽的份兒。

這些年總是一再強調,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一方面要傳授學生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知識,另一方面要注重孩子情感道德等的培養。而我的課堂上,風向似乎更傾向於後者。如何加強語文的工具性,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值得我深思、慎思。

我的大學老師就說“語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她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無處不語文。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更應注重孩子們語文素養的培養。一篇課文在手,字詞教學必不可少,文化思想的薰陶也極其重要,而在這兩者之間的餘下內容卻易被忽視。這些“餘下內容”,現在在我看來卻是最爲豐富的。教材中任何一篇課文都是“點”,在每一個“點”的背後,都有許多值得挖掘的教學材料。小學語文,文本比較簡單,在這些簡單的文本背後蘊含的是包羅萬象的文學世界。《三顧茅廬》的背後是《三國演義》,《江南春》的背後是普世詩人們的憂國憂民,《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背後是口手相傳的古希臘神話,《珍珠鳥》的背後是馮驥才所倡導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作爲教師,倘若不能以小見大,由點帶面,那我們真的有負教材編寫者們的良苦用心了。

所以,我總會在端給學生一碗水的同時,瞥眼斜視一下自己的尚未盛滿的破桶,慚愧!